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到陈庄后,解放军的炮弹跟踪而至,开始集中火力轰击邱清泉第二兵团阵地。情况更加危急。

杜聿明预定10日上午在空军投掷毒气弹掩护下突围,但已经惊慌失措的李弥、邱清泉等指挥官均认为白天突围毫无希望,坚决要求连夜突围。

争吵到夜里10点左右,邱清泉部下第五军军长熊笑三竟指使该部官兵乱放枪,对杜聿明谎称是共军已打到司令部来了,邱清泉趁机威胁必须当晚突围。

杜聿明看到这种情况,气得出了一身汗,心里直跳,差不多要昏过去了,最后不得不勉强下达总突围的命令。

这时,解放军炮火从四面八方向第五军军部猛烈轰击,包围圈里到处是枪炮声和火光。

文强奉令率领李剑虹、简洁、冯石如、邓锡洸等赶到第五军军部掩蔽地时,已不见杜聿明人影。经过一阵狂喊寻找,才知道他已和邱清泉一道往西撤走了。

人们大感失望,纷纷作鸟兽散。邓锡洸年轻有力,纵身翻过一道高墙,消失在夜色中。

机要室秘书冯石如,手提一只公文大皮包,焦急地问文强如何处理皮包里的机要文件。文强叫他立即焚毁或撕毁。

霎时间,撕碎的白纸条、白纸片,迎风飘散,有如清明节坟墓上飞散的纸钱。

第二处处长李剑虹和政工处长简洁都是杜聿明亲手提拔的亲信,他们平时也很尊重文强。这时,李剑虹出人意料地低声对文强说:

“参座,事已至此,徒死无益!我们虽不投降,也要想个脱身之计。”

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优待俘虏放行证》,挑了两张递给文强。

文强先是大吃一惊,继而感到这是极大的“耻辱”。他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心中一沉,顿时起了杀机……

但好在他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智,一转念间,想到李剑虹也是出自对他的爱护,何况兵不厌诈,能借这些《放行证》混出包围圈又有何不可?

文强正要追问李剑虹这些《证》来自何处,忽然炮声隆隆,向他们这方密集射来。李剑虹看文强尚在犹豫,便和简洁等人一起混在乱窜的溃兵中,不知去向了。

半夜过后,包围圈内乱作一团。在靠近第五军军部的一座土地庙内,突然燃起冲天的熊熊大火,成了解放军炮兵密集轰射的大目标。第五军炮车上的炸弹被射中了,爆炸之声惊天动地。

爆炸声刚刚减弱,文强便听到远远传来特务营长杜宝惠呼唤“总座”的声音,那已经变了调的声音显得异常凄厉,不忍卒听。文强理解杜宝惠的心情:他没有亲自保卫杜聿明突围,深感失职……

这时,文强已来到一条小河沟旁。他清查身边随行的主管人员,已一个也不见了,只剩下参谋、卫士十来个人。

一个卫士建议说,突出已不可能,如果硬闯,一定死于乱枪之下,不如暂时在小河沟旁呆着,等待天亮再说。

文强认为他说的合理,便要大家靠在河边不动。后来,有人发现河岸有一处石洞,足可容下他们藏身,他们便都钻了进去,至少可以躲避流弹了。

一产生安全感,文强立即感到全身疲劳。有的士兵已昏昏入睡,有的在眯眼打盹。

文强此时念念不忘的是杜聿明是否已经脱险。他想,杜聿明是跟王牌第五军一起的,也许能像胡琏在双堆集突围一样,侥幸逃出重围吧?至于自己,可以说是毫无希望了。

他几次想举枪自杀,但他的一支三号左轮手枪,已在一天深夜里被一个爱护他的卫士防止他自杀而收走了。他又想到妻儿漂泊海外,谁人照顾?也许天无绝人之路,还是耐心等待吧……

转眼天已破晓,枪炮声逐渐稀疏下来。

他们出了洞口,犹见南京飞来的运输机在盲目地空投粮弹。文强心想,可见突围这一“保密计划”,保密得连南京的联勤总部都不知晓,可笑之至!还有轰炸机群,也向空投场倾泻炸弹,卸掉重载,算是完成了“陆空联合作战”任务,飞回南京“报功”去了。其实,他们只是把地面多炸出一些大坑而已。

天已大亮,上空弥漫的硝烟,与岚光朝雾搅和在一起,一片混沌。

文强深知茫茫前途即将开始了。他索性带着随身的十来个人从河边走到一处沙滩上,吸一吸新鲜的空气,也借机看看有无逃脱之路。

文强正在河边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发现有三四个解放军战士,正端着步枪向他们冲过来,口里高喊着:

“交枪不杀!”

文强身边的卫士立即卧倒,举起卡宾枪向解放军瞄准。文强心头一惊,知道只要卡宾枪一响,立刻就会有大队解放军冲来,那时他们即使把这几个解放军打死,也是一个都别想活了。于是他大吼了一声:

“不准开枪!”

卫士们才没有动手。

这几个解放军跑近了,文强才看清都只是十四五岁的小战士,比他当年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北伐战争时还年轻……

小战士们冲到他们面前,伸手就要收缴武器。一个卫士不肯交枪,小战士就天真地和他争夺、扭打起来。其他的小战士在一旁不断地喊着:

“交枪不杀!我们人民解放军说话是算数的!”

“优待俘虏!放下枪就是向人民投降!”

“弟兄们不要再替蒋介石卖命了!”

文强暗自佩服这些小战士的勇敢与执着。

已经没有抵抗的必要。参谋人员自动把手枪交了出来,放在沙滩上。卫士们也按照文强的指示,放下了卡宾枪。这些解放军小战士争着上来收缴武器,有个小战士竟背了三枝卡宾枪。

淮海战役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国民党军被歼灭精锐部队5个兵团22个军(计56个师,其中四个半师起义),共555000余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此役中阵亡、被俘、投诚或起义的,共计160余人,其中被俘者52人。

杜聿明这天也跟文强一样在突围中被俘。

邱清泉被击毙。

李弥等少数人化装逃脱……

文强波澜起伏、九死一生的传奇一生,至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新阶段——作为被俘的国民党“高级战犯”,在中国共产党的监狱中度过了26年时光。

直到1975年获得特赦,文强才开始了他共和国公民的新生活。他先后被安排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委员;又担任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职。他又以不减当年的旺盛精力和满腔热情,为祖国和平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直到2001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10月31日,全国政协办公厅“文强同志治丧办公室”印发了《文强同志生平》。当天上午,黄埔军校同学会领导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等部门代表,及在京部分黄埔同学和亲属,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向文强遗体告别。《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等同时刊登了新华社11月1日电讯稿《文强同志逝世》,其中盛赞:“在病重期间,文强同志还在关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热情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

1990年—2000年1月初稿

2000年6月26日改定

2003年8—10月再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