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上承苏轼,下启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其诗歌创作从北宋后期一直延续到南宋初期,堪称两宋之交诗坛最重要的现象。

“江西诗派”的最杰出代表是黄庭坚,他与陈师道、陈与义一起被称为“江西诗派”之“宗”。由于“江西诗派”大多数成员都效仿杜甫,杜甫便被推崇为诗派之“祖”。这样一来,“江西诗派”便有了“一祖三宗”。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在诗歌方面成就颇高,与苏轼并称“苏黄”。在当时的诗坛,苏轼的成就无疑是最大的,但苏轼恣意挥洒的诗歌创作方式,旁人很难效仿,而他敢怒敢言的做派,在“文字狱”盛行的北宋后期也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相较于苏轼,黄庭坚更适于做年轻诗人的典范。

黄庭坚要求年轻诗人先要多阅读前人的诗歌,借鉴前人的经验,学习谋篇布局、炼字造句等技巧,等熟练掌握了之后,再竭尽所能冲破技巧束缚,争取超越前人,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指导,在当时的诗坛很受欢迎。比较有才华的诗人可以据此追求个人诗风,而资质比较平庸的诗人也能通过个人努力有所成就。

黄庭坚的诗歌现存1900多首,题材以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为主,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黄庭坚的诗从不平铺直叙,无论篇幅长短,都写得曲折跌宕,常用读者意想不到的转折来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由于黄庭坚的诗歌生新硬瘦、奇峭倔强,且好用拗句(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世人将他开创的这种诗体称为“山谷体”。

“山谷体”是最能代表宋诗艺术特色的诗体,和唐诗相比,它的创新程度更高,但又因奇险、生硬招致了很多非议。黄庭坚晚年的诗歌作品逐渐走向平淡质朴,“山谷体”的缺陷逐渐消失,展现出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