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海底两万里》的小朋友想必对于鹦鹉螺这种动物一定不陌生,因为书中主人公所坐的潜水艇就叫作“鹦鹉螺号”,为什么要将潜水艇命名为“鹦鹉螺”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潜水艇是一种能在水下潜行的舰船,它在16世纪被人们发明出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运用于水下作战,现在还被广泛用于海洋探测、海底搜救等非军事领域。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动物提供的灵感,如蝙蝠之于雷达,鸟类之于飞机。那么潜水艇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呢?它来源于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它可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亿年之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们的变化却非常微小,保留了许多远古生物的特性。远古生物一般因为没有进化完全而显得比较丑陋,但鹦鹉螺不但不丑陋,相反,还十分美丽。它们不仅有着夏威夷蜗牛般艳丽的外壳,螺壳的形状还和鹦鹉的嘴巴很像,因而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的螺壳构造有些特殊,它的螺壳内部被分割成很多个小的腔室,每个腔室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仅由一根体管相连。虽然鹦鹉螺长只有20厘米左右的大小,但其壳上最多的小腔室有38个之多。这些细小的腔室是鹦鹉螺储藏气体的地方,这些气体供给鹦鹉螺上下游动的浮力。而潜水艇在水中的上下浮沉就是模仿鹦鹉螺吸水排水,利用体管连接腔室推动气体运输的方法。

鹦鹉螺在古代几乎遍布全球,到了现代却基本绝迹,它们美丽的外壳吸引了太多贪婪的目光。在我国,鹦鹉螺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希望这种和熊猫一样稀有的小动物能继续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