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萨同盟的船只不仅用于贸易,也同样适合参与海战:在对阵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以及他的海军将领苏伦·诺尔比的海战中,汉萨同盟的船只参与协助瑞典。这是一艘16世纪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的战船模型。

随着威塔利安兄弟同盟被驱逐,波罗的海私掠海盗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尽管仍有时常出没的海盗威胁着航海线路。克劳斯·施托特贝克和哥德克·米切尔斯被斩首120年后,他们的后继者苏伦·诺尔比登上了历史舞台。和当年的威塔利安兄弟同盟一样,诺尔比也利用了波罗的海周边国家之间的不和,几乎把这里的航海线路置于瘫痪状态。

据推测,苏伦·诺尔比(拉丁名也称塞韦林·诺尔比)于1480年前后出生在丹麦的菲英岛,是当地贵族的后裔。在政治经济大变革时代,他曾在15和16世纪担任丹麦国王约翰一世和克里斯蒂安二世的海军上将和陆军首领。

当时北欧的主要矛盾源于卡尔马联盟的存活问题。1397年,斯堪的纳维亚的3个王国丹麦、挪威和瑞典联合在一起,由同一个君主统治。但是这个由丹麦主导的联盟并不稳定:尽管丹麦国王在挪威手握重权,但他在瑞典遭到想要独立的当地人的抵抗。丹麦国王只能勉强维持这个北欧三国的联盟,为此经常不得不使用武力。

汉萨同盟在这场矛盾中也难以保持中立。丹麦和瑞典都试图拉拢吕贝克和其他汉萨同盟城市加入自己的阵营。这在一段时期内,汉萨同盟从14世纪开始的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衰退的事实被掩盖了。德意志各地邦国的兴起以及与此相关的各个领主权力的增强,越来越威胁到吕贝克在波罗的海传统贸易中的统治地位。新兴的竞争对手,尤其是荷兰,为卡尔马联盟带来新的可能——摆脱汉萨同盟的控制。此外,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也导致汉萨同盟走向衰弱。

这幅铜版画展示了1520年9月7日,克里斯蒂安二世进军斯德哥尔摩的情景。他对瑞典的统治仅仅维持了3年,之后被驱逐。

苏伦·诺尔比首次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1509年,当时他从瑞典起义军手中把芬兰的奥兰岛夺了回来。1510年,由于丹麦又一次违反汉萨同盟的商贸特权,引发了所谓丹麦-吕贝克海战。在此战中,通过新组建的海军,丹麦人第一次动摇了吕贝克在波罗的海的贸易统治地位。1511年,诺尔比参与了一场对阵吕贝克舰队的海战,但胜负难分。最终,这场战役随着《马尔默和平协议》的签订而结束。根据此协议,吕贝克必须第一次公开承认自己的竞争对手荷兰人有权自由进入波罗的海。由此可见,吕贝克在波罗的海称霸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诺尔比显然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在事业上的发展非常迅速。1514年,他已经是罗斯基勒的哈拉尔兹伯格领主了。1年后,他成为“国王地方长官”,被派往冰岛。1517年,诺尔比开始担任丹麦海军总司令,以及当时丹麦统治下的哥得兰岛的国王地方长官。

在此期间,多年来因卡尔马联盟引发的矛盾冲突再次爆发。和他的前任一样,1513年即位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也想把瑞典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早在1512年,小斯顿·斯图雷——一位拒绝与丹麦和解的贵族——就被瑞典人选为摄政者(或者国王长官)。1517年夏,克里斯蒂安二世进军瑞典,但败给了小斯顿·斯图雷领导的瑞典军团。不过这位丹麦国王并不服输,第二年,他继续进军瑞典。这次他得到了诺尔比的极力支持:1519年,诺尔比的海军船队占领了瑞典的厄兰岛和博里霍尔姆,并于1520年5月封锁了斯德哥尔摩海港。

1520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通过一场当时著名的冬季进军,克里斯蒂安二世再次攻入瑞典。在西约特兰,他成功击溃了小斯顿·斯图雷的陆军,但他自己也在此战中身受重伤。经此一战,瑞典起义军全线溃败:1520年3月,瑞典贵族公开承认克里斯蒂安二世为统治者。但一直到9月初瑞典首都投降后,他才得以于11月4日在斯德哥尔摩加冕为瑞典国王。

身为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克里斯蒂安二世非常强势地执行他的权力政策,也从不畏惧使用武力。加冕庆典过后仅仅3天,这位一心想复仇的国王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于11月7日下令将80多名反对他的瑞典人斩首。之后,这场声名狼藉的“斯德哥尔摩惨案”在整个瑞典继续。由此,“暴君”成了瑞典人为克里斯蒂安二世起的称号。

“斯德哥尔摩惨案”标志着克里斯蒂安二世在瑞典的统治开始走向终结。之后不久,在小斯顿·斯图雷的侄子古斯塔夫·瓦萨的带领下,瑞典再次爆发起义,这次起义获得了吕贝克的支持。

诺尔比仍旧坚定地跟随他的国王:在瑞典的达拉纳省,他镇压了起义军,并驱逐了奥兰岛和芬兰境内的瑞典人。但即使取得胜利,整场战争对克里斯蒂安二世仍旧很不利。这位国王非凡的天赋导致自己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最终他的对手吕贝克、瑞典,还有那些被他的反贵族政策激怒的丹麦豪绅贵族,再加上他的叔叔,即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弗雷德里克一世,相互结成了反对他的同盟。1523年,克里斯蒂安二世陷入了绝望的军事困境,以至于不得不逃往荷兰。当时的荷兰还属于他的姻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管控范围。

如此一来,北欧的局势被重新洗牌。古斯塔夫·瓦萨被选为瑞典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叔叔弗雷德里克一世登上丹麦和挪威的王座,由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组成的卡尔马联盟就此告终。

前丹麦国王被放逐到了哥得兰岛,身边仅有最后一名忠臣——诺尔比。14世纪末,威塔利安兄弟同盟时代结束后,波罗的海上的岛屿就成为受自由海盗和私掠海盗青睐的根据地,因为他们从这里能轻易破坏所有海上商贸航线。

汉萨同盟时代的海战

自由海盗、敌方战船以及私掠海盗的攻击和抢劫,是满载货物的汉萨同盟商船随时都可能面对的威胁。汉萨同盟城市为了抵御这样的威胁,把商船集中组织成带有护卫的船队,还组建了自己的战船,但实行这些措施所需的开销非常大。

如果战争真的爆发,汉萨同盟的城市能够迅速组织一支庞大的船队:一部分商船直接被改造成战船。同时,由于经常应付海盗或者敌方船只,汉萨同盟的水手通常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此外,在战争期间,城市居民也会组织队伍抵御外敌。从13世纪开始,汉萨同盟的战船上有了越来越多的雇佣兵。

和几百年后的船只用途不同,中世纪的航船仅仅用作运输工具或者决斗场所,而本身并不属于武器。当时的海上决斗其实就是陆上决斗,只是场地转移到摇晃的甲板上了而已。海战时,通常先要进入敌方的船里,然后通过格斗击败敌人。登船格斗之前,应尽量把敌方船员先除掉一部分,并破坏敌船桅杆和船身,向敌人投掷标枪。有些船还装备了巨大的弓弩或者投石装置,即所谓的重力投石机。

从15世纪起,越来越多的船上装备了新型的火药炮弹。1500年前后,船上开始开设炮口,这是船身上一个能防水且能打开的小窗,主要用于发射炮弹。由此,战船上开始装备重型武器,它们不仅能消灭敌人,还能摧毁敌船。

这是一艘16世纪吕贝克战船的模型:三桅船的船尾装备了几门小口径的大炮。

诺尔比也利用了哥得兰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劫掠波罗的海上的船只。同时他还占据着维斯比——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基地。虽然诺尔比的海盗行为使他被所有波罗的海周边国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这些国家还是难以在共同进攻哥得兰岛的军事行动上达成共识,因为不仅丹麦和瑞典,就连吕贝克也想把这座岛占为己有。由此产生的矛盾为诺尔比这样天生就不安分的人提供了天赐良机,于是他进一步挑拨离间,让已经很不明朗的波罗的海政治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这是丹麦、挪威和瑞典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的肖像画。苏伦·诺尔比一直忠于这位倒霉的统治者。

1524年5月,当一支由吕贝克幕后支持的瑞典军队进入哥得兰岛时,丹麦人马上通过外交方式向瑞典施压,而瑞典期待吕贝克的支持。但吕贝克并不打算冒险和丹麦开战,所以拒绝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的求援。最终瑞典军队撤离。瑞典人对盟友吕贝克极为失望,开始逐渐疏远吕贝克,转而加深了和之前的敌人丹麦之间的联系。

无论这三方之间的矛盾如何,他们现在都想通过谈判来解决哥得兰岛以及诺尔比的问题。最终他们一致同意,把哥得兰岛的归属问题交给吕贝克这座与特拉沃河相连的汉萨同盟城市仲裁。

尽管诺尔比同意撤离哥得兰岛,也同意暂时不再私掠,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了新的阴谋诡计。在和丹麦、吕贝克进行和谈的同时,诺尔比再次和克里斯蒂安二世取得联系,并开始在瑞典召集反对派。1525年3月初,诺尔比主动发起进攻,进军当时还属于丹麦的斯堪尼亚。但在3月28日,他在隆德附近被约翰·兰曹领导的丹麦军队击败,从而不得不再次撤回哥得兰岛。

如今,吕贝克认为自己期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成熟,它以彻底解决诺尔比的问题为由,自行争取哥得兰岛的主权。为了让丹麦接受这个既成事实,1525年4月,吕贝克军队出其不意地攻进哥得兰岛。而丹麦的回应则是直白的最后通牒:倘若吕贝克不愿主动把哥得兰岛交给丹麦,那么丹麦将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以确保对哥得兰岛的统治,因为“当一切都无法奏效时,人们或许会采取一些早就能预料到的非凡手段”。

和吕贝克结盟的其他汉萨同盟城市不愿意为了维护吕贝克的利益而冒险挑战丹麦,所以都没有提供援助,这座特拉沃河城市只得妥协和退让。这次被遗弃的惨痛经历让吕贝克认识到,战胜克里斯蒂安二世的美好前景其实是自己的主观臆想,因为即使胜利了,所引起的政局变化最终只会有利于北欧诸国,并且会严重动摇像吕贝克这样的特拉沃河城市的传统势力。

最终经过艰苦谈判,吕贝克不得不忍受外交上的败局:1526年1月,吕贝克执行将哥得兰岛交付于丹麦的义务。作为赔偿,吕贝克获得博恩霍尔姆岛——一座战略地位并不重要的岛屿——至少50年的统治权。

与此同时,新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向诺尔比承诺了一块封地,期望这位出了名的“牢骚鬼”最终能安分守己。但诺尔比对弗雷德里克一世感到失望,很快他又找到克里斯蒂安二世,想再次兴风作浪。此时,丹麦、瑞典和吕贝克终于忍无可忍,他们联合起来,在丹麦将领约翰·兰曹“现在最好除掉这个恶棍”的号召下,共同对付诺尔比。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不安分子,联盟派遣了一支海军,于1526年8月在波罗的海消灭了诺尔比的大部分船只。诺尔比死里逃生后到了俄国。之后,他经过一番辗转,于1529年来到意大利,并在那里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军队。1530年,诺尔比在参与围攻佛罗伦萨时阵亡——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他的结束方式。

后人对苏伦·诺尔比的评价并不统一。在史料中,他的头衔既是海军上将,也经常是海盗。由此可见,在中世纪,有合法许可的私掠和非法的海盗行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一个评判视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