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已渐渐走向世界。他的思想何以具有如此大的力量?人们可以从他的美学思想中窥见一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从小就很重视“礼”,连游戏玩耍时,也经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进行礼仪的演练。孔子生活在各诸侯国纷乱争霸的时代,他曾到各国去游说,宣扬他的治国思想,但并未得到各诸侯国的认可。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官学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即著名的七十二贤士。

与老庄的追求精神、主张“无为”不同,孔子的一切思想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这个“社会”是真实而实在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组成的生活,因此,孔子对美的态度,也是建立在美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这个基础之上的。他将“美”和“善”统一起来,认为艺术只有包含了“善”,符合道德的要求,符合人与人交往的“礼”,才是美的,而这样的“美”是对人和社会有益的,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不仅肯定美和艺术,他还将对美和艺术的追求放在了很高的层次。《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书,其中记载了孔子与他弟子的一段讨论。孔子问他的弟子们以后的理想,有的人说要治理国家,有的人说要做礼官,管理宗庙祭祀的工作,而其中一个叫曾皙的弟子的理想是在春天的时候,和五六个成年人及六七个孩子到沂河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最后说:“我同意曾晳的想法。”孔子虽然热衷于研究治国及为人处世的礼法,但同时也认为,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和修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孔子十分提倡关于美的教育,他是中国历史上重视和提倡美育的先驱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原指纹理,后来引申指人的修饰、外表,“文质彬彬”作为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人文雅而有涵养。从孔子所提倡的“文质彬彬”,人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美的要求是“文”与“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另外,孔子还说过:“《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这便是孔子对美的标准。“乐”和“哀”这些情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有节制,要符合“礼”的规范,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关雎》是《诗经》中的著名诗篇,虽然内容是写一位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和追求,但是符合古代“礼”的要求,这就使全诗纯洁而美好。

既然美要与“善”结合才是美的,要符合“仁”与“礼”的社会规范才是美的,那么自然之美在孔子那里是不是就不能算作“美”了呢?不是的。孔子谈到自然之美时,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从表面上看,孔子的意思是说,不同的人对自然美的爱好各有不同,但认真思考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会发现,人们之所以认为某种自然之物是美的,实际上是与这种事物产生了一种共鸣。例如很多文人爱梅花,他们不仅是因为梅花外表的美丽,更是因为看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这种精神和他们的不畏权贵、不惧困厄的精神具有相似性,这种精神品质上的共鸣,让他们觉得梅花是美的。

由此看来,孔子谈“美”,是始终和“善”联系在一起的。这对后世的审美,甚至是对社会生活的看法,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后世的人们对事物的评价都主张“以德为先”,而将艺术与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也成为一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