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宫廷伎乐十分繁盛,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百花竞放的势头。这一时期的重要音乐形式,包括七、九、十部乐,坐、立部伎,法曲,大曲,优戏等。

燕乐

七、九、十部乐,可以分为隋代的七部乐、九部乐,以及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两个部分。

七部乐在隋朝初期就已经形成。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隋文帝非常重视音乐,开皇初年,他便设立了文中提到的七部乐。

到了大业年间,隋炀帝在七部乐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国伎和疏勒伎两部乐,同时改国伎为西凉伎,于是便有了九部乐,即清商伎、西凉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康国伎和疏勒伎。

唐代初期,宫廷沿袭隋朝旧制,依旧设立九部乐,改天竺伎为扶南伎。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去除文康伎,新增燕乐并将其置于九部乐之首,随即形成了唐代的九部乐,即燕乐、清商伎、西凉伎、高丽伎、安国伎、龟兹伎、康国伎、疏勒伎和扶南伎。贞观十六年唐太宗统一高昌,在唐代九部乐的基础上又加了一部高昌伎,于是形成了唐代的十部乐。

七、九、十部乐,均是隋唐宫廷燕乐的乐部名称。到了唐代,燕乐进一步发展,随即产生了坐部伎和立部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立部伎》中,也有“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的描述。由此看来,坐、立部伎是按照乐队演奏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

坐部伎是坐于堂上演奏的乐队,用于朝廷宴飨和朝会等场合,表演时,通常由皇帝钦点其中的几首。坐部伎演奏的乐曲,主要有六首,分别是《燕乐》《长寿乐》《天寿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和《小破阵乐》。坐部伎的舞者较少,《鸟歌万岁乐》只需要三个人来表演,《长寿乐》则需要十二个人。

立部伎是立于堂下表演的乐队,使用的主要乐器为鼓和金钲,表演的乐曲气势宏伟,但是表演水平略逊于坐部伎。立部伎由八部乐舞构成,分别是《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太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立部伎需要的舞者较多,如《上元乐》需要一百八十人表演,人数最少的《庆善乐》也需要六十四个人。

从表演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力来看,坐部伎更加强调个人技艺,表演细腻而生动,立部伎则场面宏伟,气势雄壮,动人心魄。

法曲

法曲又名“法乐”,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最早出现于东晋《法显传》中。法曲是隋唐宫廷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曲调和所用乐器与汉族的清乐系统相近,优雅动听,因此也被称作“清雅大曲”。法曲中的代表曲目,首推《霓裳羽衣曲》,该曲可分为三十六段,其中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曲破十二段,融歌、舞、器乐演奏于一体,内容上主要讲述了唐玄宗向往神仙生活,并前往月宫寻找仙女的神话故事。

《霓裳羽衣曲》曲调优美,构思精巧,器乐和舞蹈的编排均非常到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艺术表现力突出,在宫廷之中非常受欢迎。安史之乱后,该曲失传。

大曲

大曲实际也就是大型乐曲,具体指隋唐燕乐中的大型乐舞。大曲的结构,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散序、歌和破。散序由散板引起,通常包括几首由器乐演奏的乐器,音乐富有特色;歌也称作“拍序”,是大曲的主要组成部分;破也称作“舞边”,是大曲的结束部分,以舞蹈为主。根据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唐代大曲的主要作品包括《破阵乐》《绿腰》《凉州》《伊州》《玉树**》等。

优戏

优戏可以视为滑稽戏的最初发展形态,“优”在古代指的是滑稽杂耍艺人。优戏最早起源于巫术,到唐代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参军戏是优戏中的一种,作为优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从唱腔上来看,参军戏一般选用当时的民歌、大曲中的片段,音乐表现力突出,无论在宫廷中还是民间都十分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