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把“目标综合征”单列为一章是有原因的。从其本身来看,过于关注目标并不是一个缺点。跟我们前面谈过的20个习惯不同的是,“目标综合征”不是相互作用的。它并不是一种对待别人的行为,却常常是其他所有坏习惯的根源。

“目标综合征”是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必然接受的诸多矛盾之一。这种对于目标的狂热追求往往正是我们克服困难,将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完美的动力所在。

在很多情况下,追求目标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我们很难指责一个想把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的人(尤其是当你把他跟那些拖拖拉拉的人相比较的时候)。但当一个人过于关注目标的时候,他也很可能已经距离失败不远了。

笼统说来,所谓“目标综合征”,就是指一个人过于关注目标,以至于不惜牺牲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甚至忘记更高的使命。

一个人之所以会患上“目标综合征”,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多人相信,只要赚到了足够的钱,体重减轻了30磅,或者是得到了拐角的那间办公室,自己就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于是我们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这些目标。可直到很久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在赚钱的过程中,失去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家庭;在拼命减轻体重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比肥胖更大的伤害;在追求拐角那间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伤害到其他的同事,而他们的支持和忠诚,其实才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在经过重重困难而实现目标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走错了方向。

导致“目标综合征”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误解了别人想让我们做什么。举个例子,上司要求我们当年实现10%的增长率,当我们发现,自己很可能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目标综合征”就会迫使我们采取一些有问题的、不是那么诚实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换句话说,我们有时会为了实现别人为我们设定的目标而不择手段,并且会在这个过程中作弊。可如果你仔细反省一下的话,你会发现,自己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实现这个10%的增长目标,而是要取悦自己的上司。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要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么不愿意承认这个问题。

所以,一个患有“目标综合征”的人很容易混淆自己的价值观——当他过于关注自己的目标时,就很容易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结果,我们会在拼命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忘乎所以。当一个人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时候,我们便会对他和颜悦色;而当一个人对我们实现目标没有帮助的时候,我们便会将其拒之门外。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自私的阴谋家。

我曾经指导过一位名叫坎黛丝的营销主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坎黛丝都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她38岁,婚姻幸福,家里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小淘气。在平日的工作当中,坎黛丝总是精力充沛,闯劲十足。为此,公司特地破天荒地给她配了两位私人助理。她的手下对她的创造力和沉着冷静,以及她所取得的成就钦佩不已。她总是能够完成上司布置的任务,所以她的办公室里到处摆满了“年度营销主管”的奖杯,还有各种行业杂志刊登的照片,她的CEO甚至坚信她就是自己的接班人。

那么,坎黛丝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她总是很难留住人才。在跟她共事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会要求调到其他部门,甚至干脆辞职。而我的工作,就是找出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在跟坎黛丝的同事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没有一个人觉得坎黛丝的雄心勃勃有什么不对。她总是会为自己确立清晰的目标,总是想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里成为“超级明星”——而且,她显然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由于患上了“目标综合征”,坎黛丝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热情和乐观了。她变得越来越严苛,对待下属也越来越冷酷无情。她的一位下属告诉我,坎黛丝的心甚至可以冰冻半打啤酒。

随着进一步了解,我发现人们对坎黛丝最主要的抱怨就是:她总是要成为焦点,成为所有人关注的对象。坎黛丝并不吝啬称赞别人,一旦她的某位下属作出了成绩,她会立刻不遗余力地大加称赞。可每当向上司报告工作的时候,她一定要成为所有工作的核心,这就是她的缺点。“目标综合征”使得坎黛丝已经变成了一个过于关注荣誉的人,她甚至会把那些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功劳据为己有。

我很清楚,只要我能让她意识到,成为明星并不是真正的关键,关键是要成为一位高效的领导者,所有的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她就再也不会不择手段地从自己的同事和下属手中抢功劳了,她甚至会把下属的成功,看成自己领导能力的体现。

正像我说的那样,我之所以会把“目标综合征”单列一章,原因就在于此。“目标综合征”本身并不是一个缺点,但它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它会让一个人的天才和好意变质,让一个人变得不再受欢迎。追求梦想是一回事,但如果追求的方式错了,你的梦想就很容易变成梦魇。

《桂河大桥》中的主角尼科尔森上校——扮演者亚历克·吉尼斯凭此影片赢得了奥斯卡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部影片中,吉尼斯扮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身陷缅甸的战俘,日本军官命令他带领其他囚犯为日军修建一座大桥。尼科尔森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者,凡事都喜欢追求完美——在修建大桥的时候也是如此。很快,桥建好了,他不仅修建了一座大桥,而且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在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军要求他炸毁大桥,切断日军退路。这时,他居然有些犹豫不决。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就在他最终引爆大桥之前,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呀?”他过于关注自己的目标了,以至于忘记了赢得战争才是更大的目标。这就是我所说的“目标综合征”。有时过于追求目标甚至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所在的组织、我们的家人,或者是我们自己。

这样的人在华尔街到处可见,他们都是“目标综合征”的受害者。我曾经问过一位雄心勃勃的分析师:“迈克,你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他回答道:“你觉得我是为了什么呢?你以为我喜欢这个地方吗?我之所以如此努力地工作,只是为了要多赚些钱而已。”

我接着问道:“你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

“现在确实需要了。”迈克做了个鬼脸,“我刚刚第三次离婚,每个月都要支付三笔赡养费。我都快破产了。”

“为什么总是离婚呢?”我问道。

迈克长叹了一口气:“她们总是抱怨我把太多时间用在工作上了。她们根本不知道赚这么多钱有多难!”

这是一种典型的“目标综合征”,如果后果不是这么严重,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做法。

关于“目标综合征”,最具讽刺意味的例子之一就是著名的“乐善好施者”(Good Samaritan)研究。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的达利和巴特森发起了这项研究。在这项涉及面甚广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要求一群神学院的学生穿过校园,去作一场关于“乐善好施”的布道。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们告诉某些学生说,他们已经迟到了,需要加快脚步,所以这些学生相信,已经有很多人在布道场等候他们了。在穿过校园前往教堂的过程中,两位研究者聘请了一位演员来扮演病人,让他坐在路上,一边咳嗽,一边呻吟。结果呢?有90%的神学院学生都只顾匆匆忙忙地赶往教堂,完全忽视了路边这位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事实上,在匆忙赶往教堂的过程中,甚至有一位学生直接从病人身上跨了过去!”

我相信,这些学生当中很少有人本来就是“坏人”。跟尼科尔森上校一样,他们也都是很有道德感的人,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人。可正是“目标综合征”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坎黛丝、尼科尔森上校、迈克还有神学院的学生们到底怎么了?

他们都在追求成为焦点,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都很匆忙,都要在限定时间之前完成工作!他们都在做一些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都认为其他人都要依靠他们!

这些都是导致“目标综合征”的典型原因。他们都很有自制力,强烈地追求实现目标。可他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却又是那么目光短浅。

坎黛丝正在向巅峰攀登,但却不小心踩到了同事的肩膀上;尼科尔森上校在修建大桥,但却很可能会因此输掉战争;迈克正在疯狂地赚钱,但却不断地失去自己的家庭;神学院的学生在匆忙赶去布道,但却忘记了自己真正的任务是去帮助身边的人。

该怎么办呢?

答案非常简单,但也并不容易。你必须退后一步,深吸一口气,注意观察,仔细看清,到底是什么让你如此执着于一个错误的目标。

问问你自己:你什么时候感觉时间压力是最大的?什么时候感觉非常着急?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在做一些别人告诉你十分重要的事情?什么时候感觉别人在依靠着你?

或许你的答案是:总是有这种感觉。不幸的是,这些都是导致“目标综合征”的典型条件。我们每一天、每一分钟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它们永远不会消失。所以我们才应该认真反省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眼前的生活,跟我们想过的生活对比一下,问问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

问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做的工作真的能帮助我的组织实现它的目标吗?”

你真的是在赚钱养家吗?在你赚钱养家的过程中,你是否早已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家人抛到脑后?

你真的是在布道吗?在去布道的路上,你是否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周围的人?

在付出所有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但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死胡同的时候,你是否会问自己:“我都做了些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