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5页。与此相反,中国古代神话从来没有形成一个有条有理的体系,从中看不出对宇宙时空作总体把握的欲望。其中的主神(女娲、伏羲、神农、盘古等)都只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祖先神,自然界只能作为祖先神的遗迹把人引向祖先崇拜,本身却并不引起探究的兴趣。

[109]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

[110]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2-53页。另外,刘青峰在《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一书中对此也有很好的论述,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1]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52页。

[11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6页,着重号系引者加。

[113]《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7页。

[114]《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9页。

[115]参见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189页。

[116]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3页。

[117]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1页。

[118]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页。

[119]康定斯基:《论艺术里的精神》,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1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上册,第48—49页。

[121]因此宗白华说,西洋画“貌似客观实颇主观”,中国画境则“似乎主观而实为一片客观的全整宇宙”。见《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122]《论语·卫灵公》。

[123]《史记·乐书》。

[124]《毛诗序》。

[125]《文心雕龙·原道》。

[126]《声无哀乐论》。

[127]《荀子·宥坐》。

[128]《春秋繁露·山川颂》。

[129]《庄子·天道》。

[130]《诗品二十四则》。

[131]《论语·雍也》。

[132]《论语·八佾》。

[13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6页。

[134]转引自汝信:《论尼采悲剧理论的起源》,载《外国美学》第1期,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85页。

[135]尼采:《悲剧的诞生》,缪朗山译,载《文学论集》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53页。

[136]《悲剧的诞生》,载《文学论集》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3页。

[137]《悲剧的诞生》,载《文学论集》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9页。

[138]见汝信:《论尼采悲剧理论的起源》,载《外国美学》第1期,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3页。

[139]《乐记·乐本篇》。

[140]《乐记·乐礼篇》。

[141]《伊甸园的飞龙》,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128页。

[142]《乐记·乐本篇》。

[143]《乐记·乐本篇》。

[144]与此相反,西方艺术的“模仿论”却向我们展现出个人情感的丰富层次,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俄狄浦斯、克瑞翁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等一系列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更不用说现代文学中的“心理现实主义”了。

[145]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79页以后。

[146]“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见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147]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9页。

[148]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9页。

[149]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9—110页。

[150]参见柏拉图:《伊安篇》。

[151]朱光潜:《诗论》,载《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0页。

[152]《尚书·尧典》。

[153]《毛诗序》。

[154]郭沫若:《十批判书·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

[155]《礼记·乐记·乐象》。

[156]《论语·泰伯》。

[15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158]《世说新语》亦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故也。”

[159]《庄子·人间世》。

[160]《庄子·人间世》。

[16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16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16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16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页。

[165]《榕村语录》。

[166]《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

[167]《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168]这一点直到19世纪音乐家姆尼兹·豪普特曼才明确说出来。

[169]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4页。

[170]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1页。

[171]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4页。

[172]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2页。

[173]见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页。

[174]见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页。

[175]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5页,又参见第275页。

[176]1986年,当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来到中国时,这位世界歌剧之王的简洁朴实的台风使大批中国观众感到吃惊,他只使自己的情感洪流融贯在他那如同整个交响乐队一般辉煌的歌声中,震人心魄。相形之下,许多中国歌唱演员在演唱时大量多余的动作表情往往成为一种“抒情”的程式,它们失去了感人的效果,倒使人怀疑演员是否要以这种外在的技巧来弥补演唱之不足。

[177]《论语·阳货》。

[178]《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页。

[179]但丁:“只有人类需要说话”,《论俗语》,见《西方文论选》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

[180]《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页。

[18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页。

[182]“人之所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论衡·论死》)

[183]《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36页。

[184]见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4—71页。

[185]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9页。

[186]《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页。

[187]亚里士多德:《论天体》,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1页。

[188]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244页。

[189]《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页。

[190]《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页。

[19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页。

[192]转引自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193]《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7页。

[194]《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0页。

[195]《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196]《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9页。

[197]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3—166页。

[198]《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9页。

[199]《西方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0页。

[200]鲍桑葵认为,这一看法是后来艺术表现论的一个:“重要先声”,见《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0页。

[20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7页。

[20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203]事实上,“模仿说”体现了希腊审美意识中的阿波罗精神,“灵感说”则体现了希腊艺术中狄俄尼索斯精神的迷狂、冲动的特征,可参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8页。

[204]《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205]《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1页。

[206]《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207]《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4页。

[208]《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1—62页。

[209]《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210]《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页。

[21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8页。

[21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2页。

[21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214]《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215]《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2页。

[216]《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217]《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页。

[218]《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

[219]《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220]《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页。

[22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页。

[22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1页。

[22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0—301页。

[224]《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4页。

[22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5页。

[22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6页。

[22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1页。

[22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页。

[229]直到黑格尔的《美学》都是这样。

[23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23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23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23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8页。

[234]转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5页。

[235]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1页。

[23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237]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238]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239]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240]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页。

[241]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24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4页。

[24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24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

[245]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246]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7—78页。

[247]亚里士多德:《诗学》,第12页。

[248]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0—81页。

[249]这一点克罗齐看得很清楚,参见《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250]“把谎说得圆主要是荷马教给其他诗人的,那就是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见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251]贺拉斯:《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252]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3页。

[253]转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50页。

[254]普罗提诺:《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3页。

[255]《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3页。

[256]《九章集》,载《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3页,另参见《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9—410页。

[257]《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7页。

[258]《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11页。

[259]“先验的音乐创造出感性的音乐。”《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

[260]《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页。

[261]汝信也指出了这一点,但他仅仅从消极的意义上来理解普罗提诺的这一创见。参见汝信:《西方美学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2页。其实应当说,这是西方美学理论上的一大进步,虽然采取了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形式。

[262]《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

[263]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5页。

[264]《九章集》,《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7页。

[265]《九章集》,《美学文献》第1辑,第407页。

[266]《九章集》,《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7页。

[26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1页。

[26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3—74页。

[269]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09—410页。

[270]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1页。

[271]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9页。

[272]“上帝说:‘有光!’便有了光。”(《旧约·创世记》第1章第3节)奥古斯丁接过了柏拉图主义关于太阳的比喻,他说:“任何物质对象的美都在于具有某种柔和色彩的各部分的谐和……但是,当正义像太阳一样在天父的天国里照耀的时候,色彩柔和的程度会多么大呀!”(《上帝之城》,引自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9页)

[273]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7页。

[274]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2页。

[275]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7页。

[276]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23页。

[277]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0页。

[278]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60页。

[27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280]参见普罗提诺:《九章集》,载《美学文献》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02—403页。

[281]《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页。

[282]《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

[283]《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

[284]《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页。

[285]《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页。

[286]《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4页。

[28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1页。

[288]《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154页。

[289]《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4页。

[290]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5页。

[291]转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6页。

[292]《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7页。

[293]《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29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29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296]这是后世康德等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说的理论先驱。

[29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298]《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60页。

[299]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7页。

[300]《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9—160页。

[301]王维克:《但丁及其神曲》,见《神曲》中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02]王维克:《但丁及其神曲》,见《神曲》中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03]《神曲·净界篇》第1篇。

[304]《神曲·净界篇》第10篇。

[305]《神曲·净界篇》第10篇。

[306]《神曲·净界篇》第12篇。

[307]《神曲·净界篇》第22篇。

[308]《神曲·净界篇》第27篇。

[309]《神曲·天堂篇》,第1篇。

[310]《神曲·天堂篇》,第10篇。

[311]《神曲·天堂篇》,第17篇。

[312]《神曲·天堂篇》,第30篇。

[313]《神曲·天堂篇》,第33篇。

[314]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1页,又见第306—307页。

[315]《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页。

[316]“神曲”原名“神的喜剧”,但丁考证,“喜剧”本是“村歌的意思”。见上书,第160页。

[317]《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页。

[318]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最早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有利于古代客观美学,而不适合人文美学的要求。

[31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6—217页。

[32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页。

[32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2页。

[322]《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27—428页。

[32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3页。

[32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3页。

[32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3页。

[32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9页。

[32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0页。

[328]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也不止一次地谈到过“竞赛”“竞争”对崇高的作用,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114页。

[32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245页。

[330]休谟自己曾明确宣示这一点,这对后来康德的人本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参见《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4页。

[331]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9页。

[332]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10页。

[333]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34页。

[33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335]凡是试图在休谟那里寻找某些客观主义残余(在主观主义形式和前提下这是可以找到的),来为休谟美学“辩护”,说他并非一个彻底的主观主义者的人,无疑是在给休谟的美学帮倒忙。

[336]《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34页

[337]《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07页。

[338]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2页。

[33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6页。

[340]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8页。

[341]见《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1页。

[342]见《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343]《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显然,这一定义过宽。狄德罗紧接着马上又补充说:“我说‘一切’,其实我排除那些与味觉和嗅觉有关的品质”,即使如此,这个定义仍然过宽。后面这个补充使人怀疑是后来临时加上去的。

[344]《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34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46]《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4—35页。

[347]《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348]《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见第32、34页。

[349]《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50]《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51]例如,这句话给朱光潜带来了极大的疑惑,见《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5—276页。汝信的解释则离开了原文,见《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32页。

[352]《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53]《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354]《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35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0页。

[356]《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357]如他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审美差异的十二种主观原因。

[358]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359]参见汝信:《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

[360]转引自舍斯塔科夫:《美学史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361]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362]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41页。

[363]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364]参见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1页。

[365]对此可参见邓晓芒:《批判哲学的归宿》,载《德国哲学》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