Part 1

空中遇险者

Chapter 1 五人乘气球落难

一八六五年的风暴——空中的喊声——卷进旋风的球——撕破的外套——茫茫大海——五位乘客——吊篮里发生的事情——一望无际的海滨——悲剧的结局

“我们又回升了吗?”

“没有!恰恰相反,我们在下降!”

“更糟的是,赛勒斯先生,我们在往下掉!”

“天哪,快扔掉负载物!”

“瞧,连最后一袋都倒掉了!”

“气球上升了吗?”

“没有!”

“我好像听见了翻腾的波浪声!”

“大海就在吊篮下面!”

“离我们肯定不足五百英尺!”

这时,一阵强有力的喊声在空中响起,只听见有人这样说:“扔掉所有重东西……所有的东西!只好听天由命了!”

这就是一八六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下午四点左右从辽阔的太平洋上空传来的喊声。

人们也许还记得,那年春分时节所刮起的骇人的东北风,温度表下跌到七百一十毫米。从三月十八日到二十六日,暴风片刻不停地吼叫着,从北纬三十五度到南纬四十度,斜穿赤道,掠过一千八百英里宽的地带,在美、欧、亚三洲造成了极大的灾害。城市的建筑物被吹得东倒西歪;树木被连根拔起;堤坝被排山倒海的巨浪毁坏;根据公布的数字,被卷上海岸的船就有几百条;龙卷风所到之处,吞噬了一切,所有庄稼都被铲平,好几千人或葬身海底,或在陆地上丧命,这都是疯狂肆虐的暴风留下的罪证。虽然一八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和一八二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的两场暴风给哈瓦那和瓜特罗普岛造成了可怕的灾害,但其灾情远没有这次严重。

就在陆地和海洋惨遭浩劫之时,气流翻滚的天空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悲剧。

事实上,一只气球,像皮球那样被卷向暴风口的顶端,然后落入气流的旋涡,在空中飞转起来,以每小时九十英里的速度横穿天空。

气球下面系着一只吊篮,里面有五位乘客。由于海洋上面浓雾密布,蒸汽缭绕,因此,人们很难看清楚。

这只气球到底来自何处?它成了这场可怖暴风的真正玩具。它到底从地球的哪个角落升起?它显然不是在起暴风时升起的。这场龙卷风已经刮了五天,远在十八日就出现了龙卷风的征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气球是从很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因为它二十四小时至少要飞行两千英里。

总而言之,由于没有任何航标,这些乘客根本没有办法估量出他们已经飞过的路程。更奇怪的是,由于他们被卷入飓风中,他们反而免受其害了。他们转来转去,忙作一团,丝毫未感觉到天旋地转,也未感觉到自己在横向移动。他们的双眼也无法望穿弥漫在吊篮下面的浓雾。他们被裹在一片密云中。

浓云密布,不见天日,他们根本分辨不出白天与黑夜。他们悬浮在高空中,看不见一缕反光,听不见地面上的任何响声,周围一片阴暗,甚至连海洋的怒吼声也难听到。只有气球的急剧下降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正处在波涛上空,面临灭顶之灾的威胁。

卸掉了枪支、弹药、食品等重物的气球又回升到大气层约四千五百英尺的高空中。得知大海就在他们下面的乘客们,认为上边的危险总比下边的要小一些,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扔掉了甚至最有用的物品,同时千方百计地不失去哪怕是一点点氢气,氢气是气球的**,靠着那么点氢气,他们才能悬游

在深渊的上空。

黑夜在惊惶不安中过去了,不坚强的人一定难以忍受这种恐惧。白昼又来临了,暴风伴着白昼逐渐缓和下来。从三月二十四日早晨起,暴风雨有了减弱的征兆。黎明时分,团团乌云都退散了。几小时工夫,暴风已经散去,停止了。暴风转为“疾风”,也就是说大气流动的速度降低了一半。虽然还刮着水手们常说的“帆风”,但是从风力上看,可以感到已经缓和了许多。

十一点左右,下边的天空已经明显晴朗起来。强大的气流过后,天空一片清澄,甚至可以感觉到晴空中的潮湿。好像那场暴风不是向西掠去,而是自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印度洋上的台风一样,说停便停了。

然而,恰在这时,气球上的人才意识到气球又在持续不断地慢慢下降,一直降到了大气的底层。气球甚至逐渐瘪了下去,气囊也越来越松弛,越伸越长,球形变成了椭圆形。

到了中午,气球离海面只有两千英尺了。它可以容纳五万立方英尺气体

,正因为气球具有这种能力,才能在空中飘浮很长时间,或者浮向海拔很高的天空,或者在低空横向移动。

此时,气球上的乘客扔掉了吊篮里的最后几件重物,除了仅有的一点食品外,他们扔掉了一切,甚至扔掉了他们口袋里的小刀。这时,有人爬上了系着网绳的圆环,打算把气球的底部系牢。

他们显然无法使气球维系在高空,气球已经没有多少氢气了。

事实上,他们的下面既不是陆地,也不是小岛,他们找不到任何着陆点。

下面是一片汪洋,茫茫的大海上,依然波涛汹涌,恶浪滚滚。他们俯瞰大海,向四十英里远的地方瞭望,依然是无边无岸的海洋。任凭暴风吹打、鞭笞的海洋,汹涌澎湃,恰似万马奔腾,巨浪排山倒海,奔涌而至!望不到一片土地,觅不到一叶孤舟!

因此,要不惜一切代价制止气球下落,以免栽进波涛中。吊篮上的乘客显然正在紧急行动,使出浑身解数,免遭此劫。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尽力,气球依然顺着风向移动,也就是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急剧下落。

这些不幸的人处境十分危险!他们显然无法控制气球了,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气囊越来越瘪,氢气不住地往外泄。他们对此束手无策。气球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下午一点时,吊篮离海面已经不足六百英尺了。

要想阻止氢气从气囊裂缝中不断泄出,事实上已不可能了。

由于他们扔掉了吊篮上的一切物品,所以才能在空中多飘浮了几个小时。即使如此,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劫难早晚总要降临到他们头上。假如天黑前还找不到陆地,那么气球吊篮以及乘客就会通通葬身海底。

此时此刻,他们使出了最后一着。他们绝非意志薄弱之辈,而是视死如归之人。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决心想尽一切办法,延长气球下降的时间,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吊篮是柳条编的篮子,不可能飘浮,要是真的掉进海里,绝没有在海上漂浮的可能。

两点时,气球离海面只有四百英尺了。

这时,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这是一位毫不恐惧的男人的声音。回答他的也是同样坚强的声音:

“都扔了吗?”

“没有!还有一万法郎金币!”

于是,一个沉甸甸的袋子立刻被扔进大海。

“气球回升了吗?”

“回升了一点,但马上就会再次下降!”

“还有可扔的东西吗?”

“没有了!”

“有……还有吊篮!”

“我们抓住绳索,把吊篮扔进大海吧!”

要减轻气球的负担,确实只剩下最后一着了。系着吊篮的绳索割断了,吊篮掉下后,气球又上升了两千英尺。

五位乘客趴在圆环上边的气球网上,紧紧抓着网眼,看着下面的深渊。

我们知道,气球对静力非常敏感。就是扔掉哪怕是最轻微的东西,它也会上下移动。飘浮在天空中的气球恰似一台精密的数学天平,因此,我们不难明白,只要给它减轻一点点重量,它就会急剧上升。气球此时的情况正是这样。

然而,气球在高空中停留片刻后,又开始下降了。气体从裂缝中泄出,根本无法修补。

这几位乘客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任何人力都救不了他们,他们只好听天由命了。

四点时,气球离水面只有三百英尺了。

这时,听见了一阵洪亮的犬吠声。原来他们还带有一条狗,它此时正攀着网眼靠在主人身边。

“托普看见什么东西了!”他们中的一位喊道。

“陆地!陆地!”

风吹个不停,气球随风向西南方向飘浮,从清早到现在,已经飘浮了足足有几百英里,这时,迎面闪现出一片高高的陆地。

然而,这片陆地还在下风三十英里处。至少需要足足一小时才能到那里,而且不能偏离方向。一小时!气球里仅存的那点气体早在他们到达前就会泄得干干净净。

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既然这些人已经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陆地,他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到达那里。他们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岛屿或陆地,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场暴风把他们吹到了地球的哪个角落。然而,无论前面这块陆地是否有人居住,是否好客,他们都要往那里去。

就这样,四点钟的时候,气球显然已经浮不起来了。它正贴着海面漂动。白色的波涛有好几次都打着了网眼的下边。气球更重了,仿佛是受了重伤的鸟,似飞不飞地滑翔着。

半小时后,他们距陆地只有一英里了,气球却像泄了气的皮球,皱皱巴巴,缩成了一团,只有顶部还有点气。攀在网上的人更增加了气球的负担,很快,海水就浸湿了他们半个身子,狂涛不停地向他们袭来。此时,气球的气囊已经变成了口袋状,后边的风呼呼地吹了进去,像推着一条小船前行,也许它这样就可以靠岸了。

就在他们离海岸还有大约四百米时,只听见四个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叫。原来那看起来不可能再升起的气球,受到海浪的致命一击后,又意想不到地忽地升了起来。气球好像又卸去了一部分重量,重新回到一千五百英尺高的空中,升空后又遇到一股旋风。这股旋风不但没有把他们直接吹到岸边,反而使气球几乎与陆地平行着飞行。两分钟后,气球终于斜着靠近陆地,最后摆脱了波涛的袭击,落到海滨的沙滩上。

气球上的乘客互相帮助,终于从网眼中脱身出来。卸掉重负的气球又被风吹起,仿佛一只受伤的鸟,此时复原了,随后便消逝在空中了。

吊篮里原来有五位乘客和一条狗,现在有四个人随着气球降落在海滨。

失踪的那位乘客显然是被刚才那阵袭击气球网的波涛卷走了,这也是气球刚才突然变轻,最后一次回升,并能最后着陆的原因。

四位落难者——我们可以这样称呼他们,脚一落地就发现少了位同伴,他们都这样喊道:

“他可能会想办法游到岸上来的!我们救他吧!我们救他吧!”

气球最后落到了沙滩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