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瓷收藏中,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叫“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话当然有些夸张,而且多半是古玩商捣鼓出来的,其实就是个广告,就像今天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都是套路。不过,它也的确从一个方面体现出钧瓷的地位。
钧瓷被认为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而宋代瓷器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钧瓷的地位是不得了的。
关于钧瓷,还有一句话,叫“钧瓷带红,价值连城”。什么意思呢?钧瓷的主要色调偏蓝,紫色也比较多见,而且常常是几种颜色交杂在一起,变化很多,但红色非常非常少见。所以,如果一件钧瓷上只要能看到一点点红色,那就立刻身价百倍。
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那就更有意思。就是说,万贯家财才能买一块钧瓷的瓷片,那一件完整的钧瓷的价格就更不可计算了,而完整的钧瓷中带有红色的又是凤毛麟角,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瓷器该有多贵。
那么,为什么带点红就这么不得了呢?我们今天到处都能看到红色的瓷器,现在还特别流行一种叫“中国红”的瓷器。而为什么看到一件瓷器上出现了一点点红色,古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呢?
原因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烧出一点红色,实在太难了。为什么难呢?
因为要烧出红色,需要的矿物原料主要是氧化铜。而氧化铜要烧出红色,又主要对两个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氛围,也叫气氛。什么是气氛、氛围?是不是要窑工们在烧窑的时候唱歌跳舞,以营造热烈气氛呢?当然不是。这里说的“氛围”指的是窑内的氧气或一氧化碳的浓度。
先看温度。高温红釉烧成的温度大概是1280℃。如果相差了10℃以上,就有可能完全烧不出红色,要么发黑,要么什么都没有。我们今天去博物馆,可以专门去看一下明代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绝大部分都不够红,要么烧黑了,要么灰得根本就看不出是红色。明代早期,烧红都是很难的。
在古代,是没有仪器可以测量温度的,完全要靠经验,靠眼睛的观察。1280℃,还是1290℃,想想这有多难控制,要积累多少年的经验。所以,景德镇有句行话讲“十年出不了一个把桩师傅”,把桩师傅就是负责烧窑的师傅。
除了温度,还要对窑内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控制。一氧化碳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煤气”的主要成分。要知道,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氧气、一氧化碳,对这些原理还完全不清楚。控制氛围,主要是靠控制空气的流动。比如,要让一氧化碳浓度高,就要让窑内封闭,不让新鲜空气进去,这些也都要凭感觉和经验。而烧窑的整个过程要几天几夜。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时间段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让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烧出红色在古代有多么大的难度。
那么,在宋代,想要烧出红色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没办法。如果一定要说办法,那就是碰运气。
所以,烧红是古代陶瓷烧造技术中难度最高的挑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钧瓷带红,价值连城”。
偶尔出现局部的红色已经是如此了不起的成就,那要是通体红色,甚至是红宝石那种耀眼夺目的红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该是多么不可思议。这就好比,你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现在考试,突然要你做大学高等数学的卷子,也许你还能蒙对一两道选择题,但如果要求必须满分,可想而知这难度有多大。所以,在那个年代,烧出完美的红瓷,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事实上,中国人花了整整500年的时间,才登上了这座制瓷史上的高峰。那个时候,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到了明代。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突然完成的,进步也是一点一点取得的。
实际上,元代时期,随着制瓷技术的整体进步,景德镇窑已经开始用红色进行彩绘,并且成功地烧制出了漂亮的釉里红瓷器。所谓“釉里红”,就是把红色直接画在坯的表面,然后再上釉,之后再烧。烧成之后,红色实际上是在釉的下面,这和青花的位置是一样的。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给手机贴膜,青花和红色都是在外面被贴了层釉膜。古代历史上,像这种釉层下面的彩色绘画,种类很少,主要就是蓝和红,早期还有黑色,但后来不太用黑色了。
那“釉里红”和通体是红色的“红釉瓷”有什么关系呢?简单的理解就是釉里红是用红色画画,而红釉瓷是用红色釉把瓷器完全覆盖。
听起来,前者应该更难才对。用刷墙来打比方,红釉瓷就相当于把墙刷成红色,而釉里红就是在墙上用红色画画。相对来说,画画的技术含量肯定更高,但在瓷器上不是。偶尔画出的红色烧得深,对画本身影响并不大。朱元璋时期,很多釉里红被烧黑了,皇帝仍然用。因为虽然画不够红,但画面还在,就算像墨色,也很好看。但是通体红色就不一样。如果某个局部不好,就意味着这件作品的失败,所以在技术上它的要求其实比画要高得多。
但釉里红的成熟为烧制通体红色的瓷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后,又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终于在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一时期的官窑成功地烧制出了通体色如红宝石般的瓷器。显然,这意味着制瓷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一高度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几十年,宣德之后的一两百年里,又无法再烧出这种瓷器了。一直要到清代康熙时期,才又一次达到并超越了这一高度。
所以,你就可以看出,在整个古代,烧制高温红釉瓷是一件多么难、多么了不起的事。
因为太难烧制,所以关于烧红釉,民间一直有很多传说。以前还拍过一部电影,就叫《祭红》。故事的版本很多,但主要讲述的是皇帝欺压百姓,窑工久烧不成,到了最后的期限,窑工的女儿愤而跳进窑里,这才终于烧成了。当然,这样的故事并不可信,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烧制高温红釉的难度。
宝石红釉瓷烧制的成功,标志着古代制瓷史上的烧制工艺达到了顶峰,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瓷器能够比这种高温红釉更难烧。
那么,制瓷工艺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达到的这个高度是不是已经让制瓷工艺达到了极限,从此就再没有突破的空间了呢?陶瓷史还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