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自从阳历正月一号起,上海的《申报》《时报》《新闻报》上,都登着“大中华函授学校”的招生广告。

那函授学校的地址,在天津路长兴里九号。校长冯逸庵,是一个高级师范的毕业生。校中课程,分为国文、英文、商业三科,科目很完备,各科所聘定的教员,均在报上宣布,大概都是一时知名之士。学费也定得不贵,国文、英文两科,每学期只收十元,商业科加一倍,每学期二十元,讲义等费,一概在内。若是一个人兼读两科或三科,还可以格外优待。报名的时候,须预先缴足一学期的学费,各科都是两年毕业。

据广告上说,商科毕业的学生,校中还可以替他保荐职业。所以自从这广告登出之后,报名的人很不少,一个月之中,居然收到了二百几十个学生。学校还没有开门,报名的人,就这样踊跃,真可算得是十分发达了。

五个月之前,这位大中华函授学校的校长冯逸庵先生,还在亚东公学当教员哩。将近暑假的时候,偶然为了一件事,与校长发生了意见,一时负气,就毅然向校长辞职。

校长虽然再三挽留他,他却执意不肯,等到暑假之后,便把铺盖行李搬出校去,住在一个亲戚的家里。他原籍是浙江乌程[1]县人,家世清贫,并无什么恒产。一家数口,都靠着他一个人养活。

这一回他在亚东公学辞职出来,因为那生计上的逼迫,心中非常愁闷。所以暑假期内,他就暂时住在上海,四处托人设法,要想找一个适当的职务。但是上海的社会,实在是人浮于事,谋事很不容易,隔了一个多月,方才有一个朋友,把他荐到一家陈公馆里去,教授几个小孩子。每天功课很多,束脩[2]却送得极薄。这种门馆式的西席[3]先生,逸庵本不愿意去就的,但是闲着没事,也不成个事体,只得勉勉强强地答应下来。

那陈公馆的主人,名叫陈康侯,是广东潮州人,据说家里很有几个钱,还开着两爿洋货字号。此人烟瘾很大,又娶了两个小老婆,家里排场十分阔绰,每天非睡到下午四五点钟,不能起身。所以逸庵在他家教了几个月书,轻易却绝不能见这位东翁的面孔。

逸庵天天与几个小孩子厮混,实在觉得无聊得很,可是一时又找不出什么好一点的事情来,心中十分焦灼。

到了阳历十二月上旬,他无意之中,忽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原来有一个新交的朋友,忽然竭力帮助他,开办了那个大中华函授学校,自己居然做起校长来,这真是逸庵所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那个出力帮助逸庵的朋友,名叫杨德泉,就是陈公馆主人陈康侯的内侄,是个商界中人,向来做洋货掮客[4]的。此人年纪不过三十左右,办事却精明强干。他没事的时候,时常到陈公馆来闲逛,渐渐地便与冯逸庵认识,两人谈得很投机。

从此之后,德泉每到陈公馆来,就找冯逸庵谈天。逸庵因着境况不佳,每每与德泉谈起,总有些牢骚抑郁的话。

德泉问他:“既然不高兴做西席,为何不另谋一个职务?”

逸庵叹口气道:“我也未尝不想另图发展,可是没有恰当的机会,也是枉然。我前年有一个朋友曾经开办过一个中英文函授学校,当时学生很多,办得十分发达,后来这位朋友因为另就别业,生生地把这函授学校解散了,我当时替他很可惜。如今我也想要照样地办一个,可是开办的费用,大约至少也要三四百块钱,我现在两手空空,怎样办得起来呢?”

德泉听说,也替他叹了一口气。

隔了一个多月,这时候已经是十二月的上旬,有一天德泉到陈公馆来,忽然兴匆匆地问逸庵道:“你不是说要办一个函授学校吗?现在还想办不办呢?”

逸庵道:“办是想办,可惜没有开办费啊!”

德泉道:“你若果然要办,所有一切开办费,我可以替你代垫,将来你收下学费来,还我便了。”

逸庵喜道:“这话当真吗?”

德泉正色道:“谁来骗你不成?”

逸庵见德泉真肯拿出钱来帮助他,心中十分高兴,当时就与德泉商议开办的计划。

德泉劝他在中英文之外,加添一种商业科,收费可以略巨。所有各科的教员,必须聘请几个知名之士,以便登报号召。这两种意见,逸庵都很赞成。

德泉又说:“学校的房子,我也替你留心找着了,就在那天津路长兴里九号门牌,有一所两上两下的房子,本来开着一家钱庄,就在这几天内,快要迁移了,听说房租还不贵,我们不妨把它顶了下来。校中倘然嫌多,将来还可以转租给人家的。你若赞成,我明天就替你去租下来,所有一切顶费小租等项,我都替你垫付便了。”

逸庵听了,岂有不赞成之理,当时一口答应。

德泉又说:“校中一切木器等类,都可向嫁妆店去租的,所有各科的教员,倒要你自己去接洽。此地的门馆,你既然不十分高兴,从下月一号起,不妨就辞掉了它,专心去办那函授学校。但是我却只能暗中帮助你,不可教别人知道,你千万要严守秘密。因为我姑夫倘然知道了,一定要怪我多事,他老人家发起脾气来,于我的前途,却很有妨碍的。至于你倘然要钱用,尽可向我拿,将来一总还我便了。”

逸庵也不明白德泉对于自己为何这样热心,他心中只觉感激得说不出来,当下便一一答应了。

自从那一天起,两个人便分头进行。房子也租好了,教员也聘定了,一切都已布置齐楚。德泉果然替他垫出了三百几十块钱,逸庵感激非常,当时便去见那陈康侯,把门馆辞去。康侯略略敷衍了几句,倒也并不十分挽留。

到了月底,逸庵便搬到新屋里去住。这时候新屋里已经把租来的木器,陈设起来,收拾得焕然一新;门口和弄堂口,便把那块“大中华函授学校”的招牌钉起来。

德泉又荐来两个人,一个是书记江祖淹,一个是茶房阿炳。阿炳陪着逸庵,住在学堂里,江祖淹却是早来夜去的。

布置完备,逸庵把招生的广告,送到《新》《申》《时》三个报馆里,叫他们从正月一号起,登在报上。

开学的日期,定在三月一号。这么一来,这个大中华函授学校,总算是具体地成立了。

德泉替逸庵所借的房子,果然是两上两下的一个石库门[5]。这种函授学校,是用不着课堂的:逸庵把楼下的客堂,做了会客室;楼上的次间和厢房,做了办事室;客堂楼上,做了卧房;茶房阿炳,住在灶披楼[6]上的亭子间里;楼下次间连厢房一大间,空着没用,依逸庵的意思,要想贴张召租,把它转租出去。

德泉却拦阻他道:“这一间不必转租给人家了,就替我留着吧。我有个姓王的朋友,向来在北京农商部当差使,阴历年底,据说要回来了。他前天有信给我,托我替他找一间房子,他只带着一个当差的,却又不愿意住旅馆,我想这一间借给他住,倒也很好。现在横竖空关着,我有几箱洋布,一时没处安放,明天就拿来放在这一间空屋里,等那姓王的到来,再想法子搬出去便了。”

逸庵听了,自然也很赞成。

隔了两天,德泉果然把六箱洋布,搬运过来,堆放在空房里。德泉又恐怕有什么差池,便自己带了一柄外国锁来,将门锁上。

色色[7]布置完备,逸庵便天天坐在学堂里,等候学生来报名。闲着没事,便编辑几种讲义,预备开学时应用。

自从广告登出之后,报名的学生,居然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一个多月工夫,报名的居然有三百多名,学费一共收到了四千五百几十块钱。除了还去德泉所垫的三百几十块钱之外,还多着四千块钱。

逸庵恐怕这笔钱放在学校里,不大稳当,便托德泉替他存放。德泉便替他介绍一家大东商业储蓄银行,把四千块钱存放进去,挂了一个活期存款的户头。银行中出立一本簿子,交给逸庵,以后每月发各教员束脩时,便可以随便签出去了。

德泉劝逸庵,这笔存款不必用学堂的名义,所以存户的名字,只写了“逸记”两个字。款项往来,就用“逸记”两个字的图章为凭。

逸庵拿着存款簿据回来,要想放在自己的皮箱里,德泉说这种皮箱虽然锁着,实在很靠不住,所以他把自己家里的一只铁箱搬了来,借给逸庵。逸庵把铁箱安在办事室里,存款簿据以及一切贵重的东西都放在铁箱中间。这样一来,自然是万稳万妥的了。

以上所叙述的,都是大中华函授学校创办的历史。但是以下却要提起那一件离奇不测的案子来了。

这一天是阳历正月十八号,便是阴历的十二月二十日。

那时候将近阴历的年关了,逸庵的家里,虽然接连着来了几封信,催他回去,但是逸庵因为学校里走不开,决计就在上海度岁,不回去了。

发生这案的那一天,下午四五点钟,忽然有一个浦东乡下人,找到学堂里来,要寻茶房阿炳。阿炳出去一看,却不认识他。据那人自己说,是阿炳的近邻,因为阿炳的母亲,在门首跌了一跤,忽然神志不清,便溺俱下,像个中风的样子。阿炳的妻子,急得不得了,恰好他要到浦西来,所以托他带个信,叫阿炳赶快回去。

这人说完之后,茶也不喝一口,掉转身告辞去了。

阿炳得到了这个消息,自然十分着急,便进去与逸庵商量,要告假一天,回去看看。逸庵听说他母亲快要死下来,自然不能拦阻他,只得让他走了。

这时候书记江祖淹,早已回去,阿炳一走,偌大的一所房子里,就只剩了逸庵一人。幸而逸庵胆子很大,倒也并不在意,吃过晚饭之后,编了两张讲义,看了一回书,把前后门仔细关好,便上床睡了。

逸庵平日起身得很早,大概至迟七点半钟,总要起来了。十九号早晨,将近九点钟时候,书记江祖淹到校办事,见大门还没开,心中觉得有些奇怪,用手碰了几下,也没人来开,更觉得诧异了。

他便绕道到后门口,后门却虚掩着,没有关上,用手一推就开了。他从后门进去,走到客堂里,静悄悄一个人也不见。他疑心逸庵和阿炳都在楼上,便移步上楼,跑到办事室里。刚踏进门口,一眼便望见那屋角里一只铁箱的门,开得直洞洞的,箱子里东西,弄了一地,好像有人在那里乱翻了一阵的样子。

他不禁大大地骇了一跳,照这情形看来,不言而喻,一定是有梁上君子光顾了。但是逸庵和阿炳都到哪里去了呢?

他一面想,一面急忙退了出来,放声喊了两声“阿炳”,没有人答应。到灶披楼上去一看,阿炳不在那里。当时他的心中便起了一种幻想,莫非阿炳起了歹意,把逸庵谋死,偷了铁箱里的东西逃走了?

要是果然如此,那么逸庵或者已经死在卧室里。他同时又想到这学校里办事的,只有三个人,现在倘然一个谋死,一个逃走,屋中只有他一个人,铁箱是被人开了,箱里的贵重东西,是被人拿去了,这件事发作起来,自己岂不是个很重要的嫌疑人吗?

他设想到此,觉得自己一个人在这屋里,实在是非常危险,但是事已如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到冯逸庵卧室里看看,究竟这位校长先生是怎样了。

他走到逸庵卧室的门外,先把手拍了两下,叫了两声,不听见有人答应。他只得大着胆子,用手推门。房门没有下闩,所以一推就推开了。他侧着身子,捱进门去,只见**帐子垂着,床前放着一双鞋子。他心中暗暗诧异,难道这时候逸庵还睡着没有醒吗?

他鼓起了勇气,走近床前,把帐子掀开一看,只见逸庵果然安安稳稳地睡在**,还没有醒哩。

祖淹见他这个样子,倒觉得出乎意料之外,当时便把逸庵摇了两摇,要想喊他起来。谁知逸庵任凭怎样叫唤怎样摇撼,总是迷迷惘惘,睬也不睬。

祖淹这时候方明白过来,他曾经听人家说过,有一种积窃[8],身边带着一种闷香,到了人家,先把闷香点着,将屋中的人闷过去,然后任意搜刮,大约那冯校长也中了窃贼的闷香了。他又听人家说过,中了闷香或吃了迷药的人,只要叫他吃一口冷水,或是把冷水喷在他的面上,就能苏醒。所以祖淹便赶紧去拿了一方手巾,浸了些冷水,拿来按在逸庵的面上。果然不多一会,逸庵便慢慢地醒过来了。

逸庵苏醒之后,见祖淹站在他床前,觉得很奇怪。祖淹等他神志略清,便把进门后所见的情形,一一讲给他听,只骇得逸庵直跳起来,急忙赶到隔壁办事室里去。见铁箱的门,果然开着,把箱里的东西检点了一回,别的一点不少,单单就少了那一本大东银行的存款簿,还有一方“逸记”的图章。

逸庵急得双足乱跳,说收下来的学费,都在银行里,要是被别人冒领了去,非但学校不能开办,叫自己怎样对付这班报名的学生呢?

还是江祖淹略有主意,他说:“现在不过九点多钟,银行刚开门,不见得那贼就会去领存款,倒不如赶紧打个电话,问问银行。要是没有领去,就叫他们止付。倘然有人来冒领款项,就可以把人扣留,送捕究办。”

逸庵听他说得不差,便立刻穿好了衣服,赶到东隔壁锠泰洋货字号内,借打一个电话,去问大东银行,这一笔存款,有人来领去没有。大东银行回说,没人来领。逸庵心中一块石头,方才放下,当时便依着祖淹的话,关照了银行,然后回到自己校里。

祖淹问他,阿炳到哪里去了。逸庵说,他因为母亲有病,告假回去了。

祖淹踌躇道:“我看这人很有可疑,为何他早也不去,迟也不去,偏偏昨天晚上他就回去了呢?”

逸庵摇头道:“我看阿炳倒还诚实,不见得与那贼人通同[9]吧?”

祖淹道:“阿炳照外貌看来,果然还诚实,但不知他的心地如何,大概越是靠不住的人,外貌越做得正经,这倒也不可不防的。”

逸庵道:“闲话少说,我们先把楼上下的东西,检点检点,不知可还丢了什么没有。”

当时两人便在楼上楼下,细细地检点了一回。谁知除了铁箱里的存款簿和图章之外,一点也没少什么,唯有楼下的次间厢房里,因为德泉锁着,没有进去。但是从玻璃窗上望到里面,那几箱洋布,原箱不动,好好地安在那里,谅来也没有差池。

依着祖淹的意思,要想去报告捕房,派探查缉。

逸庵是个怕事的人,他说:“银行的存款,既然没有被他领去,便是天大的幸事,我们没有丢掉什么,又何必报告捕房,多此一举呢?这贼白来了一趟,没有偷到什么,也可怜极了,随他去吧,不必追究了。倒是那存款簿和图章失去了,必须要登报声明,免得闹出别的乱子来。停会阿炳来了,叫他去把德泉请来,一来请他把寄在这里的洋布看看,不要丢掉什么,二来还要请他去向大东银行说明,另外补一本存款的簿据才好。”

祖淹也点头称是。

两人正在议论,忽听得有人敲门,祖淹以为是阿炳来了,急忙跑下楼去开门。谁知大门一开,却进来一位精神活泼的少年。那少年不过二十左右年纪,戴一副罗克式的玳瑁边的眼镜,披着一件厚呢的大衣,左手插在衣袋里,右手却拿着一顶哈德门的呢帽。

那少年踏进门口,满面笑容地问道:“冯逸庵先生可是在这里吗?”

祖淹点头道:“不差。”

那少年便在大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来,递给祖淹。祖淹接过来一看,片上写着“李飞”两个大字,旁边又注着四个小字,是“鹏图,吴县[10]”。

祖淹请他在会客室稍待,便拿着名片到楼上,授给逸庵。

逸庵见是李飞来了,心中不觉大喜。原来逸庵在亚东公学当教员的时候,李飞还在那里读书,不过逸庵教的是一年级,李飞却在三年级了,两人没有什么师生的关系。逸庵与李飞的表叔朱舍监[11],是要好的朋友,所以和李飞也认识了。逸庵旧文学很好,李飞时时跟他研究,两个人便格外的亲近。

李飞以前所探的几件案子,逸庵都有些知道,所以他一听得李飞到来,心中便非常高兴,顿时三步并作两步,飞也似的跑下楼去,笑着嚷道:“鹏图,你今天怎生倒有工夫来看我,工商大学放了寒假了吗?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恰巧有一桩事情,要托你侦探哩。”

李飞道:“我有一个亲戚,要进贵校的商业科和英文科,对于学费上面,要想格外通融些,所以托我亲自来说。”

逸庵道:“这个何必商量,既然是你的介绍,自然格外通融便了。只是我这里却有一桩失窃的小案子,倒要托你替我查查。”

李飞道:“失窃吗?你且讲给我听,怎样的事情?失掉了什么东西?”

逸庵便把刚才发现的事情,一一讲给他听。

李飞听他说完,仰着头想了一想,忽然说道:“这件事倒奇怪得很呀!那贼既然进了门,为何只偷了一本存款簿,旁的东西,却一点不偷?这是什么道理?”

逸庵道:“这一层我也很觉得奇怪,后来一想,却也有个解释:这贼进门上了楼,见了那铁箱,知道宝贵的东西,一定在铁箱里,所以他一心一意,去开那铁箱,等到偷到了存款簿之后,他以为有四千元可取,心满意足,所以旁的东西,也都不要了。其实我们这校里,除了笨重的木器之外,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呀!”

李飞听说,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怎样知道是中了他的闷香呢?”

逸庵道:“我向来神经很敏捷,晚上睡熟的时候,只要楼上下有一点声音,就能惊醒。昨晚有贼进来,我却一点不知道,直到今天早上有人把冷水浸的手巾,覆在我面上,我方才慢慢地苏醒过来。要不是中了闷香,哪里会这样呢?”

李飞道:“那贼点闷香的时候,他一定已经到了楼上了,难道他进门上楼,你一点也没听见声音吗?”

逸庵摇摇头道:“我实在没有听见。还有一桩奇事,我向来精神很好,晚上睡得极迟,昨天吃过晚饭之后,忽然有些头晕,坐在灯下看了一会书,头晕得更厉害起来,只得解衣就寝,这时候还不到十点钟哩。上床之后,迷迷糊糊就睡着了,直到今天早上,竟然没有醒过。所以不论什么声音,我都没有听见。”

李飞愕然道:“你向来有这头晕的病吗?”

逸庵道:“向来没有这病的,所以觉得奇怪。”

李飞又想了一想道:“这一层倒大可研究,你昨晚吃夜饭的前后,可曾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逸庵道:“除却夜饭,一点也没吃什么。”

李飞点了点头,便立起身来道:“我们到后门口看看,可有什么痕迹吗?”

逸庵便也站起来,领着李飞出去。

两个人走到后门口,李飞看那门上钉着一种弹簧锁。这种锁的背后,有个小机括,把机括扳开,只要将门关紧,那锁就顿时锁上了。从屋内开出去,可以不用钥匙;从外面开进来,却非有钥匙不可。李飞细察那锁的四周,一点没有撬伤的痕迹。

逸庵道:“这门上的锁,只有一个钥匙,现在我的身边,不知昨天晚上,这贼怎样会开了进来的,倒也是一桩奇事。”

李飞摇头道:“大凡做贼的人,一定带着百合钥匙,这种普通的弹簧锁,并不难开,这倒不足为奇。现在我们到楼上去,看看那个铁箱再说。”

逸庵便关好了后门,把李飞引到楼上办事室里,江祖淹也在那里。

李飞叫他把刚才发现时的样子,照式摆出来,然后走到铁箱的前面,仔细察看了一回,很诧异似的指给逸庵看道:“你看这个铁箱的门上,并没有一点损坏的痕迹,这贼怎样开的,倒也奇怪了。”

逸庵道:“大概也是用百合钥匙开的。”

李飞摇着头笑道:“开铁箱的百合钥匙,恐怕目下还没有发明哩。我看这个铁箱一定用原来的钥匙所开。”

逸庵道:“铁箱上的钥匙,我临睡时塞在枕头底下,今天仍旧还好好地放在那里,这贼怎样会弄开的呢?”

江祖淹从旁插口道:“也许他在你昏迷的时候,从枕头底下取了钥匙,开箱取得簿据后,依旧替你放好。”

逸庵道:“这也不对!我把钥匙放在枕头底下,简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贼怎生晓得?况且他得到了东西,尽可把钥匙抛弃,何必定要替我安好呢?”

李飞道:“你这铁箱,不是新买的吗?”

逸庵道:“不是,是朋友借给我的。”

李飞听了一愣,很诧异似的问道:“借来的吗?谁借给你的?”

逸庵道:“是我一个好朋友杨德泉借给我的。”

李飞道:“借来的时候,有几个钥匙?”

逸庵道:“只有一个。”

李飞迟疑道:“铁箱上应当有两个钥匙呀!”

逸庵道:“不差,还有一个钥匙,他早已失掉了。”

李飞道:“这位朋友的话,靠得住吗?万一他还有一个钥匙,失落在他人的手中,以致闹出这件事情来,也是有的。”

逸庵道:“这朋友很靠得住,他说那一个钥匙,已经失掉了好几年了。”

李飞点点头,便命逸庵将铁箱关好,一同走下楼来。

两人到了会客室里,李飞一眼看见那次间和厢房的门,用锁锁着,便问逸庵道:“这里边放些什么东西,为何把门锁起来?”

逸庵道:“这一间已经转租给人家了,里边放着六箱洋布。”

李飞很注意地问道:“借给哪一家的?”

逸庵道:“就是我的朋友杨德泉,替他一个姓王的亲戚转租的,姓王的还没有搬来,德泉所以把六箱洋布,寄放在内。这门上的锁,也是他锁的。”

李飞道:“我要进去看看,可使得吗?”

逸庵道:“这有什么使不得,不过钥匙在德泉那里,须等他到来,方能开门进去。”

李飞摇头道:“不必等他来,我此刻要进去。”

逸庵踌躇道:“门是锁着,窗是拴着,我们怎样进去呢?”

李飞听到个“窗”字,便拍着手道:“有了!我们只要把窗上的玻璃,敲碎一块,伸手进去把栓子拔掉,就可以从窗口跳进去了。”

逸庵道:“一块玻璃,值得几何?你若一定要进去,就这样办便了。”

李飞点点头,走到厢房外的天井里,把四扇玻璃窗,看了一会,拣那靠北第一扇窗的最下一块玻璃,用臂肘向上一撞,顿时把玻璃撞得粉碎。李飞伸手进去,把里边的栓子拔掉,顺手一拉,窗便顿时开了。

李飞把呢大衣脱掉,交给逸庵,两手在窗槛上一按,纵身一跃,便跳进了窗口。

逸庵把大衣挂在会客室里,回到窗前,用一只椅子填了脚,爬进窗去。只见李飞立在洋布箱的旁边,手里拿着绳也似的一条东西,正在那里发怔,脸上的气色,瞬息数变,露着一种很神秘不测的样子。逸庵站在旁边,不敢上前去问他。

停了一会,李飞把手中的东西,用手巾包了,放在袋里,然后指着地板上一摊水渍印道:“这水印哪里来的?昨天晚上,楼上可曾泼翻什么东西吗?”

逸庵看了一看,又向上看了一回,忽然想起来道:“有的,楼上翻倒了一只痰盂,大约是被那个窃贼碰翻的,痰盂内有半盂的清水,一齐倒在楼板上,楼板有缝,所以就滴下来了。”

李飞点点头道:“好险啊!你的性命,倒亏着这痰盂救了你了!”

逸庵听了不懂道:“你说什么?这痰盂会救我的性命吗?”

李飞点头道:“不差啊!要不是这个痰盂,我今天恐怕也见不到你了。这事真可怕,我所经手办的几件案子,要算这一件最是可怕了。”

逸庵还是不明白他的意思,呆呆地问道:“你说我有性命之忧吗?失窃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这窃贼的目的,不过要偷东西罢了,我何至于有性命之忧呢?”

李飞叹口气道:“你自己经过了极大的危险,还没有知道,真是可怜!但是你的危险时期,恐怕还没有过去哩!”

逸庵听了,也有些惊慌道:“我有什么危险?你同我说了,我也好防备啊!”

李飞道:“现在还不能与你说明,就是说明了,你也不见得会相信。有我在这里,决不能袖手旁观,使你坠入危险,你可以放心了。但是我要要求你三件事情:第一,我问你什么话,你须要一一从实地告诉我;第二,我所说的话,你要守秘密,不能叫人知道;第三,我无论与你说什么话,你须要依从我,不可与我反对。你依了我这三桩,我非但保你没有危险,而且还可以替你揭破这桩案子哩。”

逸庵道:“我既然托你办理,这三桩自然都可以依得。”

李飞点点头道:“这屋里我已经看过了,我们还是出去吧。”

当时两人都跳出窗来,李飞道:“你赶快叫人来把窗上的玻璃配好,窗内外的碎玻璃,也要扫干净,不要教人看出来。”

逸庵就打发江祖淹去到玻璃店中,叫人来镶配玻璃,祖淹奉命去了。

逸庵与李飞,仍到会客室坐地,李飞把这函授学校创办的历史,问了一遍。

逸庵详详细细都说给他听,李飞一言不发,眼望着壁上的图画,出了一会神,忽然问逸庵道:“你们吃的饭菜,是自己烧的,还是包给人家的?”

逸庵道:“是包给隔壁锠泰洋货字号内的。”

李飞诧异道:“洋货字号,怎样替人家包起饭菜来了?”

逸庵道:“这也有个缘故,我们这里只有三个人吃饭,自己烧自然不值得,后来杨德泉说起,隔壁锠泰字号,是他的亲戚开的,他家所用的厨房,兼做包饭,价钱很便宜,倒不如就包给他们吧。我也无可无不可,他就替我去说定了。”

李飞道:“这锠泰字号,在东隔壁还是西隔壁?”

逸庵道:“在东隔壁。”

李飞忽然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很急促地问道:“那厢房和次间的隔壁,不就是锠泰的房子吗?”

逸庵道:“正是。就隔着一堍墙罢了。”

李飞点点头,想了一想道:“这锠泰洋货店的东家,是哪一个?”

逸庵道:“这倒没有打听过,只要问问德泉,就知道了。”

李飞道:“没有什么关系,不必问了。”

逸庵道:“你看昨天晚上这件事,阿炳有关系么?”

李飞道:“多少总有一点关系,我看这个窃贼,不是外来的,但是究竟是哪一个,现在还不能说,等我调查明白了,再来告诉你吧。阿炳住的地方,你知道么?”

逸庵道:“他住在浦东烂泥渡。”

李飞取出日记簿,把住址写了,说道:“我去去再来,你托我侦查这事,千万要守秘密,除了江祖淹已经知道外,不可再给第四个人知道,千万不可泄露。”

这时候李飞拿着大衣,走到天井里,见书记江祖淹正在指点玻璃店里的学徒,教他镶配那一块打碎的玻璃。李飞看了一看,便与逸庵告辞,匆匆地去了。

(下)

这一天午后,逸庵刚要去找杨德泉,不料德泉倒匆匆忙忙地来了。

他一踏进门,便问逸庵道:“昨天晚上你们这里,可是失窃吗?”

逸庵诧异道:“你怎样会知道的?”

德泉道:“我刚才为了一笔款子,自己到大东银行去接洽,据银行中的会计员同我说,今天早上,你有电话咨照他们说,昨晚校中失窃,把存款簿据都偷去了。我一听这话,赶快前来一看,不知存款簿据之外,可还失去什么吗?”

逸庵道:“还有一个‘逸记’的象牙图章,也偷去了。除此之外,一点没少什么。”说着,就把早上发现窃案的情形,大略说了一遍。至于李飞来校察看的事,却绝不提起。

德泉听了,也觉得很奇怪。

逸庵道:“阿炳忽然告假回去,很有一点嫌疑,今天他要是来校,我要细细地盘问他哩。”

德泉道:“阿炳这人,平素很老实,恐怕不见会串通外人,做出这种勾当来。但是究竟如何,我也不敢担保他,你盘问他一回,也是好的。至于失去存款簿据和图章,那倒不要紧的,你只要在报上声明一下,现在存款没有领去,我只要替你觅一个铺保[12],写张遗失据,教他们另出一份便了。”

德泉说到这里,回头看见那次间和厢房的门,依旧锁着,便站起来道:“这里边的六箱洋布,想必决不会偷去的,待我进去看看。”

逸庵道:“洋布原封不动,放在那里,你进去看看也好。”

德泉掏出钥匙来,过去开了门,推门进去。不多一会,就踱了出来,脸上露着很诧异的样子。

逸庵问他道:“箱子里的洋布,没有偷去吗?”

德泉点头道:“没有偷去,可是我很奇怪,今天你们谁进去检查过的吗?”

逸庵听他问到这句话,不觉一呆,心中想起李飞叮嘱他的话,意欲不说,但是德泉和自己十分要好,瞒着他觉得又不是个道理,当时便含含糊糊地说道:“不差,你没有来之前,我恐怕里边有什么差池,曾经进去检查过的。”

德泉道:“这门锁着,你怎样进去的呢?”

逸庵道:“我扳开了窗,跳进去的。”

德泉道:“可曾发现什么?”

逸庵道:“一点没有。大概这贼因为门锁着,没有进去。”

德泉听了,也没说什么,依旧将门关好,把锁锁上,便教逸庵写了一张声明失窃的广告,预备拿去登报。

逸庵正在起稿,忽听得敲门的声音,急忙放下笔,出去开门,谁知却是茶房阿炳回来了。

阿炳不等逸庵开口,便很诧异似的对逸庵说道:“不知哪一个爱闹玩笑的,乱造谣言,说我母亲中风,把我骗回去。其实我母亲好好地坐在家里,一点儿毛病也没有,累我倒心急慌忙地跑了一趟,真是岂有此理!”

逸庵听了,很诧异道:“你母亲没有病吗?那么昨天来的那个人,又是谁呢?”

阿炳道:“我家中并没有打发人来,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啊!”

逸庵觉得很奇怪,眼看着德泉,想不出这个道理。

德泉却点头道:“这个贼真好细心啊!他先设法把阿炳支开,然后前来动手,这个计策,倒实在不差。”

阿炳听了德泉的话,莫名其妙,呆呆地看着两人。

逸庵便把昨晚失窃的事,大略说给阿炳听,说时留心察看阿炳的面孔,见他虽然十分惊讶,却并没有虚心的样子。

三个人议论了一会,也没有什么端倪,逸庵把广告的稿子起好,交给德泉,托他代送报馆,又把觅保向银行报失的一层,重重地托了德泉。德泉一口答应,当时便把广告稿揣起来,告辞走了。

第二天早晨,李飞来见冯逸庵,逸庵把德泉与阿炳的话,讲给他听。

李飞听说阿炳已经回来,觉得很出乎意料之外,便把阿炳叫来,亲自问了几句,自己一个人默想了一回,忽然笑着对逸庵道:“这事大概有十之六七,我已经明白了。不过其中还有几层,必须调查明白,方能宣布。至于你的危险时期,目下还没有过去哩。那个要谋害你的人,正在那里竭力进行,仔细想来,实在是可怕得很。所以你必须事事听从我的话,不可违背。这是有性命出入的事,不是儿戏的。”

李飞道:“他倒并不是与你有仇,这也是实逼处此,无可奈何,不过手段未免太辣了。现在我有两桩事情关切你,你必须照我所说的办,千万不要反对。第一桩,因为你在上海危险得很,现在横竖快过年了,你明天必须动身,回转乌程原籍,不可逗留在沪。所有校中的事情,还是托给你的朋友杨德泉,代你主持。等过了旧历新年,你再到上海来,那时候就没有事了。今天你必须要去看杨德泉,和他讲明才好。倘然他不答应,就托给江祖淹也不妨。无论如何,你明天必须动身,不可迁延。就是有人拦阻你,你也断不可答应,这是最要紧的。还有一桩,今天四点钟之后,你同阿炳两人,不可在家吃东西,无论粥饭、小菜,以及各种食物,都不可吃。晚饭的时候,你们俩可以替换出去,到饭店或点心店里,随便吃些什么,果果腹就算了。此事更要秘密,千万不可教第四个人知道。这两桩你能照办吗?”

逸庵踌躇道:“第二桩当然可以办的,至于第一桩,恐怕有些为难。学校新办,事情很多,我怎样可以回去呢?”

李飞道:“你回去暂避一二天,就动身出来,就不妨事了。一切事情,你还是托杨德泉吧。”

逸庵见他说得这样认真,只得答应了。

两个人正在谈论,恰巧阿炳拿进一张《新闻报》来,逸庵把几张报翻了一回,不见自己所登的广告,心中很是诧异,就把报纸递给李飞道:“我托德泉代送的广告,今天没有登出来,不知什么缘故。”

李飞微微地笑了一笑道:“大概他忘记送去了。你停一会见了他,再问他吧。”说着便站起身来道:“我还要去调查一桩事情,晚上八九点钟,我再来看你。那时节还有要紧的话,与你谈哩。”说完,就匆匆地去了。

李飞走后,逸庵便去找杨德泉。

那时候德泉刚起身,逸庵问他广告的事情,德泉道:“报馆的告白,必须下午六点钟之前送去,明日方能登出。昨天我打从你那里出去,发生了一件要紧的事情,当时便把告白忘了,等到赶紧送去,已经来不及了,大约明天总可以登出。”

逸庵又把要回去的话,说给德泉听,德泉道:“校事很繁,你怎样走得出呢?至于你托我代管校务,我是个外行,自己事情又很多,决不能替你代办,我看你还是不去的好。况且我那位姓王的朋友,明后日准到,你们也得见见面。他有一只箱子,向来寄在我的家里,如今他要来了,我想先替他把这箱子搬过来,放在屋里。所有前存的六箱洋布,也要设法搬开,我倒希望你这几天不要回去。”

逸庵道:“我家中有些要事,非得回去一趟不可,大概三四天就要出来的。”

逸庵临走的时候,德泉道:“停一会我想把姓王的那只箱子,亲自送来,有什么事情,到那时再与你谈吧。”

逸庵点头答应,便辞别回校。

傍晚五点钟左右,德泉果然把一只形如画箱的广漆木箱,搬到校中,先把次间的门开了,亲自指挥车夫和阿炳,将那只箱子,抬进屋里。

逸庵问德泉,箱子里装的什么,德泉道:“大概是古玩字画罢了。”

当时因为郑重起见,特地把这个箱子放在底下,却把那六箱的洋布,压在上面。堆叠完毕,德泉依旧关好了门,把锁锁上,与逸庵谈了一回,见天色已晚,方才起身而去。

这一天晚上,隔壁锠泰洋货号的厨房,依旧把夜饭送来,逸庵想起了李飞叮嘱的话,不敢在家中吃东西,便命阿炳将饭菜撤去,并且叮嘱阿炳,教他不要吃这东西。当时便与阿炳替换出去,在附近的小饭馆里,胡乱吃了一点。

九点钟敲过,逸庵教阿炳把前门后门仔细关好,自己坐在办事室中看书。

阿炳正要去睡了,忽然听得敲门的声音。逸庵知道是李飞来了,便命阿炳下楼开门。

阿炳开门一看,果然是李飞。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大包东西,用新闻纸裹着,里边好像是一只长圆形的洋铁罐。

李飞走进会客室,把手中的东西,放在屋角地上。

这时候逸庵已奔下楼来,见了那新闻纸包裹的东西,便问李飞道:“这包的是什么?我的事情,探听得怎样了?”

李飞道:“一切俱已明白,今夜大约可以破案了。这报纸里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动它,破案的时候,或者还要用着它哩。”

逸庵道:“你叫我去见杨德泉,告诉他明天离沪的事情,我已经去过了。”

李飞道:“很好。他怎样说呢?”

逸庵道:“他劝我不要回去,我不答应,他就不说了。”

李飞点点头,又问道:“你们今天晚上,在家里吃过东西吗?”

逸庵道:“没吃什么,连晚饭都是外边吃的。”

李飞道:“那隔壁送来的饭和小菜,都端回去了吗?”

逸庵道:“没有端回去,都安在厨房间里。”

李飞道:“你叫阿炳把报纸包一点饭和小菜给我,我有紧要的用处。”

逸庵便打发阿炳去包了一包饭、一包小菜,交给李飞。

李飞道:“我还要出去一趟,大约一二点钟之内,一定回来。你们等在这里,千万不要睡觉。我回来的时候,大概走后门了,你们把前门堵上了吧。”说完,便匆匆地去了。

将近十一点钟,李飞果然回来了。轻轻地敲后门,阿炳出去,把他开了进来。

李飞走进会客室,把大衣脱掉,挂在墙上。

逸庵问道:“你把那饭和小菜拿去,有何用处?难道里边有毒药,你去化验吗?”

李飞拿着那洋铁筒,走到天井里,逸庵和阿炳,也跟了出来。

李飞走到厢房外玻璃窗前,认明了方才打碎的那一扇,伸手去扳,谁知却扳不开来。

逸庵忙走过去道:“方才杨德泉进去检查时,见这扇窗没有拴,他就拴上了,所以扳不开来。”

李飞道:“这个人倒细心得很呀!现在我只有用我的老法子了。”说着,便把右手的臂肘,向窗上一撞,铿然一声,顿时撞碎了一块玻璃。

李飞伸手进去,拔脱了栓子,扳开那扇窗,先把手中的洋铁筒,放在地上,两只手在窗槛上一按,跳进窗去。逸庵把那个洋铁筒,隔窗递给他。

李飞便吩咐逸庵道:“你命阿炳把地上的碎玻璃片扫去,楼上下的电灯一齐熄了,你两人也从这窗口里爬进来,我自有道理。快去,快去!”

逸庵和阿炳,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又不能不听他的话,当时便把玻璃片扫干净,又把楼上下电灯熄掉,果然一个个都从窗口爬进厢房里去。那厢房和次间里,十分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李飞把窗关好,又把栓子拴上,然后问逸庵道:“这厢房和次间里的电灯机关,装在哪里?”

逸庵道:“就在门背后。”

李飞过去一扳,电灯依旧不亮。

逸庵道:“你不要扳了,灯上没装灯泡,怎样能亮呢?你倘然要开电灯,我去拿一个灯泡来。”

李飞道:“不必了,我们还是伏在黑暗中的好。”

正在答话时,忽听得那会客室壁上的自鸣钟,“嘡嘡”地一连打了十二下。

李飞低声道:“不要响了!这个害人的恶魔,快要出现了,我们还是找一个避匿的地方吧。”说着便拉了逸庵和阿炳,一同走到那堆叠洋布箱的屋角里。

李飞看了一看道:“这箱子的背后,倒是很好避匿的地方,我们就躲在这里吧。”

逸庵道:“难道前天晚上来偷东西的那个贼,又要出现了吗?”

李飞道:“正是!但是他这一回来,他并不是来偷东西了。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啊!如今他快要来了,你们看着那一扇门,不要发声。稍停一会,他自然要开门进来了。”

逸庵诧异道:“这门锁着啊!他怎样可以进来呢?”

李飞道:“锁是没用的,他高兴进来,就进来了。但是你们要明白,他也是个人,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我们不必怕他。等他走进门来,到那箱子的旁边,我们便不约而同地蹿出去,必须要将他捉住。这个人拿到之后,这案子就明白了。现在他快要来了,我们静静地候着吧。”

逸庵和阿炳的心中,都在那里勃勃地乱跳,不知道要闹出什么怪剧来。李飞却极镇定,直僵僵地站在那里,简直像一个蜡人一般。

在这个非常寂静的空气中,忽然听到了一种细微的声音。

这声音真细微极了,可是在这个静悄悄的时候,三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嘀……嗒……嘀……嗒……嘀……嗒……

这不是钟摆的声音吗?

校里一共有两只自鸣钟:一只在楼上办事室的案上,机件极小,钟摆的声音,决不会传到楼下;还有一只挂在会客室的墙上,这只钟的机件很大,钟摆的声音也很响,次间和厢房里,都能听得出来。

但是现在所听得的钟摆声音,非常微细,与那只挂钟的声音不同,所以大家觉得奇怪。

逸庵第一个发言道:“此地哪里来的钟摆声音,你们听得吗?”

李飞道:“对呀!这屋里难道有一只小钟吗?”

逸庵道:“这是一间空屋,哪里来的小钟?”

李飞道:“我听清楚了,一定在这屋里,而且在我们的身边。哦,这只钟恐怕在木箱里边。”

逸庵道:“木箱里都是洋布,怎样会有自鸣钟呢?”

逸庵说的当儿,李飞擦了一根火柴,正在那里察看洋布箱子,只见他忽然跳起来道:“咦?明明六只箱子,怎样却多了一只了?这一个广漆的木箱,哪里来的?”

逸庵听说,猛然想起来道:“我真昏极了!怎样没有同你说?这箱子是杨德泉拿来的,据说是王某之物,大概箱子里有一只小钟,忽然走动起来,所以发出那钟摆的声音来了。”

李飞一听这话,突然从箱子背后直跳出来,大声说道:“这个恶贼,真狡猾极了!原来他已经变了一种计划,我险些上他的当!这样看来,他今夜是不来的了。你们出来吧,我赶快要宣布他的秘密了。”

逸庵同阿炳听了,便都从箱子后跳出来。

李飞道:“赶快去拿两个灯泡来,先把电灯开亮了,方好做事。”

逸庵听说,立刻便开了窗跳将出去,拿了两个电灯泡,递进窗来。

李飞隔窗说道:“你把那门上的搭钮扭断了,开门进来吧!这样爬出爬进,岂不费事?”

逸庵迟疑道:“无端扭断了门上的搭钮,明天要是被杨德泉看见了,怎样说呢?”

李飞冷笑道:“事到如今,你还怕他责问哩!赶快去扭断了吧,我也不高兴从窗口跳出跳进了。”

逸庵见他这样说,只得听他的话,跑到客堂里,想法子把搭钮扭断,开门进去。

这时候李飞已经把电灯泡装好,室中顿时雪亮。李飞便帮着阿炳,把洋布箱一只只搬开,将底下那只广漆木箱移出来,放在厢房的中间。

他又把臂上的手表,映着灯光一看,自言自语道:“十二点二十五分,大概发作的时候,一定是一点钟了。”说时皱了皱眉头,想了一想,便对逸庵说道:“我要出去一趟,大概十分钟就可以回来,这箱子千万不要动,等我回来自有办法。”

逸庵始终不知道他弄的是什么玄虚,只得点头答应。李飞跑到会客室里,把大衣披上,阿炳开了后门,李飞便匆匆地出去了。

隔了不到十分钟,李飞果然回来了。他进门之后,便叮嘱阿炳,叫他等在后门口,要是有人敲门,便开他进来,阿炳点头答应。

李飞走进会客室,把大衣脱了,见逸庵还站在厢房里,眼看着那只奇怪的箱子,耳听着那种嘀嗒的声音,脸上露着一种满腹狐疑的样子。

李飞把他叫到会客室里道:“我们坐一会歇歇吧,停一会有几个客人到来,这秘密就可以宣布了。”

逸庵道:“你何不把内中的秘密,先讲给我听呢?你的办事,总喜欢如此,你自己觉得有趣,我可实在要气闷死了。”

李飞笑着摇头道:“现在距离宣布的时候,不过半个钟头了,你又何必着急呢?”当时便与逸庵随意谈些旁的事情,说时连连看他臂上的手表,自己咕哝着道:“怎么还不来呀?快要十二点三刻了。”

又过了五分钟,他很焦灼似的跳起来道:“这几个人真是饭桶!为何还不到来?难道没有预备汽车吗?”

正说时,忽听得敲后门的声音,李飞方才安心道:“好了,他们来了。”

这时候阿炳已经领了三个人,从后面走进会客室。逸庵定睛看时,前面一个,年纪约莫有四十多岁,头上戴着貂帽,身上披着獭绒的大衣,鼻架金丝托力克眼镜,手上戴着两只钻戒,口中衔一枝雪茄烟,像个很有钱的大腹贾。后面两个,一色穿着黑华丝葛[13]的羔皮袍子,头上斜戴着一顶呢铜盆帽[14],目光灼灼,好像是捕房里的包探。

李飞先替那个大腹贾介绍,逸庵和他通了姓名,方知这人名叫唐宝仁,是安平水火保险公司的华经理。唐宝仁又替那两人介绍,一个叫张桂荣,一个叫徐根生,果然都是捕房里的包探。

这时候逸庵见李飞忽然去弄了这三个人来,不知道是何意思,内中还有一个保险公司经理,更觉得莫名其妙。

其时张桂荣先问道:“那箱子在什么地方?待我们去看看。”

李飞道:“就在隔壁厢房里。”说时便领着众人,踏进厢房。

张、徐两个包探,把耳朵靠在箱子上,听了一听,不约而同地说道:“果然是那个玩意儿!现在我们可要把箱子打开来吗?”

徐根生道:“最好去拿两床棉被来。”

李飞道:“我预备着药水在此,不必用棉被了。”说时,便把那洋铁筒递给徐根生。

徐根生把口开了,拿在手中,大家围立在箱子的四周,静悄悄的一声不响,专等那怪剧的发作。

钟上的秒针,一秒一秒地跳动,长针便渐渐移到一点钟上,会客室里的挂钟,嘡然打了一下,接着那木箱里边,也发出一种很清晰的闹钟声,接连不断。

就在这钟声里边忽听得轰然一声,那箱子四周的隙缝里,突然间都冒出火来。一刹那间,箱子也炸开了,箱子中间简直全是火块。火头蹿起有四五尺高,熊熊炎炎,不可响迩。

逸庵和阿炳,都惊得呆了。

那时节徐根生急忙把手中洋铁筒里的灭火药水,向箱子上一浇。那药水果然厉害,这么猛烈的火,经这药水一浇,顿时便把它浇熄了。

李飞又把众人招到次间的屋角里道:“我们再看看那六只箱子里,究竟装些什么东西。”

两个包探过去一看,那六只箱子,都用钉钉着,一时不能打开。当时张桂荣便开了后门出去,向汽车夫借了一柄铁凿、一个铁锤进来,箱子盖上的钉,一个个敲脱。

箱盖一开,里边的东西便发现了。原来箱子里哪里是洋布,一箱子全是碎乱的纸屑,而纸屑中间,又夹着几罐煤油、汽油,箱底里又有几块碎乱的砖石。一连打开三箱,都是如此。

逸庵看得呆了,李飞道:“不必开了,这种确凿的证据,想来在场之人,没一个不看明白了。现在大家请到外边坐吧,我要宣布这桩事的秘密了。”

大家随着李飞,来到会客室。除却阿炳之外,五个人便围着一张大菜台坐定。大家都呆呆地看着李飞,静听他宣布此案的内幕。

李飞慢慢地呷了一口茶,方开口说道:“此案简单一点说起来,其实是一桩纵火图赔案。不过那恶人的手段,非常狡猾,所以内中还包含一件欺诈案、一件谋命案、一件窃案,情节便格外复杂了。这件案子的实行犯,现在可以不言而喻,大家总知道是那个杨德泉了。其实杨德泉还是受人指使,供人利用。这个指使杨德泉的教唆犯,说出来很是奇怪,原来不是别人,就是逸庵从前在他家教过书的那个陈康侯。”

逸庵听李飞说的话,都出乎意料之外,心中觉得万分奇怪,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李飞。

李飞又说道:“如今要说明我侦探此案的程序了。我昨天刚到这里,听逸庵说是一件小窃案,倒也并不放在心上。后来我一见那只铁箱,心中顿时起了一种疑云。我想这只铁箱,既然是杨德泉家里借来的,而且还有一个钥匙没有交出,那么对于这窃案最负嫌疑的人,便是杨德泉了。

“逸庵又同我说,前晚中了窃贼的闷香,所以一点没有觉察。我却以为一定不是闷香,或者在食物中间下的迷药。但是据逸庵说,除却晚饭之外,并没有吃过东西,我便疑心那迷药就下在晚餐里。所以逸庵黄昏时候,觉得有些头晕,睡到**,就不省人事了。当时我还疑心阿炳是他的同党,非但告假是假的,晚餐中的迷药,也是他暗中下的。后来才知道阿炳并不与闻,全是杨德泉一个人,在暗中捣鬼。

“单就以上几层看来,杨德泉已经犯了欺诈罪和盗窃罪。谁知他的罪名,还不止这二种哩。后来我到楼下,见那空屋用锁锁着,心中有些起疑,设法进去一查,却查得一个大大的关键。原来我在那次间的地板上,发现一根绳也似的火药线。”

说着,便从袋里取出那火药线来,给众人看,又说道:“这火药线的一头,塞在一个洋布箱的缝里,还有一头却有烧焦的痕迹。不过地板上有一方水渍,这个烧焦的一头,恰巧浸在水里,所以就熄灭了。后来方知道这个水渍,是因为楼上碰翻了一只痰盂,滴下来的。我因着这根药线,便想到那六只板箱里边,决不是洋布,大概是火药炸药之类。这药线要是不熄,屋中起了火,逸庵昏迷在床,必定活活地葬身火窟,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

逸庵听他说到这里,脸上失色,身体有些颤动,觉得自己真是死中得活了。

李飞接着又说道:“我当时仔细研究,德泉偷到了存款簿据也就是了,何以定要放火把逸庵烧死?这个人未免太狠毒了。若说两人有什么仇恨,德泉既然能下迷药,把逸庵迷倒,何不就下些毒药,把他毒死呢?

“因这必须放火一层上研究起来,我便想到那纵火图赔的事情了。但是大中华函授学校,并没有保火险,所以我又疑心到隔壁的店家。因为现在纵火图赔的人,心思更巧,往往叫人在贴隔壁开一爿滑头的店号,并不保险,暗中放火,把左邻右舍,一起烧掉。事后调查起来,起火的人家,没有保险,决不疑心他是纵火,而左右被累的人家,自然要照数赔偿。大概德泉闹的,也是这一回事情。

“恰巧逸庵告诉我,这东边贴邻锠泰洋货号,是德泉的亲戚开的,我心中格外起疑。所以昨天下午,我亲自到洋货业茶会上打听,方知道这爿锠泰洋货号,是潮州人陈康侯开的。康侯外表很阔绰,其实亏空得了不得。这爿锠泰,又连年蚀本,今年因为多进了疋头[15],蚀得更多,大约年关一定是难过了。

“所以我预先去咨照唐宝仁先生,叫他请了两位包探,在家中等候,等我电话一到,请他们立刻就来。逸庵所吃的饭菜,我已经请化学家验过,里边果然有一种慢性的麻醉药。我叮嘱逸庵,叫他扬言明日就要回去,故意使德泉知道,可以赶紧在今晚动手。

“我起先以为他仍用前日的方法,谁知他却改变计划,把闹钟装在箱子里,四围放了火药,钟上的闹针,拨在一点钟上,又把极猛烈的火药线,系在打钟的锤上,一到限定的时候,借着打钟的激动,药性爆发,箱子里自然会发出火来。他用这个恶计,我险些上他的当,要不是听见箱内的钟摆声,又怎能揭破这个诡计呢?”

李飞说完,大家都叹息世路险巇,人心难测。到了明天,唐宝仁不等杨德泉起床,便带着两个包探去,把他拿住了。证据确凿,德泉自然不能抵赖,便把他姑夫陈康侯,也攀了出来。捕房内又把康侯也捉了去,解送公堂。

到了审判的那一天,逸庵和李飞,少不得到堂上做个证人。康侯和德泉,一一招认,自然按律严办。

至于那大中华函授学校,仍归逸庵办下去,居然十分发达。

逸庵虽然经过了一种危险,却得到了这样的酬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真是一点不错的!

[1] 乌程:旧县名。秦置。相传有善酿酒的乌、程二姓居此,故名。治今浙江湖州市南。

[2] 束脩:捆成一捆(十条)的干肉,旧时指教学的酬金。

[3] 西席:西宾(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的代称。

[4] 掮客: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

[5] 石库门:一种旧式住宅建筑。正面为两扇黑漆大门,门框、门槛用粗石条做成。进门有一天井,两侧为厢房,正面为客堂。多为楼房,亦有平房。因大门式样类似旧时库房,故名。

[6] 灶披楼:方言,在楼上的小房间,又称亭子间。

[7] 色色:样样;各式各样。

[8] 积窃:惯偷,惯贼。

[9] 通同:串通,勾结。

[10] 吴县:一般指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11] 此处原刊为“监学”,疑似作者笔误,因前文均为“舍监”,故统一。

[12] 铺保:旧时称以商店名义出具证明所做的保证。

[13] 华丝葛:一种提花丝织品,质地细而薄,多用做夹衣料。

[14] 铜盆帽:即拿破仑帽。一种以拿破仑命名的椭圆阔边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