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人低头——没门
稍稍读过一些美国历史或者到过华盛顿的人都知道林肯这个名字。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十六任总统。这位身材伟岸的肯塔基人,因为家庭贫困读过不多的书,他做过苦役、做过短工、做过船夫、后来当了一名律师,但因为他天才的讲演能力和心地淳厚善良,加之性格沉稳刚强,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可以同开国元勋华盛顿相伯仲的人物。在现在美国白宫前面的自由广场左右,一面是代表美国权力象征的国会山庄,一面就是林肯纪念馆。显而易见,林肯在美国人心目中酌地位非同一般。其实林肯代表的是美国的一种精神,一种勇于进取和大胆革新奋进的牺牲精神。我们都知道林肯一生中最著名的就是他解放了黑奴,以及战胜了南方反动势力企图分裂美利坚合众国的阴谋,统帅了伟大的南北战争并获得了胜利。但是就在他即将看到南北战争胜利曙光的时刻,刚刚进行完第二次连任总统的就职宣誓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身体,并残酷地夺去了这位伟大人物的生命。
然而,林肯生前并不像现在人们对他有着崇高的赞誉和敬仰,他甚至一直被人误解和作为攻击的对象。只有他死后,美国人才觉得这个人其实是最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李琬若自然无法与林肯这样的人物相比。但有一点她恰恰已经被美国历史学家和南加州的人民所认识,那就是蒙特利公园市能有今天如此的发展,能有华裔与当地居民以及同亚裔、拉丁裔及少数族裔之间如此团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并共同有了一个差不多由东方人支撑着的美国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李琬若的功绩可以说具有奠基意义。
1998年,由亚裔人士组织起来的联盟给她颁发了一个天使功勋奖。给她颁奖的是当年曾经受过李琬若启蒙,而走上美国社会主流阶层的一位杰出的华裔领袖。在那次隆重的颁奖仪式上,主持人对李琬若有过这样一段赞辞:也许没有你当年无展英勇的行为和辛勤不懈的努力,以及坚定地捍卫华人利益,我们今天蒙特利公园市和整个南加州的历史也许会迟来五年、十年……而在这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五年、十年是个什么概念?那可能是一个世纪、一个时代和一个革命的过程。
李琬若告诉我,这是她一生获得的诸多荣誉中最让她激动和自豪的一次。因为这是包括中国同胞在内的广大亚裔同胞给予她的,而这样的荣誉使她忍不住联想起十几年前在当市长时的那段难忘的斗争经历——
从在星条旗下宣誓的那天起,我早已从心灵深处一直期望并始终努力地要让自己作为一个最杰出的美国公民,一个与所有白人和其他肤色一样并更加优秀的美国公民。我因比不断学习,不断地拼搏,不断地融入。虽然后来我当选市议员和市长时,华裔同胞的力量占了很重要的因素,但没有白人和其他族裔的支持,也不会获得成功。当我走上市长的岗位重新审视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时,我更加明白了作为市长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那是一个与肤色无关,与血缘无关,而只与城市和所有城市居民们的最高利益相关的角色。但事实上我错了,或者说至少想得不远、不够全面和深刻,因为无论我如何地努力和争取,那些从来就把我们华裔还有其他少数族裔看做另类的人,仍然无端的排斥我们……李琬若透着心头那种只有真正委屈的人才有的那股强烈的怨情,痛苦地向我诉说。
我面前的这位从不低头的女中豪杰,在给我讲述那段市长生涯时跟里噙满泪水,她说那是受屈含辱的泪,是愤懑的泪。
说出来是不是对那些始终蔑视我们华人的美国人士的一种讨伐?还是一种不友好?但当我们重新背一段你们的国父——华盛顿总统先生在就职典礼上说的话时,我们仍然坚持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没有丝毫的坏意和不友好,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国精神和什么是美利坚的立国之本。华盛顿先生在二百多年前的第一次总统就职仪式上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既然你们日出生或归化而成为同一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就有权集中你们曲感情。美国这个名称来自你们的国民身份,它是属于你们的,这个名号,一定会经常提高你们爱国的光荣感,远胜任何地方的名称。在你们之间,除了极细微的差别外,有相同的宗教、礼仪、习俗与政治愿则。你们曾为同一目标而奋斗,并且共同获得胜利。你们所得到的独立和自由,权利和义务将是统一的,应当亲如一家,并且本来就永远属于同一国束的同一个家园的成员……
但华盛顿的继承者后来渐渐将美利坚的这段立国之本的话忘却了,他们对华人移民所采取的态度令人失望。
在李琬若执政蒙市后的那些日子里,有人不止一次在当面和背后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要将华裔赶出美国家园。
有一天,李琬若刚从一个社区参加完活动,正准备回到市政府驻地,在途经蒙市大西洋大道的一家加油站时,一条贴在橱窗上的醒目标语引起了不少行人的围观,当有人见市长从车上下来时,便不由窃窃私语起来。李瑰若感到有些奇怪,便上前认真一看,那标语是这样写的:Will the last American leaving Monterey Park please bring the flag!
天哪,怎么会出现这种事!当她读完这条英文标语时,心头顿升怒火。这话是什么意思?译成中文是:最后一个离开蒙市的美国人记得把美国国旗带走。
还用问什么意思?明摆着的事,有人已经直截了当地用这种近似愤怒的话语在对日益增多的华人进行公开挑战,他们对于自己在竞争中失去的家园与生意,开始迁怒于新一代移民到此的中国人,这话的意思清楚地在挑拨那些老居民们对华裔新移民的不满,并用带着警示的语气告诉美国人:是华人在侵占他们的国土……而这土地和城市本来是他们美国人的,凭什么现在被中国人占据了!
这是诽谤!是诬陷!我们华人到这儿,都是守纪的公民,都是为这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在尽力,难道不是吗?看看几年前的蒙市是个什么样?而今天又是怎样的一个现代化南加州新城!李琬若站在那个玻璃橱窗前有数分钟,她的胸膛起伏,思绪滚滚。
不要太小看了这样一幅标语,因为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事。而这正是美国早已自己标榜是世界文明之国和唱了一百多年的民族大熔炉时代,期望全人类都向它看齐的时代。竟然有人想重新拾起一百多年前那些骨子里仇视中国人的排华反动势力的臭名昭著的华人当道,我们就走的所谓正义感、爱国心的旗杆,想在全美都在注目的由一名华裔女市长执政的南加州掀起新一轮的排斥新移民的暗流。
这样明目张胆和有悖于美国精神的行为偏偏发生在一个华人当市长的加州地区,它因此太容易引起人们联想一百多年前,同样是那个80年代前夕发生在旧金山的那个罪恶之夜——
1876年4月4日,这个日子对美国人来说没人能记住它,美国人只记得7年前的5月10日这一日子,因为这一天对美国人是有意义的。这一天,一心扩张的美国人梦想的那条联结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第一条横亘美国东西的大铁路正式开通。当身着礼服,头戴绅士帽的加州州饫里兰·斯坦福先生兴高采烈举起锤子,向那枚闪闪发光的18K黄金铸成的比普通道钉大出两倍的金道钉砸去时,那清脆的响声通过连接遭钉的电报信号器直传首都华盛顿,传到旧金山和国会大厦。那一天,首都华盛顿全城市民倾城出动,人们云集在国会大厦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国会大厦顶端……下午2点40分,一个巨型磁铁球从国会大厦的圆顶滚滚落下,顿时垒城欢声雷动。此刻,全体合众国公民都知道,象征美国经济启航的东西大铁道已经开通。这一刻,对打了数年战争、经历100年厮杀后终于赢得安宁的美国人来说实在太珍贵了。在国会大厦顶端的那个大铁球隆隆滚下时,费城的自由之钟和全美各地的教堂钟声齐鸣,而如此举国欢腾的场面,在美国历史上只有三次,第一次是美国宣布独立,第二次是南北战争结束。第三次也是最后的一次,是此次跨越美国东西、联结两大洋的大动脉开通启用。
所有的美国人当然知道这一日子。但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他们之所以有这条后来直接影响美国经济大发展,甚至发展到世界霸主地位的大铁路的主要功臣,是我们中国人!
中国人正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兴建,才开始了与美国打起交道,开始远涉重洋移民到了太平洋彼岸。
有史料记载,在修建这条铁路之前,中国人在美国的总人数不足几百人,而自1840年后美国西部发现了金矿,由于当时战争和扩张造成国内的劳力紧缺,美国人开始用各种引诱手段向东方古国索征劳工,而爱做美梦的大批华人便开始铤而走险,经过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海路,即使多半中途身葬鱼腹,而仍前仆后继地来到美利坚。他们中间大多数连斗大的汉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会写一个英文字了。足抵异国后,他们过的是旧式东方式生活,不敢轻易独自外出,相聚时间久了因此就慢慢有了自己的地盘,那地盘就是后来的唐人街;街多了后,又有了城市,那个城市就是现在的旧金山——中国人在美国国土上为自己居住的地方起了一个中国式的城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几乎与众多中国人共同到达旧金山的一位在纽约当小律师的美国白人也来到了加州,他就是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美国铁路大王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并当了好多年加州州长的里兰·斯坦福先生。年轻时的斯坦福先生刚到加州时,纯梓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只能做些小生意的他却对政治极感兴趣。而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共和党正式产生,并选举出了第一位共和党籍的总统林肯先生。斯坦福很有人缘,因此他乘着南北战争时期缺乏人才的机会,被选举荣任了加州州长。
当时的加州是美国扩张政策下同墨西哥打了一仗后从墨西哥人手中抢来的一个新州区,但随着金矿的发现,这里的经济地位日趋重要,人口不断增长,南北之间的铁路交通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斯坦福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林肯总统高瞻远瞩地支持了斯坦福的建议,并让国会通过了一项(太平洋铁路法》。此时的美国经济极其落后,加上南北线路漫长,地理条件十分恶劣,有人形容修建南北铁路好比又一场南北战争。开工两年,仅修了不足50公里。白人们纷纷逃离了那艰苦荒蛮的建设战场。斯坦福急得团团转,最后决定起用那些从海外漂洋过海的华人,第一次他征召了5000人。结果他发现这些中国人不但肯吃苦,而且手艺精,什么难题到中国人手里都能被啃下来。斯坦福高兴坏了,他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林肯总统,请求允许他大规模地招募华工为他修苦力——苦力这两个字从此在美国的字典里开始诞生。一时间,从海上上岸的华人成为美国资本家们的香饽饽了。19世纪70年代末,平均每年被召集来的中国人在5000人以上,而到1881年高达ll8万人.1882年增至395万人。
华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超过任何当地白人,但其命运却连黑奴都不如。那时美国本土上已经不允许贩卖黑奴了,而对华工却可以随便买卖。更残酷的是在修建铁路中,老板们总是把那些最艰苦的地段留给华工干。一年的冬季来临,大雪封山长达5个多月,而被困在山里的3000多名华工无人援助他们,结果后来发生大雪崩,3000多名华工无一逃脱死亡命运。几个月后,当冰雪融化时,人们才发现漫山遍野的尸体,他们有的仍握着铁镐,几乎全都是穿着单衣,赤着双脚,那惨景白人们看了后纷纷逃离,而华工们的尸体只得由新上来的另一批华工们动手掩埋……美国的铁路就是在成千上万的华工们前仆后继的艰苦劳作中筑成通车的。
白人们享受着南北大通道给他们带来更多黄金、牛奶和美女时,那些为美国做出卓越贡献和又能靠双手勤俭持家的华工们则又成了他们的眼中钉,没有什么理由,简单地说就是这些能干又能吃苦的中国人的存在,会抢了他们美国人的饭碗,会给他们优秀种族带来生存空间的威胁。总之中国人是外人,即使有契约,有绿卡,但他们是中国人,而且是一群危险的外国人,一群可以使美利坚变成东方式皇权封建国家的外国人。不把他们赶走,美国人就别想睡安稳觉!
首都华盛顿的国会里有人已经开始在这样叫嚣。加州的资本家们更是变本加厉地鼓动加州立法议员们制定新的排华法律提案。而那些自认为利益受到侵犯的白人们则已经急不可耐地准备动手了——
首先是一个矿区的一群白人将88名华工残暴地杀死,然后从名单上划掉。
而后又有人在加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征收华工的几百万特别税——根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这样的行为是完全违法的,而后来美国国会也宣布了这种违法行为和州议会所制定的所谓华工特别税的无效。可是一百多年了,加州政府从来没有因此向中国的这些华工做过任何赔偿性退款。如果现在有人想打这样的官司,所索赔的钱可以用来为当年牺牲的数以万计的华工们修一座三层楼高的纯金塔。可是我们至今没有人去做这件事,而一向知错改错的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反应也特别迟钝!
但他们的另一种表现则特别的敏捷。那就是一见华人在美国有所趾高气扬,便迎头痛击。
与李琬若一样,现今住在加州的中国血统的华裔都知道后来发生的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那就是1876年4月4日晚,一帮反华分子开始了罪恶的行动,他们所要发泄的对象是1日金山华人的心脏唐人街。从白人那儿传来的消息得知,他们企图一举扫平唐人街,而且在旧金山外围看得见成千上万的持有各种轻武器的白人和骑兵队已经驻扎在各个山头与白人居民家中。在这严峻的时刻,华人会馆的头领们紧急约见旧金山市市长布朗安特先生,要求给予保护。然而华人们心里清楚,要求一个代表美国人利益的市长支持和保护几乎是天方夜谭。
活路只有一条:自己武装起来。当时的庸人街所有的华人们被告知,不要出门,紧闭房门庭院,有人进犯,坚决回击。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也开始向唐人街运送。一时间,整个旧金山唐人街如同一座壁垒森严的钢铁长城。反华匪帮们攻城的目的没有得逞.使在唐人街周围开始了大规模的暴力行为,见华人的房子就烧,见华人就打杀,那一夜,旧金山的城内枪声、哭声、逃命声和暴徒们得意忘形的狂笑声席卷全城。唯独唐人街在一片寂静和黑暗中闪亮着一双双愤怒的目光……
这一次,排华势力没有全都得逞,他们又在一年多后的一天重新纠集上万人的战斗队伍,再度攻打唐人街。当三路暴徒进犯唐人街时,却受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华人们坚决的抵抗。暴徒们再次血腥洗劫了唐人街外的华裔居民区和华裔商场,并使无数无辜者惨遭杀害。相反,在唐人街内的华裔们则没有遭到丝毫的劫难。
读完这段历史,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在每一个海外城市里,只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个唐人街。原来在外漂泊的华人们为了自己保护自己,他们把唐人街看做自己能抵御所在国反华势力袭击和最后生存的一个据点。唐人街因此成为海外华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辛酸与血泪的象征。而且不是所有的唐人街都能像旧金山的唐人街那样能比较有效地成为中国人最后的堡垒。
但旧金山唐人街上华人们的有效抵抗,并不能换回当时美国政府对华人的排挤。1882年5月6日,被反华势力占据的美国众、参两院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排华法案,这个法寨被列入(美国法典》第22卷第5B页。该法案被通过的所谓理由是:华人对美国国度不感兴趣,他们的黄肤色无法与美国人融合;大部分华人是苦力,被华人自己的会馆和黑势力所控制;华人是低劣的民族,而高加索人种是高等种族,双方不应该被混在一起。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和美国的创建者,从来没有打算把归化扩展到有色人种。即使林肯总统解放了黑奴,给予了黑人以美国公民权和国籍,但并不包括华人有与黑人同样的权利。
第一个排华法使华人在美国的命运一落千丈,而这种不公的命运一直维持了整整60年!
李琬若有着太多的深切体会,别人当蒙市市长,不可能会有她那么多想不到的麻烦,而她则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在考虑问题和决策时不要太考虑华人的利益,要考虑到整个全市公民的利益,她也这样努力做着,因为她自己早巳把自己当做美国公民了,早巳把自己的命运与美国的国家命运连在一起了。谁说她币是美国公民,谁说她对美国不尽职,她就会急,那是她多少年来都这样要求自己并尽心尽力地做着的事。现在她是市长,不能不维护族裔的和谐。她不能抹杀华人的利益,而蒙市或者整个加州不也都是因为华裔的迅猛发展与崛起,才有了今天嘛!
李琬若想到此处,忍不住挥笔疾书起来:戈尔垒先生:现在我以浆特利公园市市长的名义,通知你——曲氖在最短的时间内特写在本市南大西洋道2099号你的富田加油站橱窗上的那条最后一个离开泉市的美国人记得把美国国旗带走的招牌立即拿摔!因为我和我的市议员及其政府的同仁们,一致认为,这样内容的标语,是不符合我们合众国一向引以为自豪的美国精神的,所以也是令人厌恶的。你也肯定知道和懂得,我们美国是由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士所组成,在蒙市亦是如此,我与我的同仁都以此为荣,而且我们都是美国人,许多人虽未成为公民,但是他们都在学习成为美国公民。此一标语不仅违反美国精神,而且有碍大家团结。因此我认为你必须以最快的时间将其拿掉,并保证不再出现类似的行为。
蒙特利公园市市长陈李琬若
这封信是李琬若连夜写出并当即送至邮局的,当然也是用标准的英文书就。
在把信寄给挑起此事端的艾尔金后,李琬若又将原稿让办公室秘书重抄四份转送给了每一位市议员。不用说,市长的信引起了全体议员的一致赞同,因为这一届的议员中除了李琬若外,还有三人也是少数族裔,而另一位白人同样站在李琬若一边。
发出信后没有多久,李琬若又再次驾车到了那个加油站。这一回她的愤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那个令人讨厌的招牌没了。
Lily市长,我儿子听说你责令艾尔金摘掉那块标语后,像所有华裔同胞一样振奋,他现在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很想见见你呀!没几日,李琬若市长的正义之举在华裔中传开了,一日,亚裔法官富山打电话到李琬若家,表达了上述的意愿。
李琬若一向热心帮助年轻人,当市长后还是依旧,便对造访者谠欢迎呀。富山的儿子也是个热心青年,当他见了李琬若后自然马上谈起加油站的那件事,心直口快的李琬若一口气儿把事件前后说了一通,并以市长的口气陈述道:我们无论是谁,都在努力地推动多元族裔之间和睦相处,但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却仍然有人企图制造种族麻烦,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
富山的儿子是日本族裔,他们的民族与中国人在美国的境遇一直相似,因此那种伸张正义之心油然而生。回到学校,他就在校刊上报道了采访李琬若市长的内容。这下事情就闹大了。加油站老板艾尔金不知怎么的也看到了这篇报道,于是一纸诉状将李瑰若以诽谤罪告上了法庭,并同时提出三笔总额为200多万美金的赔偿金。
老艾尔金的告状如同干柴上点燃的一把火,立即有一批本来就对新移民们存有歹心的老居民纷纷响应。他们发表文章声援支持。
同样,在华裔和对民权事务关心的亚裔方面得知此事后,也纷纷出人出力支持声援市长李琬若,著名华裔律师郭志明等出面免费耍为我们的李市长打赢官司。
一时间,在洛杉矶的加州最高法院门前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是以艾尔金为代表的反华分子的原告方,另一方是支持李琬若的华裔、亚裔族民众。而由于加州是华裔、亚裔同白人居民不相上下的地区,又是李琬若这位华裔女市长在跟一位美国公民打官司,所以这场官司从一开始便热闹起来。亚裔人自然非常愤怒个别企图排挤少数族裔的反动势力,而那些早已对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怀有仇视之心的人贝0认为这是一个极好机会,因为他们本来就对一个华人当他们的市长心头有诸多说不出的痛楚,现在机会来了,打倒女华裔市长,就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给政府和法院施压,否则那些视我们新移民为仇的人就会在蒙市,在整个加州甚至全美再次掀起暗潮的。我们所有亚裔都应行动起来。保证老艾尔金之流彻底失败!那些日子里,李琬若的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铃声不断,每天都有许多亚裔甚至不少当地白人市艮打电话来争取站在正义的一面。
激烈的斗争面前,李琬若一方面特别感谢那么多市民对自己的声援,同时她又在深思一个问题,虽然她原本无意同老艾尔金打官司,但事到如今官司来了就别想躲开。可眼下这个阵势,不能火上浇油了。要不然可能恰恰中了某些不怀好意人的计,造成对加州的负面影响,那样对华人、对所有少数族裔、对美国国家利益和当地的人民利益,都是极为不利的。何况,我现在是一市之长,更加重要的,我是一名华裔背景的市长,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盯着我,如果我不采取高明的战术,就可能正中了那些对最后一个离开装市的美国人记得把美国国旗带走标语抱有积极支持的人的阴谋,把局部的问题引至全局或者整个加州甚至全美,那样情况会更不利。好吧,Lily啊Lily,你既为一市之长,你就不能光图自己的一时威风和痛快,你应该站在更高的视野去看待问题。
就这么定了:黑锅我一个人背着。当李琬若下定决心时,正逢一缕晚霞照进她的办公室,映在了她身后的美国国旗上,那条条之间的颗颗星星,仿佛突然在她眼前跳动起来,李琬若看着看着,不由神思飞翔起来:她感到自己就是那旗帜上的星星,那闪烁在星星上面的光泽正是她作为一个美国市长和美国公民的那一份赤诚。而她又感到那一根根线,仿佛又像坐标,这坐标是她从心灵深处和血脉里映射出来的坐标,并且坐标在告诫她:你是一位优秀的美国市长,你是一位杰出的美国公民,你同时还是一位对母国有无限感情的华夏子孙。李琬若站在星条旗下,久久没有离去,她似乎一下从这根根线和颗颗星座间找到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这力量足够她去打赢这场声势浩大的官司……
当她走出市政大楼时,她已经选择了由自己独立承担应诉的路。当她面对车水马龙的夜色下的蒙特利公园市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自己对自己心底说道:我应该作为一名美国市长去应诉,而不是代表某个族裔或者某种肤色的群体。
应诉的繁琐和复杂,是很难用一两个词形容的。特别是身为市长的李琬若,身为不拿钱只干括的女市长李琬若,对这场其实并不大的一件事却弄得满城风雨的官司,她李琬若心里清楚,必须打赢。而现在李琬若面临的这场官司又何止仅是赔不赔钱的问题,它是整个在美华人刺益,整个华人或者少数族裔参政以及整个美国精神是否真的得以体现的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了。全美的人都盯住这场官司。而官司的输赢其实已经不仅在老艾尔金和李琬若两个人之间,是两种势力——即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真正斗争。
李琬若比谁都明白这桩官司的实质。因此她特别重视,尽管在表面上保持着她作为市长的风度,可她在具体的应诉中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各种准备,以及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这中间有美国法律和司法程序上的问题,更有社会和背景方面的问题,总之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决战。
不愧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李琬若在这之后的9个多月的不动声色中,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女性的细腻,摆事实,说道理,最终使这场影响全美种族问题的大官司,在长达200多天的拉锯般的惊涛骇浪中化险为夷。1985年12月12日,加州最高法院宣布:荣特利市市长李琬若女士以市长的身份,为解决族裔之间的消极分歧,增进美利坚多民族的大团结而致信纠正误谬不算诽谤,因此艾尔金对李琬若的起诉应予撒诉。
法院的判决传出,蒙市和加州及全美各地的华裔一片欢呼。在蒙市,很多美国老居民也纷纷给李琬若打电话或跑到她家里表示祝贺,他们真诚地说:艾尔金之流并不代表全体美国人的心愿,你、华人和所有具有美国公民权利的人,都有权生活在这美丽的蒙特利市,并且不管是黄肤色人,还是黑肤色人,或者是白人,只要他们是美国人,就应该也有责任把美国国旗高高地插在这个城市,让它永远飘扬。
李琬若担任市长后,根据当地华人日益增多的情况,为了使华人移民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括和融人美国社会,不仅开创了官方文件的双语、社区招牌的双语,还为新老移民开办了中文学校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那些不太懂英文而造成在生活与就业等方面不便的新移民以方便,和增进新老移民之间的交流、融合。哪知她的这番被联邦政府也表彰过的苦心和好事,却使骨子里排斥新移民的极右分子心里不舒服。加油站事件还在进行当中,一股更大的暗流却又迎面而来,这就是后来演化为全美的鄢场英语独尊事件。
其实加油站事件的官司仍在激烈地打拉锯战阶段,那些蓄意想在蒙市制造排斥新移民浪潮的人早已升始了新的更大浪潮。像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每一次排斥新移民反华浪潮的起因一样,蒙市这一次的排斥新移民暗流就是因为在李琬若执政期间,市中心原来一家颇有名气的巴黎情调的西式咖啡店被华商买断后,改成为东方海鲜餐馆所引起的。当地最有名的一家五金店也变成了中药店等等。
李璃若当市长之前在蒙市也住了十几年,她对这家巴黎情调的咖啡店同样十分了解,别看店不大,但在蒙市占有特殊地位。绝对不是据说,千真万确的事实是:过去蒙市的头面人物都非常喜欢到这儿喝上几杯纯正的西式咖啡,所以日久天长后,这店也就成了蒙市政要和名流相聚见面以及谈论大事的特别场所。比如在李瑰若当市长之前,那时一心想走入主流社会的她,曾经为了能同当地政要和名流们见上一面,还托人带她到过这儿。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此觅某某政要时,人家根本投有把她当回事,那些自以为是的政要很傲慢,连坐都不会让你坐一下。有人说这家咖啡店是蒙市的第二市政厅,可见它的象征意义非同一般。
不用说,白人开的店,政要名流的活动场所。在李琬若当政的时间,突然有一天它改换门面成了中文招牌的东方海鲜餐馆。那种失落感和惊恐感,外加愤怒感是可想而知的。排华极右分子原来一直在暗中窥探,这回见蒙市里为数不少的老政要和一些名流们愤懑不平的情绪后,好不幸灾乐祸。机会到了!上帝赐予的机会到了!这回不再是偷偷地在玻璃窗、汽车门上贴标语什么的了,这回要站出来真刀实战了!极右的排华势力摇身一变,从以前的地下一下走到了与李琬若公开决战的前台,而且大有势如破竹之势。
那一段时间里,李琬若正忙于如何在蒙市让居民们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福利搞得更好而整天东奔西走。她听说,荣市这些天无论在街头还是在社区,总有一批人打着调查和请愿的幌子,问老居民新移民一些看来很奇怪的问题。
他们都问些什么问题?李琬若有所警惕地问。
他们总是装出一副很真诚的样子,见了老居民就问:你是不是赞成英语应该是美国官方第一语言?这样的问题能成问题吗?所以一般老居民都会点头表示赞同。于是那些问的人就拿出签名请愿表和笔,说你既然同意就请签个名。老居昆们也就很痛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他们见了新移民,也表示出极其热情的样子上前同:你到美国来,是不是感到应该掌握英语?薪移民们当然一听就立即表示同意。因此那些人又马上让新移民们在表格上面签上他们的名字……几位亲眼所见的市政工作人员和华裔同胞一五一十地向李琬若描述道:几乎所有被问的人都稀里糊涂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看样子,那些人不怀好意呢!李瑰若心里开始了琢磨:那些人又想搞什么名堂?英语本来就是美国的官方语言,这还用得着兴师动众地询问签名吗?看来这中间必有鬼!
果不其然。不几日,反华势力真的在市政大楼前演出了一幕在全美都成新闻的所谓英语独尊即EngIish Only的运动。
那天李琬若照常来到市政大楼办公处,因为在前一天晚上市府工作人员就已经告诉了她,有群众要到市府请愿,故所有的市政领导和市议员必须都得剜场。身趾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从当市长那天起,李琬若已经习惯市民的示威和请愿了,这是美国式的民主,当时李琬若听完秘书们的开会通知后并没有多往其他方面想,只是她意识到,可能新一天又有比较重要的问题要向市民们回答或者解释罢了。
但情况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当她和其他市议员出现在市政大楼门口时,那一瞬间她确实有点恐惧:怎么会这么多人呀!黑压压的望不到尽头似的,足有数百人吧?!再看看横七竖八的一幅幅标语上写的内容和在前排领头的那个叫艾库瑞的极右反华分子,李琬若顿时清醒了过来:原来他们终于开始总攻了!
李琬若不愧是女中豪杰、政坛精英。她不动声色地静观了现场的事态,再慢慢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坐在周围的人。看来今天是一场硬仗,李琬若马上明白她所要面临的是一场怎样的斗争。
啊,宝和,要是你看到这儿发生的情况多好啊!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想法召来比这多几倍的华裔同胞来击退这些排斥新移民分子的疯狂行为的!李琬若微微地朝北加州方向望了一眼,她内心向几十里外的丈夫工作的地方呼唤了一声。
啊,同胞们,你们要是知道这里将发生的事,你们能出来为我说一句吗?一定的。一定会出来为我说话的!李琬若又微微向身后的东方转了一下头,她内心向自己的同胞轻轻地呼唤了一声。
不,我是李琬若,我是美国公民李琬若。我是美国公民选出来的蒙市市长李琬若。我怕谁?我的身后是祖国的旗帜,那蓝底色上的颗颗闪耀的星星,有我陈李琬若的一颗忠诚的心;那道道红白条,是我李琬若对美利坚合众国的热情与胸怀。作为公民,我当之无愧;作为市长,我更无畏!
当面前一阵高过一阵的口号声和喧哗声扑面而来时,李琬若反倒显得那样镇静自若。
战幕拉开了——排斥新移民分子的意图不能不说很高超,也可以说今天摆出的这一招是毒招。根据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各地的政府和议会可以按照当地公民的意见制定自己的法规法律。而美国的法规法律可以是由议会和政府来制定,也可以是由选民直接参与制定,即到一定的选民数量后也可以成为立法(即根据当地总人口计算,李琬若所在的蒙市只需有三千选民签名,便可以成为市议会的提案),这叫创治法。这种法律很厉害,在美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法案就是以这种手段通过的,它常常被美国人用来标榜他们的所谓民主、民权的象征来向外人显耀的。
你,Lily Lee Chen!睁开你的眼睛看看!李琬若和市议员等官员刚刚落座,那个英语独尊分子艾库瑞就声嘶力竭、气势汹汹地跳到台前,此君完全把平时装出来的那点绅士风度丢到了三千里之外,只见他歪咧着嘴,张口就极不文明地把矛头直指李琬若。
艾库瑞先生,请你有话好好说。李琬若耐着性子。
我会说的。你等着……艾库瑞那双兴奋得变了形的眼睛,看了一眼坐在台上的这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女人,以早有准备的动作,将手中的一大叠签有市民名字的信件和倡议书,啪地一下扔到了李琬若的面前。那动作迅猛而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也出乎身为市长的李琬若的意料,这是多年从政以来第一次有人如此极不文明地对待她。那一刻,她真的激动了,真的愤怒了!但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佩服的是他们的女市长泰然自若,只有那双美丽的眼睛此刻变得锐利无比,直盯着艾库瑞……
镇静、镇静。孪琬若知道她的眼前不仅仅是几千双眼睛;而是几万双,几十万双……这不,艾库瑞之流为了虚张声势,把周边和当地最有影响的大小媒体记者全都请到了现场。那长长短短的摄像机镜头此刻全都对着她李琬若不是?
李琬若两眼从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眼前这位跳上跳下的艾库瑞先生,但现场的所有一切她也都收入视野之中。她知道这是斗争的激战场面,但也是展示作为华裔女市长的又一种良机。
看看,我们获得了3300多位蒙市选民的签名,这其中包括与你有同样血脉的华人!艾库瑞在扔信的一瞬间显得那么得意忘形,脸上泛红的肌肉都有些抖动了。
此刻,喧哗的市政大楼门口一下静得出奇,几千双眼睛全都盯着这位东方女人,也是他们市长的李琬若。而这一切让李琬若感受最强烈的则是坐在她身边的左右议员,其实他们远比眼前气焰嚣张的艾库瑞和吵吵嚷嚷的示威群众更具鼓动性和危害性,因为按照当地法律规定,如市政府检查签名人数符合规定,就可将这个刨制案列入选举中,请全市民众投票赞成或反对。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理制人。她选择了这一条。
是你们华人把我们美丽的蒙市搞得一塌糊涂,到处让我们看到的是七拐八扭的文字,听的是叽哇叽哇的声音。而你面前的这些签署人就是让你们这些人明白,我们对你们这些不讲英语,入侵我们家园的人极为不满。请最后一个离开蒙市的美国人不要忘记带走美国国旗的标语正代表了我们的心声!因此我们坚决要求把英语立为蒙市官方语言法案列入下届选举,让全民有投票决定的机会……艾库瑞终于把极右势力酝酿了数个月的阴谋推到了李瑰若面前,并为了显示他非达目的不可的决心,叉一次把大叠签名信重重扔到李琬若胸前。
李琬若强压心头之火,平静而又一针见血地反问道:请问艾库瑞先生,在我们美国什么时候、什么法案有谁说过英语不是我们美国的官方语言?
这个……艾库瑞大概没有想到李琬若提了这么个简单而叉最严厉的反击问题,便一下愣在那儿不知如何回答。反正……反正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们新移民整天说的是叽哇叽哇的华语,我们满目见到的到处是那些中文招牌,而且他们成了美国公民后仍然不爱学习英语,难道不是想政变我们荣市的一切吗?
你说错了,艾库瑞先生。李琬若随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本向艾库瑞和全场示威者及新闻界展示道:事实是,在我们荣市各个社区,无论是新移民居住的杜区还是有学校的教区,你只要稍稍注意,就会发现有几十所各种形式不一的英语学校或者英语培训班,正敞着大门,迎接着数以千计的市民到这些地方学习英语。他们有的从清晨开始便进入课堂上课,有的则在下班后的晚上进校学习,如果有机会你们去看一看他们的学习精神,你们就会发现,原来新移民们是多么刻苦地在学习英语,并且从他们的内心也强烈的希望快快把英语学好,这样就可以好好地去就业,去融入主流社会,去当一名优秀的美国公民。这种无与伦比的社区风气,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难道这不是再好不过的对弘扬、提倡和巩固英语为我们美国的官方语言的行动吗?
那些想捞稻草的人,在大义凛然的市长面前不再那么气势汹汹了,所以只得采取横蛮无理的高压来威迫李琬若退缩。他们派代表跳到李琬若面前大声责问:蒙市过去在官方的文本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除英文外的另一种文字,可你当政后为什么偏偏多了中文,你想彻底改变我们蒙市的美国传统和美国精神吗々
这回轮到李琬若愤怒了。只见她站起身来,大声回答:不错,先生们,我是个无法改变血统的华人。但你们应该明白重要的一点:我现在不仅是美国人,而且是包括你们中间不少人投票选举出来的蒙特利公园市市长。作为一名市长,作为一名继承先人传统的美国市长,我非常清楚的一点是,不断创新,努力改变旧的模式,这正是我们美国的强国之本。同时我还非常清楚的一点是,美国从来就是个以多元文化为自豪的国家,几乎每一任开明的总统和各地昀州、市官员都非常鼓励有世界意识的英语外加第二语言,即Engliah Plus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和落实。蒙市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大量华裔新移民,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蒙市会继续美国移民国家的传统,因为正是我们依靠自己城市的魅力,吸引包括华裔在内的世界各族裔来参与我们一起建设蒙市这美丽的家园。而政府官方文件中出现除英语外的另一种语言,其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尽快让那些移民们融人我们大家中间,能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晟终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这不正是全体市民所希望的吗?我们亲爱的美国不是一直希望在世界上保持绝对强大的优势吗?那么固步自封、目光短浅、盲目排外的任何做法都是有害的,所以我坚决反对以所谓英语独尊(Eng-lish only)的话题作为法案来讨论,一个无需说明的事实和传统,却要今天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的合法性实在毫无意义……
哗——!本来是来支援或者来看好戏的人们,昕了李琬若这番话,很多人反过来为市长的话而鼓掌。说得太好了!市长说得对,英语独尊的背后就是种族歧视,不能让这样的法案提议得逞!
这场风波最终以市长李琬若力挽狂澜而宣告了艾库瑞一伙极右排华分子的失败。那一天的美国新闻几乎都报道了蒙市发生的这起历史性的事件。它在华人中间和其他步数族裔中产生的鼓励作用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的。其实是美国白人们也非常关心荣市的这次英语独尊风波,因为有人曾扬言,假如英语独尊一旦在南加州的蒙市获得通过,那么马上在北加州其他地方也会获得通过,而南北加州出现的风潮,对整个美国都会产生无法意料的影响,所以与其说关心小小蒙市的这场大风波,倒不如说美国人的眼睛都盯着李琬若这个东方肤色的市长是如何展示个人风采,稳妥处理族脊之间的焦点问题的,处理好与处理不好有可能对每一位美国人都将产生影响。
这就是蒙特利公园市市长李琬若。
与亲人桕聚洛彬矶奥运会
1984年,引人注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要在洛杉矶举办。这是美国人露脸的好机会,由于当时苏联的抵制,所以美国争着一口气要把此次奥运会办好。当时中国是第一次重新走向奥林匹克舞台,又是在大洋彼岸,因而十分看重重斯走向这届奥运会。洛杉矶市居民非常渴望和期盼自己能成功举办奥运会。
华人们听说自己的祖国要派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参加奥运会,其热忱之高是空前的。李琬若的心同广大华人同胞一样,但她多了一份特殊的心情,那就是她是蒙市市长,洛杉矶举办奥运会,作为卫星城的蒙市,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运动会办得热热闹闹、圆满成功。谁都知道举办奥运会是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举办城市来说,是个极好的向全世界展示形象的大好机会。身为洛杉矶属下的蒙市市长,如果不把握这个机会,那就无法向市民交待。李瑰若为此亲自挂帅上阵,在美国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之间展开了公关大战,并以她高涨的热情与郑重的承诺,争取到了曲棍球等项目在蒙市的举办权。
消息传出,全市居民一片欢呼。奥运会前夕,组织委员会举行火炬接力,蒙市在李琬若市长的带头下,倾城出动,成为全美最成功的一段传递活动,受到洛杉矶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的称赞。在蒙市境内举办的曲棍球比赛更是获得圆满成功。不仅如此,蒙市还每天向洛杉矶的奥运会主赛场派出数百名义工,李琬若以普通公民的身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但她比别人多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应该让祖国的健儿到蒙市来,与广大华裔团聚。在当时,这是一件让当地华人们特别激动的事。多少年来,华人们在美国从来不能以自己的民族在日常环境中昂起头颅,一说自己是中国人就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然而,这一次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大出风头,李宁的体操,女排的所向披靡,让全美华人们欣喜若狂。那些日子里,华人不管是台湾来的,还是大陆来的,只要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他们就自发地组成拉拉队,振臂为中国队加油,蒙市和洛杉矶每天都有华人放弃了工作和生意,义务跑到比赛现场为中国运动员们服务,其情其景,催人泪下。在过去很多场台,人籍美国后的华人不太愿意别人再提及或提醒自己是中国人,假如有某个场合出现一位黄肤色的东方人与一位美国人发生争执什么的,他们肯定非常果断地站在荑国人的立场上说话做事。然而这一次不一样了。华人们只要看到比赛场上有中国人,他们就为自己的同族同胞欢呼鼓劲,即使是中国选手与美国选手决战时,华人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中国人这一边。
我只要看到与我一样肤色的人表现得太顽强太漂亮了,我就从内心感到自豪与兴奋,真的,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看来我的血脉里继承了妈妈和爸爸那一代人的一种永不可丧失的中华民族心吧!克光说。
李琬若的先生陈宝和在那些日子里,用市长妻子的话说是变了个人。平时他对什么都不是很感兴趣,尤其是让他激动的事很难找得出。但奥运会使这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每天都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他看了中国女排的表演,尤其是当他听说郎平是天津人时,他简直高兴和自豪得要跳起来。逢人便说他天津老乡郎平如何如何的了不起。中国女排确实太优秀了,姑娘们把全美华人都倾倒了。我丈夫在那些日子里,凡是有中国女排的比赛他都得想法到现场观看。如果实在因为工作抽不出身,他也要求我或者儿子给他录下比赛实况,常常半夜起来打开录像机看了一遍又一遍,像他这样的众多在美华人们对祖国运动员的那种感情,其实比国内的很多人都要强烈几十倍。所有出现中国运动员的比赛场上,那些老华人们常常全家出动,嗓子喊哑了,还在张着嘴打着手势,直到每一场比赛结束,中国运动员离开现场后,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出色表现,极大地激发了在美华人的爱国热情,这是我到美国那么多年中从未见过的……
李琬若说到这一段时,两眼闪闪发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洛杉矶奥运会现场。
16年后的悉尼奥运会举办时,李琬若和丈夫正应中国政府邀诗,到大陆参加全球华人领袖会议。这回可乐坏了夫妇两人,尤其是陪会的丈夫陈宝和,他总算补回了当年在美国看洛杉矶奥运会的瘾。因为在美国平时电视节目里极少看得到有关中国的镜头,即使是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如果不是现场观看,仅凭电视节目依然很少见得到几个中国运动员取胜的镜头,这是美国式的所谓公正——用李琬若的话讲,美国宣传机构才真的会讲政治呢!
李琬若接受我的采访,是悉尼奥运会刚刚结束之时,因此她丈夫跟我谈起这事时格外兴奋,说他运气如何如何的好。你说我第一次看中国运动员出色表现是在洛杉矶奥运会,那次中国大出风头。这回悉尼奥运会又是中国取得好成绩的一次,叉恰逢我在北京,那么多电视节目里都有我们中国运动员的比赛项目,我看得实在太过瘾了。陈宝和竟然能把中国运动员取得悉尼奥运会上的多少金牌和他们的名字全部背下来,令我感到十分惊诧。
某日,在奥运会大放光彩的郎平和李宁等著名运动员被像接亲一样的热烈场面迎到蒙市一家最豪华的饭店。李琬若以市长的身份,隆重出面招待r祖国健儿和体育代表团官员。各界华人听说后,全都涌上街头,以一睹亲人风采为快。此时所有的华人完全忘了平时相互间的政治纷争,就连受台湾政治势力控制的当地华人报纸《中国时报》和《世界日报)等中文媒体全都进行了大幅报道。而在盛大的庆功宴上,李琬若的父亲、台湾立法委的资深立委李曜林老先生也兴致勃勃地到了现场,而且他一个劲地争着跟大陆运动员合影留念。当亲台湾的新闻记者把话筒对准他时,老先生气宇轩昂地大声说道: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体华人的骄傲。我老朽髓看到郎平、李宁等年轻人的出色表现,顿感年少十载也!李琬若自然更不用说,平时她一出场,人们竞相与她合影照相,这回是她抢着跟郎平、李宁留影,其情景令人难忘。
2002年初夏,当我们为此书的出版,与李琬若再次相聚在北京时,2008年奥运主办权早已稳稳地握在了中国人手中。李琬若谈起此事,自然兴致异常,她告诉我,在美国的所有华裔,全都对中国主办2008年奥运会抱有充分信心。到那时,我和丈夫宝和一定会回来观摩北京奥运会的。那是我们自家人的事,一定要让它办成最精彩、最隆重、最圆满的全世界为之注目的一届奥运会!李琬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