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是京剧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民国期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具影响力的京剧表演大师。梅艳芳擅长旦角,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兰芳是他的艺名。他1894年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10岁时在北京广和楼登台演出《天仙配》,很快崭露头角,3年后正式搭班“喜连成”。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17岁的梅兰芳荣获第三名。1913年,他到上海演出,凭借《玉堂春》《彩楼配》《穆柯寨》名震江南。

《贵妃醉酒》是梅兰芳的代表作,它讲述唐明皇本和贵妃杨玉环相约赏花饮酒,却失约不至,杨玉环心中恼恨,于是以酒消愁、放浪形骸,跟太监寻欢作乐。这一出戏,本来以表演杨玉环醉后怀春的浪**之态为主,经过梅兰芳的演绎后,却有了一种唯美伤感的韵味。他从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入手,以端庄典雅同时自然生动的一连串酒醉动作,将杨玉环失宠的苦闷和假装的好强,都逼真地表现了出来,使得表演多了艺术美。梅兰芳的表演自然流畅,即使是像衔杯、卧鱼、醉步、扇舞这类身段难度较高的动作,他也发挥得得心应手。

在上海获得成功后,梅兰芳继续刻苦学习昆曲并练武功,从唱腔、念白、戏服、舞蹈、音乐、化妆等方面改良了京剧旦角的表演形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京剧“梅派”表演风格。梅兰芳华美动听的唱腔和优雅唯美的动作,以及综合表现出来的雍容大方的台风,是“梅派”的主要艺术特征。以这一独特的艺术造诣,梅兰芳的每次演出在当时都大获好评。

梅兰芳创排过很多新戏,如《霸王别姬》《洛神》《廉锦枫》《太真外传》《俊袭人》《天女散花》和《凤还巢》等。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他的创作和演出没有中断过,还多次受邀到国外演出。在1923年他还首创在京剧伴奏乐器中增加二胡,丰富了京剧音乐。

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把京剧带到了鼎盛,还促使京剧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第一“代言人”。

1915年秋天,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斯等300人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嫦娥奔月》,无不为梅兰芳的演技折服。此后,梅兰芳的声名经这些外国人一传十、十传百,逐渐闻名国外。很多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对中国京剧起了极大的好奇心,这为梅兰芳出访外国做好了铺垫。1926年,美国大使拜访了梅兰芳,发出了梅兰芳到美国演出的正式邀请。

梅兰芳十分注重这次出访,在出发之前,他印制了精美的且有详尽的图例说明的宣传册子,使得美国观众能够尽快地了解中国戏剧。1929年12月,梅兰芳率领他的承华社剧团部分演员赴美国,又请在美国留学的戏剧专家张彭春,一起针对美国观众的习惯和兴趣爱好,对演出剧目和形式做了修改。在每次演出前由张彭春用英语为观众做简单的剧情介绍。由于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当时正值美国大萧条的形势下,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梅兰芳的访美演出,因其个人的精湛演技和巨大影响力,得到了美国主流媒体以及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学者、评论家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戏剧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并与欧美戏剧界直接交流的开端。1935年,梅兰芳应苏联“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又率剧团赴苏联演出,再次扩大了京剧的世界影响力。斯大林和苏联的党政要员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接待梅兰芳的著名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名电影导演梅耶荷德等当时苏联有影响力的著名艺术家也都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

德国导演布莱希特当时恰好在苏联莫斯科,他观看梅兰芳的演出后,对中国梅派京剧进行了研究,认为梅兰芳特有的表演自成一体,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表演体系、布莱希特(德国)表演体系并列,于是称之为“梅兰芳的京剧表演体系”。

梅兰芳剧团于美国、苏联的访问演出带来的意义,以及所获得的成功,是此前在国外演出访问的中国戏剧家远远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在苏联两个月的访问演出,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苏联的文化交流,还因为梅兰芳与东欧许多著名戏剧家进行了深入的艺术探讨和交流,使得中国京剧迈开大步子,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离开苏联后,梅兰芳又赶赴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国进行戏剧考察。正是因为有了梅兰芳这一系列的访问和考察,这以后,中国戏剧更频繁地向世界展现了它独特的艺术风貌。

梅兰芳以卖画为生

上海沦陷后,梅兰芳蓄须明志,不再演出,以写字卖画为生。新中国成立后他重返舞台,风姿犹存,不久就主演了彩色影片《生死恨》。1959年,60多岁的梅兰芳排演新剧目《穆桂英挂帅》,这是他的最后一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