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整夜的雨,今日雨过天晴,俞烯却悲催的着凉感冒。

趴在办公桌上迷迷糊糊睡了一早晨,直到被秘书轻声唤醒,告知三小时后有一场与付氏的会议。

在自己地盘,露出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没关系,若是带到两家企业的大型会议上,那么她“不专业”的名声,估计又会被传扬出去。无奈之下,只得强撑着起身。

“会议需要的材料再检查一遍,切勿出错,我回家换身衣服,两小时后在付氏汇合。”

努力睁了睁眼睛,俞烯拿起包,步伐虚浮的出门。

刚回老宅,看见希望正坐在客厅读课外书,已经走到楼梯口的俞烯退步回来,为防止记忆偏差,特地打开手机,确认了一下日期。

周三,上午十一点半,这个时间希望应该在教室里上最后一节课,为什么出现在家里?

“学校临时放假了吗?”俞烯走进客厅,好奇的询问。

希望的身体明显一僵,嘴唇紧抿着,好半天才低声回答:“没有。我今天……没去上课?”

闻言,俞烯担忧的凑到希望身边,视线在她脸上转了几圈,气色的确不大好,连忙追问:“生病了,还是哪里不舒服?有没有找家庭医生看过?”

“……不是。”希望双手托着书,指尖无意识捏紧纸张,似乎很艰难的吐出几个字:“不想去上学了。”

希望学习很刻苦,虽不算天资聪颖,但成绩在学校里也是中上游。而且她性格温和,从没听说过和老师闹矛盾,或者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

已经初三,即将步入高中,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令家长头痛,可俞烯从未在这方面费过心,眼下希望突然说不想上学,着实令她震惊。

好在收养希望后,她一直在读些教育类的书籍,所以没直接否决希望的想法,而是坐下来,平心静气的与她交谈。

“暂时不想去上学,这没关系,但妈妈需要知道原因。你觉得学习太吃力,学校的生活很枯燥,还是不喜欢哪位老师或同学……无论什么原因,你说出来,妈妈陪你一起解决好吗?”

许是俞烯的温柔态度,传递给希望一种安全感,小姑娘把书放在茶几上,考虑着该找什么样的借口。

随着她倾身的动作,俞烯忽然皱起眉,一把抓住她手臂。

希望很瘦,骨骼纤细,被抓住后无法挣脱,只能任由俞烯掀起她的短袖校服,露出上臂处的淤青。

大概硬币大小,一共有三块,像是被人用力按住所致,边缘微微泛紫,受伤时间应该就在最近几天。

俞烯的表情登时严肃起来,希望趁机抽回手,遮掩般向下拉了拉袖口。

“我不小心……”

“别找借口!”关心则乱,俞烯的语气有些冲,意识到这样可能会吓到女儿,才深呼吸调整情绪,尽量温和的问:“这种形状的伤,不会是你自己弄的,诚实告诉妈妈,和同学打架了吗?”

希望别过脸,仍是拒不配合的态度,一口咬定:“没有。”

俞烯靠近一些,抬手覆在她肩头:“好孩子,打架不算多严重的事,妈妈小时候还把高年级的同学打哭过,后来老师调和,我们反倒成了朋友。所以你不要怕……”

“没有!我说了没有!”

希望推开她的手,红着眼睛站起身,气冲冲大吼:“我就是不小心把自己撞伤了,就是不想去上学,您别逼我了行不行啊?!”

孩子长大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心事,同时想要脱离父母,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处理。尽管偶尔情绪偏激,但这并非不懂事的表现,反而是通往成熟的标志。

俞烯眼中含着满满关切,却只能安抚的笑笑,把茶几上的书递给她:“好,妈妈不打扰你,你继续看书,什么时候想找人谈心,妈妈随时来陪你。”

说完,俞烯起身离开,即将走出客厅时,背后传来内疚的道歉声。

“对不起……妈妈,我不该发脾气。”

“妈妈不怪你,只希望你能开心。”俞烯真诚的表达心意,而后转身上楼。

虽然女儿情绪敏感,不能逼问,但俞烯也不会对这种明显异常的情况置之不理,于是来到书房,向江老爷子打听。

过年之后,江老爷子的精神头大不如前,平日都在家里休养,很少外出,所以他与两个孩子相处的时间,其实比俞烯更多,眼光敏锐的他,自然也更容易察觉出孩子们的变化。

“最近这半月,希望看起来总像有心事,闲谈时我问过几次,她要么避重就轻,要么干脆转移话题。”

江老爷子摘下老花镜,面色逐渐凝重:“我原以为女孩长大了,有些隐秘的小心思很正常,也就没大动干戈的探究,但是照你所言,造成她情绪波动的原因,绝不止青春期这么简单。”

俞烯望向窗外,沉重的叹了口气:“是啊,她手臂的伤虽不严重,可要真有人欺负她,情节就太恶劣了。”

江老爷子点点头,也怀疑希望在校园里受到了欺负,决定留希望在家里休息几天,自己也好时刻关注着。

俞烯同意,并在下午会议结束后,直接赶去学校,了解情况。

学校刚下课,操场和走廊里有许多孩子们奔跑打闹,满是青春朝气,教师办公室也嘈杂得很,墙边还站着一排拿着卷子的学生,看样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被找来谈话。

环视一周,没找到希望的班主任,俞烯拦住路过的一位老师:“您好,请问初三一班的赵老师在吗?”

“哦,她在……”年轻老师忙着整理手中的作业本,抽空瞧俞烯一眼,觉得眼熟,后知后觉的反问:“你好像是电视上……对,电视上的青年企业家,那个江氏集团的经理吧?”

一个月前,俞烯作为商场的后起之秀,与年纪相仿的同仁们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她礼貌颔首,继续道:“请问赵老师在哪里呢?”

“北边数最后一座位。”年轻老师朝那个方向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