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对瓷器很感兴趣的朋友问我说:“宋代五大名窑里的官窑是什么窑?”我说:“官窑就是官窑啊!”他接着说:“我的意思是,好比以前说贡茶,龙井茶是贡茶,碧螺春是贡茶。贡茶首先是某种茶,官窑应该也是这样啊!你看,明清的景德镇窑是官窑,好像听说龙泉窑也曾经是官窑。那宋代的官窑在哪里?是指哪个窑呢?”我说:“宋代的官窑就是官窑啊!”他蒙了,说:“你逗我啊?我问的是宋代的官窑是什么窑?”我说:“你别急,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宋代的官窑就叫‘官窑’。就像一种茶取了个名字,叫‘贡茶’,同时受到皇帝的认可,就成了贡茶,这下你懂了吧!”

为什么宋代的官窑这么“任性”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宋代的官窑与后来的景德镇窑不同。景德镇瓷器的底上会有“大清乾隆年制”“大清康熙年制”这样的字样,它就表明了官窑的身份。而宋代的官窑呢?有时候会看到宋代瓷器上刻有一个“官”字,就知道它出自官窑。而这个官窑历史上在哪里,其实是不大清楚的,所以就只叫“宋代官窑”。

虽然宋代以后的官窑多数就是指景德镇窑,但一直到明代的成化年间——就是烧了斗彩鸡缸杯的那个成化——官窑其实并不只指景德镇,龙泉窑也是官窑,虽然它的地位远远不如景德镇。

官窑,听上去都很熟悉,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官窑的认识有很多误解。

第一个大的误解是官窑的要求极严,产品稍有瑕疵就会立即被砸掉。问题产品被砸掉这项制度有没有呢?有,但实行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大概从明代的永乐到成化,历时大概不到100年。而明清两代差不多600年的历史,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问题产品其实是不砸的。

特别是到了清代,瑕疵品不但不砸,在雍正时期还要全部送到京城,交给皇帝,皇帝还有用。乾隆时期就更夸张,居然下旨把瑕疵品直接卖到民间。大家一般都认为,皇家的东西是绝对不能随便流入民间的,但乾隆就这么任性。而且,圣旨下了之后,当时的督陶官唐英还上奏乾隆皇帝,提了个小意见,表示“您老人家当然想咋样就咋样,反正是您家的东西。不过,官窑瓷器里有两样,您再考虑考虑。一样是五爪龙纹的瓷器,一样是黄釉瓷器,这可都是皇帝专用的啊”。乾隆收到奏折后,还很认真地做了回复。看得出对这个意见还挺重视,但回复的内容很有些出人意料。皇帝表示“你说的也有点道理。黄釉瓷呢,就别卖了。但五爪龙这个算了,民间本来就到处都是,不管了,卖呗”。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皇帝对瓷器的品质要求极高。一件毫无瑕疵的完美瓷器,行内有一个说法,叫它“万里无云”,甚至有人说“官窑瓷器,件件都叫万里无云”。但实际上,任何时候谈产品质量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技术条件。

当时举全国之力烧造的最好的瓷器的质量,按现代的产品质量标准都不合格,甚至还远远不如你在超市里10块钱买的一个普通瓷盘。要是让现在一个普通人去当古代官窑的质检员,那明代的所有官窑瓷器中没有一件是合格的,清代的官窑会好一点,但一大半也是要被淘汰掉的。

曾经有个朋友拿到了我烧制的一件瓷器,然后说:“你标注的尺寸不准,因为我拿游标卡尺量了一下,跟你说的有误差。”游标卡尺可以精确到0.1毫米,你看,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人对品质的要求其实远远比古代皇帝要高得多得多。

第三个大的误解是认为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完全就是由官窑烧制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推动古代制瓷业发展有三股重要的力量:官窑,也就是皇帝的需求;民间的需求;海外的需求。这三股力量有时候齐头并进,有时候某一个会占据主导地位。明代早期的官窑,那当然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但在明代晚期,官窑就成了阻碍瓷业发展的力量,我们在《万历龙缸》中就专门讲过。到了清代的康熙时期,可以说三股力量同时达到了顶峰。

其实,官窑只是整个产业链当中嵌入的一环。那么,官窑在什么情况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呢?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清代的官窑,特别是康雍乾三代的,是嵌入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它不是单独的一个大作坊,并不是专门给皇帝烧窑,技术也不外传,跟民间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和民间有着充分的交流和协作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官窑产品的前期制作是在御窑厂完成,后期的烧制就外包给民间,而且直接向民窑付费,一般还要高于民间的正常价格。这跟我们刻板的印象有所不同,大家总以为皇帝都是欺压百姓、占老百姓便宜的……由于这是皇帝的个人喜好,所以哪怕向民窑付的费用再高,也是皇帝个人掏腰包付费,不走中央财政支出。关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本书——《乾隆皇帝的荷包》,很有意思。

这是清代的制度,但明代就不是。明代有时也让民窑来代工,但总是赖账,后来甚至激起了民变。所以,虽然都是官窑,但各个时代官窑的制度其实差别很大。当然,好的制度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常常还要坏事儿。

二就是皇帝个人的品味,因为官窑常常直接反映出皇帝个人的审美偏好。雍正本人对瓷器高度关注,不但派得力的下属去专门督造,而且常常亲自过问点点滴滴的细节。他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品味也是非常高的,这就使得雍正时期的官窑瓷器成为陶瓷历史上的一座高峰。

当然,反面的例子,大家其实肯定都有印象。前段时间刷屏的《国家宝藏》里,乾隆的品味就被狠狠地吐槽了一下。不过,其实乾隆的品味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不堪。总之,有时候皇帝个人的审美偏好对特定时期的瓷业发展确实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雍正和乾隆时期。

总体而言,官窑是推动陶瓷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但绝不是唯一的。官窑能否推动瓷业的发展也是有条件的。有些时候,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限制和阻碍了瓷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