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新文化或共文化中变得自在和胜任,最终会有所回报,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在“蜜月期”过了之后,你通常会感到困惑、失望、孤独和想家。最重要的是,你可能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轻松融入。这个特别像是危机的阶段,被称为“文化冲击”或“调整冲击”。
你不会是第一个因受到文化冲击而感到茫然的人。中国学生张志宁独自一人来到美国读研,她在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都会哭,因为在她的生活中,从小就被教导要安静地坐着听课,这是尊重他人和淑女的行为,所以当美国学生没有举手就径自发言、互相打断对方、直呼教师名字、在教室里吃东西时,她感到非常震惊。更糟糕的是,她的同学回答问题速度太快了,以至于她正准备发言时,他们已经换了一个新话题。同样的行为让张志宁同学在中国表现为“一位聪明又有耐心的淑女”,却让她在美国看起来像是“一个学习迟缓的人”。
传播学学者金荣渊对文化适应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说,在熟悉和新奇之间感受到一种推拉的感觉是很自然的。她鼓励旅居者将这种压力视为一个好迹象,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适应和成长的潜力,只要多一点耐心,危机感就会逐渐消减,随之而来的便是再次充满学习新事物的精力和热情。
当你正在经历新文化的磨合时,沟通可能会充满挑战,但也可以是一个解决方案。努力适应美国生活的中国学生张志宁,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她说,最初她不愿意和美国学生接触,而他们也不愿意接近她。渐渐地,她鼓起勇气主动开口,发现同学们都很友善和乐于接纳。最终,她交到了许多朋友,开始融入其中,并成功地取得了学位。
从文化冲击、适应到成长的转变一般都会成功,但不会是一个平稳的线性过程。相反,我们经常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并且不断重复这个模式,金荣渊称之为“以退为进”模式,她认为:“如果我们保持耐心并不断尝试,回报是值得期待的。”
研究焦点 生活在另一种文化中:适应与接纳
从远处了解另一种文化是一回事,沉浸其中又是另一回事。吉娜·巴克(Gina Barker)对居住在瑞典的美国人和居住在美国的瑞典人进行了40次深度采访。这两个国家独特的沟通方式很容易让受访者识别和描述。
受访者指出在同陌生人沟通方面两个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美国人在公共场合能和他们不认识的人微笑寒暄,而瑞典人对陌生人通常比较保守,但对朋友非常忠诚。一位受访者说:“当你深入地了解后,你会发现瑞典人同样充满爱心、友好和有趣。但这种关系隐藏得确实会更深一些。”
美国人比瑞典人说话更多、更快,声音也会更大;瑞典人喜欢沉默,不喜欢被打断。瑞典人承认很难理解渗透在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一位瑞典人说:“在美国,人们会说:‘我照顾我自己,社会照顾弱者。’在瑞典,我们会说:‘社会照顾每一个人。’”相反,美国人觉得瑞典的集体主义难以理解:“当我问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时候,我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我们都是这样做的’。”
大多数参与者认为,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他们有责任适应东道国的文化。其中一位说:“我理解并融入了这种文化,并且知道如何行动以维持亲密关系。”有些甚至直接采用了新的沟通方式。一些瑞典人说,他们对陌生人变得更友好了,而一个美国人则做出了这样的改变:
当我回到美国,我正在排队,有人开始找我搭讪,我心想:“我可以有自己的隐私吗?我现在不想和你说话。”
自我检查
学习目标
2.1理解跨文化沟通和人际沟通之间的关系
随着国内的多样化文化的与日俱增,我们与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越来越多,所以理解跨文化沟通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程度通常以文化和共文化是否显著为判断依据。
问题: 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可能遇到的最显著的跨文化差异是什么?
学习目标
2.2描述有助于形成跨文化沟通规范的五个关键价值观
当不同文化的成员互动时,他们的价值观可能会以相互察觉但不被理解的方式影响互动。这些价值观包括高情境或低情境的沟通,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的高低,不确定性规避的多寡以及成就文化或培育文化的区分。
问题一: 在你能轻松沟通的文化中,有哪些主要的价值观?
问题二: 当你在和价值观不同的人沟通时,会遇到哪些挑战?
学习目标
2.3认识当今社会共文化的范围,以及共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际沟通
在任何社会中,人们都归属于不同的共文化,每种文化都承载着自己的身份,按照自成体系的沟通规则运作。一些共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族和民族、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年龄和世代以及社会经济地位。
问题一: 你所属的共文化有哪些?这些群体内的沟通规则是什么?这些规则对于你可能遇到的其他文化的成员,有何不同?
问题二: 你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沟通?
学习目标
2.4解释形成一种文化的语言编码和非语言编码的因素
一个文化成员所使用的编码通常是影响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之间沟通最显著的因素。语言编码包括语言本身、世界观以及语言沟通的风格。非语言编码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深受文化条件的影响。
问题: 请描述一组与你自身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规范和编码,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沟通模式?
学习目标
2.5辨别跨文化沟通能力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跨文化沟通能力包括五个层面:动机与态度、容忍含混不清、思想开放、知识与技能、耐心与毅力。
问题: 如何应用跨文化沟通能力指南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互动?
实践活动
1. 几位同学一组,找出你们每个人所属的共文化。你属于哪个群体?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思考你认为谁属于外部群体。根据你的观察,检查一下你是使用什么标准来定义内部群体和外部群体的。是根据种族、族裔、年龄,还是生活方式?你对群体内外成员身份的判断,会如何影响你与他人的沟通?
2. 请找一位伙伴,来辨别一次你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试想一下,如果你和你的伙伴采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与你自身秉持的正好相反,你们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如果你的沟通属于低情境,当你转换至高情境时,事情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可以包容不确定性,也不去规避任何意外,会发生什么?根据你的回答,考虑你所秉持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利弊,然后再想想不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文化所拥有的优缺点。
3. 第63页中的“在工作中”,描述了组织如何具备文化属性。选择一个你工作过的地方,用几句话描述它的组织文化。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什么样的规则引导着工作场所的沟通?描述这些文化规范是如何影响你在工作中与主管、同事和客户的互动。
4. 确认一种你正在或将来可能与之互动的文化,通过图书馆、网络或个人访谈搜集有关该文化的沟通原则与规范。根据你的发现,陈述你和该文化成员可以进行有效沟通的步骤。
5. 运用第66~71页上的标准来评估你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如果可能的话,请邀请来自不同文化或共文化的人来帮助你进行评估。
沟通能力评估(第68页)
·请将第1、2、3题的得分相加,这是你的元认知文化智力分数。
·请将第4、5、6题的得分相加,这是你的认知文化智力分数。
·请将第7、8、9题的得分相加,这是你的动机文化智力分数。
·请将第10、11、12、13、14题的得分相加,这是你的行为文化智力分数。
元认知文化智力(metacognitive cultural intelligence)是指个人用来理解文化的心理过程,例如,用计划和监视来理解不同的文化。拥有高元认知文化智力的人(分数为15分或更高),通常能在互动前和互动期间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文化偏好,然后怀疑自己的预设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认知文化智力(cognitive cultural intelligence)是指对不同文化的规范、惯例和习俗的了解。拥有高认知文化智力的人(分数为11分或更高),通常能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动机文化智力(motivational cultural intelligence)是指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能够将注意力和精力导向学习并发挥作用的能力。拥有高动机文化智力的人(分数为16分或更高),通常能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跨文化情境上,并对自己的互动能力感到自信。
行为文化智力(behavioral cultural intelligence)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表现出适当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行为的能力。拥有高行为文化智力的人(分数为21分或更高),通常能够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1] 美国小学教师艾略特在班上做了一个科学实验:第一天,她宣布蓝眼睛的同学比较优秀并拥有特权,棕眼睛的同学被迫戴上代表低阶生物的围巾;第二天,艾略特说自己搞错了,棕眼睛的同学才是比较优秀的,昨天嚣张跋扈的蓝眼睛同学瞬间被打入冷宫,变成了戴上围巾的低阶生物。
[2] 简称LGBTQ,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性别酷儿群体。
[3] 特指出生于20世纪,在跨入21世纪(2000年)后达到成年的一代人。
[4] 位于美国中部。在刻板印象中,这个州的人较为传统保守。
[5] 美国纽约市的别称。
[6] 特指二战结束后,在1946年初至1964年底出生的人。
[7] 特指家庭中第一代接受大学教育的人。
[8]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