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古斯丁去世9个世纪之后,西欧又出现了一位继往开来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说起托马斯·阿奎纳,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这是因为在中世纪那个基督教会繁荣昌盛的年代,托马斯·阿奎纳被教会一度奉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神学大全》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的神学发展。这部旷世巨著不但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神学思想,而且也涉及诗学和美学问题。

与奥古斯丁的基本出发点一样,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思想中包含着新柏拉图主义。不过,托马斯·阿奎纳并不是纯粹地复古,他的美学思想中有亚里士多德“美学影子”的存在。不仅如此,托马斯·阿奎纳一改以往哲学家和神学家的长篇大论的论述风格,将大量复杂而又根本的问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有针对性地给予了回答。托马斯·阿奎纳认为,美有三个要素:第一,完美或者完整;第二,和谐或者恰当的比例;第三,比较鲜明的色彩对照。

在托马斯·阿奎纳看来,美是通过人的感官来接受的,人们感知美的过程就是人的美感活动。因此,美的事物是感性的、直接的,美感活动也只涉及事物的形式,而不需要关注事物内在的意义。对于人来说,美只涉及人的认识功能。具备适当比例的事物之所以让人感觉美,正是因为事物的比例恰好是人们的感官所喜好的。而感官喜欢事物适当的比例,是因为感官自身的比例与事物的比例相似。所以,对于感官来说,事物的适当比例就是一种对照的呼应。同理,感官的每一种能力,都与事物的适当比例存在这种关系。

既然感官拥有认识美的能力,那么,具体来说,在认识美的过程中,到底需要哪几种感官呢?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视觉和听觉是与美和美感活动关系最紧密的感官。作为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官,视觉和听觉在人认识美的过程中,直接为人的理智服务。

按照托马斯·阿奎纳的美学理论,一件美的事物,其自身必然包含让人感受到的美的形式,以及满足人的欲望的善。那么,创作美的事物的艺术活动,与美的事物的善,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他看来,艺术活动的每一种创作,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一种完善的方法。这种完善的方法所创作出的艺术品,一定能满足人们向往该事物善的欲望。然而,艺术品的善,并不是人们所向往的所有善。艺术活动只制造事物本身的善,而不是人们所想要的其他任何善,这是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时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正因为如此,托马斯·阿奎纳认为,美的善只能在艺术家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去寻找,而不能在艺术家身上找到。艺术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只是被创作出来的事物的一种完善,而不是艺术家的一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