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生于古罗马帝国行省西班牙的科尔杜巴(今科尔多瓦),生活在古罗马由共和转为帝制的年代。塞内加非常擅长演说,对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还写了许多著作,成为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塞内加从当律师开始,接触了政治,后来因为被怀疑涉及宫廷阴谋案件,被古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流放到科西嘉岛。49年,克劳狄乌斯的王后将他召回做她儿子尼禄的教师,并担任大法官。54年,克劳狄乌斯去世,尼禄登上王位,塞内加辅佐朝政,掌握国家大权,成为当时古罗马帝国最大的富翁之一。塞内加在62年因与尼禄的政见产生分歧而自行隐退,在罗马城郊外的庄园中从事研究和著述。3年后,以皮索为首的贵族共和派密谋杀死尼禄,塞内加涉嫌参与,被迫自杀。

塞内加共有10部剧作被保留了下来,其中《特洛伊妇女》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特洛伊妇女》剧作的故事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辉煌的宫殿变成了废墟,特洛伊的妇女们都沦为战俘,王后赫枯巴为死去的亲人流着泪。为期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终于结束,而引起这场战争的原因是由爱神指引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带走了全希腊最美丽的女人斯巴达王妃海伦。

战死的古希腊大将阿喀琉斯的魂魄不能安宁,他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祭祀而阻挠大军起航。阿喀琉斯的儿子皮罗斯同将领阿伽门农争论,坚持要按照父亲的遗愿用特洛伊公主波吕克赛娜祭献。两人的争论没有结果,只好请来巫师。巫师得到神示:不仅要祭献公主,还要将已亡的赫克托耳的小儿子,也就是特洛伊王朝最后一个小王子杀死。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罗玛克受丈夫托梦,将小儿子藏在了丈夫的坟墓之中,对外宣称孩子已经死亡。希腊将领前来威胁,若不交出孩子,就毁掉赫克托耳的坟墓。安德罗玛克只能唤出儿子,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带走。

海伦为了让特洛伊公主波吕克赛娜祭献,哄骗她说将她嫁给皮罗斯,让她赶快穿上嫁衣。聪明的波吕克赛娜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明白事情不像海伦说的这么简单。这时海伦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王后赫枯巴听闻要将女儿祭献,心痛得差点儿昏厥。波吕克赛娜于是决定自愿祭献,因为她宁可死去也不要沦为希腊人的奴隶。最后,特洛伊公主祭献死去,小王子也被杀死,只剩下一些特洛伊妇女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剧作中的人物性格非常单纯,动作性不强,主要突出了赫枯巴、安德罗玛克和波吕克赛娜的悲惨命运。赫枯巴在剧中有大量的独白,掺杂了由特洛伊妇女组成的歌队的歌词。塞内加用将近全剧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故事的背景,对渲染悲剧气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波吕克赛娜是剧中的一个哑角,她没有一句台词,只是用表情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当海伦哄骗她穿嫁衣时,她横眉以对,怒视海伦,表达了对引发战争的女人的憎恨,同时表达了对这场婚姻感到耻辱的态度。当波吕克赛娜知道自己将要死去时,表现出的却是欣喜之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塞内加的斯多葛派哲学理念,在他的著作《论幸福》中,有这样一句话:“当这不可避免的时刻到来时能坦然离去是件伟大的事,一个人必须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学到手。”塞内加认为,有些时候,死亡是对痛苦的解脱。

安德罗玛克是剧中的中心人物,她受丈夫的嘱托保护特洛伊王室最后的希望,保护自己的儿子。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了同强大的敌人对抗,面对酷刑的折磨和威胁的时候,她说:“任何可怕的事情都吓不倒母亲的爱和勇气。”然而面对命运,她是无力的,最后她只能看着儿子被带走。母子诀别的一场戏,是全剧最为感人的地方。安德罗玛克为了不让丈夫的尸骨被扔进大海,选择了让孩子死亡,因为她知道终究逃不过命运了。离别的场面是让人心碎的,安德罗玛克是绝望的,这种肝肠寸断的情感,塞内加生动刻画了下来,让观众对这个母亲万分同情和怜悯。

塞内加的剧作中充满了人道的初级人文主义关怀,他倡导和平,希望人民有一个仁慈的君主,布罗凯特曾这样评价塞内加:“当初文艺复兴时代的剧作家复古回望时,塞内加的剧作远比古希腊更有吸引力。”塞内加的剧作,传承了希腊戏剧的传统,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谁是古罗马文明的始祖

埃涅阿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儿子,特洛伊城的将领。在特洛伊城被希腊人攻陷之后,埃涅阿斯率领着劫后幸存的特洛伊人寻找新的家园。

在漫游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奇遇。在西西里岛停留时,受到当地国王的款待,结识了奥德修斯的船员。航行到迦太基,埃涅阿斯以他的勇气和智慧打动了当地腓尼基人的女王狄多,狄多不仅接纳了特洛伊人,赐予他们土地,而且对埃涅阿斯提出要与他一同统治这里。

这时天后赫拉(特洛伊城的守护神)派遣神使赫尔墨斯,在埃涅阿斯的梦中显灵,提醒他不要忘记旅行的初衷,要他立刻离开此地。虔诚的埃涅阿斯立刻连夜带着特洛伊人起航,前往意大利。在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平原,他帮助当地国王击败了强敌,迎娶了国王的公主,并从国王手里获得了一块独立的土地,建立了一座城市。埃涅阿斯的后人,也就称为拉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