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七年(公元351年)

1 春,正月初一,日食。

2 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旧事,表举苻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苻健怒道:“我只能做秦王吗!派去晋国的使者还未返回,我的官爵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既而密使梁安暗示贾玄硕等上尊号。苻健辞让再三,然后接受。

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国号大秦,大赦,改年号为皇始。追尊父亲苻洪为武惠皇帝,庙号太祖;立妻强氏为天王后,儿子苻苌为太子,苻靓为平原公,苻生为淮南公,苻觌为长乐公,苻方为高阳公,苻硕为北平公,苻腾为淮阳公,苻柳为晋公,苻桐为汝南公,苻廋为魏公,苻武为燕公,苻幼为赵公。任命苻雄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领车骑大将军、雍州牧、东海公;苻菁为卫大将军、平昌公,宿卫二宫;雷弱儿为太尉,毛贵为司空,略阳人姜伯周为尚书令,梁楞为左仆射,王堕为右仆射,鱼遵为太子太师,强平为太傅,段纯为太保,吕婆楼为散骑常侍。

姜伯周,是苻健的舅舅;强平,是王后的弟弟;吕婆楼,本是略阳氐人酋长。

3 段龛请求献出青州,归附朝廷。二月十三日,任命段龛为镇北将军,封齐公。

4 魏主冉闵围攻襄国一百多日。赵主石祗危急,于是去掉皇帝称号,称赵王,派太尉张举乞师于燕,许诺送上传国玉玺;又派中军将军张春乞师于姚弋仲。

姚弋仲派儿子姚襄率骑兵两万八千人救赵,告诫他说:“冉闵弃仁背义,屠灭石氏。我受人厚恩,当为人复仇,老病不能亲自去。你的才干十倍于冉闵,如果不能把他擒获斩首,不必回来见我!”姚弋仲也遣使向燕国报告,燕主慕容俊派御难将军悦绾率兵三万前往会师。

冉闵听说慕容俊要救援后赵,派大司马、从事中郎、广宁人常炜出使燕国。慕容俊派封裕诘问常炜说:“冉闵,是石氏养子,负恩作逆,怎敢僭称大号?”常炜曰:“商汤流放夏桀,武王伐纣,以兴商朝、周朝大业;曹操是宦官养子,生父是谁都不知道,也建立了魏国基业;不是天命,怎能成功!推此而言,何必多问!”封裕说:“有人说,冉闵初立之时,用黄金铸造自己的像来占卜成败,但金像不能铸成,有这事吗?”常炜说:“我没听说过。”封裕说:“南方来的人都这么说,你为什么隐瞒?”常炜说:“奸伪之人欲矫称天命以迷惑他人,才假托符瑞、蓍草龟甲来占卜以自重。魏主手握符玺,据有中州,承受天命,又有何疑?难道反而弄真成假,取决于金像吗!”封裕问:“传国玉玺到底在哪?”常炜说:“在邺城”。封裕说:“张举说在襄国。”常炜说:“杀胡之日,在邺城者一个不剩,就算有漏网的,也都潜伏在沟渠之中而已,他们能知道玉玺所在吗?他来求救,信口开河,说什么都行,何况一个玉玺呢!”

慕容俊仍然相信张举的话,于是把木柴堆到常炜身旁,派封裕用其性命劝诱他,说:“你要仔细考虑,不要白白被烧成灰啊!”常炜正色说:“石氏贪暴,亲自率领大兵攻打燕国国都,虽然不克而返,但也是志在必取。他之所以运送物资粮草、聚集兵器器械于东北,不是为了送给你们,而是为了消灭你们。魏主诛剪石氏,虽然不是为了燕国,但以臣子之心,听闻仇雠之灭,义当如何?而你却为他来责备我,不觉得奇怪吗!我听说死者骨肉下于土,精魂升于天。蒙你的恩惠,速速加柴纵火,使我能向天帝上诉!”

左右请杀常炜,慕容俊说:“他不惮杀身而徇其主,是个忠臣!况且冉闵有罪,跟他的使臣有什么关系!”于是让常炜出去,住进馆舍。夜里,又派他的同乡赵瞻前往慰劳,说:“你为什么不说实话?燕王怒,要把你流放到辽东、碣石,怎么办?”常炜说:“我结发以来,尚不欺布衣,何况人主!曲意奉迎,苟合上意,不是我的性格;直情尽言,就算把我沉于东海,也不敢逃避!”于是转身向壁而卧,不再跟赵瞻说话。赵瞻将情况向慕容俊汇报,慕容俊于是囚禁常炜于龙城。

5 后赵并州刺史张平遣使降秦,秦王苻健任命张平为大将军、冀州牧。

6 燕王慕容俊回到蓟城。

7 三月,姚襄及后赵汝阴王石琨各自引兵救襄国。冉闵派车骑将军胡睦拒战姚襄于长芦,将军孙威拒战石琨于黄丘。两人都失败而还,士卒死亡略尽。

冉闵要亲自出击,卫将军王泰进谏说:“如今襄国没攻下,外救云集,若我出战,必腹背受敌,这是危道。不如坚固壁垒,以挫其锐气,慢慢等待时机,坐观其变,然后击之。况且陛下亲临军阵,万一有失,则大势去矣。”冉闵准备停止,道士法饶进言说:“陛下包围襄国,已经超过一年,无尺寸之功,如今贼军来了,又避而不击,如此何以激励将士!况且太白星进入昴星座,天象显示当杀胡王,百战百克,机不可失!”冉闵卷起袖子大声说:“我战意已决,敢沮丧军心者斩!”于是全军出击,与姚襄、石琨接战。

悦绾正好带着燕兵也到了,离魏兵数里,疏布骑兵,马尾上拖着柴来回奔驰,扬起尘土,魏人望见烟尘大起,汹涌惶惧。姚襄、石琨和悦绾三面攻击,赵王石祗又从后冲杀,魏兵大败,冉闵与十余骑兵跑回邺城。之前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乘势发动兵变,抓获大单于冉胤及左仆射刘琦,投降后赵。赵王石祗杀冉胤、刘琦。胡睦及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中书监卢谌等并将士死者共十多万人。冉闵秘密进城,没人知道。邺城震恐,谣言说冉闵已死。射声校尉张艾请冉闵亲自出面,进行郊外謏祭天,以安众心。冉闵听从,谣言才停息。冉闵肢解法饶父子,追赠韦

为大司徒。姚襄回到滠头,姚弋仲对他未能擒获冉闵大为震怒,杖打他一百棍。

当初,冉闵为赵相时,将仓库积蓄全部散发,以树私恩;与羌人、胡人相互攻打,无日不战。被后赵强迁到青州、雍州、幽州、荆州的人民,及氐人、羌人、胡人、蛮人数百万口,因为后赵崩溃,法禁无人执行,各还本乡本土,道路上交错而行,又互相攻杀抢掠,能回到家乡的只有十分之二三。中原大乱,接着又是饥荒、瘟疫,人相食,没有人耕种。

后赵王石祗派部将刘显率众七万人攻打邺城,驻军于明光宫,离邺城二十三里。魏主冉闵恐惧,召王泰,想要和他商议。王泰对自己之前的意见不被采纳心怀怨愤,声称身上疮伤很重,不能前往。冉闵亲自上门问计,王泰坚称病重。冉闵怒,还宫,对左右说:“这个巴蛮奴才,老子要靠你活命吗!我将先灭群胡,再斩王泰。”于是全军出战,大破刘显军,追奔至阳平,斩首三万多人。刘显惧,秘密遣使请降,请求杀石祗以自效,冉闵于是引军回城。正好这时有人告王泰要叛逃入秦,冉闵杀王泰,夷灭三族。

8 秦王苻健分遣使者,慰问民间疾苦,又搜罗俊异人才,宽减重敛之税,撤销离宫禁令,废除无用之器,禁止侈靡之服。凡是后赵苛政、不便于民者,全部废除。

9 逃到司竹的杜洪、张琚派出使者,邀请梁州刺史司马勋。夏,四月,司马勋率步骑兵三万人北伐,秦王苻健率军在五丈原拒战。司马勋屡战皆败,退回南郑。

苻健因为中书令贾玄硕开始时不建议他称帝,而要他称秦王,怀恨在心,指使人控告贾玄硕与司马勋私通,将他和他的儿子们全部处死。

10 渤海人逄约因为后赵国乱,拥众数千家归附魏国,魏国任命逄约为渤海太守。前太守刘准,是刘隗哥哥的儿子,土豪封放,是封奕的堂弟,各自聚众自守。冉闵任命刘准为幽州刺史,与逄约中分渤海,各管一半。燕王慕容俊派封奕讨伐逄约,派昌黎太守高开讨伐刘准、封放。高开,是高瞻之子。

封奕引兵直抵逄约营垒,派人对逄约说:“我们本是同乡,隔绝日久,相会不易。时事变迁,利害对错,各有各的看法,我也不想和你辩论。只是想请你出来,单独相见,以纾解我对你的思念之情。”逄约一向信任敬重封奕,即刻出营,见封奕于门外。双方各自屏去骑卒,单人匹马交谈。封奕与逄约论叙平生之后,游说他:“与君累世同乡,情相爱重,我诚心诚意希望您能享祚无穷。如今既然有机会向您表达,不可不言尽所怀。冉闵乘石氏之乱,夺取现成的基业,按理说天下人都应该佩服他的强大,但是却造成如此祸乱,可见天命不可力争。燕王世代累积恩德,奉义讨乱,所向无敌。如今已定都蓟城,南临赵、魏,远近之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附于他。人民厌恶荼毒生灵的暴政,渴望有道明君。冉闵之亡,就在朝夕之间,成败之形势,昭然明显。况且燕王肇开王业,虚心招贤纳俊,如果您能幡然醒悟,改投明君,则您的功劳,可以比得上当年的周勃、灌婴,福禄可以传给后代。何必去做一个亡国之将,守孤城以待必至之祸呢!”逄约听了,怅然不言。封奕的马夫张安有勇力,封奕事先已经交代他如何如何,眼见逄约犹豫,张安突然向前,抓住他的坐骑缰绳,挟持他飞驰回营。到了燕军大营,封奕请他入座,对他说:“您自己下不了决心,所以我替您决断,不是为了俘虏您来邀功,而是为了保全您来安民。”

高开到了渤海,刘准、封放投降欢迎。慕容俊任命封放为渤海太守,刘准为左司马,逄约为参军事。因为逄约是受骗被俘,将他改名为逄钓。

【华杉讲透】

领导拿下属开涮,这是很糟糕的品格。因为开玩笑,是平等相当的人之间的娱乐。领导开下属玩笑,人家不能反击,只能干笑,这就不公平。

慕容俊将逄约改名为逄钓,嘲笑他与人相约,结果被钓,他耍这一把小聪明,侮辱了逄约,侮辱了封奕,也侮辱了自己。侮辱逄约自不必说,侮辱封奕呢,他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就成了诱骗,而不是帮人决断了。侮辱他自己呢,封奕游说逄约说燕王是有道明君,虚心招贤纳俊。慕容俊这一改名,就是说那都是骗你这个傻瓜的了。

人都有哗众取宠的冲动,哪怕是贵为君王,也要这点虚荣。慕容俊想到了这个“创意”,而他又有这个权力,“逄钓”就成为他的“创意作品”了。

他这个“爱好”不是第一次,之前将宋晃改名为宋活,也是他的创意案例。不过,宋晃是燕国叛将,逃到高句丽,又被高句丽送回来。慕容俊赦免了他的死罪,让他活命,改名宋活,还有点道理;对逄约,就太侮辱人了。这种改人名字的侮辱,不是一次侮辱,是一万次侮辱,终身侮辱,因为每叫一次,就侮辱一次。逄约若有点自尊,他一定得离开燕国,恢复本名,这就是后面的事了。

11 刘显弑后赵王石祗及其丞相、安乐王石炳,太宰赵庶等十余人,将首级送到邺城。骠骑将军石宁逃奔柏人县。魏主冉闵在四面通衢的大道上焚烧石祗首级,拜刘显为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

12 五月,后赵兖州刺史刘启从鄄城投奔东晋。

13 秋,七月,刘显又引兵攻打邺城,被魏主冉闵击败。刘显还师,称帝于襄国。

14 八月,魏国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牧张遇献出廪丘、许昌等城,投降朝廷;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逮捕洛州刺史郑系,献出他的城池,也归降朝廷。

15 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攻打魏国中山,慕容评攻打魏国幽州刺史王午于鲁口,魏中山太守、上谷人侯龛闭城拒守。慕容恪向南,攻略常山,驻军于九门,魏赵郡太守辽西李邽举郡投降。慕容恪优厚抚慰,率领李邽还师再包围中山,侯龛于是投降。慕容恪进入中山,迁徙其将帅、土豪数十家到蓟城,其他居民都毫不惊扰,军令严明,秋毫不犯。慕容评到了南安,王午派部将郑生拒战,慕容评发起攻击,斩杀郑生。

悦绾从襄国回来,慕容俊才知道张举所说的送传国玉玺之事是假的,于是杀了使节张举。常炜有四男二女在中山,慕容俊释放常炜,让他的儿子们来见他。常炜上疏谢恩,慕容俊手书回答说:“你本来不在乎一死,我也是因为和你有同乡之情,保全你的性命罢了。如今大乱之中,你的儿子们全都来相见,岂不是上天对你的眷顾吗!上天尚且眷顾你,何况我呢!”于是赐给他一个妾,三百斛谷,让他居住在凡城。又任命北平太守孙兴为中山太守。孙兴善于绥抚,中山于是安定下来。

16 魏国驻守上党郡的乌桓部落酋长库傉官伟率部众自上党来投降燕。

17 姚弋仲遣使来朝廷请降。冬,十一月,任命姚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江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高陵郡公。又以其子姚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

18 逄钓逃回渤海,招集旧众以叛燕。乐陵太守贾坚使人告谕乡人,示以成败,逄钓部众溃散,于是也逃奔东晋。

19 吐谷浑汗国可汗慕容叶延去世,儿子慕容碎奚继位。

20 当初,桓温听闻后赵国乱,上疏请出师经略中原,事情过了很久都没有回复。桓温知朝廷用殷浩来对抗自己,非常愤恨,但是也一向了解殷浩的为人,并不怕他。只因国内也没有发生其他什么事情,所以相安无事数年。朝廷与桓温虽是君臣,也只是笼络牵制,名义上维持而已。桓温所属八个州的士众物资,都不为国家所用。桓温屡次请求北伐,朝廷诏书都不准。十二月十一日,桓温不再忍耐,拜送奏表之后,即刻出发,率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在武昌驻军,朝廷大惧。

殷浩想要辞职以避让桓温,又想用止战的驺虞幡(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只以传旨解兵。)阻止桓温军队前进。吏部尚书王彪之对会稽王司马昱说:“这都是为自己考虑,不是为了保全社稷,也不是为殿下设计。如果殷浩离职,人情惊骇离心,天子独坐朝堂,当此之际,必须有承担责任的人,不是殿下又是谁!”又对殷浩说:“桓温如果抗表问罪,第一个就是你!事已至此,猜忌已成,想要做一个平民百姓,还能活命吗!且当静以待之。令相王亲笔写信给桓温,示以款诚,为他分析成败,他一定旋师而回;他若不听,则以诏书谴责;再不听,再以正义制裁。奈何无故匆匆,自己先落荒而逃呢!”殷浩说:“如此大事,我正难以抉择,近日来心中烦闷。听了您的话,才得了主意。”王彪之,是王彬之子。

抚军司马高崧对司马昱说:“大王应该写信给桓温,晓谕他以祸福之道,他自当返回。如果不听,便六军整驾讨伐,谁逆谁顺,黑白分明!”于是就在座位上为司马昱起草书信说:

“寇难应该平定,时机应该掌握。此确实是为国远图,经略大计,能做这样大事的,除了足下,还能有谁?但是,兴师动众要以粮秣辎重为本;运输之艰苦,古人也感到困难,不能在开始时觉得容易,而不深思熟虑。我之前之所以迟疑不决,原因就在于此。然而,你做出这异常的举动,众人十分惊骇,各种说法都有,想必你也有所听闻。人之常情,都是患得患失,一旦担心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或许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人心崩溃,一哄而散。如果这样,则声望和实力一并丧失,社稷之事也完了。都是因为我的暗弱,没有品德,也没有威信,不能镇静百姓、保卫国家,所以内愧于心、外愧于友。我与足下,虽然职务上一个在朝廷,一个在藩外,但是,安社稷、保家国,我们是一致的。天下安危,系之于明德。应当先考虑国内安宁,然后才能图谋国外,让国家基业能日益兴盛,大义能够弘扬彰著于天下,这是我对足下的期望。我这诚挚的心意,怎能因为担心被你猜疑而不尽言呢!”

桓温即刻上疏,惶恐道歉,撤兵返回镇所。

【华杉讲透】

桓温要北伐,朝廷绝不能让他北伐。因为他北伐,要用倾国之力,全国人力物力、兵权财权,都得交给他。北伐失败,国家要亡;北伐成功,他要篡位。所以,在北伐这件事情上,只对桓温有利,对朝廷不利。

桓温举兵逼宫,想要逼朝廷支持他北伐。此时,朝廷也只能跟他摊牌。北伐是绝对不能答应的,不让他去,又要维护面子,让他有个台阶下,就是上策。如果他坚持,那就只有一战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高崧这封信,就顶十万雄兵了。前面讲粮秣辎重的艰难,是场面话,后面才是包装得很客气的硬话:“然异常之举,众之所骇,游声噂[img align="bottom" alt="" class="rareFont" src="images/092541699118.jpg" /],想足下亦少闻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或能望风振扰,一时崩散;如此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

第一句,你做出异常举动,把大家吓到了,各种说法都有,想必你也有所听闻。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有人说你造反!

第二句:“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引用自《论语》。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说:“那种鄙夫,你难道能跟他一起共事吗?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挖空心思得到了,又怕失去。一旦怕失去,那就什么都干得出来了。”这是威胁桓温,你别以为我们软弱,一旦担心失去既得利益,我们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第三句:“或能望风振扰,一时崩散;如此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这句有意思。这句的主语是朝廷,实际上桓温会自动把主语替换成自己,“望风振扰,一时崩散”的,是桓温的军队;“望实并丧”的,是桓温;大势去矣的,还是桓温。

这是博弈,是最后通牒,底线非常明确,又包装得温暖人心。所以桓温即刻道歉,乖乖地回去了。

21 朝廷即将举行郊祀。会稽王司马昱问王彪之:“郊祀应不应该有大赦?”王彪之说:“自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我认为不合适;凶愚之人,以为郊祀必有大赦,就将心生侥幸!”司马昱听从。

22 燕王慕容俊进入龙城。

23 丁零部落酋长翟鼠率所部降燕,被封为归义王。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

1 春,正月初一,日食。

2 秦国丞相苻雄等请秦王苻健正尊号,依汉、晋旧例,不必效仿石氏初年。苻健听从,即皇帝位,大赦。诸公皆进爵为王。并且说单于只是统一百蛮,不是天子该担任的,将单于称号授给太子苻苌。(为与秦朝相区别,苻氏的秦国,史称“前秦”。)

3 梁州刺史司马勋既还汉中,杜洪、张琚屯驻宜秋。杜洪自以为家族门第高贵,瞧不起张琚,张琚于是杀死杜洪,自立为秦王,改年号为建昌。

4 去年在襄国称帝的刘显攻打常山,魏主冉闵留大将军蒋干辅佐太子冉智留守邺城,亲自率八千骑兵救援。刘显的大司马、清河王刘宁,献出枣强县,投降冉魏。冉闵攻打刘显,取胜,追奔至襄国。刘显大将军曹伏驹开城门,迎接冉闵入城。冉闵杀刘显及其公卿以下一百多人,焚烧襄国宫室,迁徙居民到邺城。后赵汝阴王石琨带着妻妾投奔江东,被斩于建康街市,石氏家族于是灭绝。

5 尚书左丞孔严对殷浩说:“近来的民心民情,实在让人寒心,不知使君当如何镇服。我认为,应该明确划分每个人的职责,是韩信、彭越,就专任征伐;是萧何、曹参,就专管政治。内外职责分明,各有责权范围。文武官员要深思廉颇、蔺相如屈身之义,陈平、周勃**之谋,和睦无间,然后才能保大定功也。我看今日降附之徒,都是人面兽心,贪而无亲,恐怕难以用大义去感化他们。”殷浩不听。孔严,是孔愉的侄子。

殷浩上疏请求北伐,大军准备从许昌、洛阳出兵,朝廷下诏批准。任命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进屯寿春。谢尚不能抚慰张遇(冉魏豫州牧,之前献出许昌城投降),张遇怒,据许昌城叛变,派部将上官恩据守洛阳,新归附的冉魏荆州刺史乐弘,攻打督护戴施于仓垣,殷浩军队无法前进。三月,命荀羡镇守淮阴,寻即又加授为监青州诸军事,兼领兖州刺史,镇守下邳。

【柏杨曰】

桓温请求北伐,拖延两年有余,没有下文;而殷浩一请便准,司马昱致桓温信中的粮秣转运问题,也忽然解决。内斗之激烈,跃然纸上。

【华杉讲透】

之前司马昱给桓温的信中还有一句:“天下安危,系之明德。”明德之说,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擦亮自己光明明亮之德,自己不能明德,就不能凝聚他人。但是,人性的毛病,就是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能知行合一。

朝廷既然都不能凝聚桓温,桓温的地盘,朝廷的手都伸不进去,朝廷军队又如何能开进张遇、乐弘这些人的地盘呢?所谓谢尚不能抚慰张遇,其实跟谢尚没关系。朝廷军队不去,就相安无事;朝廷军队去了,谁也抚慰不了。殷浩不让桓温搞的事情,他却认为自己能搞,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恐怕还远不如桓温呢!

6 三月十六日,燕王慕容俊回到蓟城,并将少量将军、文武官员及兵民家属从龙城迁到蓟城。

7 姚弋仲有儿子四十二人,等到患病,对儿子们说:“石氏待我恩厚,我本欲为之尽力。如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我死,你们即刻自归于晋,当固守臣节,不要做不义之事!”姚弋仲卒,儿子姚襄秘不发丧,率部众六万户南下,攻取阳平、元城、发干,屯驻于碻磝津,任命太原人王亮为长史,天水人尹赤为司马,太原人薛瓒、略阳人权翼为参军。姚襄与前秦军队作战,战败,损失三万多户,再向南到荥阳,才发丧。又与前秦将领高昌、李历战于麻田,战马中流箭毙命。弟弟姚苌把自己的马给姚襄,姚襄说:“你自己怎么办?”姚苌说:“只要兄长还在,他们就不敢害我!”这时救兵到了,两人都得以逃生。尹赤投奔前秦,前秦任命尹赤为并州刺史,镇守蒲阪。

姚襄于是率众归晋,送五个弟弟去做人质。朝廷下诏,姚襄屯驻谯城,姚襄单骑渡过淮河,见谢尚于寿春。谢尚早就知道他的大名,下令撤去仪仗卫士,身穿幅巾便服招待他,欢乐如老朋友相见。姚襄博学、善谈论,江东人士都敬重他。

8 魏主冉闵攻克襄国之后,部队经常游食于常山、中山诸郡,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索取粮食供应。后赵立义将军段勤聚集胡、羯一万多人,据守绎幕,自称赵帝。夏,四月初五,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攻打冉魏,慕容霸等攻打段勤。

魏主冉闵将与燕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进谏说:“鲜卑乘胜锋锐,况且彼众我寡,请暂且回避,等他骄傲懈惰,然后增兵攻击,”冉闵怒道:“我还想就用这些部队平定幽州,斩慕容俊。如今才遇到慕容恪,就逃避他,别人怎么看我!”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互说:“吾君此行,必定回不来了,我等何必坐待杀戮之辱!”二人都自杀。

冉闵驻军于安喜,慕容恪也带兵赶到。冉闵进军常山,慕容恪尾追而至,在魏昌县廉台追上。冉闵与燕兵十次交战,燕兵都不能取胜。冉闵一向有勇名,所带的兵又都是精锐,燕人很忌惮他。慕容恪巡视阵地,对将士们说:“冉闵勇而无谋,只是一夫之敌而已!他的士卒饥饿疲惫,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难击破!”冉闵的部队多是步卒,而燕军都是骑兵,所以冉闵想带兵进入树林中。慕容恪参军高开说:“我们是骑兵,利在平地作战,如果冉闵进入树林,我们就无法制服他。应该立即派轻骑兵邀击,接战之后,假装败走,把他们引诱到平地,然后可以突袭他。”慕容恪听从。魏兵被引回平地,慕容恪分军为三部,对诸将说:“冉闵性格轻率勇猛,又知道自己兵少,必然与我军死战。我厚集中军,严阵以待,合战之后,你们从侧翼冲击,攻无不克。”于是选拔鲜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将马匹相连,为方阵在前。冉闵所乘骏马叫朱龙,能日行千里。冉闵左手操双刃长矛,右手执钩戟,冲击燕兵,斩首三百余级。望见慕容恪大幢,知道是中军统帅所在,直冲向前,燕两军从旁夹击,大破魏军。将冉闵重重包围,冉闵突破包围,向东走二十多里,朱龙忽然倒毙,被燕兵生擒。燕人杀冉魏仆射刘群,俘虏董闵、张温,和冉闵一起都送到蓟城。冉闵的儿子冉操逃奔鲁口。高开重伤而死。慕容恪进军屯驻常山,慕容俊命慕容恪镇守中山。

四月二十日,冉闵被押送到蓟城。慕容俊下令大赦,让冉闵站在跟前,斥责他说:“你一个奴才,怎敢妄称皇帝?”冉闵说:“天下大乱,你们这些夷狄禽兽之类还要称帝,何况我中土英雄,怎么不得称帝!”慕容俊怒,下令打他三百鞭,押送到龙城。

慕容霸军队到了绎幕,段勤与弟弟段思聪举城投降。

四月二十五日,慕容俊派慕容评及中尉侯龛率精骑一万人攻打邺城。癸巳日(四月无此日),到了邺城,冉魏蒋干及太子冉智闭城拒守。城外皆降于燕,刘宁(刘显的清河王,之前投降冉魏)和弟弟刘崇率胡骑三千人投奔晋阳。

【华杉讲透】

这一段,讲讲打仗“不怕死”的逻辑。这个逻辑不搞清楚,好多仗都打得不明不白。

我的理解,兵法并没有“不怕死”这个概念,只有“怕死”和“已死”。“怕死”是打之前,知道害怕,没有必胜或非打不可的理由,就不要打,所以《孙子兵法》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冉闵所处的情况,就是“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翻翻教科书,照书上的做,就是董闰、张温劝谏他的:“且宜避之。”避一避,既无必胜把握,而且是必败的形势,这一仗又不是非打不可,为什么不避呢?先避开,“然后益兵以击之”,回去增兵。但是,冉闵说:“吾欲以此众平幽州,斩慕容俊。”这是胡说大话,管理心理学症状——成功人士的过分自信。又说:“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怕丢面子,又违背了《孙子兵法》的将道:“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他打仗的理由是求名,是要面子,就面子、里子、**一起丢掉了。冉闵以“小敌之坚”,明明兵力不足,还坚持不走,就成了“大敌之擒”,被人擒了。

人要知道害怕,害怕是生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上天给的,不知道害怕,就不能保护自己。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能保家卫国吗?

第二个,讲讲“已死”的逻辑。上了战场之后,讲“不怕死”,又不够了,要讲“已死”,就当自己已经死了,就是有“必死之心”。因为你讲“不怕死”,他还是怕。就当自己已经死了,多抓几个垫背的,这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要生,而是可能有生的概率,但是对死,是已经接受了,这才能打仗。在韩国电影《鸣梁海战》中,面对绝对优势的日本海军,李舜臣烧毁营房,向士兵们示以有去无回的必死之心,准备第二天驾一条破船去迎战。夜晚,士兵问:“将军,我们还能活出生天吗?”李舜臣说:“你们还想活啊?你们已经死了!”这是面对必败的战局,但是又非打不可,就誓死一战,根本没想打赢,也没想活下来,至于最后赢了,那是中了六合彩,超小概率事件,运气而已!

冉闵想的全是好事,还要斩慕容俊,这是犯了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毛病。

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冉闵只考虑战和战胜,没有考虑不战和不败,所以败亡。

9 前秦任命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

10 五月,前秦主苻健攻张琚于宜秋,斩张琚。

11 邺城大饥荒,人相食,后赵宫中的宫女都被吃光了。蒋干命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向朝廷请降,并求救于谢尚。五月初二,燕王慕容俊派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舆根、右司马皇甫真等率步骑兵二万人协助慕容评攻打邺城。

【柏杨曰】

当初用杀夫杀父的手段,把她们聚集邺城,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来时二十岁左右计算,此时不过二十五岁,竟遭饥民饿卒屠戮,人吃人!五千年历史,多少使人痛心的惨事!

12 五月初三,燕人斩冉闵于龙城。紧接着大旱,蝗灾,燕王慕容俊认为是冉闵鬼魂作祟,又派使者祭祀他,谥号为悼武天王。

13 当初,晋安西将军谢尚派戴施据守枋头,戴施听说后赵蒋干求救,于是从仓垣移动,屯驻棘津,扣留蒋干使者刘猗、缪嵩,要求送来传国玉玺。刘猗派缪嵩回邺城,向蒋干报告。蒋干怀疑谢尚到底能不能来救,沉吟不决。

六月,戴施率一百多位壮士进入邺城,助守三台,欺骗蒋干说:“如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玉玺也不敢送出去。您暂且将玉玺交给我,我当驰告天子。天子听说玉玺在我这里,相信您的至诚,必定多发兵粮以相救。”蒋干相信他的话,把玉玺交给他。戴施宣称派督护何融去迎接军粮,秘密命他怀揣玉玺,送到枋头。

六月初六,蒋干率锐卒五千与晋兵一同出战,慕容评大破之,斩首四千级,蒋干逃脱回城。

14 六月二十六日,前秦主苻健回到长安。

15 谢尚、姚襄联合在许昌攻打前秦豫州刺史张遇。前秦主苻健派丞相、东海王苻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苻菁前往关东夺取土地,率步骑兵两万救援。六月二十九日,战于颍水诫桥,谢尚等大败,死者一万五千人。谢尚奔还淮南,姚襄抛弃辎重,护送谢尚到芍陂。谢尚将后事全部托付给姚襄。殷浩听闻谢尚战败,退屯寿春。

秋,七月,前秦丞相苻雄迁徙张遇及陈郡、颍川、许昌、洛阳居民五万余户到关中,任命右卫将军杨群为豫州刺史,镇守许昌。

朝廷贬谢尚为建威将军。

16 后赵过去的西中郎将王擢遣使向朝廷请降,被拜为秦州刺史。

17 七月初十,任命武陵王司马晞为太宰。

18 七月二十九日,燕王慕容俊进入中山。

19 据守鲁口的冉魏幽州刺史王午听闻冉魏已败,当时征东将军邓恒已死,王午自称安国王。八月十一日,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封奕、阳骛攻打鲁口,王午闭城自守,但将冉闵的儿子冉操交出送给燕军。燕人在城外收割庄稼,抢走粮食,然后还师。

20 八月十三日,冉魏长水校尉马愿等打开邺城城门,迎接燕兵入城。戴施、蒋干从城墙上悬绳而下,逃奔仓垣。慕容评送冉魏皇后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枚等及冉魏天子乘舆、服装、器物等到蓟城。冉魏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皆自杀。燕王慕容俊诈称董氏已将传国玉玺献给他,赐号为奉玺君,赐冉智爵海宾侯。任命申钟为大将军右长史。命慕容评镇守邺城。

21 桓温派梁州刺史司马勋协助益州刺史周抚,在涪城讨伐之前叛变、自称益州牧的萧敬文,斩了他。

22 谢尚从枋头迎送传国玉玺到建康,百官毕贺。

23 前秦任命雷弱儿为大司马,毛贵为太尉,张遇为司空。

24 殷浩北伐之时,中军将军王羲之写信劝阻,不听。既而无功,又谋划再举。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如今我们只有小小的江东地区,长期以来,天下人对我们能不能自保,都感到寒心。竭尽国力去战场上建立武功,不是现在应该做的。近年以来,无论是在朝廷辅政的高官,还是镇守一方的大员,都没有深谋远虑,而是疲竭国家根基,各自逞能,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呢?没有一个人能建立尺寸之功,反而让天下将有土崩瓦解之势。当权的人,怎能不受四海之责备!如今,军队被击破于外,资源枯竭于内,要保卫淮河,恐怕都已经做不到了,不如退保长江,督将各自回到北伐之前镇守的防区。对长江以北地区,任由他们只是表面服从,稍微羁縻而已。引咎自责,改善政治,减少赋役,让人民能够重新休养生息,或许可以救民于倒悬之急!阁下也是布衣出身,任天下之重,当统帅之任,而败丧至此,恐怕满朝群贤也没有人能分担您所受的抨击。如果认为上次北伐失败的后果还不够严重,还要追求更大的奇迹,宇宙虽广,恐怕你也无地自容!这是愚蠢或智慧的人都不能理解的。”

王羲之又写信给会稽王司马昱说:“为人臣者,谁不愿尊崇其主,让国家兴隆,媲美前世!更何况遇上难得之气运呢!只是顾忌自己的力量有所不及,不可不权衡轻重,再做决定!如今外部虽有可喜的机会,但是向内看看自己,则内部之所忧,重于外部之所喜。成功尚未可期,而人民已经死尽,劳役无时,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天下十分之一的资源,要经纬天下十分之九,能不灭亡吗!自己不度德量力,不到失败,誓不停止,这正是全国人民痛心叹悼,而不敢说出来的。过去的事已经不可谏止了,将来的事还可以挽救。希望殿下更垂三思,先奠定不可胜的基业,等待根本坚固,形势再举,谋之未晚。如果不这样,恐怕宫殿将为废墟,成为麋鹿游**之所了!愿殿下暂时放下您玄虚清远的情怀,以救人民于倒悬之急,正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也。”司马昱不听。

九月,殷浩屯兵泗口,派河南太守戴施据守石门,荥阳太守刘遁屯据仓垣。殷浩以军事行动为由,撤销学校,遣散太学生,学校从此关闭了。

【华杉讲透】

王羲之所论,正是至理。《孙子兵法》云:“胜可知而不可为。”能否取胜可以知道,如果没有胜算,是不可强求的。这就是当时的情况。北方虽乱,其实也就乱了一个冉魏,前燕、前秦都还强着呢!凉州也是独立政权,晋军能打到哪里去?

当时的情况,东晋自己就虚弱,而北方遍布强敌,殷浩只看见一个冉魏亡了,就要北伐,为什么呢?“情怀”作祟!北伐,收复中原,是宏大叙事,是政治正确,有一种感召人的魔力。所以人人都知道不能成功,但是谁都不敢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就是不爱国,就是认[img align="bottom" alt="" class="rareFont" src="images/092541709855.jpg" /],就是忘记了国耻家仇。

情怀害死人!尤其是宏大的情怀,让人看不到,也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局限。于是,就只能“不弊不已”,不把家底输光,就不会停止了。

冬,十月,安西将军谢尚派冠军将军王侠攻打许昌,攻克。前秦豫州刺史杨群退屯弘农。朝廷征召谢尚为给事中,驻防石头城。

25 十月十一日,燕王慕容俊回到蓟城。

26 过去后赵将领拥兵盘踞州郡者,各自遣使降燕,燕王慕容俊任命王擢为益州刺史,夔逸为秦州刺史,张平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兖州刺史,高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

27 慕容恪屯驻安平,积畜粮食,修治攻城战具,准备讨伐王午。闰十月初一,中山人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慕容恪从鲁口还师讨伐苏林。闰十月初三,燕王慕容俊派广威将军慕舆根协助慕容恪攻打苏林,斩苏林。王午为部将秦兴所杀。吕护杀秦兴,又自称安国王。

前燕群臣共上尊号于燕王慕容俊,慕容俊接受。

十一月十二日,开始设置百官,任命国相封奕为太尉,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典书令张悕为右仆射;其余文武百官,拜授有差。

十一月十三日,慕容俊即皇帝位,大赦。因为获得了传国玉玺,改年号为元玺。追尊武宣王慕容廆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慕容皝为太祖文明皇帝。当时晋使刚刚到了燕国,慕容俊对他说:“你回去,告诉你的天子:因为实在是没有别人,我被中国所推举,已经当皇帝了!”改司州为中州,在故都龙城设立留守政府,任命玄菟太守乙逸为尚书,专门主持留守政府事务。

28 前秦丞相苻雄攻打王擢于陇西,王擢投奔凉州,苻雄还师屯驻陇东。张重华任命王擢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对他特别宠待。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1 春,正月初一,大赦。

3 张重华派将军张弘、宋修与王擢率骑兵一万五千讨伐前秦。前秦丞相苻雄、卫将军苻菁拒战,大败凉兵于龙黎,斩首一万二千级,俘虏张弘、宋修,王擢抛弃秦州,逃奔姑臧。前秦主苻健任命领军将军苻愿为秦州刺史,镇守上邽。

4 三月,交州刺史阮敷征讨林邑,击破五十余个营垒。

5 后赵故卫尉、常山人李犊聚众数千人叛燕。

6 西域胡人刘康,诈称是前赵帝刘曜的儿子,聚众于平阳,自称晋王。夏,四月,前秦左卫将军苻飞讨伐,生擒刘康。

7 朝廷任命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射。

8 五月,张重华再派王擢率众两万讨伐上邽,前秦各州郡县多响应。苻愿战败,奔还长安。张重华于是上疏朝廷,请求讨伐前秦。朝廷下诏,擢升张重华为凉州牧。

9 前燕主慕容俊派卫将军慕容恪讨伐李犊,李犊投降,慕容恪乘势东进,攻击吕护于鲁口。

10 六月,前秦苻飞攻打氐王杨初于仇池,被杨初击败。丞相苻雄、平昌王苻菁率步骑兵四万在陇东屯驻。

前秦主苻健娶张遇的继母韩氏为昭仪,数次当众对张遇说:“你可是我的养子啊。”张遇感到羞耻。当时前秦精兵都跟苻雄出征在外,张遇秘密交结关中豪杰,想要消灭苻氏,献出土地,投降朝廷。秋,七月,张遇与黄门刘晃密谋夜袭苻健,刘晃约定开门放张遇入宫。正巧苻健派刘晃出外办事,刘晃坚决推辞,不得已而行。张遇不知道,带兵到了宫门,宫门不开。事情被察觉,伏诛。于是孔持在池阳起兵,刘珍、夏侯显在户县起兵,乔秉在雍城起兵,胡阳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灞城起兵,部众数万人,分别遣使到朝廷请求支援。

【华杉讲透】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上对下,一定要有礼。苻健娶了张遇的继母,怎么娶的史书上没说。但娶了就娶了吧,低调一点儿,他却要当众拿张遇开涮,结果差点丢掉自己性命。

历史上发生过一样的事,曹操收了张绣的婶娘,张绣不胜其辱而叛,曹操自己侥幸逃生,但长子曹昂、猛将典韦都死于战阵。一个是继母,一个是婶娘,还有差距,而且曹操并未当众喊张绣侄儿,可以想象苻健的错误有多严重。

人有很多种快乐,但永远不要以羞辱他人取乐,也不要认为他人是自己下属,就好欺负。

11 前秦任命左仆射鱼遵为司空。

12 九月,前秦丞相苻雄率众两万回到长安,派平昌王苻菁攻略平定上洛,在丰阳川设置荆州州府,任命步兵校尉、金城人郭敬为荆州刺史。苻雄与清河王苻法、左卫将军苻飞分别讨伐孔持等。

魏憬子弟数次往来寿春,姚襄更加疑惧,派参军权翼出使于殷浩。殷浩说:“我与姚襄同为王臣,休戚与共。但姚襄总是独断专行,没有相辅相成之理,这岂是国家所期望的吗!”权翼说:“姚襄英姿绝世,之所以拥兵数万而远归晋室,是认为朝廷有道,宰辅明哲。如今将军轻信谗慝之言,与姚襄相互猜疑,我认为猜嫌之端,在您不在他。”殷浩说:“姚襄姿性豪迈,生杀自由,又放纵小人掠夺我的战马。身为王臣的体统,难道是这样吗?”权翼说:“姚襄归命圣朝,岂肯妄杀无辜!奸宄之人,本身就是王法所不容,杀了又有什么害处!”殷浩说:“那么他夺我战马的事又怎么说?”权翼曰:“将军您认为姚襄雄武难制,终将征讨他,所以他也取马欲以自卫罢了。”殷浩笑道:“何至于此!”

当初,殷浩秘密派人引诱前秦梁安、雷弱儿,指使他们杀死前秦主苻健,许诺将函谷关以西的地盘交给他们。雷弱儿假意许诺,请殷浩发兵接应。殷浩听闻张遇作乱,苻健哥哥的儿子、辅国将军苻黄眉从洛阳西奔的消息,以为梁安等大事已成。冬,十月,殷浩从寿春率众七万人北伐,准备进据洛阳,修复先帝园陵。吏部尚书王彪之写信给会稽王司马昱,认为:“雷弱儿等有诈,殷浩不应轻进。”司马昱不听。

殷浩任命姚襄为前锋。姚襄引兵北行,估计到殷浩将至,诈令部众夜间逃走,秘密埋伏甲兵,准备邀击。殷浩接到消息,追击姚襄,到了山桑。姚襄纵兵攻击,殷浩大败,抛弃辎重,走保谯城。姚襄俘虏斩首一万多人,缴获全部物资和武器,派哥哥姚益驻守山桑,姚襄进入淮南。会稽王司马昱对王彪之说:“君言无不中,就是张良、陈平也不过如此!”

【柏杨曰】

王彪之怀疑雷弱儿,没有怀疑姚襄,不能谓之预言应验。

14 西平敬烈公张重华有病,儿子张曜灵才十岁,立为世子,在其境内发布赦令。

张重华的庶兄、长宁侯张祚,有勇力和为官才干,但为人狡诈,精于谄媚,内内外外都和他交好,与张重华的嬖臣赵长、尉缉等结为异姓兄弟。都尉常据请张重华将他外放离开首府,张重华说:“我正要以张祚为周公,辅佐我的幼子,你这是什么话!”

十一月十日,张重华病危,手令征召谢艾为卫将军,监中外诸军事,辅政。张祚、赵长等藏匿手令,秘而不宣。

十一月十八日,张重华去世,世子张曜灵继位,称大司马、凉州刺史、西平公。赵长等伪造重华遗令,任命长宁侯张祚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抚军大将军,辅政。

【华杉讲透】

万事要早做安排,张重华到了病危的时候,才写手令征召谢艾回来,但是,他的手令已经送不出去了。这种事,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都是人的常见病——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他就不会行动。拖延症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是:“还来得及!”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用办的意思。那又是什么意思呢?他行动的时间标准,就是“来不及”,一定要等来不及了,才能行动!

《易经》说:“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太重要了,一定要早早地行动,看到一点儿迹象就行动。

15 殷浩派部将刘启、王彬之攻姚益于山桑。姚襄从淮南出击,刘启、王彬之皆败死。姚襄进据芍陂。

16 后赵末年,乐陵人朱秃、平原人杜能、清河人丁娆、阳平人孙元各自拥兵,分据城邑,这时都请降于燕;燕主慕容俊任命朱秃为青州刺史,杜能为平原太守,丁娆为立节将军,孙元为兖州刺史,各自仍留驻自己大营。

17 前秦丞相苻雄攻克池阳,斩孔持。

十二月,清河王苻法、苻飞攻克户县,斩刘珍、夏侯显。

18 姚襄渡淮河南下,屯驻在盱眙,招掠流民,部众发展到七万,分置郡守、县令,劝勉考核农业生产;遣使到建康控诉殷浩罪状,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谢罪。皇帝下诏,任命谢尚为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守历阳。(因姚襄敬重谢尚,所以由谢尚出门安抚。)

19 凉州右长史赵长等建议,认为:“目前国难未已,应立长君,曜灵年幼,请立长宁侯张祚。”张祚之前受宠于张重华之母马氏,马氏许诺,于是废张曜灵为凉宁侯,立张祚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张祚既得志,恣意**虐,杀张重华的妃子裴氏及谢艾。

20 前燕卫将军慕容恪、抚军将军慕容军、左将军慕容彪等,屡次举荐给事黄门侍郎慕容霸,说他有命世之才,宜总揽大任。这一年,前燕主慕容俊任命慕容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刺史,镇守常山。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

1 春,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妻辛氏为王后,儿子张太和为太子,封弟弟张天锡为长宁侯,另一儿子张庭坚为建康侯,张曜灵的弟弟张玄靓为凉武侯。设置百官,郊祀天地,用天子礼乐。尚书马岌切谏,被免官。郎中丁琪又进谏说:“我国自武公(张轨)以来,世代执守臣节,满怀忠臣,履行谦卑五十多年,所以能以一州之众,抗举世之虏,每年都有军事行动,而人民并不抱怨疲惫。殿下勋德并未高于先公,却急于谋求革命,臣认为不可也。那些士人、平民,之所以愿意效命于我,四方的人之所以归心向慕者,都是因为我们还能尊奉晋室。如今我们独立自尊,则中外离心,怎能以一隅之地,抗拒天下之强敌呢!”张祚大怒,把丁琪推到宫门外斩首。

3 前秦丞相苻雄攻克司竹。胡阳赤逃奔霸城,投靠呼延毒。

4 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屡战屡败,粮食兵器都用尽了。征西将军桓温借着朝野之怨,上疏数落殷浩之罪,请废黜他。朝廷不得已,将殷浩免官废为庶人,迁徙到东阳郡信安县。自此内外大权全部归于桓温。

殷浩少年时代与桓温齐名,而心里却一直不停地要与桓温争个高低,桓温则很轻视他。殷浩被废黜之后,虽然没有愁闷怨恨,面不改色,但常常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过了很久,桓温对掾郗超说:“殷浩有德有言,如果用他做尚书令或者仆射,足以为百官表率,之前朝廷用他,不得其才而已。”准备任命殷浩为尚书令,写信告诉他。殷浩欣然应许,准备写信回复,担心信写得不恰当,封好了,又打开修改,来回十几次,最后竟在信封里装了一张白纸回去。桓温大怒,于是绝交。殷浩死于贬所。朝廷任命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华杉讲透】

殷浩这是一种原型人物,自命不凡,而且老以为自己跟某人是“对手”,而人家根本没把他当对手。他利用自己在朝廷工作的权力,不许桓温北伐,自己去北伐,惨败之后,又不服输,称为“咄咄怪事”。桓温觉得他还能为国家工作,只是之前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给他官做,他想做,又不愿意服软认输,回信一张白纸给桓温,桓温就只能把他扔进垃圾桶了。

人都会高估自己,但是,栽了跟头之后,就要及时重新评估自己,调整和他人的关系。面子早就没了,还自欺欺人,不愿放下面子,人家都给你撕烂了。

病根在哪里呢?就在童年,“浩少时与温齐名”。小时候的齐名,他老了还记着,不知道几十年过去了,双方差距已经太大了。还记着“以前我跟他差不多的”。

5 二月十一日,桓温统率步骑兵四万人从江陵出发。水军从襄阳进入均口,抵达南乡,步兵从淅川出发前往武关,命司马勋从子午道北上,讨伐前秦。

6 前燕卫将军慕容恪包围鲁口,三月,攻陷鲁口。吕护逃奔野王,派弟弟奉表向前燕谢罪,燕国任命吕护为河内太守。

7 姚襄遣使降燕。

8 前燕主慕容俊任命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兖、豫十州诸军事,暂时镇守洛水;任命慕容强为前锋都督,督荆、徐二州及淮河沿岸诸军事,进据河南。

9 桓温的部将攻打上洛,俘虏秦荆州刺史郭敬;再进击青泥,击破青泥。司马勋掠秦西鄙,前凉秦州刺史王擢攻打陈仓,以响应桓温。前秦主苻健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众五万人驻军于峣柳,抵御桓温。

前秦丞相苻雄率骑兵七千人袭击司马勋于子午谷,击破晋军,司马勋退屯女娲堡。

10 戊申(四月无此日),燕主慕容俊封抚军将军慕容军为襄阳王,左将军慕容彭为武昌王;任命卫将军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镇南将军慕容评为司徒、骠骑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将军慕容霸为吴王,左贤王慕容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慕容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慕容宜为庐江王,宁北将军慕容度为乐浪王;又封弟弟慕容桓为宜都王,慕容逮为临贺王,慕容徽为河间王,慕容龙为历阳王,慕容纳为北海王,慕容秀为兰陵王,慕容岳为安丰王,慕容德为梁公,慕容默为始安公,慕容偻为南康公;儿子慕容咸为乐安王,慕容亮为渤海王,慕容温为带方王,慕容涉为渔阳王,慕容暐为中山王;任命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兼任尚书令。命冀州刺史、吴王慕容霸将治所迁到信都。

当初,燕王慕容皝认为慕容霸是奇才,所以将他改名为霸,准备立他为世子,群臣谏止,但是,对慕容霸的宠遇,仍然超过世子。由此慕容俊很厌恶他。因为他曾经坠马,摔断了牙齿,更名为“[img align="bottom" alt="" class="rareFont" src="images/092541709422.jpg" /]”;后来又因为谶文书预言说“[img align="bottom" alt="" class="rareFont" src="images/092541709364.jpg" /]”是一个应验祥瑞的字,再给他改名为慕容垂;迁任侍中,录留台事,徙镇龙城。慕容垂又大得东北人心,慕容俊更加厌恶他,又将他召回。

11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抓捕陈留内史刘仕,投降姚襄。建康震骇,任命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屯驻中堂,豫州刺史谢尚从历阳还卫京师,固江备守。

12 王擢攻陷陈仓,杀死前秦扶风内史毛难。

13 北海人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于琐碎细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阴。听闻桓温入关,穿着平时的粗布衣服去见他,一边抓衣服上的虱子,一边高谈当世形势,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不是常人,问他:“我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没有前来投奔我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近在咫尺,却不渡过灞水,百姓不知道明公的心思,所以不来。”桓温默然,无以应对,徐徐说:“江东没有能与您相比的人!”于是任命王猛为军谋祭酒。

呼延毒率众一万人会同桓温撤退。前秦太子苻苌等尾随桓温,一路追击,到了潼关,桓温军队屡战屡败,损失数以万计。

桓温驻屯灞上时,顺阳太守薛珍劝桓温径直进逼长安,桓温不听。薛珍就自己带一部分军队,单独进军,颇有所获。等到桓温退兵,才撤退回来,公开在大家面前抱怨,自夸勇敢,而批评桓温过分持重;桓温将他处死。

【华杉讲透】

桓温的能力和气量,也就如此了,到了灞上,应该传檄三秦,然后进军包围长安,那自然就有英雄豪杰,起而响应。如果按兵不动,那所有豪杰也就坐观成败。这就像在赌桌上,你坐庄,你要先下注,别人才会跟。你不下注,大家都观望。王猛跟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结果呢,桓温中了坚壁清野之计,撤退时又被人“击其惰归”。王猛看穿了他没什么本事,所以不愿意跟他。之后桓温杀薛珍,又可见他心胸之狭窄,不是能征战天下的人。

14 前秦丞相苻雄攻击司马勋、王擢于陈仓,司马勋逃奔汉中,王擢逃奔略阳。

15 前秦任命光禄大夫赵俱为洛阳刺史,镇守宜阳。

16 前秦东海敬武王苻雄进攻乔秉于雍城,六月二十日,苻雄去世。前秦主苻健哭之呕血,说:“上天不让我平定四海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苻雄啊!”追赠苻雄为魏王,葬礼依照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前例。苻雄以佐命元勋,位兼将相,权与人主相齐,但是谦恭博爱,遵奉法度,所以苻健敬重他,常说:“苻雄,就是我的周公啊。”

苻雄的儿子苻坚继承了他的爵位。苻坚性格至孝,幼年就有志向气度,博学多能,交结英豪,吕婆楼、强汪及略阳人梁平老都和他交好。

17 前燕乐陵太守慕容钩,是慕容翰之子,与青州刺史朱秃共同驻防厌次。慕容钩自恃是宗室,每每陵侮朱秃。朱秃不胜其愤,秋,七月,袭击慕容钩,杀了他,向南投奔段龛。

18 前秦太子苻苌攻打乔秉于雍城,八月,斩乔秉,关中全部平定。前秦主苻健赏抵御桓温之功,任命雷弱儿为丞相,毛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苻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苻菁为司空。苻健勤于政事,多次延请公卿咨询讲解治道,在后赵苛虐奢侈之后,易之以宽简节俭,崇儒礼士,于是秦人都很喜悦。

19 前燕大规模调集军队,因为准备在八月十一日(丙戌日),行动代号为:“丙戌举。”

21 有人告发前燕黄门侍郎宋斌等密谋造反,准备推奉冉智为主。冉智、宋斌等都伏诛。宋斌,是宋烛之子。

22 前秦太子苻苌与桓温交战时,被流箭所中,冬,十月,去世,谥号为献哀太子。

23 前燕王慕容俊进龙城。

24 桓温入关的时候,王擢遣使告诉凉王张祚,说桓温善于用兵,其志向难以测度。张祚惧,又害怕王擢背叛自己,遣人刺之。事情泄漏,张祚更加惧怕,大发兵,声言东伐,实际上想要向西保卫敦煌,正好桓温还师,张祚也就停止。既而派秦州刺史牛霸等率兵三千攻击王擢,破之。十一月,王擢率众投降前秦,前秦任命王擢为尚书,任命上将军啖铁为秦州刺史。

25 前秦王苻健的叔父、武都王苻安从晋国回来,中途为姚襄俘虏,任命为洛州刺史。十二月,苻安逃亡归秦,苻健任命苻安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镇守蒲坂。

26 这一年,前秦发生大饥荒,一升米价值一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