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讨伐董卓的二十一路诸侯是: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刘表、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并州刺史韩馥、荆州刺史王睿,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南阳太守张咨、渤海太守袁绍。

多出来的三路分别是冀州刺史刘表、荆州刺史王睿以及南阳太守张咨。

其中刘表的出现并不值得奇怪,因为刘表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守成之犬,历史上他单骑入荆州,平定宗贼之乱,逼迫荆州的诸多太守挂印而走,可是展现出了强大的手腕。

更何况,这个时空,他可不是单骑入冀州,而是带了两个宗族子弟——刘磐和刘虎。

其中刘磐是一员猛将,历史上长期入寇孙策的地盘,孙策派出太史慈才挡住了他的进攻。刘虎则一笔带过,只说他曾带领五千长矛兵作为黄祖的前锋。

不过,这个刘虎却与历史上的默默无闻的刘虎不同,根据情报,他在刘表在冀州站稳脚跟的过程中似乎发挥了重要作用,劝说刘表征辟耿武为长史,闵纯为别驾,沮授为骑都尉,赵浮、程涣、审配、田丰为从事,而他本人也统帅了一万多能开硬弓的强军。

得到这个情报的第一时间,董璜就明白了,这人和他一样,也是一名战争代行者,而且还是沾了他的光的战争代行者。如果没有他乱扇翅膀,刘表不可能这么快就当上刺史,而刘虎也没有机会发光发热。

王睿出身琅琊王氏,历史上应该被孙坚害死,他能活下来自然也是战争代行者的功劳。

根据情报,他有一个从子王伦,娶了蔡氏的庶女,得到了蔡氏的支持,又以制玻璃的技术,勾搭上了黄氏、蒯氏、马氏、张氏、文氏、费氏等荆州大族,甚至还差点得到了黄忠、霍笃等人。

有了这层关系,他聚集起了两万多兵马,麾下有着王威、李严、邓芝等人,成为王睿手下的第一将。

在长沙太守孙坚阴谋骗取王睿信任,以讨要物资为名进入武陵城中,想要趁机逼杀王睿的时候,王伦将计就计,利用强弓硬弩伏击孙坚所部,孙坚虽然逃过一劫,但其麾下大将黄盖和一名疑似代行者的将领孙秀却被当场射死。

孙坚逃得一命后想要整军与王睿拼命,却因为粮草不足只能够撤兵。

而在孙坚所部准备渡江偷袭江陵搜刮粮草钱财的时候,却又在渡江的时候被蔡瑁的水军偷袭,这个时候王伦也带着兵马从后方追来,被夹击的孙坚所部损失惨重。

不过,孙坚毕竟是孙坚,江东猛虎在绝境中破釜沉舟,率军对王伦所部发动逆袭,陷入绝境的百战精锐在野战中大破王伦所部。如果不是王威死命殿后,王伦都有可能被杀。

见孙坚发威,王伦溃败,蔡瑁吓得不敢上岸,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坚在杀了王威后,从容收拾人马搜集船只再次渡江。

这次,蔡瑁竟然连水战也不敢了,急匆匆地退守江陵和襄阳。

最终孙坚所部没能拿下有了防备的江陵和襄阳,只能劫掠了几个小县城,狼狈的投奔袁术,并在袁术的暗示下,准备杀了南阳太守张咨。

南阳郡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稠密,农业发达,郡治宛城更是汉代的冶铁中心,汉光武帝刘秀当年也是靠南阳起家。

占据这里,不仅可以直接威胁关中,而且还能够得到大量的粮草,并且能够制作兵器!

袁术早就馋这里了。

历史上,跋扈的孙坚在杀了顶头上司、琅琊王氏出身的刺史王睿后,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这才开始讨董。然而这一次,孙坚却又失算了。

他原本想将张咨骗出城杀掉,结果张咨却在手下李茂的建议下,紧闭城门,并派人四处宣扬孙坚以讨董为名,以下犯上、谋杀上官、劫掠百姓等等恶行,逼问孙坚是否真心讨董!

如果是,就立刻动身,不要滞留南阳;如果不是,那么必然是贼人,张咨将和荆州刺史王睿共同讨伐他!

而这个时候,荆州刺史王睿已经到了江陵,以琅琊王氏的影响力和荆州刺史的身份,四处传播孙坚的恶行;败过一次的王伦,则已经率军到了襄阳,整合水路兵马,口口声声说要北上讨伐董卓,但矛头却直指孙坚。

孙坚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虽然还有两三万人,但却没有根基,缺乏后勤,处境艰难。

而收留孙坚的袁术,也因为孙坚的恶名而饱受非议!

到了这个时候,孙坚再傻也知道王睿和张咨已经结盟且对他有所防备了,但面对悠悠士人之口,他却不敢冒险再攻打张咨了。甚至就连他的举主袁术,也暂时不敢再打南阳的主意了。

袁术也是要脸的,诸侯讨董的战役还没开始呢,他可不能就背上罔顾大义、背弃同盟、同室操戈的恶名。

于是乎,孙坚只能够灰溜溜的前往了讨董的第一线,而本来就不被诸侯看好的袁术,也因为手下孙坚的这档子事,彻底与盟主无缘。

同时,因为袁术未能夺取南阳,反而和南阳交恶,导致没能获得南阳粮仓,兵粮捉襟见肘,所以自然也无法承担管理供给联军后勤的重任。

不过,令袁术欣慰的是,盟主之位也没有落到他最厌恶的兄弟袁绍的手里,而是落在了刘表手里!

刘表本来就是汉室宗亲,而且还是名声极好的党人,又是冀州牧,本来就位在袁绍之上,虽然还未彻底控制冀州军队,但手下却有不少能人,又得到了不少大族的支持,还答应供给盟军半数粮草,诸侯们自然也愿意找这么一个冤大头当吉祥物。

部分野心家甚至还动了拥立刘表为皇帝的念头。

诸侯多了,所属的军队同样也多了不少,就连孙坚这个长沙太守都能够有数万军队,更不用说其他的州牧刺史了。

二十一路诸侯林林总总的纸面兵力加起来,竟然直接超过了百万!

这可是演义中都不敢想的数字!

只能说,不愧是战争为主的世界,动员的兵力真是多的可怕!

与诸侯相比,董卓的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只有三十五万左右,其中三员大将董璜、董旻和牛辅麾下各有五六万人马,剩下的胡轸、董越、段煨、李蒙、徐荣等中郎将、校尉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万左右的人马。

在军队数量方面,董卓一方陷入绝对的劣势。

不过,打仗并不能只看纸面数字,董卓麾下的军队,有四分之三是战力强悍、装备精良的凉州军、并州军、中央军,搁无限战争空间里,都是三四阶兵种,且有大量强悍的骑兵;剩下的起码也能算是二阶兵种,而且这还没有算是三辅之地的郡国兵,也没有算壮丁。

反观诸侯联军,三四阶的精锐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普通的郡国兵乃至义勇兵、壮丁,搁在无限战争空间里,也就是个一阶兵种的评价,有的甚至还算不上一阶兵种!是真正的乌合之众!

抛开空饷、壮丁、留守老巢诸郡县的人马以及滥竽充数的部队,诸侯真正能战的士兵也不过三四十万人,且远不如董卓军精锐。

不仅如此,诸侯之间本身就互不统属,彼此间矛盾重重,像是王睿、张咨二人,他们麾下的兵马,如果算上各郡县的守军,加起来也能够达到十万,但是他们也就只敢自保用来防备孙坚、袁术,可不敢真的离开驻地去进攻董卓。

不过,虽然都说兵在精而不在多,但面对天下皆反,许多还是刚提拔就造反的局面,董卓是又惊又气,鞭杀了两个从宫里抢来的宫女才解气,沉着脸召集手下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