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身上的军人气质太浓厚了,从现在开始必须改,一旦被查,很容易暴露身份……”

结拜好后,六个人继续坐下来喝酒,程默开始对众人开始理论培训,他是组长,有这个业务,也有这个责任。

时间很紧,必须要让他们快速的做出改变以及成长起来。

敌后潜伏与行军作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程默说的都是经过他提炼之后的要害。

对于初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绝对是有指导意义的。

这是一份“特工”快速入行指南,就连沈墨这种有地下潜伏经验的人听了,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里头有不少东西是他自己都没留意,或者平时没有关注的,一比照下来,自己能够活下来,那简直就是太幸运了。

难怪人家能去青浦班当教官,而自己只能做一个交通员。

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我知道大家都不是本地人,虽然上海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城市,外地人也能在这里生存立足,但学会上海话是你们接下来的必修课,还有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等,你们都要适应,要让人看上去,你们就像是在上海生活多年的老人……”

“三哥,教大家上海话和了解租界内的情况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务必让他们尽快适应租界内的生活。”

“好,我每天下班过来。”沈墨点了点头。

“所有人都必须学会驾驶、拍照,以及简单的跟踪以及反跟踪技术,驾驶技术春哥不错,你可以先找个汽修厂上班,然后,找机会,教一下大家。”

“好,但是我这个是野路子,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大春嘿嘿一笑,因为喝酒的缘故,脸颊泛红。

“二哥,爆破你没问题吧,别吝啬,把你肚子里的那点儿货都倒腾出来,在上海滩,咱们若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就得大家通力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才行。”

“行,没问题,我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大家伙!”吴剑锋点了点头。

“奎子哥,你枪法好,我那把三八式交给你保管,若是有机会能搞到其他武器再说,在租界内的行动,一旦动用到枪,那就是紧要的时候了。”

“明白。”

“你们几个人的对外身份都要换一下,在孤军营的花名册上,二哥和大春算是病故了,你们得换个名字,老苗和奎子也要有个身份,毕竟跟过去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可是我们是从孤军营出来的,孤军营就在租界内,里面那么多弟兄都是认识咱们,万一被认出来怎么办?”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必须要改变自己,还要有一个掩护职业,即便被人认出来了,也坚决不能承认,所有能暴露你们身份的物品统统都要销毁或者藏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程默说道。

“六哥,我想去找个汽修厂,先跟着学技术,然后自己出来单干,你看怎么样?”大春说道。

“这个想法很好。”

“我腿还没好,也没什么本事,就会一些江湖卖艺,耍把式的东西,摆摊算命,这个我在行。”老苗说道。

“可以。”

“二哥,你呢?”程默朝吴剑锋望去,“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当巡捕,可以吗?”

“可以,但是公共租界二哥不合适,可以去法租界捕房,这个我们还可以帮忙安排一下。”沈墨说道。

“不要安排,二哥凭能力一定能够进去的,我们小组不要其潜伏人员有任何的交叉,这会带来不必要的危险。”程默说道。

“那我就去法租界巡捕房。”

就剩下一个奎子了。

“奎子四哥跟我去工部局巡捕房,我身边需要一个人随时能够辅助我行动。”程默说道。

奎子点了点头。

“我们还得给每个人起个代号,今后的行动中,以及向上面汇报都用代号,不用真名,以保证我们真实的身份没有泄露的风险。”程默继续说道,“我们这个小组代号叫暗火,所以,我就给自己起了一个‘松烟’的代号,你们也都自己取一个吧。”

“我这条断过一次,幸好没有瘸,我就叫‘瘸子’吧,让人意想不到。”老苗开口道。

“我的名字里有剑锋,但现在这个名字不能用了,我就叫‘鱼肠’吧。”老二吴剑锋说道。“我名字有个墨字,黑土对白云,我看‘白云’挺适合我。”沈墨说道。

“我当兵之前在老家放牛的,我的代号就叫:黄牛。”轮到四哥奎子想了一下说道。

“我,上过几年私塾,后来跟着我舅舅去城里当过几天花匠,不如我就叫‘花匠’好了。”

“以后,联络的时候,尽量用代号,以确保安全!”

“干!”

烈酒入喉,火辣辣的,烫的是众人心都燃烧了起来。

……

《小说月刊》编辑部。

最近大家都在关心时事政治,特别是淞沪会战后,南京保卫战也输掉了,国人的心气神儿一下子就给打没了。

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再打下去就要亡国”的消极悲观的氛围,《小说月刊》最近的销量自然也是越来越差。

国人都没有心思写小说,特别是那些合作的作家们,一个个都带着情绪写小说。

这内容难免会涉及“抗日”的部分。

问题是,这写的人不管,可编辑们很清楚,这些内容要是发出去,编辑部可就有麻烦了。

这《小说月刊》刊印之前是要送去工部局政治处进行审读的,若是内容不过关,那是没办法出版的。

除非是非法出版,那样,一旦追查起来,编辑部会倒霉,甚至会被勒令停刊的。

只有一些头铁的外文报纸不怕,反正他们的受众不是中国人,而是在租界的西人,所以,刊登一些文章,工部局和公董局的相关管理部门不太会多管。

商人是要挣钱的,何况是一本以小说为主的刊物。

很多成名已久的作家虽然不说江郎才尽,可再写出来的作品,已然没有当初的成名作的轰动了。

合作的不少作家都进入了一个叫做“创作瓶颈期”的阶段,想要找到一篇出色的小说已经很难的。

而那些写的极具煽动性的小说,虽然刊登出版一定会引发巨大轰动,可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预测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舍生取义”的勇气的。

“顾主编,这儿有个叫风起楼兰的作者写了一篇《鬼丈夫》的小说,您给看看。”《小说月刊》的主编顾秋石一大早上班,手下一名看稿的编辑直接就撞门进来了。

“汤玲,你再这样冒冒失失的,我就直接让你去印刷厂蹲点去!”顾秋石一看清楚是谁的时候,顿时怒的直接手一指门外,“敲门!”

汤玲老老实实转身回去,敲门后再走了进来:“主编,这是一个作者的来稿,我觉得写的挺有意思的,您要不抽时间看一下?”

“谁写的?”

“风起楼兰。”

“新人作者,没听说过。”顾秋石讶然一声,旋即道,“行了,我知道了,回头我会看的,你先去忙吧。”

“主编,这个作者写的真有意思,您一定要看一下的。”汤玲忍不住再提醒一声。

作为一名编辑,要是能够发掘出一位能大红的作者,他自己从此也会坐着火箭往上升的,这也是每一个做编辑的梦想,但是,这个世界,能火的作者能有几个?

“知道了。”顾秋石头也没抬。

新人作者,这个时候没必要冒险,《小说月刊》的成名作者众多,随便挑选几个出来,就可以了,还不到捧新人的时候。

顾秋石压根儿就没想过汤玲的水平能推荐一个写的多好的新人作者来。

这稿子连个真实地名都没署,故弄玄虚的家伙,汤玲一走,顾秋石就顺手将稿件直接扔进了纸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