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天下,反目成仇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异军突起,占据了合法性的制高点。但是,有一个军阀不吃曹操这一套:你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令”得动别人,“令”不动我。究竟是哪一个军阀这么大牌呢?

袁绍。

《三国演义》把袁绍刻画成了一个废物,这是不符合史实的。东汉末年,有资格参与逐鹿中原的军阀有很多,经过非常残酷的拼杀,最后只有两个人胜出,就连刘备、孙权都没有资格跻身其中。刘备一直流窜各地,根本没有实力逐鹿中原,一直都在被别人追逐;孙权偏安江东,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参与逐鹿中原。所以逐鹿中原的军阀之中,真正胜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曹操,另一个就是袁绍。

公元190年,讨伐董卓失败以后,袁绍和曹操正式分手。他俩约好,袁绍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在黄河以南发展。当时,幽州军阀公孙瓒、徐州军阀陶谦、淮南军阀袁术,为了共同压制袁、曹双雄,形成了一个包围圈。袁绍、曹操背靠着背,凭着少年游侠时代的默契,将这些敌人一一击败。这段“蜜月期”长达十年。虽然在此期间,两个人也闹过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是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还是占据了主流。二人之间的最大裂痕,应当是从“挟天子”问题开始的。

长久以来,袁绍一直将曹操视为自己的小弟。无论游侠时代、大将军幕府时代还是反董联盟时代,袁绍都愿意带着这个机灵的小弟一起玩。虽然反董联盟破散之后,二人分道扬镳,但袁绍内心仍然觉得,曹操是自己统一天下的助手而非对手。曹操占据兖州,袁绍给予了相当的助力。吕布夺取兖州令曹操无家可归,袁绍也曾对曹操伸出橄榄枝,询问他是否愿意投靠自己、是否需要支援。直到这个昔日的小弟突然迎纳天子,占据了合法性的制高点,站到了比自己更高的位置,袁绍才明白:此人的志向绝不小,早晚有一天将成为我夺取天下的拦路石!

袁绍花了十年时间,消灭了当时北方最彪悍、最能打的军阀——人称“白马将军”的公孙瓒,坐拥青、幽、并、冀四个大州,带甲数十万,成了当时天下排名第一的大军阀。而曹操,也在这十年期间先后收拾掉了陶谦、吕布、袁术,拥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

到了公元200年,袁绍统一了黄河以北,曹操也基本上摆平了黄河以南。同床异梦的蜜月期结束,袁绍和曹操终于公开翻脸。这两个人终于由当年背靠背的盟友关系,转变为现在面对面的敌对关系。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袁绍为了能够实现夺取天下的梦想,终于决定要向他昔日的盟友、今日的劲敌——曹操,下手了。

袁绍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正式向曹操宣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一年,四十五岁的曹操面挟风霜之色,隔河望着屯驻黎阳的四十七岁的袁绍和他的军队,忍不住感慨万千。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就在十年之前,两个意气风发的男人,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解黎民于倒悬,毅然发起了讨伐董卓的壮举。十年之前,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十年之后,我们是对手,只能够决斗。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天啊。

官渡之战,从兵力对比来讲,袁绍一方有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两万人左右,袁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一场战役的胜负,不是简单的算术题,不是人多就可以赢,双方还要斗智、斗勇、斗法。那么袁、曹双方是怎样进行斗法的呢?曹操是如何运用权谋弥补兵力的不足,最后实现大逆转的呢?

关羽叛逃事件

下面,我们就回到位于今天河南许昌北边的官渡古战场,通过三个案例,重新认识惊心动魄的官渡斗法。

案例一,关羽叛逃事件。

关羽是三国人物之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民间俗称关公、关二爷。在今天,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文化、关公崇拜。在古代,中国每个县都有一座文庙,祭祀文圣人孔子;而只要有井水的地方,就会有武庙,祭祀武圣人关公。

为什么中国人会去崇拜东汉末年的一个失败的、被斩首的武将?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不拟多说,这里仅从关羽自身找找原因。

关羽在同时代人眼中,最大的特点是武勇。魏、吴两国的谋臣武将,异口同声用“万人敌”“勇冠三军”“熊虎之将”这样的词语形容他。不过,武勇不足以令关羽名垂后世。吕布也很勇猛,却声名狼藉。

清人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曾点评:《三国演义》中有三位塑造最鲜明的人物,号称“三绝”,分别是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最令人感慨欣羡的,是与刘备之间的感情。他们之间的感情,不同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而是超越了君臣的情义。《三国演义》说: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曾经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从历史上来看,关羽和刘备不一定真的举行过结拜仪式,但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羽传》),的确是情同手足,非同一般。

人与人的感情,不仅要经受日常琐碎的消磨,还要经受重大危机的考验,才足以见其贞固。关羽的忠义,是在所谓“千里走单骑”的历史故事中充分展现出来的。

前文说过,汉献帝发布衣带诏,号召大家推翻曹操,刘备就是秘密参与者之一。后来计划败露,刘备逃出许县,占领徐州,反对曹操。但是刘备的兵力实在是太弱了,和曹操一打就输。刘备虽然不擅长打仗,但是擅长逃跑。他发扬一贯的风格,把老婆、孩子、兄弟一股脑儿全抛下,自个儿逃跑了。跑去哪儿呢?当今天下能够和曹操抗衡的,只有袁绍。所以刘备就投靠了袁绍。

而被刘备抛弃的老婆、孩子以及关羽,当然全都被曹操俘虏。但是曹操可没有把关羽当俘虏看待,他十分敬重关羽的武勇和威名。《三国志·关羽传》说:曹操借天子之命,越级提拔,拜关羽为偏将军,且“礼之甚厚”,不仅在精神上非常尊重关羽,而且物质上的待遇也非常优厚。具体怎么个优厚法,史书没有记载。借《三国演义》的描写:“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隔三岔五地请关羽吃饭,动不动就送他金银珠宝,试图以此来感化关羽,让他对自己死心塌地。

关羽以前跟着刘备混的时候,成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除了替大哥挡子弹,就是替大哥的老婆、孩子挡子弹,过的是非常艰辛的苦日子。现在得到这样的待遇,换成一般人,很可能感激不尽,从此忘记老大哥刘备,跟定新主公曹操吃香的喝辣的。曹操曾用这样的手段,收服了许多降将,可以说屡试不爽。没想到,这一招到了关羽这里,不灵了。

关羽吃着曹操的饭,领着曹操的恩赏,却对旧主刘备念念不忘,没事掏出刘备的画像来瞅两眼,泪流满面,仰天长叹。曹操觉得很奇怪,找来手下将领张辽。张辽与关羽私交很好。曹操对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他吃着我曹操的,喝着我曹操的,心里却老想着刘备,我觉得挺别扭。你帮我探探关羽的口风,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辽登门拜访之时,关羽正好在思念刘备。张辽问道:“夜深了还不想睡,你还在想着他吗?你这样痴情到底累不累?你不如死心塌地跟着我们曹操大人得了。”关羽叹了一口气,回答:“我知道曹公对我好,但是我和刘备‘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所以我不可能背叛他。此地终非久留之地,我一旦得到大哥刘备的消息,早晚是要追随而去的。但是也请你放心,我关羽也不是吃白饭的,我一定会报答了曹公的大恩大德再走。”

张辽从关羽处出来,也很为难。曹操让我来探关羽的口风,我现在探到了。可是这话,要不要老老实实告诉曹操呢?告诉了曹操,曹操可能会杀了关羽,我这是坑了朋友;隐瞒不报,关羽倒是可以活命,但我这是对主公不忠。千思万想,终于决定:必须告诉曹操。曹操,乃是我的主公;关羽,乃是我的兄弟。以人伦而言,主公高于兄弟。

张辽把关羽的话转达给曹操。曹操听了,既敬佩又怅恨,心情非常复杂,最后感慨道:“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关羽这个人不忘本,不会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天下难得一见的义士。曹操发完感慨以后,很关注一个现实问题:“关羽什么时候离开我,有没有说啊?”张辽答道:“人家说了,报答了你就走。”

就在这个时候,袁绍给关羽送机会来了。

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派他帐下的大将颜良率领一支先遣队,对曹操发动进攻。曹操派关羽、张辽二人前去抵抗。古代军队出征,主将的身旁要立一杆帅旗,头顶要撑一顶伞盖,这叫“麾盖”。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麾盖,明确了主帅的位置。他又见颜良的军队刚刚集结,组织松散,警惕性不强,遂产生了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关羽扬鞭策马,风驰电掣杀入敌阵,突然之间来到颜良面前,利用速度与体重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当场击杀颜良,从容地割下颜良的脑袋,带了回来。颜良的军队这才从惊愕之中反应过来,哄然而散。关羽单枪匹马斩颜良,是汉末三国最精彩的格斗战。

关羽斩杀颜良,算是报答了曹操。他回来以后,就把曹操以前送给他的各种金银财宝都归置归置,原模原样放好,封存起来。最后,关羽给曹操留了一封告别信,表示:曹公的收留之恩、知遇之情,我都已经报答过了;现在,我要履行承诺,追随刘备而去。将一切都光明磊落地处置妥当,关羽这才保护着刘备的妻儿,离开曹操的阵营,追寻刘备而去。关羽已经打探清楚,自己的大哥刘备就在袁绍军中。他毫不在乎自己刚刚斩杀了袁军大将,也浑不在意曹操与袁绍正处于敌对状态。在关羽看来,世间一切复杂的纷扰,都不过是阻碍兄弟会面的烟云而已。透过轻烟浮云,关羽眼中仅仅望见了刘备。他护送车马,直直望着刘备所在的方向而去。

关羽的艺高人胆大、光明磊落、我行我素、直来直往,令官渡之战中一切奇谋妙计、一切鏖战纷争,都显得猥琐而乏味。这就是关羽的魅力所在。千年之下,读史至此,诸君手头若有酒,当为如此壮举浮一大白!

《三国演义》说:曹操表面同意关羽离开,暗中却耍了一个小心机。曹操知道,关羽从曹营到袁营,一路要经过许多关卡。按照当时的制度,每过一个关卡,都需要官府颁发的通行证。如果拿不出来,就无法通行。以关羽的性格,如果遭到阻挠,一定动武。关羽虽然武力惊人,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曹操故意不给关羽通行证,他的想法是:一方面,我任你离开,显示我的宽容大度;另一方面,我也怕放虎归山,关羽武力如此高强,将来帮助刘备,必将是我的一大劲敌,倒不如借守关将领之手,将他除掉!没想到关羽武力实在是太高了,吕布死了以后,天底下哪还有关羽的对手?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最后投奔了刘备,兄弟重逢。

以上曹操的小心机,只是小说家的虚构,是为了塑造出“奸绝”的形象。历史上,“千里走单骑”这一段佳话,台面上的明星是关羽,幕后的功臣却是曹操。

当时曹操和袁绍正在打仗,属于敌对双方。关羽和刘备,分别寄居在敌对双方的手下。关羽现在想要离开曹操,前往投奔刘备,实际上也就是投奔袁绍。这从当时的法律来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

从汉律来讲,犯了叛逃罪的,本人腰斩,家属连坐。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与匈奴人作战,弹尽粮绝不幸被俘,迫不得已,只好投降了。汉武帝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要以叛逃罪治李陵的罪。李陵本人远在匈奴,按理应该抓回来腰斩,现在抓不到怎么办呢?家属连坐,把老李家满门抄斩,这是处置叛逃罪的一个典型案例。

所以,关羽离开曹操,前往袁营投靠刘备之时,曹操手下一致要求追杀关羽,将他绳之以法,治他的死罪。曹操却摇了摇头,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关羽也是为了他的主人,所以不要追杀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南朝裴松之注释《三国志》这一段时,特地写了一段评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曹操明知道关羽不肯留下,却不仅不生气,反而能欣赏关羽的志向;关羽真正离去之时,又不派人追杀,以此成全了关羽的忠义之名。如果没有王霸的度量,哪能做到曹操这样呢?这真是曹操的一桩美事啊!

确实,如何处理忠于旧主的敌人,如何对待背叛旧主的降将,这是当国者深感棘手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准则。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武王是正义之师,纣王是独夫民贼。伯夷、叔齐二人拦住武王的车马,极力劝阻。武王不听,迈过伯夷、叔齐,杀死了纣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坚决不肯吃周朝的粮食,最终双双饿死。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伯夷、叔齐岂非愚忠?岂非万恶旧时代的殉葬品,不值得同情,饿死活该?这正是现代人观念的偏狭之处。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不仅赞扬周武王吊民伐罪、替天行道,也讴歌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没有周武王这样的勇于反抗者,天下百姓还将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伯夷、叔齐这样的“不识时务”者,举国都将成为权力的媚附之徒、阿谀之辈,毫无风骨可言。这样的价值,自周朝直到清朝,仍是如此。明清易鼎之际,有不少明臣投降清朝,协助满人剿杀汉人。以明朝的立场看,这些人当然是奸臣。有趣的是,清朝官方组织编写《明史》,也将这些降臣写入《贰臣传》,以表贬斥,以彰忠义。

曹操生活在汉末,能够以王霸的度量成全关羽的忠义,不得不说,既具有相当的策略——借此案例,表彰忠义精神,教育自己手下的将领,又体现出高尚的美德。

这就是曹操对待关羽叛逃事件的策略和态度。那么袁绍又是怎么对待叛逃事件的呢?袁绍既没有明察是非的能力,又缺乏对部下的基本信任。没人叛逃,袁绍却创造条件,逼部下叛逃。

这就是第二个案例——许攸叛逃事件。

官渡之战的“鬼手”

用出其不意的一招,起到扭转全局的作用,这在围棋术语中,叫作“鬼手”。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僵持,曹军出现了粮食危机,客观的形势已经不容许他再打持久战了,必须速战速决。那么曹操破局的机会何在?他又是如何下出扭转战局的“鬼手”的呢?这要从曹操早年的好友——许攸说起。

许攸,早年间是袁绍洛阳游侠集团的重要成员,与袁绍、曹操都有过命的交情。许攸一直追随袁绍,成为他帐下一名非常重要的谋士。

许攸此人有两大特点。

第一,聪明,给袁绍出了很多很好的计谋。官渡之战时,许攸献了一个计策。他说:“不要与曹操打持久战。我们兵力多,不妨派一半军队吸引曹军主力,派另一半军队绕道偷袭后方,突击许县,把天子抢过来。”袁绍笑道:“《孙子兵法》有云:如果兵力是敌军的十倍,那就围困对方。我们兵力这么多,不必用什么阴谋诡计。只要团团围困曹操,慢慢打消耗战,就一定能赢。”计谋不被采纳,许攸很不满意。

第二,贪财,经济作风有问题。许攸的贪财,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袁绍的弟弟袁术就曾评价许攸“性行不纯”,道德品质有问题。许攸在袁绍手下,既贡献了不少奇谋妙计,立下创业之功,也利用身居要职的机会,贪污了不少钱。

对许攸的贪污腐败问题,袁绍是早不查晚不查,偏偏在官渡之战爆发的节骨眼上,突然心血**,开始立案调查。一查之下了不得,不光是许攸本人有问题,他的老婆、孩子都是从犯,都有问题。所以袁绍就先把许攸的妻儿家小都给抓起来了。许攸一看,袁绍这儿待不住了,下一步就要抓我了,赶紧趁着夜色的掩护,直奔曹营而去。

当时天已经很晚了,曹操都上床睡觉了,一听说许攸来投降,一个鲤鱼打挺立刻翻身下床,兴奋得连鞋都来不及穿,一路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迎接。曹操边跑边拍着手哈哈大笑:“子远,卿来,吾事济矣!”许攸啊,你来了,我就赢定了!

为什么曹操这么兴奋呢?因为他知道,许攸乃是袁军的高级谋士,肯定掌握了很多袁军的重要机密。现在他来投降,对曹军来讲,是一个好消息。

两个人回到帐中坐下,曹操也穿上了鞋,两个人就开始聊天。

许攸首先问曹操:“孟德,你们曹军现在还有多少粮食啊?”

曹操一听,非常警惕:现在我还不知道你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我要从你的嘴里套你们袁军的机密,但我也要防止你从我嘴里套我们曹军的机密。所以曹操就撒谎:“还挺多的,吃个一年不成问题。”

许攸对曹操太了解了,一听就知道他在胡说八道,非常干脆地说:“你撒谎,重说。”

曹操被当场揭穿,面不改色心不跳,继续撒谎:“其实还能吃半年。”

许攸一听,还在说谎,就问曹操:“你还想不想打败袁绍了?想,你就说实话,你到底还剩多少粮食?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到这个时候,曹操才终于把家底亮出来:“刚才逗你玩儿呢。说老实话,其实我们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了。你看这怎么办?”

许攸这才给曹操献上了一条妙计:“你军粮食既然已经不足了,那就必须速战速决,绝对不能再拖了,耗不起。袁绍家大业大,他耗得起。袁军现在粮食非常充足,但是都囤积在一个叫作乌巢的地方。偏偏乌巢守备非常薄弱、非常松懈,你只要派一支精锐骑兵,出其不意偷袭乌巢,放把火把他的粮食全都烧光。袁绍十万大军,只要三天没有粮食吃,立马就要全盘崩溃。到时候,你趁机掩杀过去,必能大获全胜。”

曹操当机立断,采纳了许攸的建议。他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部队,都打着袁军的旗号,悄悄上路,远程偷袭乌巢。镇守乌巢的将领,名叫淳于琼,是汉灵帝时代与袁绍、曹操并列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也是一名老资格的战将。曹操突袭乌巢,遭到淳于琼的拼死抵抗,一时半会儿居然拿不下来。曹操也是心急如焚,心知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身先士卒拼命进攻。

就在这时,袁绍得到乌巢被突袭的消息,火速派遣援军抵达。左右急报:“袁绍的援军来了!请主公分一部分人去抵御援军!”曹操心知一旦分兵,乌巢难以拿下,反会遭到两面夹击,遂一声怒喝:“等他们到了我背后,你再来汇报!”左右受到这种必死决心的鼓舞,个个抖擞精神,一鼓作气攻入乌巢,四处放火。

谷物燃烧,噼啪作响,冲天火光映照着曹操疲惫而亢奋的面容。官渡之战,在“突袭乌巢”的鬼手之后,战局发生了全盘扭转。曾经四世三公、不可一世的袁绍,兵败如山倒。

“人治”与“法治”之间

袁绍虽然战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有没有可能重新翻盘?只要考察一下第三个案例就知道了。

第三个案例:田丰之死。

田丰也是袁绍手下一名非常重要的谋士,而且论智力水准,还在许攸之上。但是这次官渡之战,袁绍却没有把田丰带到军中来,而是在开战之前就将他关进了大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官渡开战之前,田丰曾经劝说袁绍:“主公,这一仗现在不能打,条件还不成熟。虽然从物资储备来讲,我军比曹操要富强得多,但是我们现在还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点,内部不够稳固。如果现在贸然发动战争,很有可能会被曹操打败,所以眼前这仗还不能打,应该从长计议。”

袁绍一听,火冒三丈:这仗还没打呢,你就跟我这儿兜头泼冷水,说这些丧气话,动摇我的军心!袁绍一怒之下,下令把田丰关进大牢,并且吩咐:“这种不吉利的家伙不要带在军中,等我回来再收拾他!”所以官渡前线打得热火朝天之际,田丰一直坐在后方的大牢之中。

现在,官渡之战果然如田丰所料,袁绍被曹操打得惨败而归。看守监狱的狱卒获知前线战报,第一时间来给田丰道喜。他说:“田先生,可喜可贺啊!袁大人在前线,果然被曹操打败了。他现在一定非常欣赏你的先见之明,回来以后肯定要放你出来,重用你!”

田丰一听,心知自己的死期已到,苦笑着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袁绍这个人,表面宽和大度,其实内心狭隘猜忌。如果他打了胜仗回来,一高兴,说不定奚落我两句,就把我给放了。如今他打了败仗回来,脸上挂不住,肯定没脸来见我,要把我给杀了。我命休矣!”

事实再一次如田丰所料。袁绍回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牢房之中,杀死了田丰。

再看曹操。曹操赢了官渡之战,清理战利品的时候,从袁绍的大营之中发现了一大包书信。这些书信无一例外,都是曹操的手下写给袁绍的通敌之信。

原来,官渡之战期间,胜负难料。当时曹操过于弱小,袁绍太强大了。所以曹操的很多手下感到非常的悲观、绝望,觉得这仗根本不可能赢,就事先给自己找后路,纷纷给袁绍写信,在袁军之中预约一个位置。

世事难料,曹操赢了。这个时候,司法官就拿着这一大包书信请示曹操:“主公,咱们现在既然缴获了这堆书信,那就应该一封一封地拆开,查看落款,核对笔迹,看看到底是哪些人里通袁绍,是我军的内奸。在下请求把这些内奸全都抓出来,绳之以法。”曹操摆摆手,笑道:“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官渡之战的时候,确实是袁军太强,我军太弱。连我自己都觉得悲观,都觉得不可能打赢,我都恨不得干脆去投降袁绍算了,何况其他人呢?不必苛责。于是下令,把所有的书信一把火给烧了,既往不咎。

这两件事情一对比,可以发现:曹操的部下里通袁绍犯了罪,曹操却大度地宽恕,陈年往事一笔勾销;而袁绍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杀死了有功无过的田丰。所以官渡之战以后,袁绍一蹶不振,曹操乘胜追击,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一胜一败,绝非偶然。

官渡之战结束了,问题也就出来了,考验脑子的时候到了。

关羽叛逃,本是死罪,却被曹操轻易放过;部下通敌,本应受到法律的惩处,但也得到了曹操的宽恕。而袁绍对贪污腐败的许攸和动摇军心的田丰,依法处置,却招致了失败。为什么随心所欲、以“人治”代替“法治”的曹操,却能战胜依法办事的袁绍?曹操战胜袁绍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玄机呢?

玩转法律的玄机

现在,就来总结一下上面的几个案例。

关羽犯了叛逃罪,按照法律应该处罚,曹操的部下暗通袁绍,按照法律也应该处罚,结果曹操都没有追究;许攸犯了贪污罪,袁绍依法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田丰扰乱军心,袁绍把他关进大牢,说好了打完仗回来处罚,战后说到做到处死了田丰。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袁绍按照法律办事,结果输了;曹操把法律抛在一边,用“人治”取代“法治”,结果赢了。这个现象,该怎么解释呢?

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从来都不认为严格遵守法律是一种美德,也就是说,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法治”文化;同时,也从来不提倡完全把法律抛在一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就是说,同样没有西方意义上一人之治的“人治”。法有法的好处,可以保证整齐划一的社会基本秩序;人也有人的好处,可以灵活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到底是要“法治”,还是要“人治”,而在于怎么调整“法”和“人”两者的比例,在制度上寻求“法”与“人”两大资源有效结合。

《晋书·刑法志》记载,当时人们认为可以建立一个三层次的解决机制。

第一层次:主者守文。

司法官员必须严格守法,没有通融的余地。比如关羽叛逃事件,关羽要去投靠刘备,途径之处,五关六将必须要查他有没有通行证。关羽如果拿不出来,守关将领就必须拦截他;关羽硬闯,守关将领就必须杀死他。这是守关将领的基本职责。守关将领没有资格学曹操,说:“这是天下义士,放了他吧。”如果司法官员都不按照法律来,任心裁判,用道德替代法律,社会就要乱套。这叫“主者守文,死生以之”。文,就是法律条款。司法官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条款,既不能够胡乱解释,也不能够抛开法律,而要用生命去捍卫法律的尊严。

第二层次:大臣释滞。

滞,是指疑难案件。有的时候碰到一些疑难案件,基层的司法官员觉得很难处理;有的时候,法律空白,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时候,法律虽有明确规定,但如果在具体的个案之中严格执行法律,反而会出现不合情理的结果,为社会舆论所不容。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司法官员无权自由裁量,无权解释法律,而应该将案件上报中央,交到君主手中。君主当然没有能力裁决复杂的法律案件。中国古代儒家理想的君主,应当是一个法盲,不具备明察的性格与丰富的法律知识。这样的君主,只能任用贤臣。君主召开一个会议,召集大臣研究讨论这起案件如何判决。与会人员,一般包括级别较高的大臣、具有专业法律素养的司法官员、著名的法学专家(律学家)、知名的学者(经学家)等等。由这群大臣进行法理层面的探讨。这些大臣研究讨论之时,可以以法律为依据,也可以以判例、儒家经典、法理为依据。这就从彻底的“法治”,走向一个“法”和“人”相结合的制度了。

第三层次:人主权断。

经过了前面两个层次,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问题,不是法律能够解决的,必须由君主权衡利弊,进行最后的裁断。

“人主权断”的“权”,不是权力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之中,最高价值是“道”。但“道”是无形的、变动不居的,具体到法律而言,就是个案个裁,本质而言是反法律的。所以“道”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无法直接用以治国。中国古人就将“道”的一般表现形态,也就是常态,归纳出来,用以治国。这个常态,就叫“经”。经,是“经常”的意思。比如不能闯红灯,就是“经”。但有的时候,严格恪守“经”,非但无法实现“道”,反而是对“道”的一种背离,那就需要“权”出场了。“权”的本义,是砝码、秤砣,可以精确地衡量出一个具体事物的重量,这就叫“权衡”。“权”的引申义,古人的定义是“反常而合于道”,虽然不符合常态,但反而符合了道的内在精神,这就叫“权”。“经”是“道”的常态,“权”是“道”的变态。

比如关羽叛逃事件,如果严格遵守法律,那就要把关羽给杀了,这是“经”。但这样操作,虽然在个案中遵守了法律,却以一个判例的形式,在全社会否定了忠义的精神,背离了“道”,未免得不偿失。所以曹操才反其道而行之,宁可放关羽走,宁可在这个具体个案中牺牲法律,也要树立一个忠义的榜样,弘扬一种忠义的精神。这就叫“人主权断”。

按照古人的惯例,“人主权断”的案例,是不能够作为判例应用的,不允许推广适用,只能个别地针对具体的案件,个案个判。

这就是当时人的立法智慧。曹操正是娴熟地运用了这种立法智慧,灵活操控“法”和“人”两大因素,没有拘泥于刻板的法律。在曹操的心目中,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必须要为一些更加上层的价值来服务。而反观袁绍,正是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官渡斗法之中败下阵来。

仔细品味官渡斗法,也许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法文化的体会,领悟祖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法”和“人”两种因素的法律智慧。“法”和“人”,不是哪个好哪个坏,取一舍一的关系。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如何调控两者的比例,才是立法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官渡之战中的曹操,做得比袁绍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