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是唐朝京城长安的门户,也是保护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打开潼关的大门,唐王朝的命运就可能会为之改变。当时,防守潼关的是突厥人哥舒翰,他勇敢善战,长于用枪。安禄山的叛军逼近潼关时,唐玄宗想借助哥舒翰的威名把敌人吓走,就任命他做天下兵马副元帅,统兵二十余万,抵御叛军。哥舒翰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二十多万唐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组织松弛,没有斗志,并不能真正打仗。因此,他采取以守为攻的稳当办法,挡住了敌人的几次进攻。屯驻在潼关外围陕郡(今河南陕县一带)的叛军将领叫崔乾祜,他看到哥舒翰坚守潼关,不轻易出战,就故意出动一些老弱病残的军队前去挑战,引诱唐军出击。
哥舒翰是个作战经验很丰富的统帅,自然不会上当。可是,唐玄宗得知这个情况以后,不顾哥舒翰和郭子仪、李光弼坚守潼关的建议,派使者接二连三地催促哥舒翰赶快进军,收复陕郡、洛阳等地,哥舒翰不敢违抗唐玄宗的旨意,无奈之中带病领兵出了潼关。在灵宝县(今河南灵宝)西南,唐军果然中了叛军的埋伏。经过几场苦战,唐军惨败,哥舒翰带着剩下的几百人马退回潼关。崔乾祜指挥叛军紧紧追赶,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把潼关攻占了,哥舒翰被抓,最后被叛军杀害了。潼关失守,京城长安暴露在叛军的面前,使唐王朝陷入了更加岌岌可危的局面。
点 评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政治腐败和军事管理松懈的结果,它与前几次的政治斗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质。以前是政治斗争,仅仅是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目的并不是为了推翻唐朝的统治,而这次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唐朝统治者,目的是要改朝换代。
晚年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安禄山正是在他一步步地放纵之下走向反叛道路的。在“安史之乱”
发生之后,他已没有能力再挽回这一切,在潼关之战的决策中又一次显示了他晚年的昏庸。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只是一个有野心的莽夫。他实行残暴的军事政策,激起了老百姓的极大愤怒,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最终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次打击却把唐王朝从兴盛的顶端拽到了“死亡”的边缘。“安史之乱”留下的各种隐患最终导致了唐朝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相关链接
安禄山小传
安禄山是胡人出身,自小生活在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母亲阿史德,是突厥中的巫婆,相传她向战神轧荦山祈祷,神应而得子。因为母亲后来嫁给胡人将军安延偃,安家在开元初(713)归顺了唐朝,才取名为安禄山。
他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只不过是一个不很安分的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2)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职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年(751)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和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
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度使到身兼三镇节度使,荣耀君宠达到顶峰。这是在玄宗时期一个守边大将最为迅速的发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