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序卦》:“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物无终难之理,难极则必散,解者散也,所以次蹇也。为卦,震上坎下。震,动也,坎,险也,动于险外,出乎险也,故为患难解散之象。又震为雷,坎为雨,雷雨之作,盖阴阳交感,和畅而缓散,故为解。解者,天下患难解散之时也。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西南,坤方。坤之体,广大平易。当天下之难方解,人始离艰苦,不可复以烦苛严急治之,当济以宽大简易,乃其宜也。如是,则人心怀而安之,故利于西南也。汤除桀之虐,而以宽治;武王诛纣之暴,而反商政,皆从宽易也。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无所往,谓天下之难已解散,无所为也;有攸往,谓尚有所当解之事也。夫天下国家,必纪纲法度废乱。而后祸患生。圣人既解其难而安平无事矣,是无所往也;则当修复治道,正纪纲,明法度,进复先代明王之治,是来复也,谓反正理也,天下之吉也。其,发语辞。自古圣王救难定乱,其始未暇遽为也;既安定,则为可久可继之治。自汉以下,乱既除,则不复有为,姑随时维持而已,故不能成善治,盖不知来复之义也。有攸往夙吉,谓尚有当解之事,则早为之乃吉也。当解而未尽者,不早去,则将复盛;事之复生者,不早为,则将渐大,故夙则吉也。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

坎险,震动,险以动也。不险则非难,不动则不能出难。动而出于险外,是免乎险难也,故为解。

解利西南,往得众也。

解难之道,利在广大平易,以宽易而往济解,则得众心之归也。

其来复吉,乃得中也。

不云无所往,省文尔。救乱除难,一时之事,未能成治道也,必待难解,无所往,然后来复先王之治,乃得中道,谓合宜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有所为则夙吉也。早则往而有功,缓则恶滋而害深矣。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既明处解之道,复言天地之解,以见解时之大。天地之气开散,交感而和畅,则成雷雨;雷雨作而万物皆生发甲坼。天地之功,由解而成,故赞解之时大矣哉!王者法天道,行宽宥,施恩惠,养育兆民,至于昆虫草木,乃顺解之时,与天地合德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天地解散而成雷雨,故雷雨作而为解也。与明两而作离,语不同。赦,释之。宥,宽之。过失则赦之可也,罪恶而赦之,则非义也,故宽之而已。君子观雷雨作解之象,体其发育,则施恩仁,体其解散,则行宽释也。

初六,无咎。

六居解初,患难既解之时,以柔居刚,以阴应阳,柔而能刚之义。既无患难,而自处得刚柔之宜。患难既解,安宁无事,唯自处得宜,则为无咎矣。方解之初,宜安静以休息之。爻之辞寡,所以示意。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初四相应,是刚柔相际接也。刚柔相际,为得其宜。难既解而处之刚柔得宜,其义无咎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九二以阳刚得中之才,上应六五之君,用于时者也。天下小人常众,刚明之君在上,则明足以照之,威足以惧之,刚足以断之,故小人不敢用其情,然犹常存警戒,虑其有间而害正也。六五以阴柔居尊位,其明易蔽,其威易犯,其断不果而易惑,小人一近之,则移其心矣。况难方解而治之初,其变尚易。二既当用,必须能去小人,则可以正君心而行其刚中之道。田者,去害之事。狐者,邪媚之兽。三狐指卦之三阴,时之小人也。获谓能变化除去之,如田之获狐也,获之则得中直之道,乃贞正而吉也。黄中色,矢直物,黄矢谓中直也。群邪不去,君心一入,则中直之道无由行矣。桓敬之不去武三思是也。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所谓贞吉者,得其中道也。除去邪恶,使其中直之道得行,乃正而吉也。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六三阴柔,居下之上,处非其位,犹小人宜在下以负荷,而且乘车,非其据也,必致寇夺之至,虽使所为得正,亦可鄙吝也。小人而窃盛位,虽勉为正事,而气质卑下,本非在上之物,终可吝也。若能大正则如何?曰:大正非阴柔所能也,若能之,则是化为君子矣。三,阴柔小人,宜在下而反处下之上,犹小人宜负而反乘,当致寇夺也。难解之时,而小人窃位,复致寇矣。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负荷之人,而且乘载,为可丑恶也。处非其据,德不称其器,则寇戎之致,乃己招取,将谁咎乎?圣人又于《系辞》明其致寇之道,谓:“作《易》者,其知盗乎!”盗者乘衅而至,苟无衅隙,则盗安能犯?负者小人之事,乘者君子之器。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非其所能安也,故盗乘衅而夺之。小人而居君子之位,非其所能堪也,故满假而陵慢其上,侵暴其下,盗则乘其过恶而伐之矣。伐者,声其罪也。盗,横暴而至者也。货财而轻慢其藏,是教诲乎盗,使取之也。女子而夭冶其容,是教诲**者,使暴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是招盗使夺之也,皆自取之之谓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九四以阳刚之才,居上位,承六五之君,大臣也,而下与初六之阴为应。拇,在下而微者,谓初也。居上位而亲小人,则贤人正士远退矣。斥去小人,则君子之党进,而诚相得也。四能解去初六之阴柔,则阳刚君子之朋来至而诚合矣。不解去小人,则己之诚未至,安能得人之孚也?初六其应,故谓远之为解。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四虽阳刚,然居阴,于正疑不足,若复亲比小人,则其失正必矣,故戒必解其拇,然后能来君子,以其处未当位也。解者,本合而离之也,必解拇而后朋孚。盖君子之交,而小人容于其间,是与君子之诚未至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六五居尊位,为解之主,人君之解也,以君子通言之。君子所亲比者,必君子也;所解去者,必小人也;故君子维有解则吉也。小人去,则君子进矣,吉孰大焉?有孚者,世云见验也。可验之于小人。小人之党去,则是君子能有解也。小人去,则君子自进,正道自行,天下不足治也。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之所解者,谓退去小人也。小人去,则君子之道行,是以吉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上六尊高之地,而非君位,故曰公,但据解终而言也。隼,鸷害之物,象为害之小人。墉,墙内外之限也。害若在内,则是未解之时也;若出墉外,则是无害矣,复何所解?故在墉上,离乎内而未去也。云高,见防限之严,而未去者,上解之极也。解极之时,而独有未解者,乃害之坚强者也。上居解极,解道已至,器已成也,故能射而获之。既获之,则天下之患,解已尽矣,何所不利?夫子于《系辞》复伸其义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鸷害之物在墉上,苟无其器,与不待时而发,则安能获之?所以解之之道,器也;事之当解与己解之之道至者,时也。如是而动,故无括结,发而无不利矣。括结谓阻碍。圣人于此发明藏器待时之义。夫行一身至于天下之事,苟无其器,与不以时而动,小则括塞,大则丧败。自古喜有为而无成功,或颠覆者,皆由是也。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至解终而未解者,悖乱之大者也。射之,所以解之也,解则天下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