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间,在巴黎附近叫作蒙菲郿的地方,有一家类似大众饭馆的客栈,如今已不复存在了。这家客栈是德纳第夫妇开的,位于面包师巷。店门楣墙上横钉着一块木板,上面画的图案像是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背上那人佩戴着有几颗大银星的金黄色将军大肩章;画面上有些红点,表示血迹,其余部分则是硝烟,大概表明那是战场。木板下端有一行字:“滑铁卢中士客栈”。
一家客栈门前停着一辆敞篷车或者运货大车,原是件极平常的事。然而,1818年春季的一天傍晚,停在滑铁卢中士客栈门前堵塞街巷的那辆车,准确点儿说,即那辆车的残骸,肯定能吸引经过那里的画家的注意。
那是一辆林区用来运厚木板和圆木的载重大车,现在只残存了前半截车身。它有两个巨大的车轮,托着连接一根笨重辕木的一根粗铁轴。车轮、轮辋、轮毂、车轴和辕木,都被辙道涂上了一层难看的屎黄色泥浆,如同教堂里喜欢刷的那种灰浆。泥浆裹住了车身的木料,铁锈裹住了车身的铁料。车轴横吊着粗铁链,适于锁苦役犯歌利亚[211],令人联想到的不是它所拦捆运送的木材,而是可能套着拉车的乳齿象和猛犸。这根铁链的样子,就像从苦役犯监狱,而且是从囚禁独眼巨人和超人的监狱中弄来的,又像从什么妖怪身上解下来的。荷马可能用它锁过波吕斐摩斯[212],莎士比亚可能用它锁过卡利班[213]。
一辆载重大车的前半截为什么会停在街上呢?首先是为了堵塞街道,其次是为了让它彻底锈掉。在旧的社会秩序中,就有许许多多这类机构,也是公然堵在路上,并没有别的存在理由。
吊在车轴上那条铁链的中段,离地面很近。黄昏时分,有两个小女孩并排坐在铁链的弯兜里,如同坐在秋千索上,大的约两岁半,小的约一岁半,大的搂着小的,两个人亲亲热热的。她们被一条手帕巧妙地系住,摔不下来。有位母亲在最初看到这条可怕的铁链时,就说道:“嘿!这正好做我孩子的玩意儿。”
两个女孩光彩照人,打扮得很可爱,但也讲究得有点可笑,显然是得到了精心照料,在废铁中像两朵玫瑰;她们的眼睛神气十足,鲜嫩的脸蛋儿笑开了花。一个女孩头发是栗色的,另一个是棕褐色的,她们天真的脸上呈现出又惊又喜的表情;附近有一丛野花飘散香气,行人还以为香味是从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岁半的那个露着可爱的小肚皮,显示出孩童那种毫无顾忌的纯真。两颗娇小玲珑的头沉溺在幸福中,沐浴在阳光里,而头顶和周围是那庞然大物,锈得发黑、颇为骇人的半截车身,满是交错的狰狞的曲线和棱角,但在此刻,巨大车身的线条似乎变得柔和了,好像是圆拱石洞口。母亲蹲在几步远的客栈门口,那女人的面目并不和善,不过在此刻,她用长绳拉着摇摆两个孩子,眼睛紧紧盯着她们,唯恐孩子有个闪失,完全是一副母性所特有的野兽加天使的神情,倒显得更令人感动了。那难看的铁环每摆动一下,就发出刺耳的声响,如同气恼的叫声;而两个小女孩却乐不可支,夕阳也照过来助兴。一条绑缚巨魔的锁链,变成了小天使的秋千,世间没有比这种莫测的变化更有趣的事了。
母亲一面摇着两个小女孩,一面用假嗓哼唱一首流行的抒情歌曲:
必须如此,一名武士……
她只顾着唱歌和注视两个女儿,也就听不到也看不见街上所发生的情况了。
就在她开始唱歌的工夫,有人走到她跟前,她突然听见有人在她耳边说:“太太,您这两个孩子真漂亮。”
……对美丽温柔的伊默琴说。
那母亲又唱了一句表示回答,这才转过头来。
一位妇人站在她前面几步远的地方,怀里也抱着一个孩子。
此外,她还挎着一个相当大的旅行袋,装满衣物,显得很沉。
她那孩子就是降世的小仙女,将近两岁了,衣着打扮可以同另外两个孩子相媲美。小女孩戴了一顶镶瓦朗西纳花边的细布帽,穿着一件饰飘带的花衣;裙摆撩起来,露出白胖胖结实的大腿根。她的身体很健康,脸蛋儿红扑扑的,好像苹果,好看极了,叫人见了恨不得咬上一口。她的眼睛一定非常大,睫毛十分秀美,此外再也说不出什么——她在睡觉。
她睡得极为香甜——只有这种年龄的孩子,才有这样绝对安稳的睡眠。母亲的手臂是柔情构成的,孩子在里面可以酣然大睡。
至于那位母亲,她的样子既穷苦又忧伤。她是工人模样的打扮,又有重做农妇的迹象。她还年轻。她长得美吗?也许吧,但是这身打扮显不出美来。一绺金发散落下来,表明她有一头浓发,可惜被扎在下颏的一条丑陋的头巾紧紧包住了。她有美丽的牙齿,笑一笑就能露出来,而她却毫无笑意。看她那双眼睛,不久前似乎还哭过。她的脸色苍白,样子十分疲惫,有几分病容:她瞧着睡在怀抱里的女儿,那神态也是亲自哺乳的母亲所特有的。一条伤兵用来擤鼻涕的那种蓝粗布大毛巾,对角折起来,围在她腰上,看来很蠢笨。她的双手发黑,布满斑点,食指皮变硬,尽是针痕,肩上披一条棕褐色粗羊毛斗篷,穿一条粗布衣裙,足上登一双粗大鞋子。她就是芳汀。
她是芳汀,但很难认出来了。然而,端详一下,她还是那么美。她的右脸上有一道忧伤的横纹,仿佛是嘲笑的苗头。至于她的装束,从前那身仿佛由快乐、轻狂和音乐织成的,缀满响铃和散发丁香味儿的锦带罗纱衣裙,就像阳光下看似钻石的美丽耀眼的霜花,早已融化消失。霜化了,露出黝黑的树枝。
那次“恶作剧”之后,十个月过去了。
这十个月期间,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可想而知。
遭到遗弃之后,便是困苦。芳汀随即也见不到宠姬、瑟芬和大丽了。这种关系,男子方面一旦挣断了,女子方面也就自行解体了。半个月后,如果有人说她们是朋友,她们一定会感到十分诧异,已经也没有理由做朋友了,只剩下芳汀孤零零一个人。孩子的父亲走了,唉!这种关系一旦断绝,就不可能挽回了。她孑然一身,只是少了劳动的习惯,多了享乐的爱好。她同托洛米埃发生关系之后,受其影响,开始渐渐轻视她学得的小手艺,忽视了自己的生活出路。出路全堵塞,就走投无路了。芳汀识不了几个字,又不会写字,她小时候只学会签名。于是,她请摆字摊的先生代写了一封书信,寄给托洛米埃,随后又寄了第二封、第三封。托洛米埃一封信也没有回复。有一天,芳汀听见一些饶舌的女人看着她的女儿说:“谁会认这种孩子呢?看到这种孩子,只能耸耸肩膀!”于是芳汀就想到托洛米埃会对她孩子耸肩膀,不认这无辜的小生灵,对于这个男人,她心灰意冷了。然而怎么办呢?她不知该投奔谁了。她是犯了一个错误,但在本质上,
我们还记得,她是贞洁贤淑的。她隐约感到,自己很快就要受穷了,
就要堕入悲惨的境地。要拿出勇气来,勇气是有的,她自然就绷足了劲儿。她灵机一动,想回到家乡海滨蒙特伊城去。回到家乡碰见个熟人,也许会雇她干活。这主意不错,不过,必须隐瞒自己的错误。这样,她又隐约看到,自己很可能要面临比第一次更为痛苦的离别。她感到一阵揪心,但还是毅然做出了决定。后面我们会看到,芳汀在生活中,表现出了多么非凡的勇气。
她已经毅然决然地卸去了装饰,又穿上粗布衣裙,而她所有的丝绸、服饰、缎带和花边,全用到女儿身上了。她把所有东西都变卖了,共得到二百法郎,再还些零星债务,大约只剩下一百八十法郎。在二十二岁的妙龄,于春天的一个晴朗的早晨,她背着孩子离开巴黎。谁若是看见这母女俩经过,准会觉得可怜。这女人在世间只有这个孩子,而这孩子在世间也只有这女人。芳汀哺乳过女儿,胸脯耗损,现在有点咳嗽。
以后,我们没有机会谈到菲利克斯·托洛米埃先生了。这里只交代一句,二十年后,在路易-菲力普国王当政时期,他在外省当上了大法官,有钱有势,既是个明智的选民,又是个很严厉的审判官,而且,始终不忘寻欢作乐。
芳汀在赶路时,有时也要歇歇脚,便搭乘当时所谓的郊区小马车,每法里花三四法郎,这样,中午时分就到达了蒙菲郿,走进面包师巷。
她从德纳第客栈门前经过时,看见两个小女孩在怪形秋千上玩得那么开心,一时看呆了,不由得在这欢乐的景象面前站住。
世上确实存在有魅力的东西。在这位母亲看来,这两个小女孩就是一例。
她心情激动地望着两个小女孩。有天使降临,就宣告有了天堂。在这家客栈的上方,她似乎看见“主在此”的神秘召示。两个小女孩的幸福是一目了然的!她注视着她们,啧啧称赞,触景生情,心里十分激动,就在那位母亲唱歌换气的工夫,她禁不住赞了一句,即我们在前面看到的那句话:“太太,您这两个孩子真漂亮。”
再凶猛的禽兽,看见有人抚摩它们的崽子,也会变得温顺起来。那母亲抬起头,道了谢,请过路的女子坐到门旁的条凳上,而她仍蹲在门口。两个女人攀谈起来。
“我叫德纳第太太,”两个女孩的母亲说道,“这客栈是我们开的。”
随后,她又低声哼唱那支抒情歌曲:
必须如此,我是骑士,
就得动身到巴勒斯坦去。
这位德纳第太太有一头棕发,身体肥胖,是个性情暴躁的女人,毫无风韵,属于女大兵的类型。不过,说来也怪,自从她看了几部**小说,就开始有了一种沉思的情态:女不女,男不男,一副忸怩作态的样子。页面破损的旧小说,对于小客栈老板娘的想象力来说,往往会产生这种影响。她还年轻,刚刚三十岁。当时,这个女人若不是蹲着,而是直立起来,她那赛似集市流浪艺人铁塔一般的个头儿,也许会立刻吓退这个赶路的女人,打消她的信任感,而我们要叙述的故事也就化为乌有了。一个人坐着而不是站着,有时会决定一些人的命运。
过路的女人讲了自己的身世,不过稍微改变了一点儿事实。
她说自己是个工人,丈夫死了,而巴黎又找不到活儿干,她只好到外地谋生,要回家乡。当天早晨她离开巴黎,带着孩子走累了,路上遇见去蒙勃勒的大车,便搭乘到那里;接着,她又从蒙勃勒走到蒙菲郿,小家伙能走几步路,但到底太小,走不多远就得让人抱着,小宝宝在怀里睡着了。
她说到这里,就亲吻了一下女儿,将女儿弄醒了。孩子睁开眼睛,蓝色的大眼睛同母亲的一样,她望着,望着什么呢?什么都望,什么也不望,那副认真的、有时还很严肃的孩子神态,是他们通明透亮的天真面对我们道德的昏暮所显示的一种神秘。仿佛他们感到自己是天使,而且知道我们是凡人。继而,孩子笑起来,挣脱了母亲的怀抱,滑到地上,拉也拉不住,表现出一个小生命要奔跑的那种约束不住的劲头。她猛然瞧见秋千上的两个孩子,立刻站住,伸出舌头,显得十分羡慕。
德纳第妈妈将两个女儿解开,扶下秋千,说道:“你们三个一块儿玩吧。”
这种年龄的孩子,到一起就熟,一分钟之后,德纳第家的两个女孩就和新来的孩子玩了起来,一同在地上挖洞,其乐无穷。
新来的孩子非常快活,母亲的善良就刻在孩子的快乐中。她捡了一个小木片儿当铲子,用劲儿掘了一个能容一只苍蝇的小坑,掘墓工人所干的事,出自孩子的手,就变为嬉笑了。
两个女人继续聊天。
“您这小家伙叫什么?”
“珂赛特。”
珂赛特本应当叫欧福拉吉。小姑娘本来是叫欧福拉吉的。但是,做母亲的把欧福拉吉改成了珂赛特,平民阶层的母亲就是这样,出于温柔可爱的本能,把约斯发改成佩比塔,把弗朗索瓦丝改成西莱特。这种字词派生法,不但打乱了整个词源学,而且令词源学家惊诧不已。我们认识一位老祖母,她竟能把特奥道尔改成格侬。
“她几岁啦?”
“快三岁了。”
“同我的大女儿一样。”
这工夫,三个小姑娘聚在一堆,显得极度不安又乐不可支,因为这时出了一件大事:一条大蚯蚓从地里钻出来,她们见了又害怕,又看得出神。
三个容光焕发的额头相互挨着,就好像三个脑袋罩在一个光环里。
“孩子就是这样,”德纳第妈妈高声说道,“一见面就熟啦!真让人以为是三姐妹!”
这句话大概就是另一位母亲所期待的火花吧。她一把抓住德纳第太太的手,定睛看着她,说道:“您肯照管我的孩子吗?”德纳第太太不禁吃了一惊,那种表情既非同意也非拒绝。
珂赛特的母亲接着又说道:“您明白,我不能带着孩子回家乡。带着孩子没法儿干活,也找不到工作。那地方的人特别古怪可笑。是仁慈的上帝让我从您的客栈门前经过的。我一看见您的女儿这么漂亮、这么洁净、这么高兴,就动心了,心里说道:这才是个好母亲。不错,她们真像三姐妹。再说,不用多久,我还要回来的。您肯照管我的孩子吗?”
“我得想想。”德纳第太太说道。
“每月我可以付六法郎。”
说到这里,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店里嚷道:“少于七法郎不行,还要先交六个月的钱。”
“六七四十二。”德纳第太太说道。
“我照付就是。”那位母亲答道。
“另外,还要另付十五法郎,作为初来的花费。”那男人的声音又补充道。
“总共五十七法郎。”德纳第太太说道。她在计算中间,还随意哼唱:
必须如此,一名武士说。
“我照付就是,”那位母亲答道,“我有八十法郎。剩下的够我回家乡了。当然要走着回去。到了那儿,我能挣钱,等攒了一点儿时,我就回来接我的心肝。”
男人的声音又说:“小丫头有衣服包吧?”
“他是我丈夫。”德纳第太太说道。
“可怜的宝贝,她当然有一包衣服了——我看得出来他是您丈夫——而且这还是一大包衣服!衣服多得叫人难以相信,全是成打成打的,有些跟贵妇人的绸缎衣裙一样。全在这旅行袋里。”
“您得全交出来。”那男人的声音又说道。
“这还用说,我全交出来!”那母亲回答,“我怎么能让自己的女儿打赤膊,那不是笑话吗!”
这时,男主人才露面。
“好吧。”他说道。
买卖成交了。那母亲在客栈过夜,付了钱,留下女儿,取出孩子的衣物,重又扎上轻了许多的旅行袋,第二天早晨就走了,一心打算很快回来。人们总是从容地安排启程,殊不知往往是生离死别。
德纳第夫妇的一个女邻居在路上遇见了那位母亲,她回来时说道:“我刚才在街上见到了一个女人,她哭得好伤心啊。”
等珂赛特的母亲一走,那男的就对他老婆说:“这回,我就可以付明天到期的期票了。要一百一十法郎,本来还差五十法郎。你知道吗?到时候法院执达吏就要拿着拒付证书来找我了。你靠两个孩子作诱饵,巧妙地安放了一个捕鼠器。”
“我也没有想到。”那婆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