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雅各布村游记

听说附近的滑铁卢市,有一个叫“圣·雅各布村”的社区,居住着一群奇怪的人。他们仍然过着几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拒绝一切现代化的东西。从密西沙加去那里只需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决定去看个究竟。

车近村头,远远地看见村头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部是白色椭圆形的标志,下边在绿色底版上,用金色和白色装饰的大字:“The Village of ST. JACOBS(圣·雅各布村)”。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小镇。一条国王大街穿镇而过。大街两边,有几十家店铺、作坊,也有饭馆、旅店。大街中部,小邮局的隔壁,是一个信息中心。听说在那里可以安排观看门诺派人日常生活的纪录片,也可以拿到免费的介绍资料。可惜门是关着的,要下午两点才开。

我们在小镇上随处走走。街上、店铺里都有不少游人。

走进一家店铺,货架上摆放着手工艺品,小摆设,装在木框里的小幅油画……楼梯口墙壁上挂着几幅布艺品,是用各种颜色的布剪成小三角形、四边形,然后拼镶起来,组成各种简单的图案。我们上楼去,见几个妇女正忙着用手工一针一线地缝着,有两个正对着一块布比画、剪裁。房间本来不大,显得挺挤。架子上竖立着一匹匹各色布料,但都是单色的并且颜色挺深,没有花布和鲜艳色彩的布。墙角有一台非常古老的缝纫机。眼前的景象,让我觉得是到了50年前中国农村小镇上的裁缝铺。

一家铁匠铺,门前摆放着一些铁铲之类的农具。没看见铁匠炉,不知与中国的是否相同?

听见一家作坊里吭吭作响,进去一看,原来是扎扫帚的。一个年轻人正在使用简陋的工具扎扫帚,声音敲击扫帚时发出来的。门口堆放着扎好的扫帚,我取过一把试了试,挺结实。

还有一家玻璃器皿店,货架上摆满了杯、盘、瓶、盆等各种器皿,有蓝、红等颜色。做工都说不上精细,形象上只能说古朴,但肯定都很实用。往里走,发现原来是“前店后厂”,一个30来岁的妇女正从玻璃熔炉里取出红亮的熔融玻璃来吹制。她的脸被烤得红红的。

这不是在国内的旅游区看到的明清一条街之类的假古董,而是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圣·雅各布村“门诺派”教徒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门诺派 ( Mennonites)”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16世纪,欧洲处于社会、政治、宗教动**及大变革时代。最早是瑞士的一批基督教徒认为,政教必须分离,宗教信仰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是信徒自愿对上帝的承诺。因此,在教徒成年后举行洗礼才更有意义。由于在婴儿时已经接受过洗礼,他们被称为“再洗礼派”。很快,“再洗礼派”的活动在瑞士、荷兰、德意志及欧洲各地展开。他们中的一些人追随荷兰教士门诺·西蒙斯(Menno Simons) 形成了门诺派 ( Mennonites),还有“赫特人”,“阿米什人”等。

由于门诺派违反了教规,政府也不能容忍他们。他们受到折磨甚至被杀害,只得转入地下活动或隐居到农村。后来有一些人远渡重洋前往美洲。先是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及俄亥俄州,以后逐渐分散到各地,其中一些人来到安大略,并定居下来。

门诺派认为,“除了在生活上追随耶稣基督的人以外,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他们是耶稣基督的忠实信徒,是被召唤去完全按照耶稣基督的方式生活,坚定的信念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几个世纪以来,为了严明教律,纯洁教义,不受世俗社会现代潮流的侵蚀,他们远离“盲目、堕落的世界”,隔绝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建立自愿结合并恪守教规的社区。

在他们封闭的社区内,教徒地位平等,共享互信,宽容谦和,生活简朴。对外,他们拒绝服兵役,不以武力抗暴,拒绝让小孩接受中学以上公共教育,也拒绝享受社会福利保障。

这些虔诚的人们,仍然过着几百年前欧洲的农耕生活。他们崇尚简朴,自己缝制衣服,甚至不用纽扣而用钩眼。妇女不戴首饰珠宝。他们从事农业却不用现代化农业机械,不坐汽车而用马车作为交通工具,他们不用电灯、电话,当然也不用电视机、收音机。

后来,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去过一个“阿米什”村庄。阿米什派与门诺派一样都是再洗礼派,也都是以自己团体早期领导人的名字命名的。在阿米什,我看见了马拉着犁耕地,人们乘马车出行,村里的学校只有一间简陋的教室,老师给各个年级的学生轮流讲课。最让我震撼的是一栋农舍前,一个老翁扶着犁,一个白发老媪拉着犁在耕种门前的一小片土地。

这多么像我们那首先秦古诗所描写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但是,那时是没有电、汽车、拖拉机、电话、自来水……

在离小镇大约7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门诺派的教堂,我们驱车前往。公路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农场,一片接一片平坦的耕地。冬天还未过尽,地里秧苗还没出土,但耕地周围的树木和杂草却已开始泛出绿色。农场的中央,都有几栋房子,平房或二层。显眼的是每个农场都有两个或三个高高耸立的银白色的圆柱形草仓。不时见到通往农场的岔路口有在硬纸板上手写的出售鲜鸡蛋和蜂蜜的广告。

前面驶过来一辆马车。一匹红棕色的高头大马拉着车,不紧不慢地跑着。驾车的是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男人,头戴黑色宽边礼帽,身着黑色大衣,戴墨镜、黑手套。他身旁坐着一个戴深蓝色无沿软帽、穿深蓝色绒大衣的女孩。女孩后边是一个戴黑色无沿软帽,披黑色斗篷的妇女。在她身边,是一个同样装束、全身黑的小女孩。天气还冷,他们的膝上都盖着黑色的毛毯。在这深色的背景下,他们的面孔显得更加白皙。马车很简单,实际上就是在一块平板上安置上前后两张二人简易沙发,两个车轮是木头制的硬车轮,外沿好像箍了一个铁圈。记得在电影《基度山伯爵》里见过这种马车,只是眼前这一辆更简陋一些。他们就是门诺派教徒。在这个地区,有4000多门诺派教徒,大多是德国人的后裔。

不断有马车经过。一辆接一辆坐着这样一群穿戴着同样式样、颜色的衣帽的“16世纪的”男女老少的马车,像从时光隧道里冒出来,驱驰在21世纪的现代化公路上。路边一群男青年,一色的黑色礼帽西服领带,虽然边走边说笑,给人的感觉却像是一群呆板的古董;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小女孩,也是一色的黑色软帽披肩长裙。看着他们好像在看电影《苔丝》里的场景。

他们都向一个方向行进,赶往他们的教堂。在传统上他们是20到30家人为一组,聚集在一户人家的大厅里做礼拜,但现在他们也建立了大教堂。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教堂在哪里。我知道,教堂建筑多半有高高的尖塔,并且总是最高大、最华丽的,可一路开车过去,却找不到这样的建筑物。正有点失望,在路过一栋像仓库的平房时,却突然发现房子后边停满了马车。“啊!这就是教堂。”我们不禁惊叹起来。

看见最后几个人进入教堂,附近没有了一个人影。几十辆马车一排排停在空地上,几十匹马静静地站在车前。看不见信徒们的身影,听不见他们祷告的声音。但是,我知道,在那间再简陋不过的教堂里,有着一些多么虔诚的心灵!

毫无疑问,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支持着他们一代又一代几百年如一日地过着这种近乎苦行僧的隐居生活。但是,在加拿大、美国这样高度富足而又崇尚个人自由的社会里,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又是如何跟随着他们的父兄,坚守着他们的“世外桃园”的呢?

有学者对美国的门诺派社会进行过专题调查研究,透过调查报告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描绘门诺派社区得以存在的原因的词汇:“宽容”。

对年轻一代,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虽然父辈的教育和引导使门诺派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里扎下了根基,但是在受洗礼前也允许他们参加世俗社会的活动,纵情欢乐。成人后,是否留在门诺派社区,他们也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恰恰是参加世俗社会的活动,使他们看到了世俗社会的种种弊病,如贪婪、欺骗、吸毒、暴力、离婚、同性恋等等,使得他们绝大多数选择了留下。对选择离开的人,他们也不歧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受教育较少,在世俗社会谋生困难,也是他们选择留下的一个因素。

此外,门诺派社区也不断地有选择地放弃对一些事物的抵制,如搪瓷盆、旅游鞋过去都在禁用之列,但现在已经普遍使用了,也允许在紧急情况时乘坐汽车。

在回程路上,我们来到门诺人的星期日农产品市场,人头攒动。商品大多是食品,我们买了一罐蜂蜜和一罐草莓酱。我们也看见为人画肖像的画家,拉着小提琴敞开琴盒收零钱的街头音乐家。这里和国王大街,实际上就是门诺派社区增加收入和与世俗社会交流的一个平台。

另外还有一个“宽容”,世俗社会对门诺派社区的宽容。门诺派社区不允许子女接受中学以上教育(他们认为过多的教育只是增加人的烦恼),不服兵役,都是违反法律的。但通过谈判、协商,都采用了变通的办法,理解和尊重门诺派的习俗,容忍他们的做法。没有整个社会的宽容,门诺派社区的存在也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认为,门诺派社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如何去选择,该在哪里停步,在传统的外表下有选择地享受现代化的内容而不必付出更高的代价,避免了现代社会的许多弊端。甚至认为,这是传统和现代矛盾而有机地共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提供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模式。

一份门诺派的2003年资料显示,现在全世界有大约130万门诺派教徒,分散在除南极外的各个洲的几十个国家里。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个社区,90名教徒,台湾地区有1678人。中国的门诺派教徒,他们在哪里?他们能守住自己的“桃花源”吗?

(2009-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