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是三兄弟,他们都是明代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主张相似,又都是荆州公安县人,因此被合称为“公安三袁”。他们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成绩最大,声誉最高。他们提出主张抒发真实性情的“性灵说”,又提出文学艺术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学发展观。他们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散文多抒写闲情逸致,自然率真、清新活泼。

袁氏兄弟与同时期的文学家李贽、戏曲家汤显祖都是好朋友,因此他们所谓“性灵说”的学术主张和审美观点与李、汤二位也比较相通。

“性灵”,首先“性”侧重于一个人的真实情感欲望,包括悲伤、快乐、喜欢、厌恶,以及追求美的事物,等等。这种情感欲望的具体内容和程度,每个人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每个人的本色。一个人拥有这种真实的情感欲望,并不受封建社会道德、见闻和知识的束缚,真实地表现出来,就可以说是“真人”,即真实的人、真正的人了。他们所写的文章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就是“真文”。其次“灵”则侧重于人的灵气和才气。公安派认为这种灵气和才气也是天生的。文学表现“性灵”包含了两个方面,不仅要表现真实的性情,还要表现每个人的灵气、才气。只有表现了“性灵”的文章才是美的。

文章要表现人的灵气和才气,就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趣”。“趣”是外界事物引起了人内心的欢乐和热爱之情,是一个事物给予人的美感。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会使作品具有情趣、理趣,让人读来快乐而不觉得乏味。公安派并没有给“趣”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他们认为“趣”就像山的颜色、水的味道、花儿的光彩和美妙女子的姿态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人们亲自去感受它,才能知道。他们认为“趣”是由人的灵气与才气的流动而形成的。人的灵气流动,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就能够使文章具有“趣”,能够给人美感。

在对“性灵说”的阐述中,公安派还提到,文章的“趣”主要来自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而并不是学问。人的见闻和知识越多,在看问题的时候就会越受这些头脑中已有思想观念的束缚,就越不容易有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性灵”就被束缚住了。这种观点是具有片面性的,人不能因为要保持“性灵”就放弃学习,放弃增长见闻,而且才气与灵气即使是天生的,没有了知识的支撑,也不容易发挥出来。因此,学习知识与增长见闻还是很重要的。

公安派除了提出“性灵说”,还论述了时代变化决定艺术变化的艺术发展观,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性的。

公安派说:“世道既变,文亦因之。”文学是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的,时代变了,社会中的具体事物、人事变了,那么文学也要跟着变化。如果一味模仿古人,用古人的话来描述和表达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必然会出现偏差。因此,公安派十分反对复古。他们对复古主义的批判,无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学是发展的,而对于文学的变革需要勇气和胆量。公安派因此也特别强调“胆”——他们主张只有随着自己内心的情感来说话、写文章,摆脱束缚人思想的封建旧道德、旧规范,这样才能实现文学的革新。这一点是十分符合历史发展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对后世很有启发、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