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从小出身贫寒,早年以放牧为生,后一心向学,不畏辛苦,终成通儒。王冕学识渊博,能作诗词,善写书法,还兼刻印章,相传用花乳石做印章就是他首创的。王冕还擅长作画,他画的梅花用墨浅淡,下笔精练,清新洒脱,极为自然。

王冕师法于扬无咎的画梅技法,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画梅花重视枝头花团锦簇的感觉,而不像一般人表现出的枝细花稀。清代朱方蔼曾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

《墨梅图》是王冕晚年的杰作。打开图画,一枝梅花从画纸边缘处直接伸展出来,枝条有力,错落有致,梅花有的盛开,有的待开,还有的为嫩嫩的花苞。此画构图十分简洁,有柔中带刚之势。在布局上,梅花分布得稀密有致。在花蕊的勾画上,作者下笔干练洒脱,用富于变化的浓淡之墨代表花瓣的颜色,虽无设色,也体现出梅花的自然韵味,显得生趣盎然,这正符合《墨梅图》自题诗中的意境:“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皇庆元年任吏部尚书。作墨竹画初期师承金代的王曼庆,后又师法宋代画家文同,在南唐李颇门下学到设色双钩竹的绘画技法,在描绘双钩竹上颇有成就。

李衎喜好游历山川树林,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交趾(今越南),他深入竹林,细心观察,把竹子的朝暮变化、风吹雨打之势铭记在心,才画出生动逼真的竹。李衎的传世作品有《沐雨图轴》、《双钩竹石图》、《修篁树石图》等。他还著有《竹谱》一书,对各个地区各种竹子的画法做了详细的总结。

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浙江台州仙居人。自幼聪明伶俐,博学多才,爱好诗词书画,尤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巨大。

柯九思善画竹,受赵孟頫的影响,认同书画同源的理论,他常观看书法大家的作品,如苏轼的《天际乌云帖》、黄庭坚的《动静帖》等,并把书法的运笔之势与精髓巧妙地体现在绘画中,还称:“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

他画的山水雄伟而秀美,有千沟万壑之势。他画的花鸟富有自然趣味,只用浅淡的笔墨就能描绘得生动形象。他画的墨竹更是别开生面,独具特色。《清閟阁墨竹图》是柯九思画墨竹的代表作品。画中描绘两根翠竹挺拔屹立在奇石边,一根枝干纤细,竹叶稀疏,另一根顶端枝叶茂盛,由于承重大,竹干作倾斜状。奇石周围还点缀些许稚嫩的小草,显得生动而秀美。作者画竹叶用书法的“撇笔法”,画奇石用长披麻皴,再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突显景物颜色的多样,整幅画面清秀雅致,神韵俱足,既有空间感又有超凡脱俗之气。

王冕画梅

王冕是墨梅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能有此成就与其年幼时期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据说王冕小时候为秦家放牧,有一天到湖边放牛突然遇上大雨,雨后,湖里的荷花显得分外美丽干净,王冕看后喜欢至极,很想把这美丽的景色记录下来,就买来纸笔开始作画,起初他画得不尽如人意,但凭着一股韧性与毅力坚持作画,三个月后就能把荷花的姿态形状画得如真实再现。从此他便以卖画为生,很多人见其画得逼真,都争相购买,因此王冕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