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一部作品《国家监察行动之破局者》的继续,仍旧是讲滨海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部门办理形形色色职务犯罪案件的故事,只不过是从第七审查调查室换成了第八审查调查室。滨海市、郑海生、杨震、段厚德、德昌集团等一些地名、人名、公司名,当然是化名。“七室”“八室”抑或是“九室”办理的各类案件也莫对号入住——这些案件来自笔者长达20 年对相关案件、涉案人员的采访、调查和卷宗、文献分析,以小说的艺术形式做了呈现,仅此而已。
《国家监察行动之破局者》上线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之后,很多听众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我很欣慰。但也有一些听众——估计是有纪委监委背景的听众,对书中的情节产生了质疑,这里就需要做个解释:第一,2017 年监察体制改革之后,纪委监委查处任何一位涉嫌违法犯罪的干部,组织上都是极为慎重的,因此设置了很丰富、复杂的审批程序,但在小说中展现这些复杂乃至冗长的请示、审批程序会大大降低读者阅读的快感,也无必要;第二,由于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各级纪委监委办案人员的政治性、专业性和办案风格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本案所写的只是丰富的纪检监察实践的形式,作为“之一”,不可以认为全国都是这样或者都不是这样;第三,一些案件的调查上,本书展现的只是常规的谈话、讯问、留置、搜查等手段,对涉及某种程度上的调查手段、方式保密问题作了必要的技术性处理。
本书以办案人员对涉案人员的调查以及犯罪嫌疑人落马前后对罪错的态度为切入点,在展示办案人员认真负责调查、犯罪嫌疑人消极对抗调查、负隅顽抗到最终被征服、人性回归的同时,揭示了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探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类有效措施,希望能给读者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小说自然是写故事的,写人、写人性的,笔者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结合平时对案件以及落马官员的了解,也生出一些感想。
感想之一,必须对官场人格的两面性、多面性、复杂性保持足够的警惕。
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并非都是精华,也出现了如官场文化这类的文化糟粕。这种官场文化对于影响官员的人格、习惯、思维行为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有些官员慢慢成为官场伪君子,口号里喊的是主义,脑袋里想的却是生意。昔日风光十足的官员成为阶下囚,并非偶然失足,很多人是长期犯罪,甚至长达若干年都不知收敛,精神早已堕落,观念早已扭曲,完全没有人格尊严、党性原则。他们内藏贪心,但惯以一副清正廉洁、道貌岸然的形象作秀,是丑陋的两面人,有一套口是心非、欺世盗名的看家本领。
他们被查处后,居然在很短时间内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能立地成佛,提高觉悟,对自己原本不信、不做的道理,突然相信了、认同了,似乎戴上手铐就找回了心口如一的诚实人品,明显缺乏基础。
感想之二,必须对贪腐现象、贪腐行为腐蚀人性保持足够的警惕。落马官员蜕变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犯罪初始,他们往往还有所顾忌,即使接受别人给予的小额贿赂,也会心存忐忑,焦虑不安。这时如果悔悟,还有回头的机会。但是,他们上了贼船尝到甜头,心理防线不断失守,欲望闸门逐渐洞开,“久入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于是蜕变为肆无忌惮地谋取私利,贪得无厌地攫取不义之财。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教育、警示,对组织和群众的批评置若罔闻,沿着邪路滑向泥潭。待法网密布,正义之剑斩落,再想避祸,回头的路断了。于是,悔不当初的哀鸣构成落马官员忏悔的主调,有人竟能从政治、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以及健康等诸多方面,悲叹个人损失。
不论他们愧疚态度是否真实,料想后悔心情应该不假,毕竟落入法网滋味难耐,揆情度理,不后悔反而不正常。他们最该后悔的应是没能把人做好,好官的基础是好人,人没有做好,当了官也不会是好官,只能是贪官、庸官、懒官。
法网恢恢,作恶者最终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感想之三,要时刻提醒各级官员对各种围猎保持足够的警惕。中国有句古话,揭露了古代官场腐败的根源,这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阎王吃小鬼”。如果搜索一下近年来的新闻,就可以发现像“鹌鹑嘴里寻豌豆,鸬鹚腿上劈精肉”这样的新闻还不少。这里的“靠山”就是官员所被赋予的权力,失去了这个“靠山”便不再风光。落马官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得志便猖狂,便忘乎所以,便私欲膨胀,以为手中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党纪国法不放眼里,道德操守扔在脑后。对腐败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是自己能力、尊严、价值的体现。他们从来不去想,如果没有手中的权力,行贿者是否还会亲近自己,根本想不到自己在行贿者眼里其实只是工具,犹如奴仆甚或被豢养的宠物。这些落马官员,不但导致个人和家庭悲剧,还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落马的官员很多都曾有过辉煌的昨天,有可引为自豪的成绩,对他们,党给予信任,人民寄予厚望,社会给予尊重,委托他们行使公共权力,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如果他们能够严格自律,遵纪守法,洁身自好,善待自己,本可以坦坦****继续走着光明大道。但他们不知感恩,不懂珍惜,而是滥用权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致沦落为罪犯,成为反面教材。
正应了“事在人为,咎由自取”这句老话。
感想之四,要对腐败现象的复杂性、长期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始终保持足够的警惕。腐败行为一直在“升级换代”,具有自组织性。落马官员堕落和被绳之以法的事实,说明腐败现象无孔不入。它严重地败坏了党风、社会风气,对政权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危害严重。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必须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强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他律固然重要,但领导干部绝不能放松自律,对各类腐败现象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公私严明什么时候都是一条底线、红线。既然是体制的人,是官场的人,就须强化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意识,以落马官员为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时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远离腐败。
党和国家始终没有动摇反腐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加大力度完善措施,大力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一支坚强的党员队伍,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遏制不了的腐败,反腐败斗争必然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并取得最终胜利。
本书是写给广大读者的,不是写给那些忙碌应酬在灯红酒绿中、“辛勤劳作”在麻将桌前、蝇营狗苟于官商勾结中的官员们的——那些欲壑难填的人们,一是没有兴趣来看,二是看了也白看,照样一意孤行一条道走到黑。
真要这样,也只得随他,无非是将来创作新作时,将他们的行状再列入其中。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杨同柱、杨劼、王耕云、王峻等各界朋友的支持和点拨,得到中国书籍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赏识和指正,在此一并致谢。
海剑
2022 年6 月28 日
于北京东城区北总部胡同3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