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美丽而灵慧的女子,如同一块温润美好的暖玉。如水的时光未来还要淘洗它,打磨它。

在浪漫诗人与未来的建筑学家之间,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而是选了脚踏实地的那一个。在长辈们的安排下,她和梁思成相识相爱了。

1901年4月20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他自幼受到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澡雪精神,锤炼品格,才学品行都远胜于同辈。位于北京西郊的清华学堂,是用1908年美国退还给中国的庚子赔款创立的一所西式学校,采用美式教育,全英文教学,重视西方科学、艺术、音乐、体育的教育。当年考入清华学堂的学子,多出自官宦富贵之家。1915年,梁思成考进清华学堂读书后,他是校园里异常活跃的少年。他不光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更是喜欢体育运动,比如跑步、跳远、攀爬、体操等,获得过校体育运动会跳高冠军。同时又十分爱好音乐和美术。他因喜爱绘画,任《清华年报》美术编辑;喜爱音乐,学过钢琴、小提琴,还当了学校管弦乐队队长,吹第一小号。他的外语也好,翻译了王尔德作品《挚友》,发表于《晨报副镌》;还与人合作译了一本威尔司的《世界史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是清华学生中的小领袖之一,是“爱国十人团”和“义勇军”中的中坚分子。

可见,梁思成在清华学堂属于令人瞩目的“学生王子”一类人物。在人们眼里,林徽因和梁思成从才情到志趣,从家世到经历,两人无不相投合,可谓佳偶天成,是几乎可以媲美李清照、赵明诚的美满婚姻。

梁思成与林徽因初次相识的时候,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温柔稳重,却不乏幽默。林徽因刚刚十四岁,明眸皓齿,语笑嫣然,如水之明澈,花之娇艳。

那次看似偶然的相见,其实是梁林两家的长辈们有意促成的。1918年,林长民从日本回国。这一年林徽因已经十四岁。林长民开始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操心了。他和梁启超都是声名显赫的政界名流,又都是儒雅的文人名士。一个倡导维新变法闻名于世,一个是立宪派著名人物,因志趣相投而结下了深厚情谊。两位长辈安排了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只是让他们先认识一下,希望一切都能顺利地水到渠成。

于是,十七岁的梁思成和十四岁的林徽因第一次见了面。

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后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思成女儿梁再冰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有这么一段记述:“父亲大约十七岁时,有一天,祖父要父亲到他的老朋友林长民家里去见见他的女儿林徽因(当时名为林徽音)。父亲明白祖父的用意,虽然他还很年轻,并不急于谈恋爱,但他仍从南长街的梁家来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书房里,父亲暗自猜想,按照当时的时尚,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绸缎衫裤,梳一条油光光的大辫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门开了,年仅十四岁的林徽因走进房来。父亲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却仍带稚气的小姑娘,梳两条小辫,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颊有笑靥,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长仅及膝下的黑色绸裙上,她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给父亲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当梁思成第一眼看到林徽因,就被这个亭亭少女的美丽和气质深深地打动了,尤其是她起身离去时甩动裙子的那一瞬,一种轻灵脱俗的曼妙感觉使梁思成终生难忘。

在梁思成的眼里,林徽因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魅力,似灵动的精灵。他好像在悠长的江南雨季里,闻到无数爱情故事的芬芳,看到桃花与柳絮的纷扬影子,与无数光阴的碎片擦肩而过。

在他最美的华年里,遇到最美的她。那时候梁思成就想:如果娶得林徽因,将是自己一生的幸福!

此后,他们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往。但真正确立恋人关系是在林徽因从英伦回国以后,在两家大人的安排下确定的。1921年11月、12月间,林徽因与父亲一起抵达了上海,梁启超派人接林徽因回到北京,又让她回到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不久,梁思成就来到林宅拜访。这一年,梁思成二十一岁。几年不见,他们都有了新的变化,身心都已成熟。林徽因归国后,和母亲居住在林宅后院里。小院内有一架紫藤,紫藤的叶片呈长椭圆形,密密匝匝地缠绕在藤条上,阳光穿过藤萝架,洒下一地斑驳细碎的光影,让林徽因恍若在梦中。

那时,梁思成常来这里看望林徽因,二人相约出去游玩。梁思成待人谦和,斯文有礼,腼腆里透着忠厚。个子不高,看上去却十分精神。“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才华横溢、温柔宽厚的梁家公子面前,少女林徽因的白皙脸色渐渐被温软的春光浸染,桃红一片。那一刻,两人相视而笑,心中温馨无限。

林徽因母亲很中意这个青年,总是吩咐厨师另外精心准备几个菜点。厨师是林长民早年从福州带出来的,做得一手好潮州菜。

母亲看得出来,林徽因是喜欢这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的。

确实,他们无论是出身教育还是文化构成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性情、趣味的相投也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梁思成并不长于言辞,却具幽默感。他的笃诚宽厚让林徽因感到踏实而心安,他不动声色的谐谑,常常让林徽因忍俊不禁。后来,林徽因这样回忆和梁思成的“美好往事”,口气舒缓俏皮:“那时我才十七八岁,第一次和思成出去玩,我摆出一副少女的矜持。想不到刚进太庙一会儿,他就不见了。忽然听到有人叫我,抬头一看原来他爬到树上去了,把我一个人丢在下面,真把我气坏了。”

清华学堂八年的学习生活,那个十七岁的青涩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位青年才俊。和林徽因相爱更让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很多次在那架紫藤下,他望着林徽因,感觉到某种平静相守的幸福和满足。林徽因也沉浸在爱的幸福中,内心充实而喜悦。

爱一个人和被人所爱,是每一个少女的梦想和渴望。而梁思成让她的爱找到了归宿,就像爱情鸟找到了栖息的枝头,从此可以快乐地歌唱。

这对沉浸在快乐中的小儿女只要到了一处,就有说不完的话。

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话题,常在一起憧憬未来。对于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的未来,家里早有安排。一待梁思成从清华学堂毕业,就送他们去美国留学深造。

当梁思成和林徽因憧憬着未来的时候,谈起了今后的专业选择。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在伦敦有一个同学,能花好几个小时在画板上把房子画出来。她也很喜欢建筑学科,因为那是一门将艺术和建筑融为一体的学科,是一种把日常的艺术创造和实际用途结合起来的事业。她还给梁思成谈起了她所知道的建筑,谈起了欧洲大陆那些“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林徽因说她以后准备学习建筑。

梁思成从林徽因那里第一次听说了建筑学科,大感意外,他从未想过眼前这个文弱的女孩子要学盖房子。“建筑?”他反问道,“你是说house(房子)?还是building(建筑物)?”林徽因笑起来,腮边现出一个淡淡笑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architecture(建筑学)吧!”

那一年是梁思成在清华的最后一年。梁思成非常喜欢绘画,本来是决定去学习绘画的。林徽因要学“前途无量的建筑”。梁思成立刻理解了她的想法,纯粹的艺术在当时处于战乱的中国很难有大的发展。而建筑学既包含了艺术创作,又有着科学理性的内涵;既是美的创造,又具有实用性。

因为爱情,他决定和林徽因一起到美国学习建筑。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英明正确的。在后来漫长的婚姻生活中,由于他们有着共同的事业,所以从未感到生活平淡乏味。他们常常把工作带到家中,时而争论、时而共鸣,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已经模糊,而爱情也因为融入了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而历久弥新。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此后,两个人有了志同道合的话题,思想和情感更加亲近了。

然而在1923年5月7日这一天,梁思成遭遇了一场飞来的横祸。

那天是星期一,学生们在大街上扯起横幅,举行“五七国耻日”游行。梁思成带着弟弟梁思永去参加游行,他们骑着从菲律宾买来的摩托车去追赶游行队伍,驶过长安街时,被一辆轿车迎面撞倒。摩托车被撞翻,梁思成被压倒在下面,弟弟则被甩出去很远。梁思永起来后发现哥哥已经不省人事,立刻跑回家去找人帮忙。一个仆人急忙跑到现场,把梁思成背回了家。全家人都吓坏了,这时候梁思成的眼珠已经停止了转动,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

刚刚闻讯的梁启超保持了镇定,让人去找医生。不一会儿工夫,外科医生来了。大夫仔细检查后得出结论,车祸造成梁思成股骨复合性骨折。家人急忙把他送到了协和医院。梁思永伤势不重,很快就出院了,可是梁思成的右腿伤得很重,至少需要在医院住上八个星期。

林徽因是在梁思成出事几个小时后得到的消息,随即急忙赶到了医院。梁家人都挤在病房里,看着满脸汗水和泪水的林徽因,梁启超安慰她说:“思成的伤不要紧,医生说只是右腿骨折,住上七八个星期就可以出院了,你不用担心。”

听说了梁思成受伤的消息以后,林长民和夫人也速速赶到了医院。林家和梁家都守护在梁思成的病床边,梁思成每一声痛苦的呻吟,都牵动着林徽因的心。梁思成一个月动了三次手术,痛苦不堪。为了照顾梁思成,林徽因从学校请了一周假,她每天都守在梁思成的床边,为他喂饭、换洗。虚弱的梁思成每每在林徽因的帮助下翻动一次身子,便大汗淋漓。林徽因顾不得擦自己的汗,用温水绞了毛巾,在他身上轻轻擦拭。

那段时间,林徽因每天都到医院里来看望他,并且落落大方地坐在床边和他热心地交谈,给他擦汗、削苹果,说着安慰和鼓励的话。患难见真情。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每一点爱的表现都会让对方感到异常甜蜜。有林徽因陪在身旁,梁思成的心里感到十分地温暖、感动和幸福。虽然梁思成刚动过手术,可是有林徽因的陪伴,心情非常好,这比什么药都好,身体渐渐康复起来。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贴在了一起。从此,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感情有了质的变化。如果说从前林徽因有时还会有所动摇的话,那么从此时起,她确定自己要与梁思成厮守终生。

梁启超对林徽因非常满意,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我也很爱徽因,我已经把他当成我的女儿,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老夫的眼力非常不错,徽因将会是我的第二个成功。”然而,他的夫人李蕙仙并不认可林徽因的举动。一个未婚女孩子如此表现有点出格了,全然没有大家闺秀所应该有的矜持。在她看来,思成卧病在床,大家闺秀应该回避才是,一个还没有下聘礼的女孩怎么能如此不成体统!年轻一代的这种“洋派”作风使她感到不能接受。她认为,如果思成娶这样一个女人,他一定不会幸福。

然而,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家的父亲是挚友,其婚恋关系早由大人商定;林徽因虽然性情浪漫,但在生活上希望稳定、踏实。加上梁思成性情温和,气度儒雅,因此更让林徽因感到可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是古代红颜女子卓文君的爱情梦想,也是现代才女林徽因的内心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