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弩与一对父子的命运有着传奇的联系。起初,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父亲带领四千骑兵,从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即当时的右北平郡出发,向北推进数百里之际,前方出现四万骑兵,为首大将,便是匈奴的左贤王。

敌众我寡,显然士兵们都很恐慌,此时父亲便派出儿子,带领数十名骑兵,径直冲入匈奴的骑兵阵列,而后完好无损地从两翼回到汉军本阵,此时儿子便轻松地说:“胡虏易与耳!”即这些胡人好对付得很。

这当然是老爹为了稳定军心,故意让儿子跑了这么一趟(这也是对儿子素质过硬的肯定),据说汉军士兵的心,暂时就此放下。

但事实上,四千人打四万人,这不是开玩笑吗?汉军又不是铁人军团,匈奴人来回奔驰,箭如雨下,汉军顿时就被射死了一半人。

这个时候,老爹便拿出了一把黄颜色的弩——这弩叫作大黄,系用兽角制成,是当时射程最远的武器,据说可达四百米——此时老爹以大黄弩连续发射,对方匈奴军阵中便有数名带兵官(裨将)中箭倒下,造成一阵混乱,一时之间进攻便停止了。

这一战,一直持续到次日另一路汉军的到来,匈奴才解围而去。此处用弩的老爹,便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而为其掠阵的儿子则是后来被霍去病挟私恨射杀的李敢。

三十九年后,李广的孙子,便是李陵,带领五千来自南方(一说是湖北一带,另一说则是丹阳,即西楚霸王项羽的江东)的步兵,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的居延城向北走(当然也有车,主要用来运辎重兵器)了整整三十天,终于到达今天蒙古国的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源以南,即当时的浚稽山。

在这里,李陵的五千人遭遇了匈奴的绝对主力——单于的三万骑兵。李陵下令,把大车排列成营垒(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后世美国人应对印第安人组建的车营),而后带兵在营垒之前排开阵势,前排是长戟和盾牌兵,后排则全部使用弓弩。

匈奴见汉军人少,以为可以轻易攻破,没想到这一伙来自南方的汉人猛得很,李陵一声令下,一千张弩齐声发射,顿时箭如雨下,匈奴人根本没有躲避的机会,纷纷应弦而倒——于是原本是匈奴围攻汉军,反而变成了汉军追着匈奴人打,一直杀到山上,杀死了数千匈奴人。

这便是史上著名的浚稽山之战,最终李陵的部队撤退到今蒙古国最南端的戈壁区,当时叫作鞮汗山的山脉附近,五千人还剩下三千多人,一天之内便将所携带的五十万支箭全部射完(按照《史记》的记载,李陵部先后一共射死匈奴近万人,几乎是五十箭射死一人的比率),前文所讲的长戟盾牌兵几乎全部阵亡。他们手里只剩下随身的短刀,大部分人甚至只能斩断车轮,拿辐条当武器,而此处又地逢险要,匈奴从山上扔下石块,很多汉军士卒都被砸死。

于是在这个时候,李陵说了一句话:“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再给我几十支箭,就能冲出困境了!

结局自然是李陵被俘,但弩在这两场战事中显示出来的巨大杀伤力,已然足以震撼后来人。

为什么弩会这么牛呢?

很简单,因为中国弩,很大程度上是跨越时代的机械武器。和同一时代的戈、戟等兵器不同的是,它是有机关、有准星,甚至还能延时发射的武器。

弩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为木质,弓横于臂前,臂偏后的位置,是弩机,即一张中国弩最关键的部件,一般由铜铸成。其中包括了五个部件,其一是望山,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瞄准器。汉朝的弩,望山上一般有刻度,更容易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其二是悬刀,相当于现在的扳机。其三是钩心,以及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

◎弩机示意图

装箭时,弩手用手拉望山,钩心被带起,它的下齿卡住悬刀刻口,用牙(挂钩)扣住弓弦,箭矢装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此时弩手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弦脱钩,箭即随弦的急速回弹而射出。

说得简单一点,弩优于弓的关键就在于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一边用力张弦,一边费劲瞄准,由此大大提升了命中率。

这样机构巧妙的机械兵器,居然出现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你说奇妙不奇妙?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于河南洛阳出土的最早一件弩,就制作于战国中期。铜质弩机,木质弩臂,前端装错银的蛇头状铜承弓器,末端是错银的铜弩踵。

但是中国弩的历史,应该远较这件实物来得早。《韩非子》说:“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上古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尚多山林,所以毒蛇猛兽数量不少,于是山里的猎户纷纷设下一种叫作“窝弓”的机关来捕杀猛兽;若是猛兽陷入机关仍顽强抵抗,便用早期的弩,将其射杀。

在春秋战国时期,弩的技术初步成熟。《孙子兵法》里有一句:“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可见孙武对弩的特点也颇有认识。而到了战国,《孙膑兵法》又说,弩的威力极大,可以“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在战况激烈的七雄争霸时代,弩至少经历了两次升级换代。第一代,是擘张弩,即一种用双臂拉开的弓弩,射程可达两百步以上。到战国后期则出现所谓升级版本的蹶张弩,即不再用手,而是要用脚踏的方式拉开弩,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譬如十二石弩,便号称可以射六百步,当然较前者,弩机更坚固,还加装了名为“铜郭”的强化机槽。

《战国策》里有一句话——“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是当时韩国弩的四大品牌,射程都超出六百步。当时韩国的射手,可以做到连续发射不停歇,在远处可以射中敌人的胸膛,在近处可以精确射穿敌人的心脏。

当然苏秦说话以夸张著称,韩国人的弩真这么厉害吗?如果真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被秦国给整垮了?中国人历来是胜者为王,我们还是来看一下秦国的弩。从秦俑坑的实物遗迹来看,秦军至少有三种弩。其一是木质的普通弩弓,末端安有青铜弩机;其二是远程弩,弩臂上重叠了一根木条,在弩臂上还夹有铜饰件,张力更强,射程更远;其三是大号弩,因为在俑坑里发现了重量达一百克的特大型号铜镞,其被认为是至今兵器史上发现的型号最大的铜镞。既然箭镞都如此夸张,弩的身型必然也十分长大,只可惜木质部分早已腐烂,仅剩下青铜弩机,但出土后依旧活动自如。

中国影视作品,如早期的《秦颂》,一直到后期的《大秦帝国》,莫不尽力抬高秦军冷兵器的强大,似乎秦灭了六国,所以秦军一定是最勇猛的,秦的冷兵器(如弩)也一定是最好的。这个怎么说呢?不论是否赞同,至少也该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吧。某位秦俑博物馆馆长,曾对媒体记者表示,一张秦弩的射程,可以达到七八百米,是现代AK-47自动步枪射程的两倍。此言一出,在我们古代史作者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秦始皇兵马俑坑里出现的弩,基本上还是擘张弩,即士兵使用双手就可以拉开的弩,发射箭矢所需的力量最小,射程也最近。到汉朝时期,按照拉力的大小给步骑兵分配弩,步兵用的是力量更大的蹶张弩,骑兵才用擘张弩。但是在秦这边,不论步兵骑兵,都是清一色的擘张弩。此外,秦汉时期,弩按照所需拉力的分量,分作若干等级。通常而言,普通士兵能拉的弩弓,在一石(据《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录,汉代一石约59斤)这个等级。如果能拉开两石以上的弩,是要受到重奖的。而一石弩的射程,为百步,差不多是现在的一百多米。秦弩比汉弩原始,主要是在准确度的判断上,有望山而无刻度,基本上就是靠个人经验毛估,所以真实的秦弩有效射程尚不足百米。至于AK-47自动步枪的有效射程,我不是专门研究现代枪械的,但也知道起码在三百米。这位馆长说秦弩的射程是它的两倍,这个结论不知从何而来。

其实,如电影《英雄》之类,大肆夸张秦军弩兵的战斗力,就是一种对历史的错误解读。这种历史影视不尊重史实的现象由来已久,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接着说真实的历史,弩由秦入汉之后,在汉匈战争中便成为汉军碾压匈奴人的绝对王牌武器。前文所述的李广、李陵事迹,便是很好的证明。《汉书》里有一句话:“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五个匈奴人才能和一个汉人打平手,为什么呢?匈奴人的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到了东汉末年,袁绍和公孙瓒两股势力之间爆发战争,“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就是这八百先登,击败了公孙瓒的骑兵。起初公孙瓒骑兵发起冲锋之际,麹义的部队都蹲在盾牌下面不动,差不多数十步距离之际,忽然全部同时起身,发出西北人的狼啸般叫声,继而“强弩雨发”,在东北一带纵横多年的控弦骑兵,有人说就是所谓白马义从,居然被一举打败。

当然,汉弩的终极版,还得说到诸葛亮的发明创造,我们一般叫它诸葛连弩,简称诸葛弩。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支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扳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支,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支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给人印象,好似机关枪一样,可以连续发射。

只不过,发明诸葛弩的蜀汉,和当初号称天下劲弩第一的韩国一样,命运都是顺应弱肉强食而被敌人所吞并。这恐怕也是因为,弩再厉害,也得有强大的军人来驾驭它。而强大的军人,更需有效的国家制度来组织协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就拿弩来讲,诸葛弩后来被一个国家加以改进,成为五矢连弩,体积、重量大大减轻,这是哪个国家的明白人呢?

马钧,魏国人!

同时还要讲一下的,是中国人的箭。由于箭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为了达到尽可能杀死对手的目的,早在商朝,便已经设计出了凸脊、三角形扁翼的铜箭头,这个造型关键就在于两翼的倒刺,一旦箭头刺入敌人的身体,倒刺就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而难以拔出,造成致命的流血伤害。到了秦人手里,又在箭头里大量掺铅,似乎秦人知晓铅对人有毒——当然也有一个可能,就是铜不够用了。

汉代开始铸造全铁质的铁箭,铜箭头的完全退出差不多在汉朝后期。此后扁平四棱形的锻制铁箭,便成为古代箭支的主流款式。在日后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中,箭头变得更硬更长,可以穿透越来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取其性命。

另一个就是射箭的小玩意儿——扳指!最初发明应该是在商朝,有人认为这个扳指,就是后来戒指的初期版,这个不知是否真的如此,但扳指确实作用巨大,因为拉强弓硬弩,对手指的伤害确实很大,没有扳指,射速必然因疼痛而降低,严重点甚至割伤手指。司马只是偶然有闲去射射箭,可若是没有牛皮护手的话,射不了一会儿就会感觉手部疼痛。所以扳指的出现,真的是古时候射手的一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