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而他在诗歌创作中所提倡和坚持的“美刺”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在美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这也是白居易在美学史上的重大贡献。

诗歌具有“美刺”的作用,“美”是歌颂,“刺”是讽刺,也就是指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进行赞美或讽刺政治或社会生活现象,而朝廷也可以通过诗来了解人们的感情。诗歌的美刺作用在白居易之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指的就是诗歌的美刺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有采诗的制度,朝廷派人定期到民间去,将民间创作的诗歌收集起来,配上乐曲,进行演唱。乐府诗中的“乐府”本来是指汉代管理音乐的官署,它兼管搜集各地的民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白居易是十分重视诗歌的“美刺”作用的,他在《白氏长庆集》中说人们感于事,动于情,兴于嗟叹,发于吟咏,就形成了诗歌。而国风之盛衰、王政之得失、人情之哀乐都可以从诗中知道。因此,他也在《与元九书》中说,采诗的制度废除后,朝廷不能通过诗来体察时政,人民不能通过诗来宣泄感情。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而诗,将树作为比喻,则感情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因此,白居易认为诗歌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通过诗歌,人们可以知盛衰得失,可以知人情哀乐。

诗歌除了具有“补察时政”的作用,还具有“泄导人情”的作用。而“泄导人情”的前提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人民通过诗歌将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这不仅能帮助人们将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从而使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利用诗歌“惩恶劝善”,从这两方面看,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政治统治的。

为了实现诗歌的“美刺”作用,白居易还强调,诗歌要“真”和“诚”,强调写文章必须崇尚质朴而抵制**靡,注重真诚而反对伪造,要用质朴的文风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因为只有怀着真诚的心,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虽然强调诗歌的“美刺”的社会作用,但是这与诗歌的抒情性与审美性是不冲突的。他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就指出情感是诗歌的根本,同时也重视语言和音韵。诗歌的“美刺”作用也是借助于诗歌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

在战火中长大的白居易

白居易出生在中小官僚家庭,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县令。白居易出生不久,家乡发生战争。为躲避战火,白居易被送到宿州生活。他从小十分刻苦,读书读得嘴里长出了疮,手上磨出了茧。后来于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做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职。他强调诗歌的政治作用,也身体力行写了大量的讽喻诗,但因这些诗而受到了当时权贵们的厌恶和排挤。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亲去世而回家服丧三年。服丧结束后回到长安,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白居易因上书力主严缉凶手而被贬谪为江州刺史。后来,白居易在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香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