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相见时,聂赫留朵夫原以为,卡秋莎见到他,听到他有意为她尽心尽力和表示悔恨,一定会高兴和感动,于是卡秋莎又成为卡秋莎,然而,使他心寒的是,他看得出来,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现在的玛丝洛娃。这使他又吃惊又害怕。

使他吃惊的主要是,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不是指她的囚犯身份,她觉得当囚犯是可耻的,是指她的妓女身份),而且似乎还感到很得意,几乎引以为荣。不过说实在的,不这样也不行。不论什么人,只要想活下来,都必须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和好的。因此,不论一个人的身份如何,一定要对人生各方面养成自己相应的观点,有了这样的观点,就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和好的了。

通常都认为,盗贼、凶手、奸细、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行当很坏,必定会感到羞耻。事实完全相反。不论是由于命运安排还是自己造孽而进入某种行当的人们,不管这种行当多么为人所不齿,他们都要对人生的各方面养成相应的观点,有了这样的观点,他们就觉得自己的行当是好的和正当的了。为了保持这样的观点,他们本能地依附某一方面的人,这方面的人承认他们养成的有关人生和他们在生活中的地位的观念。如果小偷夸耀他们的伎俩,妓女夸耀她们的****,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我们会感到惊讶。但我们之所以感到惊讶,无非是因为这些人的生活圈子和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主要是因为我们是圈子以外的人。可是,如果富翁夸耀他们的财富,也就是巧取豪夺,将领们夸耀他们的胜利,也就是血腥屠杀,统治者夸耀他们的威风,也就是暴虐横行,还不都是同一类现象?我们看不出这些人歪曲了有关人生的概念,看不出这些人为了说明自己的行当正当而颠倒了善与恶,无非是因为带有这类歪曲观念的人比较多,而我们自己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玛丝洛娃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她在世界上的地位养成了自己的相应的观点。她是一个判了苦役的妓女,尽管如此,她也养成了相应的世界观,有了这样的世界观,她就可以自我赞赏,甚至可以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身份。

这种世界观就是:所有的男人,不论年老的、年轻的,中学生、将军,有文化的、没有文化的,无一例外,都认为跟美貌的女人**是最高的享乐,因此所有的男人尽管装模作样地忙着干别的事,实际上只不过是想干这种事。她正是一个美貌的女人,她可以满足也可以不满足他们的这种欲望,因此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不可缺少的人。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十年来,她不论在什么地方,到处都可以看到,所有的男人,从聂赫留朵夫和老警察局长到监狱里的看守,个个都需要她;她没有看到也没有发现不需要她的男人。因此在她眼里,整个人世无非是好色之徒的大聚会,一个个好色之徒从四面八方窥伺着她,想尽一切办法,如诱骗、暴力、收买、圈套,来占有她。

玛丝洛娃就是这样理解人生的。正因为她对人生这样理解,她就不但不是微不足道的人,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玛丝洛娃把这种人生观看得高于世上的一切。她不能不看重这种人生观,因为一旦改变,她就失去了这种人生观赋予她的生活在人间的意义。为了不失去生活的意义,她本能地依附于同一圈子的人,那些人看待人生也和她一样。她觉得聂赫留朵夫是想把她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就进行反抗,因为她预见到,在他带去的那个世界里,她一定会丧失她在生活中的这种地位以及由此而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是因为这一缘故,她不去想少女时代的往事以及她和聂赫留朵夫的初恋。那些往事和她现在的世界观太不协调,所以已经从她的记忆中完全抹掉,或者不如说已经原封不动地埋到脑海的深处,而且锁得紧紧的,封得严严的,就像蜜蜂把螟虫(幼虫)封起来,一点也不能碰,免得跑出来把蜜蜂的劳动成果全部糟蹋掉。所以在她的心目中,现在的聂赫留朵夫不再是她当初痴心热爱的那个人,而只是可以利用也应该利用的有钱的先生,跟他的关系也只能跟一切男人一样。

“是的,我没有能把最要紧的话说出来。”聂赫留朵夫一面跟着人群朝大门口走,一面想着,“我没有对她说我要和她结婚。说是没说,不过一定要这样做。”他在心中说。

两个看守站在门口,又在放行的时候用两手点着探监者的人数,免得不该出去的出去,免得不该留下的留在牢里。这一次聂赫留朵夫被拍脊梁,他不但没感到是侮辱,而且甚至都没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