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古学家从格陵兰岛的一块石头上发现生命发生的化学证据,认为生命大约在32亿年前就形成了。生命原创产品是单细胞生物。它们靠自身不断呈几何级数式的分裂,进行无性繁殖。这种繁衍非常奇妙,不断分裂增殖的单细胞永远年轻,没有因自身逐渐衰老而死亡的问题。单细胞生物是永生的。倘若细胞有死亡,那是遭遇到了没有适应的恶劣环境所致。然而,究竟何时、何因、何种机理由无性繁殖进化出了让物种在寒武纪大爆发的有性繁殖?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有性繁殖的每个生命个体,为什么不再永生而必须通过衰老机制自杀?

我们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想。从进化图上看到,当生命进化到有性繁殖,就突然呈现大爆发景观。不仅是品种大爆发,而且因为各物种适应能力增强而造就数量的大爆发。然而,各物种的生存资源毕竟有限,如果像无性繁殖一样呈几何级数剧增还永生不死,那就会竭泽而渔而全部灭亡。于是,生命只好同时进化出让每个个体衰老死亡的机制。

不过要特别强调,其中关于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的判断,可不是我们的瞎猜,确有生物学家的实证。2005年,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生物学院的马修·戈达德教授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同行们合作研究,他们成功地用基因改造后的酵母进行了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比较实验。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戈达德小组的科学家们利用基因修饰技术对酵母细胞进行改造,培养出了一种丧失有性繁殖能力、只能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实验发现,在生存压力不大的环境中,普通酵母和改造后的酵母生长速度相同。但如果提高温度、向培养基中加盐,使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便发现有性繁殖的酵母比无性繁的殖酵母生长得更快。研究者认为,有性繁殖酵母会更快地重组基因,帮助生物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这是首次用实验证实,生命的性行为有益于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赢得高生存概率。有性繁殖之所以能“更快地重组基因”,就是通过衰老死亡的快速换代,选择出较好的重组基因,以此来适应渐变或剧变的环境。此外,为防止高成活率的失衡,有性繁殖生命又通过衰老死亡机制来加以控制。没有个体的死亡,就没有群体的繁衍。

死亡,真乃是有性繁殖生命的最美妙、最天才的设计!

然而死亡,对于有性繁殖的人类而言,不再有“适者生存”的生物学意义了,反而弄得每个人为死亡忧心忡忡、悲悲切切。更糟糕的是,危言耸听一点说,“死亡——再生”机制会把人类建构成功的文明恶作剧地推到悬崖下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