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至盛唐,于史有载在朝为官的外国人,占到了全体官员的十分之一以上。不仅朝堂上有大量的外国人,民间也是这样。

唐朝的大城市里,随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异国人。这种现象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官员认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当警惕异族。然而,在太宗的支持下,唐朝继续实施兼容并包的政策。外籍官吏及普通士民得以在长安及长安周遭定居。这样的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口归附。

不管是来自东瀛的留学生,还是到长安投附的异国王子,抑或是粟特、大食、波斯、新罗、百济、吕宋等国的商人,甚至肤色漆黑的昆仑奴,都是唐朝国际化的体现。人民的气度也变得宽广,诗人的诗风也很豪迈。

但事实上,并不是唐人宽广的心胸带来了局面改变,而是大局改变了国人心态。这种心态宽广局面,是一系列特殊条件达成后才形成的。

隋朝开始,统治者以武力进取,国际形势有了重大改变。到了唐初,进取更多,引起了对外政策的变化。

一如唐太宗所说:“靺鞨远来,盖突厥已服之故也。”靺鞨是东北的古民族,他们远来示好,并不是觉得唐朝好,而是眼睁睁看见横亘北疆万里之广的突厥被唐朝制服,所以选择了臣服。

李世民在年少时,便有着卓尔不凡的眼光。他久经战阵,见过很大的世面,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他的能力数一数二。正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全方面的征服,唐朝达成了“万国来朝”的成就,为中国的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在李世民的父亲,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时代,唐朝可不是这样子的。当时的突厥还很强大,包括王世充、刘黑闼在内的多方势力,都想尽办法与突厥联盟。后来唐朝建国,突厥的颉利可汗持续南下骚扰,唐人苦不堪言,又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一度动了迁都的念头。

好在李世民等将领用兵如神,最终取得了与颉利签订“友好协约”的机会。可强大的突厥并不把这样没什么效力的条约放在眼里,等李世民即位后,依然不断南下。李世民派李靖等人出击,将颉利击溃并活捉,对突厥造成严重打击,此时已是贞观四年(630)。

贞观元年(627)的时候,唐与突厥尚处于巅峰对决的时刻,形势非常严峻。两国间的间谍多如牛毛,他们混杂在商人、教师、旅行者间,窃取信息和发动舆论的办法无所不用其极。于是唐朝规定,士民不能随意越界过关。而此时,住在长安大觉寺的玄奘法师,已和许多僧人一样,提交了出国申请,但国际形势如此,他的申请并没有得到批准。玄奘知道这种情况下自己硬要出国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而他的求经之心不死,于是冒险偷渡。

本来是一直没有机会的,可当时长安附近闹了灾荒,饿死了人。如果再不许百姓外出,情况只能更糟。时逢李世民登基第一年,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下令开放长安城门,允许百姓外出就食。汹涌的人潮一拥而出,其中就有玄奘。他趁着这个机会蒙混出关,而和旁人不同的是,别人要么往南去蜀地,要么往东去洛阳,只有他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因为是违规越界,没有过所(通行证),但好在他是社会知名人士,一路上总算有惊无险,又得到了小吏的照顾,终于抵达西方。此去十八年之久,行走十万多里,他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归长安,受到了李世民的热烈欢迎。

唐朝对玄奘的态度,就是国力强盛的证据。它并非仅取决于玄奘取经的成功与不成功,而是前后两个时间,国家的局面和国际的形势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时的唐朝,已经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国际制霸。李世民早已俘虏了颉利,消灭了东突厥,又击溃了吐谷浑,攻克了高昌国,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赴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亲。又过了几个月,九姓铁勒也将率众投降。两年后,叶尼塞河上游的黠嘎斯,东北的契丹、奚纷纷前来归附。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被抢劫后,率领泥婆罗与吐蕃军横扫北印度,俘虏了摩揭陀国王(古印度四大国之一)阿罗那顺,回到了长安。

唐朝包容开放的局面,与贞观到天宝年间国家实力异常雄厚高度相关,当然也与皇帝本身的硬实力有关。失去任何一个条件,国家自然而然地就走向封闭。

唐朝的大好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至天宝十四载(755)末,身兼三镇节度使的粟特族人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属下唐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十五万军人造反,长达八年的大乱象,使唐朝实力腰斩。

从那以后,我们就很难看见唐朝的官吏中有外国名字出现了。虽然后来唐朝一度出现了中兴局面,甚至在德宗时期耗死了反目成仇的回纥与吐蕃,却终究难以复制当年的盛况。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弱,陆上丝绸之路被回纥和吐蕃卡死,东西贸易一度中断。可与此同时,令人始料未及的机遇再度出现了。

要知道,商人总是无孔不入的。他们另辟蹊径,选择走并没有各方势力干涉的海路。于是我们惊奇地发现,自打安史之乱后,陆路贸易衰落,海上贸易却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中国东南诸多港口,如广州、泉州、明州、扬州等大港,吸引了来自印度、波斯、大食及南洋诸国的大批商人前来。到唐末,黄巢攻打到广州,杀死了近十二万异国商人,侧面证明广州当时外商之多以及对外商贸的盛况。

宋时,陆上局面依然复杂,这使得海上丝绸之路越发完善。朝廷在沿海设立了许多通商口岸,“南商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自泗而东,与潮通而还于海。”到南宋,东南沿海地区的商贸更是前所未有的发达,为偏安的南宋朝廷提供了海量资源。

然而这种繁华的景象,在明朝初年有了改变。这种改变,也是由于国际形势的突变造成的。

明初,朱元璋实施海面封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禁”,这是迫不得已的。元末天下大乱的同时,日本也处于相当混乱的时期,内部纷争不断。气候的异常,更是加重了民间经济的崩溃,出现了大量亡命的流寇。他们有的啸聚山林,有的则漂洋过海,侵扰邻近的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首先被侵扰的,就是山东和辽东沿海,随着倭寇实力的增强,祸乱往南又蔓延到浙江等地。

元朝海岸防范很松,不行海禁。虽说禁止民间船只往来,却欢迎官方的商船往来。然而浩瀚的大洋里,人的行为是没办法约束的。日本官船前来,往往携带所谓的防身武器。说是防身,实则杀人。倘使遇见中国的船只,必然要抢掠一番。他们发现抢劫才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等到中国天下大乱时,倭寇便越发猖獗。

朱元璋扫清天下,大量战争的失败者并不甘心成为洪武大帝的阶下囚,他们有的被枭首、凌迟,有的被充军、奴役。成功逃亡的军阀部众漂洋过海,占据诸岛,成为海上的流寇,出现了名震东洋的海贼王。

这些流寇与明朝为敌,却与日寇勾结,形成强大的海上势力,垄断了海上贸易,俨然一个海外朝廷。因此,明初发布休养生息令时,免不了实施海禁。由官方主持部分通商口岸,但这种贸易约束太严,没有活力。

然而倭寇并没有因为明朝的严加防范而消失,他们遭受重创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在明朝中期又达到了鼎盛。这是因为日本重新步入了异常混乱的时代,本来就擅长渡海的倭寇,重新开始组团到中国抢劫。因为利益巨大,日本的诸侯积极参与,予以资助,更与来自中国的海贼王汪直勾结,形成了实力雄厚的海盗集团。最终,他们在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打击下被平定了。

接下来由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统治的日本,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抢倒是不抢了,反而直接发动十几万军队侵略朝鲜,明朝则进行了抗倭援朝斗争。

紧接着,日本迎来了江户时代,国家进入和平期。而中国正经历明清易代,局面相当不稳定,于是出现了政令倒挂——日本明确要求对周边各国,尤其是中国提高戒备。明朝灭亡前夕,他们又接连发布了两次海禁令,严禁日本人前往海外,也不许外国人踏入日本。

清朝建立后,南明政权及郑成功集团都在东南沿海活动,郑成功便是当时的海上之王。清廷因为马上得天下,又不懂海战,只好既不许居民下海,也不许船只靠岸,并发布了有史以来最丧心病狂的沿海迁界政策。把几万里海岸线的沿海居民全部遣散到内地,将房屋、学校、医馆全部烧毁铲平,防止大陆居民与郑氏集团进行贸易,想困死郑成功。但是,中国的海岸线实在是太长了。东南士民又多怀有念旧的心,屡屡为“反贼”提供粮米油盐以及铁器、桅船等物,促使清朝发布了更为严苛的禁令。

平三藩、收复台湾后,清朝重新考虑了对外的政策。然而当时正是封建社会登峰造极的时代,朝廷对各种事务防范极严,不容一针之罅漏。尤其是乾隆以后,皇帝信奉“祖宗之法不可变”,是先前严密制度的切实执行者。他们延续了巨大的思维惯性,即便是开放了部分海禁,也给民间造船制造各种麻烦,本意就是希望百姓最好别出海。百姓即便申请下来造船的许可,也只能造些不中用的小船。

倘使外界环境一成不变,倒也相安无事。奈何世事多变,不可能一直“以不变应万变”。此时,清朝的统治者们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西方却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着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国门,强行踏入中国领土。人们如梦初醒,意识到此时的中国和西方列强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因为国力衰弱,就连曾经遣使来学的日本国也嚣张起来。

为了倾销商品与鸦片,从中国攫取利益,列强纷纷指责清朝落伍是由于其闭关锁国,所以要求通商。清廷也因战事失败,不得已签订了各项通商章程。被迫开启的交流也是交流,但也伴随着无尽的耻辱。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汉唐气度,是以国家和人民实力作为保障的,是以国家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为基础的。这使得诸国不敢争锋,才有了所谓的国际视野。

以李世民为例,他在气度上当然雄伟广阔,在国家利益上则寸步不让,显得十分谨慎。贞观年间的唐朝统治者可不是天宝末年李隆基治下那样的傻白甜,虽然允许外籍人士来唐,但并不允许他们太过自由。外国人既要如实地填写详单,供述本国情况、人物和风俗。来的路上也不许与唐朝本地人交流,直至官方准许他们入籍后,方可娶妻生子。但娶了汉人妇女为妻妾的,想要回国就难了,政策规定他们“并不得将还蕃内”。这意味着身为外籍人士,你老老实实当唐朝人,为国添丁是可以的,可是想要带唐朝人走,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其实就是唐朝的“抢人大战”。

清朝则不同,它在内忧外患之际,采取的是极度紧缩的政策,最终被人强制打开国门。

在足球联赛中,如果一支球队一骑绝尘,那么各队球迷之间是没有多大仇恨的,顶多说两句闲话,酸一酸最强的队伍。此时,最强队与最弱队踢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如果踢出个7∶0,强队球迷甚至会为弱队的精彩配合加油,球进了还会送出掌声。但是,如果出现两强争首的局面,那么两队的球迷一定会相互攻击。不管此前两队的关系有多好,都是如此。

这很好地反映了超级强国对弱国的宽容,以及强国之间紧张对垒的局面。国家关系与国家当时的情况、国际环境,以及官民心态息息相关。究竟是实施开放政策,还是单边主义,都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盛唐与大清对外的两个态度,当然是实力使然。但态度也会影响政策,政策的不同会导致实力的不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