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学体裁,不讲究音韵,也不讲究排比,可以说不存在任何束缚。中国的散文出现得很早,最早诞生的叙事散文,商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商朝人经常用龟甲和兽骨占卜,之后他们会把占卜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和结果都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称为甲骨卜辞,这种记录就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商周时期又出现了铜器铭文,也叫金文、钟鼎文。这些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祭典、征战、赏赐、盟约等,记录的篇幅有长有短。商朝的铜器铭文篇幅较短,进入西周后,出现了篇幅较长的铭文。现存最长的铭文铸刻在西周晚期的毛公鼎上,共计497字。这些铭文的叙事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散文的形态初具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尚书》问世,这是一部古老的史书,也是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的语言文字水平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每一篇都结构完整,直接推动了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

后来,《春秋》经孔子修订后问世,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的历史。书中全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历史事件,不过,每个事件都记录得很简略,长的不过四十余字,短的甚至只有一个字。虽然每一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很明确,但事件的具体过程和人物性格却丝毫没有涉及,因此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先秦叙事散文的真正成熟,始于《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改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是一部为《春秋》做注解的史书,相传是左丘明所作,但后人对此存有异议。现在一般认为,《左传》是由某位儒家学者编订的,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和《春秋》相比,《左传》将简短的事件记录发展成了完整的叙事散文,其中描述了众多历史事件和性格各异的历史人物。在叙事时,《左传》不光采用了最常见的正叙手法,还穿插了倒叙、预叙、插叙等手法。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片段提到最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顺序叙述。预叙就在叙述过程中把将要发生的事预先描述出来。插叙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时暂时中断,插入一段和主要情节相关的叙述。多种叙述方法的应用,使《左传》各章节显得更加错落有致,精彩纷呈。

另外,《左传》并非单纯叙述事件,还在叙事过程中或叙事结束后加入了一些议论的语句,对事件或人物做出评判,从而表明作者的态度,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使得叙事的感情色彩变得更加浓厚。

在叙事中,人物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左传》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言行散布于各个年代,要将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的行为、言谈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人物形象,比如晋文公、晏婴等。

除《左传》外,《国语》和《战国策》也是先秦叙事散文的代表作。《国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录了齐、鲁、晋、越等八国的历史。它以记录人物的语言为主,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不如《左传》完整,文学成就也逊色于《左传》。《战国策》同样是一部国别史,记录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等国的历史。《战国策》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其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人物语言凌厉、深刻,并引用了大量寓言、逸闻,颇有说服力;行文中很多对偶、排比,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气势磅礴,文采斐然,先秦叙事散文的语言运用由此登上了一个新高度。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如史传文学、散文、小说等的创作影响深远。北宋史书《资治通鉴》直接继承了《左传》的编年体裁,西汉史书《史记》则将《左传》等的编年体和《国语》等的国别体融合起来,创造了全新的纪传体。先秦叙事散文中既叙述史实,又刻画人物,并加以评判的文学艺术特色,也被之后的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继承。而后世的散文创作也深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唐宋很多散文大家,像韩愈等人都十分推崇《左传》,甚至将其作为散文创作的范本。《战国策》中大量应用对偶、排比,对之后汉赋的诞生也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同样受到了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对顺序、倒叙、插叙、预叙等叙事手法的灵活应用,注意借助富于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都是从先秦叙事散文那里借鉴来的。

“春秋”的由来

在中国历史上,东周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称“春秋”,后半段称“战国”。“春秋”这一说法,源于孔子所作《春秋》一书。

孔子之所以给这本史书取名《春秋》,是因为在古代,春天和秋天是最好的季节,国家大事大都会在这两季举行,长此以往,“春秋”就成了史书的代名词。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史书《春秋》,只是除了鲁国,其他国家的《春秋》都没有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