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于外,生情于内”,讲的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它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美学。老子提出了代表世界本原的“道”,而意境的本质则正是要表现这个“道”。虽然意境说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但是“意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唐代,对意境的集中思考与论述也是在唐代,唐代诗人王昌龄、刘禹锡和诗僧皎然,以及诗论家司空图等都有对意境这一范畴的论述。

“意”指的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思、意义,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那么在“意境”中,要集中理解“境”。

“境”作为一个美学中的范畴,最早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中。王昌龄,字少伯,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因此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格》是他的论诗著作。他在《诗格》中把“境”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类。“物境”是指描写自然山水时表现的境界,“情境”是指抒发人生经历的喜怒哀乐时所表现的境界,“意境”则是指表达内心意识、想法时所表现的境界。在这里,虽然王昌龄已经将“意境”作为一个名词、一个概念提出来,但这还不是现在通常所指意境说中的“意境”。意境说的“意境”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时,将自己内心的感觉、情意与外界事物相对应,产生共鸣与契合,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具有的一种境界。由此可见,王昌龄《诗格》中的“意境”与意境说的“意境”所指并不一样。

对于意境说中的“境”,刘禹锡曾对它做了一个规定:“境生于象外。”皎然与刘禹锡一样,也认为“境”是从“象外”产生的。“象外”并不是指外界客观事物之外的东西,它并不是完全摆脱客观的物体形象的,而是强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要被所选取的事物限制,而应该通过想象和创新来体会、把握事物表现出的精神境界,或者与事物相关的品格,进而创造出包含更多意蕴的“象”。这种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事物之外的包含更多精神意蕴的象,是更大范围的象,是虚的象,也就是“象外”所指的东西。而“境”生于“象外”就是说,正是这种超越了物象局限的精神意蕴使艺术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深远境界,也就是具有“境”。

那么“意境”是如何产生,如何被创造的呢?王昌龄在《诗格》中对诗歌意境的产生作了分析。他指出诗歌意境的产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诗人经过长期的构思,仍然没有在头脑中产生意象,于是将自己的精神放松下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外界事物的触动,灵感产生,于是意象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王昌龄将这种情况叫作“生思”,也就是特定的“境”感发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从而有了意境的创造。另外有一种情况叫“感思”,诗人看到前人作品中的意象而产生了灵感,从而创造出新的意象。还有一种情况是,诗人主动在生活中寻找可以进行创作的事物形象和境界,用心去感受,从而创造出意象,这种情况叫作“取思”。从这三种情况,尤其“生思”和“取思”,可以看出,意境的创造要靠外界事物与环境的影响与感发,艺术家的内心与这些事物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创造出意境。

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外界的事物,也离不开心灵的触动,只有心与物达到契合,产生共鸣,才能创造出美的意境。因此,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对于“心”也是有要求的。老子在讲到对“道”的把握时说要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内心虚静,同样,司空图也认为,在意境创造的过程中,人们也要超越世俗的成见和束缚,排除内心的杂念,保持内心虚静的状态,才能感受和表现客观的、真实的“境”,创造意蕴深长的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