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充分把握问题是什么。关键点在于,能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多个问题。然而,如果是盲目地寻找多个问题,那是缺乏效率的。如何能够高效率地、全面地找到问题呢?
在某个月份,员工A和员工B的销售额如表1所示(假设商品只有X和Y):
根据表1,我们思考一下能发现什么问题。
首先,用商品X和商品Y进行比较。商品X的销售额是80万日元,商品Y是100万日元,从这里可以把“为什么商品X的销售额比商品Y低”作为一个问题提取出来。
其次,比较一下员工A和员工B。他们的总销售额都是90万日元,这里不存在差异。但是,如果留意明细,你会发现员工A的商品X的销售额比商品Y高,员工B则相反,商品Y的销售额比商品X高。从这里可以把“为什么员工A和员工B的销售额构成存在差异?”也作为一个问题提取出来。
最后,我们把商品X、商品Y和员工A、员工B交叉组合着来看。
商品X员工A销售额是50万日元,商品Y员工A销售额是40万日元,商品X员工B销售额是30万日元,商品Y员工B销售额是60万日元,一共有4个数字。例如,我们着眼于最小值,可以提出“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这个问题。
仅一个信息,就可以提取出以下3个问题:
“为什么商品X的销售额比商品Y低?”
“为什么员工A与员工B的销售额构成存在差异?”
“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
思考的角度不同,问题便会随之发生变化。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在多个问题当中,必须对哪些问题进行深挖探讨。为此,首先要识别出多个问题。那么,如何能够识别出多个问题呢?这里有三个要点。
1. 纵向看可以发现什么?
2. 横向看可以发现什么?
3. 斜向看可以发现什么?
建议大家时常留意,在收到信息以后,至少要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本次的例子,有纵向(每个商品的角度)、横向(员工A、员工B每个人的角度),还有斜向(前两者交叉组合的角度)。接下来,我们用表格来说明每一个角度的情况。
1. 纵向看(商品的角度)可以发现什么
2. 横向看(人的角度)可以发现什么
3. 斜向看(前两者交叉组合的角度)可以发现什么
获取信息之后,思维很容易混乱,建议大家分别从纵向、横向、斜向的角度去提取问题。
练习题
现在增加了员工C的销售额数据。请思考一下,从表2中可以提取什么问题。
解答
如上所述,以获取的信息为起点,要从纵向、横向、斜向三个方向进行观察。我们从纵向(每个商品的角度)、横向(员工A、员工B、员工C每个人的角度),还有斜向(前两者交叉组合的角度)这三个角度看看,能够发现什么问题。
1. 纵向看(商品的角度)可以发现什么
增加员工C的销售额之后,商品X的销售额是140万日元,商品Y的销售额是130万日元。只有员工A和员工B两个人时,商品Y的销售额更高,加上员工C以后,商品X的销售额更高。于是,问题就不是“为什么商品X的销售额更低”,而是变成“为什么商品Y的销售额更低”了。
又或者说,把员工A和员工B共2人的销售额加起来,两个商品的差额是20万日元(80万日元与100万日元的差异),这次把员工A、员工B、员工C共3人的销售额进行合计,两个商品的差额减少为10万日元(140万日元与130万日元的差异)。每个商品的销售额都有增加,但两者的差额减少,所以还可以理解为商品X和商品Y的销售额不存在太大差异。
从纵向看可以提取出以下两种情况:
· 为什么商品Y的销售额比商品X低?
· (或者)商品X与商品Y的销售额差异并不大。
2. 横向看(人的角度)可以发现什么
新增的员工C的总销售额还是90万日元,与员工A、员工B相同。而关于刚才我们提出问题的销售额构成情况,现在员工C与员工A、员工B的销售额构成也不一样。三人的销售额构成都不相同,这点没有变化。那么,“为什么员工A、员工B、员工C的销售额构成存在差异?”这似乎又是一个问题。
从横向看,可以提取以下问题:
· 为什么员工A、员工B、员工C的销售额构成存在差异呢?
3. 斜向(前两个维度交叉组合的角度)可以发现什么
最后,我们把商品X、商品Y与员工A、员工B、员工C的情况交叉组合来看。刚才,我们着眼于最小值,提出“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的问题,然而,员工C的商品Y的销售额也只有30万日元。
于是,同样可以提取出“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员工C的商品Y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只销售了30万日元这个现象发生在了员工B和员工C身上,也就是3人中有2人发生,所以我们知道这个现象不是特殊现象,最小值30万日元也可以不用作为问题来考虑。
从斜向看,可以提取出以下两种情况:
· 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员工C的商品Y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
· (或者)30万日元的销售额并不算是很特殊的情况。
STEP UP!
最后,比较一下从表1中员工A、员工B的信息提取出来的问题,以及从表2中员工A、员工B、员工C的信息提取出来的问题。
● 纵向的角度
商品X与商品Y中哪个的销售额更高,随着员工C信息的加入,情况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商品X的销售额比商品Y低?”
→“为什么商品Y的销售额比商品X低?”
(或者)商品X和商品Y的销售额差异不大。
● 横向的角度
关于销售额构成的情况,即使增加了员工C的信息,也没有发生变化。
“为什么员工A和员工B的销售额构成存在差异?”
→“为什么员工A、员工B、员工C的销售额构成存在差异?”
● 斜向的角度
关于最小值,随着员工C信息的加入,重要程度稍微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
→“为什么员工B的商品X、员工C的商品Y的销售额只有30万日元?”
(或者)30万日元的销售额不算很特殊的情况。
根据以上的情况,我们知道,随着信息的新增,有些问题发生了变化,有些问题没有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有两点意识:第一点,现在看到的问题,是基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拟出的问题;第二点,如果不能仅依靠现有的信息来提取问题的话,那么就要思考另外还需参考什么信息。同时,如果能够收集到其他的信息,那么就要在追加了信息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是什么。
另一方面,信息是无穷无尽的,想要收集信息的话,就要摒除那种随意收集信息的做法。而且,有时候想要拓宽信息来源,也有收集不到信息的可能。
正因如此,更要先理解好第一点,即现在看到的问题,是基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信息而拟出的问题。
小结
√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充分把握问题是什么
√ 从一个信息提取多个问题,这是重要的思路
√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而提取多个问题
√ 随着信息的增加,问题会发生变化
√ 要理解,现在的问题是基于现有的信息而拟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