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②。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③。

注释

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大邦,大国。“邦”,王弼本作“国”,系避“刘邦”之讳,此据帛书甲本改,下文“邦”字均依帛书甲本改。下流,指能海纳百川的江海,用江海喻大国应处的地位;交,汇,百川汇合。大国居下流,则天下汇合而归之;牝,鸟兽之雌性,雌者性静。王弼说,静而不求,物自归之也。

②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以下小邦,向小国表示谦下;取,聚的意思,则取小邦,是则聚小国的意思。小国对大国谦下,即可取得大国的支持。

③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大国小国都应该谦下,而大国更应该谦下。李霖说:“交邻国之道,以谦下为本,故国无大小,皆当用谦。然大者恐恃以自高,尤当谦下。”

译文

大国应像江海的下流一样,处在天下(百川)所归之地,那里正是雌柔的位置。雌柔性静,雄强性动,静能制动,正是由于静能甘心居于下位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表示谦下,就可以取得小国的归附;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取得大国的支持。所以有的谦下会取得归附,有的谦下会取得支持。大国不过是要网罗别人,小国不过是要依附别人,那两者都满足了自己的希望,不过,大国尤其应该谦下。

度阴山曰

嬴政(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其实并没有严格统一,还有个国家留了下来,它就是卫国。卫国的开创者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整个西周时期,卫国国君和西周保持高度一致,谦虚谨慎,从无二话。

进入东周后,形势发生改变,中央政权摇摇欲坠,诸侯国争霸,卫国处于中原,力量弱小,周边都是诸如晋国、秦国、郑国等强国。它先是和晋国打得一团火热,后来晋国和楚国争霸失败,它又和秦国交朋友。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先是赵国强大,卫国急忙向赵国抛媚眼,赵国把它当成最好的卫星国。后来,魏国靠吴起变法而强大,卫国又急忙向魏国抛橄榄枝,魏国看到它谦逊的模样,也把它当成最好的兄弟。紧接着,秦国强大,卫国国君赶紧带着昂贵的礼物去拜访秦王,一直到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卫国仍在。

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多如牛毛,可留到大一统时代的只有卫国。在几个大国五百余年的蚕食鲸吞的进程中,卫国只做了一件事,一件正确无比的事:对强大的国家谦下,同时把可怜的国力展现给所有人看,告诉其他国家,它对任何人没有任何威胁。

老子认为,一个无害的小国对大国谦下,大国一定会对它友好。这里有关键的两个要素:一是谦下,二是无害。如果一个小国有潜在危害,即使它谦下,大国也不会放过它。

所以,在老子看来,人和国一样,如果不想被强者攻击,必须谦下和无害。问题就在这里,大多数国家都能做到谦下,但无害,就很难办到。因此只有卫国,靠谦下无害成功存活。

国与国的关系相当复杂,老子却认为只要双方都“处下”地表现谦下品质,就能各得所愿,皆大欢喜。老子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当时诸侯混战,大国攻打小国,小国屈辱侍奉大国,自己已谦下到尘埃,仍不见大国放过它。不可争辩的残酷现实是,小国的谦下是不得已,大国的谦下只是个姿态。大国要小国归顺,只需要擂起战鼓即可。而小国要想得到大国的支持,必须卑躬屈膝。

谦下只是一种人的品质,它之所以在人与人之间偶尔有效,无非是人和人之间除了利益外还有一点人情在,所以为了一点人情,强者难免会对谦下的弱者给予一丝同情。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人情,所以,谦下的品质如暴风下的沙堆,转瞬即逝。

老子的处下思想,无论后人如何涂脂抹粉和以意逆志,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它是低贱的,它让人活得特别窝囊,三分像人七分像狗。没有实力的谦下,效用也是孱弱的,必须有无数的前提条件才能发挥作用。比如,强者的谦下才是谦下,弱者的谦下则是无能。所以,谦下有意义的前提是,你要先刚强。

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试图用一种极省力,而又人人都能做到的品德来解决人类的诸多复杂问题。比如孔子的仁,老子的处下、谦下。但如你所知,没有一个朝代是靠仁义、处下取得天下的,甚至都没有一个朝代是纯粹靠仁义、处下守天下的。

即使你真的坚信仁义、处下可以收获奇效,但现实不允许你这样做。世界上有太多的强盗,你和强盗的沟通只能是谁的拳头硬,而不是什么仁义、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