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即将来临,朝中大臣便开始忙碌起来,沈清远这才清闲了下来,不然一直被这些人缠着实在是不好受,连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
京城中的读书人越来越多,沈清远看着这些年轻的书生在各个茶楼高谈阔论,一时间倒是有些怀念当初进京赶考的日子了。
这些书生的到来让京城越发热闹,才子佳人的佳话都传出了不少,朝中不少大臣都打算在这些举子中挑选一个佳婿,万一压中宝了,又出现一个像沈清远这样有才能的人扶持几年也能成为他们的助力,不过他们也没敢抱太大希望,能有沈清远十分之一的才华能力也足够了,毕竟连中三元的读书人大景朝这么多年也才出现了三个。
“这次科举事关重大,需要选拔的是顶替之前拔除四大家族后空下来的位置,所以皇上估计不想按常理来选拔人才,”宋远道在这个关头突然找上沈清远商量此事。
沈清远听了宋远道的话之后倒是理解皇帝的心情,之前拔除四大家族的势力着实是令不少官职都空了下来,就连六部还有不少官员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效率都慢了下来,他管的户部也是这样,不过沈清远进了户部之后便改革了算账的方式,所以户部的运行反倒是快了。
“礼部那些老顽固有得忙了,皇上可是给他们出了个大难题,老夫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便能将主意打到你身上,你自己也是个有主意的,估摸着来吧,毕竟这件事办好了对你也是一件功劳,办不好他们会推锅到你头上,你且小心一些,”宋远道提醒完沈清远便不再多说,反而拿着课本开始考察豆豆的课业。
豆豆被沈清远带去拜访过好几次宋远道,所以对宋远道并不陌生,对于宋远道的考校虽然觉得有些紧张,但是倒也对答如流,这段时间有沈清远的辅导,他的基础已经变得很牢固。
“豆豆真聪明,要不要去宋爷爷府上玩啊?”宋远道对年纪小小的豆豆十分喜爱,从豆豆身上依稀能看出当初沈清远年纪小小却有胆有识的影子,如果能好好栽培,其成就肯定不比沈清远差。
豆豆想到宋府那些好吃的点心顿时有些心动,不过他还是将目光投向了沈清远询问沈清远的意见。
“今日你的课业都已完成,就许你去放松放松,不过到了你宋爷爷家里要乖乖听话,知道了吗?”沈清远朝豆豆嘱咐道。
“知道了!”豆豆迫不及待地跟着宋远道回府了。
沈清远没等到礼部的人来找他便被皇上召见了。
“沈爱卿,朕知道你一向主意多,如今大景朝仍然需要招不少人才,但是这些位置都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胜任,就算这次会试能填补上这次空缺,但是他们也不能立马上手处理这些政务,爱卿可有两全之策?”皇帝直接朝沈清远询问道,他清楚礼部那些人的办事能力 ,交给他们估计要拖到会试之后才会想办法解决,而且这办法还不一定能让他满意,所以倒不如直接找沈清远商量。
“皇上不如等会试结束之后再针对各个官职制定不同的录取考试,中榜的士子想要在哪个官职任职可以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这样一来,选取的士子通过了录取考试之后也已经懂得了这些官职需要具备的能力,”沈清远想到这个还是借鉴了前世的方法,毕竟如今科举考试考的这些内容对胜任各个官职的帮助不大,还不如直接用考试来让他们主动去了解更多处理公务的技巧,省得白白耗费时间待在翰林院。
“皇上到时候派人将这些官职需要的具备的能力都一一罗列出来,再针对这些出版一些有关培养、训练这些能力的题目或者书籍,想要胜任这些官职的人可以自行学习,”左右现在国库的充盈,拿点钱出来印刷一些与这些官职相关的书籍,也能让那些举子提前了解任职的内容,针对性训练。
皇帝听了沈清远的话眼前一亮,顿时觉得这个主意实行起来确实能解决目前的难题,甚至以后任免官职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进行,这样也能避免任选到一些没能力胜任的庸才。
沈清远没想到,他这些简单的建议竟然直接让皇帝产生了改革任选官职的制度方法,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也会支持。
皇帝很快便召集大臣进宫商讨这件事礼部的人原本还想着拖到会试结束再想办法,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当然在听到沈清远的名字之后内心已经麻木了,沈清远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常规操作了,毕竟他在京城任职以来便为大景朝解决了不少难题,对此他们已经习惯了。
不过这件事要在科举会试之后便要完成,多少有些赶了,如今他们人手不多,紧赶慢赶才勉强在会试之后完成了这件事。
于是那些刚刚中榜,还没来得及办酒席庆祝的士子很快便收到了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任职考试。
京城新上架的有关各个官职详细解释的书籍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要知道之前就算是状元也要在翰林院待够时间慢慢熬资历才能有机会胜任有实权的官职,如今他们竟然有机会直接竞选官职,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往年公布中榜之后京城十分热闹的景象并没有出现,那些中榜的人个个都抱着书本苦读,这状态竟然比当初科举还要疯狂。
没中榜的人此时十分后悔没有珍惜这次机会,要是考上了他们也能有机会争一争这些官职,可惜了,不过这也让他们开始振作了起来,下次说不定还有机会,不过他们必须要沉下心来考取进士才能有机会。
沈清远以为出完主意自己便可以全身而退,结果没多久他就被皇帝抓壮丁,让他参与进来出题考校这些人。
每个对应官职的考题都不同,不过他们之间还是有些共同之处的,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常识,例如,大景朝如今管理的各个地方的名字、各个地方的收入,还有基本的算数能力等,其他对官职更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则由各部的官员来出,毕竟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些官职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了。
等考题出完之后离考试时间也不远了,这些已经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些人也越发紧张地复习了起来,尤其是今年考取了状元的士子,原本以为他考了状元便能风光无限,结果如今他还是要拼尽全力同那些普通士子一样竞争官职,内心喜忧参半,一方面为不用在翰林院熬资历而高兴,另一方面则是在了解了各个官职需要考校的能力而担忧,他自认学识不错,不然也不会才二十多岁便考取了状元,但是这些官职需要具备的能力并不仅仅是科举用到的学识,需要囊括的内容很多都与科举的内容不相关,这让他心里十分没底。
其实很多进士和他一样,越学越迷茫,受到了不少打击,不过为了得到官职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
很快,考试的时间就到了,这些人此时的神情比当初会试时还要紧张,不同官职考试的地方不同,不过考完出来的神情都大差不差。
一个个都被考得精神恍惚,有不少都是被抬出去的,当然,这些朝廷都早有准备,早就有候在考场外的大夫来进行救治,这些昏倒的士子竟然比当初会试倒下的还多,着实让这些大夫感到惊奇,看来想要竞选官职也不容易啊。
监考的官员此时也觉得这些考题出的难度很大,毕竟是挑选能直接上任空缺官职的官员,自然与会试难度不一样,很多考题都是挑选十分经典的案例来出,让这些考生写出解决办法,十分务实,难度自然也高,所以也难倒了不少考生,这么多人竞选一个官职职位,竞争自然十分激烈。
考试时间分为两天考完,这些进士考完之后身心疲惫,好不容易考完也毫无出去放松的心思,直接在落脚的地方睡得昏天暗地,自从会试结束之后他们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又投入了竞选官职的复习当中,十分耗费心神,如今才能松一口气。
这些士子的试卷很快便被派发到各个部门,接下来各个部门便投入了改卷之中。
沈清远身为户部尚书,自然也收到了卷子,便带着部门的人开始修改,户部主要要做的事情便是管赋税、户籍、粮饷等,自然需要有比较高的算数能力,沈清远出的题算术占比也大一些,不过如今似乎这些读书人并不怎么重视算术,所以能写满卷子的人不多,只有五个人。
沈清远将这五个人的卷子抽出来改,好家伙,有真材实料的只要三个人,另外两个都是蒙的。
户部的考题多为算术题,所以改得很快,沈清远很快便将人选好了。
如今户部的空缺只有两个,自然是分数最高的两个人可以任职,不过这三人中第二名的有两个人同分,沈清远干脆给他们安排了面试的机会来决定他们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