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怎么办?快说!”那可汗冲着扎和台吼道。扎哈台抬眼望了那可汗一眼,心中一声冷笑道:“这大汗想通过一品红的毒性来让嘉峪关自生自灭,但可惜一旦嘉峪关真的因为一品红而爆发了瘟疫,那么蒙古大军也势必不能通过嘉峪关来直捣中原了。哎,这大汗看似聪明,却做出这般愚不可及的事情来!”那可汗见扎和台半响没说话,脸上的表情却不停的在变幻,心中着是有些怒火,望了一眼,吼道:“你倒是说啊,现在怎么办?”扎和台瞟了一眼那大汗肥胖的身体,从一把太师椅上坐了起来,微微一抱拳朗声道:“启禀大汗,这是也不难!”“哦,是吗?侄儿有何好办法只管说来!”那大汉眉开眼笑的说道。扎和台点了点头道:“依侄儿想来,大汗的这个依一品红来攻城略地的办法还是极好的,只要我们……?”“只要什么?快说,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汉人的那一套了!快说!”那可汗有些怒道。

“是!依侄儿看来,这一品红毒性虽然厉害,但也并非是无药可解,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好的郎中配出解药,那么在嘉峪关成了一座空城的时候,我们蒙古大军岂不可以横冲直入嘉峪关了!”“哈哈哈……哈哈哈……不错……不错……侄儿,你这办法不错,赶快去找一个好的郎中,让他将那一品红的解药给我配出来,快……?”那可汗满脸兴奋的道。

“是,侄儿这就去办!”扎和台应命退了出去。大帐里,那可汗皱了皱眉头,背着手在偌大的大帐之中转了几圈,忽然目光如电的望了一眼大帐外面的深夜,朗声道:“来人!”大帐外,一名提着两把板斧,一身戎装的大汉走了进来,就地一跪朗声道:“大汗有何吩咐!”那大汗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大汗,道:“博尔情,我命令你速速带领十名我蒙古勇士化装潜入嘉峪关内,在嘉峪关内找到一名医术高明的郎中回来!”“是,末将领命!”博尔情利索的站来了起来,就要朝帐外走去。“等等……?”那大汗似乎有些不放心的喊道。

博尔情疑惑的转过身来,望了一眼那可汗道:“可汗还有何吩咐?”那可汗渡了两步,转过身来道:“中原人多欺诈狡猾之徒,你武功虽好,但不要被中原给骗了,这此任务事关我蒙古勇士能否入主中原,故而尔等一定要谨慎!”“是,末将绝不敢辜负我草原上的勇士的期望!”博尔情动容的说道。“好,去吧!”博尔情微微一抱拳大步踏出了大帐外。深夜,那大汗渡到酒桌旁,亲自倒了一杯马奶酒,猛的一饮而尽,忽望着大帐外的夜空低声吟唱道:”西望月窟九译重,嗟乎自古无英雄。出关未盈十万里,荒陬不得车书同。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1唱罢,望着夜色之中的嘉峪关久久没动。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欲望,许久才低叹了一声:“大明我会来的!”

(西征耶律楚材西望月窟九译重,嗟乎自古无英雄。

出关未盈十万里,荒陬不得车书同。

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1219年,元太祖因花拉子模国杀蒙古色目商人而发动第一次西征,远征中亚及东欧诸国,耶律楚材跟随西征,写下这首诗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蒙古帝国大臣。字晋卿,号玉泉耶律楚材半身画像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1][2]他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面对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神州大地,他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十四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二十一年,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从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初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场;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处十路征收课税所。窝阔台汗三年(1231),任中书令(宰相)。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