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神策军,这支军队在中后唐的历史上很是有名,因为它几乎就等同于大唐的御林军,而唐朝原有的那些南衙的金吾卫、千牛卫,北衙的羽林、龙武军,至晚在唐代宗时代都成了摆设,只在皇帝出行之际充当仪仗队而已。835年的甘露之变,唐文宗和宰相李训联手,打算除掉宦官势力,就设计了让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出来报告,声称左金吾卫中庭后面的石榴树上,夜里降下甘露。当时认为这是一种祥兆,于是皇帝就让韩约领着仇士良等宦官头目到金吾卫的院里查看,结果风一吹,露出了帐幔背后埋伏的几百名金吾将士。仇士良大喊一声“不好”,宦官们抬着皇帝就跑回大殿,而后关上殿门,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出动神策军,第一目标就是清除那些金吾卫的人。这个时候就考验金吾卫的战斗能力了,但结果很遗憾,基本上就是神策军追着金吾卫打。神策军打完金吾卫,又去抓公卿大臣,《新唐书》说:“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半空。”

神策军在某种程度上很像是明朝掌握在魏忠贤手里的锦衣卫,只是唐朝的情况比明朝还要糟糕。明朝的崇祯皇帝一声令下,锦衣卫就去抓魏忠贤,因为锦衣卫毕竟是天子的兵,魏忠贤只是天子的奴才。相比之下,唐朝的神策军实质上已经不是大唐天子的兵,而是宦官的武装了。

那么,神策军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可叹的是,最早的神策军原本也是根正苗红。天宝年间,由于吐蕃的不断骚扰,唐蕃关系在很长一个时期是战争而非和平,所以哥舒翰在击败吐蕃、收复黄河九曲后,便请求在唐蕃边疆设立八个军,神策军便是其中之一,驻扎地在甘肃省临洮县以西二百余里的磨环川,洮水南岸,对岸就是洮阳郡。当时第一任神策军使由洮阳郡太守兼任。

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发出旨令,让“河西、陇右、朔方,除先发蕃汉将士,及守军郡城堡之外,自余马步军将兵健等”全部来长安救驾。此时的神策军便在将军卫伯玉的带领下,奔赴关中——当时只有一千多人。再往后,这支军队便移交给陕州刺史郭英乂,让他做检校神策军使。等到郭英乂进京做御史大夫,这支军队就交给了当时的宦官头子鱼朝恩,让他做天下观军容使,并统率京师神策军。虽然稍后鱼朝恩失宠被杀,但神策军由宦官掌管成了惯例,且兵力不断增强。唐德宗时期,曾一度委任一个叫白志贞的非宦官统领神策军,但不久发生兵变,白志贞统领下的神策军完全没有宦官时代那么得力,最终神策军又回到了宦官手里,此后一直到唐朝灭亡,神策军都是一支听命于宦官的武装力量。鼎盛时代,这支军队人数达到十八万人。

唐朝的历任皇帝上任后,都要大行犒赏这支军队。譬如唐穆宗即位后,就一次性赏给每个神策军军士五十缗,而一缗就是一两银子。相比之下左右金吾只有十五缗,只是神策军的三成。早些年,唐朝按制度还会派御史去巡查监察,看看神策军有没有做不法之事。结果到803年,当时的监察御史崔远进入神策军驻地,不但没资格巡查,还被抓起来打了四十大棍,撤职流放到偏远外州。

不过,神策军与宦官勾结的结果是战斗力的迅速丧失,狐假虎威抓抓金吾卫这些仪仗队还行,面对真正的军人就吓得屁滚尿流。黄巢打进长安,神策军四散溃逃。军阀李茂贞进逼长安,还没打呢,神策军就溃败逃亡。最终朱温杀进长安,神策军便遭彻底废除,但这已是唐朝的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