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②、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③。

注释

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在此章名副其实,道和德并驾齐驱出现。王雱说:“德者,道之分;物者,德之器;势者,物之理。”所以,万物要尊道而贵德。

②亭之、毒之:成之、熟之。

③玄德:至上之德。

译文

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五花八门,环境使然。所以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惜,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万物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万物,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德。

度阴山曰

宜将剩勇追穷寇和穷寇莫追,你选哪个?老子会选后者。

西周桓王时代,郑国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不可忽视的强国。郑庄公不把周王朝放在眼里,去周国抢麦子。周桓王很是生气,但因为力量不如郑庄公,所以只好忍气吞声。

有一年,郑庄公来周国汇报工作,周桓王问郑庄公:“郑国今年收成怎样?”郑庄公回答:“还好。”周桓王不阴不阳地回了句:“老天保佑,今年可以不用抢我的粮食了。”

郑庄公很生气,一怒之下回到郑国,三年不朝周桓王。周桓王大怒,联合与郑国有仇的蔡、卫、陈三个侯国,组成四国联军,杀向郑国。

郑庄公得到消息,马上集结军队,和联军打了起来。就在乱军之中,郑国有个神射手看准了周桓王,一箭射去,恰好射中周桓王的肩膀,顿时血流如注。联军一看,周桓王居然挂彩,于是一哄而散。周桓王也掉头逃命。那名神射手也不含糊,拍马就要追击,却听到郑军收兵的锣鼓。神射手见到郑庄公后很丧气地说:“我马上要捉到周王了,您怎么就收兵?”

郑庄公说:“笨蛋,射伤他容易,活捉他也容易,可活捉后怎么办呢?没办法收场啊。”

当然,这还不是郑庄公高明的地方,更高明的是,他立即派人跑到周国向周桓王请罪。他说:“我不朝您是我的错,我现在就去朝您;您亲自出征,可是您的错,射您那人后来还想要捉你,我训斥了他。您如果没有消气,我马上把他捆了去见您。”

这显然是郑庄公给周桓王的台阶,周桓王只能借坡下驴,原谅了郑庄公。

郑庄公的老谋深算就在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我明明可以活捉你,但我不活捉你。我让你品尝了我的厉害,但我们不会赶尽杀绝,给你一拳后马上给你点甜头,这叫收放自如。这种能力,是所有智者都必须具备的。

老子说,道德之所以被尊崇,因为道生长万物而不干涉万物,德蓄养万物而不主宰万物,道德始终在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是其行为完全符合客观环境,与价值观相符。当时的时代,周王虽然力量大不如前,可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郑庄公力量再强大,也是周国下面的封国,尊崇周王是当时的价值观,所以不能活捉,这也是当时的客观环境。

但当时的客观环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谁强谁做东。所以,郑庄公既要揍周王,又不能揍死,这是儒家所谓的“中庸”,我们常说的“度”,老子所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任何事不要到极端,否则会发生逆转。生了如果还想拥有,那就会失去;为了如果还想主宰,那就会被主宰。

什么是中庸?甲骨文的“中”是一根棍子上分上下飘着两面小旗,意是测定风向。金文则在两面旗子正中加了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中”。于是,中是正中,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庸是常道,永恒之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上不下的常道。

从“中”这个字最早的意思“测定风向”来看,中有测定、测量的意思。我们可以推理如下:古人测定风向,为何非要用两面旗子,测定风向用一面就可以啊。这是因为,一面旗子得到的信息可能会有偏差,而两面旗子则会让偏差减小。这就像做实验,实验次数越多,得到的平均数值越精准。可为什么不用三面旗子,因为没必要。

两个信息,总和之下,取平均值,这就是中。中庸之道是人在平时修行和遇到事情时对修行和事情的衡量,经过仔细衡量后,发现解决事情的方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为上,一为下,或者一为偏一为倚,这两种方法都不是最好的,那中国人就想到,也许在两种方法的中间,可能就是最好的。

所以说,中庸,是经过测定、测量、衡量后的唯一选择,它具备了实践经验、逻辑推理,符合科学。

老子说,至高无上的德是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万物,为什么说这是至高无上的德呢?因为它不会让辩证法启动,不会发生逆转,永远自然。

1369年,明帝国大将徐达奉命北伐,徐总司令从南京向元帝国首都北京推进,这是典型的斩首行动。常理,这种行动应该刻不容缓,以急行军速度前进才对。但徐达一路慢慢悠悠,似乎特意留给北京城中的元顺帝出逃的机会。所以当徐达北伐兵团还没有到北京郊区时,元顺帝已经带着元王朝的全部家当逃出了北京,逃进了沙漠。

光复北京后,有人指控徐达故意放走元顺帝,朱元璋却说了这样一段话,为徐达开脱:元朝能够得到中原,是秉承气运,理应兴起,如今他们气运已经消失,理应衰败,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如果放他们北逃,则他们的天命气运就会消散殆尽,不必穷兵追击,只是到时候要守好边疆,防止再来侵扰就行。

看来,徐达放走元顺帝,是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为何和郑庄公一样,明明可以做到的事,却放手了呢?原因就在于老子辩证法的逆转:一旦把元顺帝活捉,则会激起蒙古人的激烈反抗。而不捉元顺帝,蒙古人没有被逼上绝路,反抗就不会那么激烈。

中国古老的智慧中有句话叫“穷寇莫追”,正是老子辩证法的总结:已经是对你毫无威胁的穷寇,没必要死命追,一旦追击出错,辩证法会开启,就会引起它的困兽之斗。

有资本追击毫无希望的敌人而不追击,这就是至高无上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