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些,方丈决定还是留这香客住一晚。”

“这位香客难道就是太祖不成?”尹俊疑惑的道。

穆清点了点头忽然接过穆瑶的话道:“不错,此人正是当时应天府的太祖,在和陈友谅(注3)决战于龙湾(注2)后,太祖大胜而归,这次的胜利让太祖颇有些得意,于是一人带着满心喜悦来到紫金山下,见山上有一座禅寺,忽然想起了童年自己在皇觉寺(注1)当和尚的情景,心中略有所感,便到寺中一游。

话说,这天夜里,紫金山禅寺的方丈左思右想睡不着,他生怕这个相貌古怪的客人晚上生出什么事端来,他本想就此让此人离开禅寺,但见天色已晚,而且害怕激怒了这人,一把火烧了这座寺庙。可放任这人在寺庙之中,他又是在放心不下。于是躺在**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亲自邀请这个人去大殿说佛法。”

听到此处,尹俊哈哈哈大笑道:“让太祖说佛法,亏那老秃驴想得出来,也不怕太祖一把火烧了那破寺庙!太祖岂是讲佛法之人。”

穆瑶望了一眼尹俊,接过穆清的话道:“尹公子说的不错,太祖岂是讲佛法之人,世人皆知,这佛法乃有心境清明之人方可讲道,太祖一身杀气,岂是讲道之人。况且生逢乱世,岂有道可言,有道也是非常之道,帝王之道。”

尹俊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穆清接过话道:“深夜,方丈终于鼓起了勇气叫醒了太祖,当太祖得知那老和尚居然是让他去大殿讲佛法,哭笑不得,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很快明白了老和尚心中所想,心中虽感不快,但自己住的还是人家的地方,出于礼貌,太祖有些不愿的随老和尚来到了大殿。

穿堂过厅,老和尚终于将太祖带到了一座大殿内,若大的大殿内只有他们两人,老和尚客气而又小心的给太祖看了座,待太祖向东坐定后,见太祖身上有一股威严之气。老和尚大感吃惊,急忙对着太祖进行了一番仔细打量,谁知打量时,老和尚见坐在眼前的这位香客衣着朴素,且面相丑陋凶恶,举止还透着一股土匪气,顿时对太祖大为藐视,态度也随之傲慢了起来。”

【注1:皇觉寺,做为朱元璋太祖皇帝的出家地,在他登基为皇帝之后,由原先一个破烂没有门的小寺庙一夜之间而明扬天下,地位尊贵,无比的显赫。

注2: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于朱元璋决战的地方,最终朱元璋大胜陈友谅,为朱元璋以后一统天下扫清了障碍!

注3:陈友谅:《明史》在评价陈友谅时,“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姓谢,工作渔民,湖北沔阳玉沙(今湖北监利)人。大元后期伪“汉”政权的建立者。年轻时曾为县吏。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杀倪文俊,将其头颅献给徐寿辉。深得徐寿辉信任,后控制徐寿辉统领其军队,最终将其杀害。

陈友谅在反元战争中竭力争取汉族地主阶级合作,收罗了不少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知名的有元兵部尚书黄昭和进士解观等人。同时,他在天完内部制造分裂,篡权夺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杀害了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十二月,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于采石,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仍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

汉政权建立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大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陈朱之间的战争是封建统一战争,前后进行了三年多,历龙湾(至正二十年闰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阳湖(二十三年夏)几次重大战役。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至八月陈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史称“鄱阳湖之战”,朱元璋采纳郭兴的建议,用火攻击败陈军,陈友谅突围时又起大战,陈从船舱中探头出来,竟中流矢(箭)而死。陈友谅不善于抓住战机,是他失败的很重要原因。

张定边等护陈友谅次子陈理返武昌,立理为帝,改元德寿。24年二月,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陈友谅阵亡之后,其部下将其葬于武汉蛇山之麓。现今谅墓凄凉,墓前三楚雄风的牌坊,字迹已显模糊,墓冢荒芜,周围垃圾遍地。当年一代枭雄,今亦荒凉如斯!

编辑本段遗腹子蔡东藩氏所著《明史通俗演义》鄱阳水战失利,“太子善儿被执”时,还有友谅之妃阉氏者亦遭擒。阉氏国色,为自诩“英雄惜美人”的元璋所迫纳。阁氏初不肯从,寻思身怀六甲,后日生男,或得复仇,遂忍辱屈从。后果得生子名梓,居朱明八皇子之列,被元璋封长沙,为潭王。潭王梓者,乃陈友谅之遗腹子也。

梓年渐长,就封长沙,临时辞母,阉氏告以身世,秘嘱毋忘时恨,梓饮泣受命而去。无奈心余力乏,复仇无望,乃纵火焚宫,与爱妃于氏共葬火海。其母闻之,忧愤成疾,未几亦亡。

对这段史实,据蔡东藩氏考核:“史传谓梓由达定妃所出,达定妃又不著姓氏,想因明代档案,讳莫如深,无从参考,所以含糊过去。”言之凿凿,足可补正史之所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