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亲送十里红妆过府(1/3)
陈涛是铁了心要把傅锦玉当作自己洗白的筹码,但她却不会轻易让这混蛋得逞,便是继续说道,“好,陈涛,你说你喜欢我,我现在姑且相信,那么,如果我说,我现在就和你离开这里,我愿意做你的女人,你会不会放弃你所有的阴谋?”
陈涛还真是没有料到,傅锦玉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这明摆着就是在拆自己的台,真是一点台阶都不给他留。
一时之间,陈涛被问得哑口无言,傅锦玉脸上的嘲讽之色,变得是越发的明显。
“回答不上来了?”
傅锦玉一步步走近陈涛,一双深不见底的黑眸,在他的身上不断的打量着,用手指戳了戳他的心窝,“陈涛,不要把我当做你手中洗白的棋子,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倒霉的只会是你!”
撂下这狠话,转身便走进了凤栖宫,守门的太监赶紧把大门关上,只是偷偷瞧了一眼脸色阴沉不定的国师大人。
原本国师大人是凤栖宫的常客,和他们的主子来往也是比较频繁的,两个人看起来算得上是相谈甚欢的朋友,但如今却翻了脸。
谁都不知这其中的缘故,但他们毕竟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若想在凤栖宫呆的安稳,就必须要学会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管伺候好主子。
哐当!
凤栖宫的朱红铁钉大门被用力的关上,傅锦玉的心情变得更加的压抑,她双手环在胸前,一个人傻愣愣的站在前院的榕树下。
冷风一阵阵的袭来,毕竟已经入了秋,这树上的树叶也都干枯了下来,盖在她的一身锦袍上。
【到底该如何是好?】
傅锦玉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陈涛这一次过来明摆着,就是来宣战的,这家伙已经是铁了心,想要与大齐做对了。
可自己手中又没有能够治他罪的铁证,如今,只是自己一双空口白牙,即便慕亦尘相信她,也没有办法说服前朝大臣。
尤其是……
“主子,刚刚内务府差人过来了,您之前让
四房准备的嫁妆,这会已经准备妥当,是否送到尚书府去?”
一小太监从凤栖宫的偏门走了进来,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们的主子正在犯愁这门姻缘,现在又提起这该死的嫁妆,傅锦玉便是更加的烦躁。
而傅锦玉视线落在小太监手中托着的喜帖上时,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便是立刻喜上眉梢。
“嘿,本宫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皇后娘娘亲赐了这桩姻缘,又特意为这位从未谋面的尚书府二小姐置办了嫁妆,可以说给足了那老头脸面。
如今,又出了这么一档子的事儿,怕是万万不能让这位二小姐嫁到国师府去,否则,那可就要毁了自己的一辈子了。
傅锦玉绝对不想做那牵错红线的恶人,必须要在陈涛没有察觉的情况之下,找个理由和这位二小姐见上一面。
皇后娘娘亲自下旨赐了婚,傅锦玉自然是不能反悔的,但这位二小姐若是不喜欢陈涛,自可在成亲之前说明原缘由,取消这桩姻缘。
但这些大家出生的姑娘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即便心中有着几分的不愿,也只能硬生生的吞到肚子里去。
傅锦玉不敢说这位尚书府的二小姐,一定对陈涛没有感觉,但仔细的想一想,国师大人纵情于声色,那可是人尽皆知的事。
这国师夫人还没有入府,后院里的莺莺燕燕就已经不少,姚青和小八早就已经把国师的那些龌龊事儿,一件不落的全都告诉了傅锦玉。
因此,傅锦玉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得明白,没有任何一家良善女子,愿意嫁给这么一位醉情于酒色之间的相公。
“走,拿着喜帖,本宫亲自把嫁妆送到尚书府去。”
“主子,这未免不合规矩吧?”
傅锦玉一把夺过那小太监手中的喜帖,便大跨步的往凤栖宫的正门走去,“别怪本宫没有提醒你,你们的师傅可要去内务府上任了,这凤栖宫总管太监的位置可就空了下来,到底谁
能坐在这把交椅上,我就要真真切切的看你们的表现了。”
下月初七,这日子倒是不错,傅锦玉早就已经知会了内务府,便在这日迎接新上任的内务府大总管。
可墩子这么一走,他原本的职位便空缺了下来,因此,傅锦玉特意让他好好的物色一位接班人,免得这凤栖宫无人前后打点。
“哎呦,主子,您等等奴才啊,奴才和您一道去。”
这小太监还真是够机灵的,不过只是三言两语罢了,竟然立刻就反应过味儿来,马上就能装出一副讨好的嘴脸,紧贴在皇后的身边。
傅锦玉早就已经见过太监拍马屁的这些伎俩,更何况,这些刚入宫不久的太监们,全都是墩子一个一个带出来的徒弟,自然与师傅有几分相似。
傅锦玉带着这小太监亲自去了一趟四房,把已经准备好的嫁妆,全都搬上了马车,浩浩****的从地玄门离开皇宫。
地玄门是专供采货太监们出入的,他们每一次出宫办货,都得三四辆马车把货给捎回来,自然要有一处专用的门来往。
今日,傅锦玉特意走这道门,为的也是混淆视听,这宫中到底有多少人是陈涛的眼线,至今还没有彻底查清。
因此,免得让这家伙知道自己的行踪,才让马夫全部都乔装成运货的商贩仆役,这样一来,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宫。
浩浩****的队伍从宫中出来,直奔尚书府而去,一刻也不敢耽误。
户部尚书还算得上是一廉洁的官,虽不能说,一锭不干净的银子都没收过,但总归还有点底线。
因此,别人住着三进路的大院子,而这位户部尚书大人,则住在巷子深处的一小院里,家里的下人也就只有三两个。
咚咚咚!
傅锦玉带出宫的小太监,穿着平民的布衣服,站在院子正门外,用力敲着门环。
不大一会儿工夫,便有一上了年纪的老头,弓着背从里面把门打开,瞧了瞧站在外面的众人,便立刻警惕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