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序卦》:“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物之积聚而益高大,聚而上也,故为升,所以次于萃也。为卦,坤上巽下,木在地下,为地中生木。木生地中,长而益高,为升之象也。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升者,进而上也。升进则有亨义,而以卦才之善,故元亨也。用此道以见大人,不假忧恤,前进则吉也。南征,前进也。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以二体言,柔升谓坤上行也。巽既体卑而就下,坤乃顺时而上升以时也,谓时当升也。柔既上而成升,则下巽而上顺,以巽顺之道升,可谓时矣。二以刚中之道应于五,五以中顺之德应于二,能巽而顺,其升以时,是以元亨也。《彖》文误作大亨,解在《大有》卦。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凡升之道,必由大人。升于位则由王公,升于道则由圣贤。用巽顺刚中之道以见大人,必遂其升。勿恤,不忧其不遂也。遂其升,则己之福庆,而福庆及物也。

南征吉,志行也。

南,人之所向。南征,谓前进也。前进则遂其升,而得行其志,是以吉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木生地中,长而上升,为升之象。君子观升之象,以顺修其德,积累微小,以至高大也。顺则可进,逆乃退也。万物之进,皆以顺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学业之充实,道德之崇高,皆由积累而至。积小所以成高大,升之义也。

初六,允升大吉。

初以柔居巽体之下,又巽之主,上承于九二之刚,巽之至者也。二以刚中之德,上应于君,当升之任者也。允者,信从也。初之柔巽,唯信从于二,信二而从之同升,乃大吉也。二以德言,则刚中,以力言,贝均任。初之阴柔,又无应援,不能自升,从于刚中之贤以进,是由刚中之道也,吉孰大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与在上者合志同升也。上谓九二。从二而升,乃与二同志也。能信从刚中之贤,所以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二,阳刚而在下;五,阴柔而居上。夫以刚而事柔,以阳而从阴,虽有时而然,非顺道也。以暗而临明,以刚而事弱,若黾勉于事势,非诚服也。上下之交不以诚,其可以久乎?其可以有为乎?五虽阴柔,然居尊位。二虽刚阳,事上者也,当内存至诚,不假文饰于外,诚积于中,则自不事外饰,故曰利用禴,谓尚诚敬也。自古刚强之臣,事柔弱之君,未有不为矫饰者也。禴,祭之简质者也。云孚乃,谓既孚乃宜不用文饰,专以其诚感通于上也。如是则得无咎。以刚强之臣而事柔弱之君,又当升之时,非诚意相交,其能免于咎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二能以孚诚事上,则不唯为臣之道无咎而已,可以行刚中之道,泽及天下,是有喜也。凡《象》言有庆者,如是则有福庆及于物也,言有喜者,事既善而又有可喜也,如《大畜》童牛之牿元吉,《象》云有喜,盖牿于童则易,又免强制之难,是有可喜也。

九三,升虚邑。

三以阳刚之才,正而且巽,上皆顺之,复有援应,以是而升,如入无人之邑,孰御哉?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入无人之邑,其进无疑阻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四,柔顺之才,上顺君之升,下顺下之进,己则止其所焉,以阴居柔,阴而在下,止其所也。昔者文王之居岐山之下,上顺天子,而欲致之有道,下顺天下之贤,而使之升进,己则柔顺谦恭,不出其位,至德如此,周之王业,用是而亨也。四能如是,则亨而吉,且无咎矣。四之才固自善矣,复有无咎之辞,何也?曰:四之才虽善,而其位当戒也。居近君之位,在升之时,不可复升,升则凶咎可知,故云如文王则吉而无咎也。然处大臣之位,不得无事于升,当上升其君之道,下升天下之贤,己则止其分焉。分虽当止,而德则当升也,道则当亨也。尽斯道者,其唯文王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四居近君之位,而当升时,得吉而无咎者,以其有顺德也。以柔居坤,顺之至也。文王之亨于岐山,亦以顺时而已。上顺于上,下顺乎下,己顺处其义,故云顺事也。

六五,贞吉,升阶。

五以下有刚中之应,故能居尊位而吉,然质本阴柔,必守贞固,乃得其吉也。若不能贞固,则信贤不笃,任贤不终,安能吉也?阶,所由而升也。任刚中之贤,辅之而升,犹登进自阶,言有由而易也。指言九二正应,然在下之贤,皆用升之阶也,能用贤则窠升矣。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倚任贤才,而能贞固,如是而升,可以致天下之大治,其志可大得也。君道之升,患无贤才之助尔,有助则犹自阶而升也。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六以阴居升之极,昏冥于升,知进而不知止者也,其为不明甚矣。然求升不已之心,有时而用于贞正,而当不息之事,则为宜矣。君子于贞正之德,终日乾乾,自强不息,如上六不已之心,用之于此则利也。以小人贪求无已之心,移于进德,则何善如之?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昏冥于升,极上而不知已,唯有消亡,岂复有加益也?不富,无复增益也。升既极,则有退而无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