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图表技巧的捷径——活用“DTM”

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制作图表呢?

也许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获得了权威认证的高效方法,也是我平时不断实践的方法,我想可以将其称为“思考的捷径”。

事实上,这个方法在国外的高等设计教育上已经极为普及,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思维方式,大部分的讲义都是对该方法的延续和继承。

话虽如此,但你不需要感到恐惧。在日本,也有很多独具匠心的人在无意识中对该方法进行着无数次的实践。

在这里,我想将这一方法称为“DTM”。事实上,这个方法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不过整个思维过程是按照Discovery(发现)、Transforming(加工)、Making(完善)的顺序推进的。

“DTM”只是按顺序将这三个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列而已。如果能按照DTM的步骤推进,就能从多样化的角度解决面临的课题。

DTM的内涵非常简单,大家可以将这三个步骤记在心中,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制作图表。

接下来,就将目光聚焦在图表制作上,简短地学习一下每个步骤吧。

STEP 1 Discovery(发现)——找到可供参考的案例

先明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是要完善给上司的资料呢,还是要让给客户说明介绍的资料更具有说服力。

明确了课题之后,就要集中注意力去寻找可供参考的案例。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任何事物中寻找、搜集能给予我们启发和灵感,或是可供参考的案例。可以是办公室书架上的资料、某个网站,也可以是你比较中意的网购宣传单。

给大家布置这样一个课题。

假设,你要围绕“全球咖啡消费量的变化”制作一张通俗易懂的图表,这时你会寻找些什么样的案例呢?

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展示“全球咖啡消费量的变化”。

折线图、柱形图、饼状图、数值表……再或者,你找到的是一张风格独特的插图,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于你想表达的内容呢?

为了避免主观臆断,希望大家能在这个阶段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形式的图表。好了,让我们站起来,离开座位,翻一翻手边的报纸、宣传册或者资料集吧。哪怕无法让你立刻产生共鸣,抑或是不能认定“就它了”也无妨。总之,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就是搜集案例。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搜集了几种不同形式的图表呢?

那么,接下来想想如何才能将“咖啡”视觉化。此时,或许可以翻阅咖啡店的官网或是菜单,应该能从中搜集到一些帮助我们直观地传递信息的东西,比如色彩、形状、插图等。

最后,我们也尝试着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让读者直观地体会到“全球”这一概念。比如,某个公平贸易咖啡(Fairtrade coffee)的品牌,以及该品牌的管理机构等设计的宣传册、网站上,在呈现国内外流通与消费的相关性时采用了什么样的图表,是否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提示呢?

只找到一个案例是不行的,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搜集。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和组合,这一点非常重要,目的在于站在多个客观的角度审视问题。也可以围绕关联行业以及类似的服务、商品等寻找可参考的案例。好的、不好的,各种案例都要搜集起来。

思考这张图好在哪里,那张图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可以帮助你找准前进的方向。

本书的Chapter 4共搜集了49个参考案例,将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对比并加以说明,旨在减少你在寻找案例上花费的时间,你可以灵活运用。

STEP 2 Transforming(加工)——依据眼前的课题,加工、改造案例

在步骤2中,我们需要集中精神研究如何才能将步骤1中搜集的案例应用到自己的课题上。

我们来依次观察一下搜集到的案例吧。通过重新编排信息的分类方法、形状、文字、数值及排版,是否能从中找到你解决课题的突破口呢?

此时,开篇中提到的习惯—“准备好纸笔”就可以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了。试着描绘几次框架和草图,慢慢地就能看清眼前的图表中究竟缺少什么样的要素,什么样的要素又是多余的。

这里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请看图3,这是由一张汽车销量图转化而成的咖啡消费量图。其中的工作,不过是将图标从“汽车”替换为“咖啡杯”而已。

可以看出,如此简单的调整,就能将汽车销量图改造为咖啡消费量图,你需要的图表就大功告成了。

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工作是不断重复类似的简单联想。

大家一定要卸下肩上的负担,静下心来完成这个步骤。

如果能把那些在大脑中思考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用笔画出来,或许就能茅塞顿开,浮现出很多不错的点子。

无论何时,图表都能将事物具体化,使其变得浅显易懂。

在画出让你觉得信心满满的图表之前,一定不要放下手中的笔,绝佳的构思必定会出现。

在Chapter 3中,我会将这一思维方式分成三个步骤,借助具体的示例进行详细说明,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在这个阶段我们只需要跟着自己的直觉往下走就足够了。

STEP 3 Making(完善)——在草图的基础上完善图表

终于来到了最终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基于做好的草图,形成最终的图表。为了让对方在看到图表时瞬间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需要完善图表的呈现效果。

具体的构思就在大脑里,用电脑制作应该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关键在于,任何时候都要追求最简单的形象和构造。

正如下面的图标一样,立体化的图标往往会影响对方客观准确地读取数据。

只要牢记这一点就不会出问题。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一旦发现做好的图表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时,我们就需要再次拿起笔,鼓起勇气回到步骤2。这次是要对自己做的图表进行改造。对比搜集到的范例并思考,应该就能找到突破口。

大家也可以参考Chapter 4中的改善示例。

不断重复各步骤,“适应”很重要

大家是否已经对步骤1到步骤3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呢。不断重复这些步骤,应该就能逐渐掌握图表制作的要领。也许刚开始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慢慢地就能加快速度了。

让我们先从适应这几个步骤开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