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解释 “罕”,少,“罕见”的罕。“与”,许,赞同(参看7·29)。
大意 孔子很少讲到利,而赞同命,赞同仁。
导读 这一段文字很简单,但是在解释上历来分歧甚多。主要是两种,我这里的解释是一种,另外一种则认为“与”就是“和”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命、仁。我不赞成这种解释,理由是《论语》中谈利的的确很少,但谈命、谈仁的地方却不少,尤其是谈仁的地方太多了,这种解释与《论语》的记述明显不符。
这个理由前人已经说过,我还可以再补充一点,就是按照这种解释,这句话其实应该说成“子罕言利、命、仁”,两个“与”字都是多余的,《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一条“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说成“子不语怪,与力,与乱,与神”,就是明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9·2
解释 “达”,地名,今已不可考。“巷党”,相当于今天说的街坊、里巷[63],“达巷党人”就是达那个地方的人。
“无所成名”,“所成名”是“所以成名”之略,即赖以成名的东西,“无所成名”就是没有成名的东西。
“门弟子”,前面已经见过,又称“及门弟子”,就是跟在老师身边学习的弟子,“门”,师门。
“执”在这里是执业的执,“御”是驾车,“射”是射箭,驾车射箭是当时一个士应当熟悉的基本技艺,“御”比“射”似乎更低一等,已经带有一点仆人的味道了。
大意 达巷党人说:“孔子这个人真伟大啊,可是学识那么渊博,却没有能够成名的专长。”孔子听说了,就对他的学生们讲:“我执什么业好啊?驾车吗?射箭吗?我看我还是驾车吧。”
导读 孔子是主张“君子不器”的,就是说,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充当某种专用的器具,而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能够应付人生的任何挑战,在必要的时候或者机会来到的时候,可以承担命运付给自己的各种重任。所以“博学而无所成名”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孔子追求的境界,达巷党人当然无法理解。孔子的话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表达不被世人了解的无奈。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9·3
解释 “麻冕”,麻料做的帽子。“纯”,黑丝。“拜下”,拜于下,“于”字省略了。“拜乎上”,“乎”同“于”,这里就没有省。“泰”,安然,大模大样的,这里有不够尊敬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用麻料做帽子,是礼的规定;现在改成黑丝,比用麻料做节省,我认同大家的做法。上朝的时候,先在堂下拜,这是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到堂上才拜,我觉得不够尊敬;虽然跟大家的做法不一样,我还是要先在堂下拜。”
导读 用什么料子做帽子,这不是本质问题,能节省一点没什么不好。但是在堂下就拜,还是到堂上才拜,这就牵涉到礼的本质,因为礼就是用来区别尊卑上下,表达不同场合应有的情感态度的。
在非本质问题上,可以与时俱进,但在本质问题上,要坚守原则,这就是孔子的立场,我们不妨把孔子叫作“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保守主义”并不是一个贬词,在文化上我也是主张保守的。现在大学生上课,连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的礼节都没有了,在校园里碰到老师也不打招呼,如此“泰”然,还谈什么尊师重道?学校里都不讲尊师重道的文化,社会上会出现敬业守礼的风气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9·4
解释 “毋”同“勿”,不、不要。“意”通“臆”,主观臆测、任意猜想。“必”,武断,专断。“固”,固执。“我”,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大意 孔子戒绝了四种毛病: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导读 孔子戒绝的毛病,恰恰是我们现代人容易犯的毛病。这些毛病的总根源是骄傲,不谦逊。有些人在年轻时奋斗时无名无位时还好,一旦功成名就,地位越来越高,就忘乎所以了,以为自己都对,别人都不对,真理在握,伟大无比,永远正确,最终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解释 “子畏于匡”,“匡”是地名,当时属卫国,在今河南睢县西。“畏”在这里的意思是受到惊吓,遇到险难。《玉篇·甶部》:“畏,惊也。”[64]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当时孔子经过匡地去陈国,被匡人误认为是他们的仇人阳货,匡人便把孔子囚禁了起来。
“文王既没”,“既”,已经;“没”同“殁”,死、去世。“文不在兹”,“文”,文明、文化;“兹”,这里。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是一个复合句,“天之将丧斯文也”是条件分句,“之”只有语法作用,把原来的独立句子“天将丧斯文”变成了一个不独立的分句。“斯文”,这个文化传统,“斯”是指示代词。“后死者”,指文王以后的人,包括孔子,从前后语意看,“后死者”实际上是孔子自称。“与”是参与、与闻的“与”,读yù(玉)。“于”,介词,指示参与的方向,“与于斯文”就是参与到这个文化传统中来,言下之意是孔子自认熟悉这个文化传统,并已成为这个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结构同前句,前半是条件分句,“如予何”,把我怎么样。“予”,我;“其”,语气词,有加重语气的作用。
大意 孔子在匡地遇到险难(被匡人囚禁了起来),他说:“周文王去世以后,这个文化传统不是在我这里吗?如果天意要让这个传统消失,我就没有可能熟悉这个传统;如果天意不想让这个传统消失,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导读 这段话最能表现孔夫子那种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自信。这里的“天”有最接近人格神的意味,但还是有理性化的成分在其中,孔子是借天意来表达对这种文化传统必将持续下去的坚定信念。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9·6
解释 太宰,即宰相,有学者认为这个太宰就是吴国的伯嚭(读pǐ痞),鲁哀公七年(前488)子贡曾作为鲁国的使节出使吴国。
“夫子圣者与”句,“与”,读yú(于),表达比较委婉的疑问语气。“何其多能也”句,“何”,为什么、怎么;“其”,这样、这么。
“固天纵之将圣”句,“固”(或写作“故”)在这里表示强调的语气,无义。“天纵之”,“纵”在这里是让、使,不加限制的意思。“将圣”的“将”,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为“大”,钱穆从之,但我以为不妥,这个“将”还是将要的将,刘淇《助字辨略》说:“方欲如此而犹未如此曰将,故将又通为几及之辞。”这里的“将”就是“几及”之意。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句,“也”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语气助词,“贱”是贫贱、地位低的意思。“鄙事”,这里指各种普通的技能,不登大雅之堂,故曰“鄙”。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句,“多”有二解,一解是前面讲的“多能”,则全句意为君子有必要掌握这么多技能吗?不需要啊。另一解把“多”解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此为多,亦即看重、嘉许,则全句意为君子把“多能”看得很重要吗?不看重啊。我赞成前者。如果“多”解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那后面就缺少一个宾语。
大意 太宰问子贡说:“你的老师大概是个圣人吧,怎么这么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老天爷就是要让我的老师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太宰了解我吧?我小时候家境贫穷,所以学到了很多普普通通的技能。一个君子需要掌握很多技能吗?不需要啊。”
导读 孔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但孔子自己并不怎么看重这一点,这一方面是谦虚,另一方面是他并不认为多才多艺是一个君子必须具备的条件。君子要紧的是闻道,不是追求才艺,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学”的也是道,而非才艺,否则后面讲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没有着落了。
多才多艺固然好,但如果不学“道”,仍然有可能变成一个小人,古今中外多才多艺的小人并不少见,今天尤其值得我们警惕。今天有太多的人只追求才艺,家长们从小就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养各种各样的小才小艺,追求各种各样的小知小识,却不去思考人生真谛,不去追求如何做一个君子——一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道德高尚的人。那么,即使懂得很多才艺,又有什么意义呢?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9·7
解释 牢,姓琴,名牢,字子开,一字张,卫国人。
“不试”,就是不用,不被国家所用,没当官。“艺”,名词作动词用,意为多才艺。
大意 琴牢说:“夫子讲过:‘我不被国家所用,所以多才艺。’”
导读 孔子一生只做过几个月的鲁司寇,所以他说“不试”。不当官就没有公务要处理,所以时间比较多,也就可以多学习一点各种技能。孔子在前一段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也是同样的意思。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
解释 “鄙夫”,普通人,没什么知识的人,当时多半指种田的人。“空空如”,也作“悾悾如”,诚恳的样子。“两端”指首尾。“竭”,尽,完全。
大意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啊。有个农民来向我问事,很诚恳的样子。我盘问他事情的首尾,然后把我的想法尽量告诉他。”
导读 孔子说自己没有知识,不是假谦虚,希腊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过同样的话:“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越有知识的人,越明白相对于神秘莫测的宇宙来说,自己的知识其实少得可怜。在整个宇宙中,人不过是一个极其渺小、极其短暂的存在,因此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是可以认识一切的,只有这样,人才不会变得狂妄自大,变得无所敬畏。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9·9
解释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中国最古老的传说,说凤凰来仪,河出图,洛出书,都是天下太平、圣人出现的象征。“已”,完结。
大意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也没有再出现图书了,我也快完了吧!”
导读 河图、洛书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真正的原委至今不清楚。这一段话再一次证明孔子有一种强烈的、带点神秘色彩的文化使命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解释 “齐衰”,读zī(资)cuī(崔),泛指丧服;“衰”,粗麻布;“齐”,下边缝齐。“冕衣裳”指贵族装束,古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冕”是贵族戴的礼冠,后来专指皇帝所戴的冠。“瞽”,盲人。“作”,起立,站起来。“趋”,快走。
大意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衣冠整齐的贵族和盲人,即使是年轻的,一定站起来;经过他们的时候,一定快步走。
导读 起立、快走,都是表示恭敬,不敢怠慢。有丧在身的人应当同情,贵族应当尊敬,盲人应当哀怜,如果大模大样地坐着,大摇大摆地走,同情、尊敬、哀怜之心如何表达呢?什么叫礼节?这就是礼节。礼节本来就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现在懂得这些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
解释 “喟然”,感叹的样子,“喟”,读kuì(愧)。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句,“之”指代孔子的学说;“弥”,更。
“博我以文”,用典籍来使我变得广博,“博”,广博,形容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约我以礼”,用礼来约束我,结构与上句同。
“既竭吾才”,已经用完了我的才干,“既”,已经。“如有所立卓尔”,“卓尔”,站立的样子。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虽”,即使;“末”通“莫”,意为无;“由”,经由的道路,“末由”即找不到道路、办法。
大意 颜渊喟然长叹说:“老师的学问像山一样,抬头看更觉得它高,越钻研越觉得它深,看着它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循循善诱,用经典来扩充我,用礼制来约束我,想要停下来都办不到。我用尽了自己的才能,好像可以站起来了,但想跟着老师继续往前走,却又不知道怎么走了。”
导读 颜渊这段话描述自己追随孔子进德修业的过程最生动,为其他弟子所不及。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9·12
解释 “疾病”,疾、病连用,一般都表示病得厉害。“臣”,这里是办丧事的班子,“病间”,这里的“间”读jiàn(见),是小愈的意思。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是个倒装句,“由之行诈也”是主语,“行诈”,这里指瞒着孔子。
“无臣而为有臣”,按理不当享受“臣”的规格,现在却成立了“臣”。“大葬”,高规格葬礼。
大意 孔子病得很厉害,子路让学生组织个班子来办理丧事。孔子病稍微好了一点,说:“仲由瞒着我干这个事已经很久了吧!不应该享受治丧班子的规格,现在却有了治丧班子,我这是欺骗谁呢?难道是欺骗天吗?我与其死在治丧人的手上,还不如死在你们的手上!何况我就算得不到高规格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道路上(没人收尸)吗?”
导读 孔子当时是平民,按礼的规定不应该有“臣”来办丧事,学生们这样做,是尊崇自己的老师,但孔子却觉得这是违礼的,不应该这么做。孔子在孟懿子问孝的时候曾经说过,“无违(礼)”就是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5)所以严格地讲,子路这种做法在孔子看来,是不孝的。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9·13
解释 “韫匵”,“韫”,读yùn(运),意为藏、放;“匵”,读dú(独),也写作“椟”,即柜子。“藏诸”“沽诸”中的“诸”,是“之乎”的合音。
“善贾”有两解,一解为好的价钱,“贾”,读jiǎ(假),通“价”(价的正体是“價”);另一解为好的买主,“贾”读gǔ(古),古代把流动的商贩称为商,开店的商贩称为贾,所谓“行商坐贾”。我从后说。
“我待贾者也”中的“贾”,也读gǔ(古),指买主。
大意 子贡说:“有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好的买主把它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一个买主啊!”
导读 子贡真是会讲话,他要探测老师是想隐居还是想出仕,却只是打了一个漂亮的比方。孔子明确地告诉他,自己不是隐居派。孔子的理想是“修己以安百姓”,不出仕怎么能安百姓呢?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其实一直在寻求出仕的机会。但一个君子要达到目的必须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如果不择手段,那就是小人了。所以孔子不是不要出仕,而是在等待一个能够赏识他的国君来礼聘他。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9·14
解释 “子欲居九夷”句,“夷”一般指住在东边的少数民族,“九夷”一说指诸夷,“九”言其多;一说指淮夷,即散居淮、泗之间的少数民族。总之“夷”就是文化落后不开化(“陋”)的地方,古有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
“或曰”的“或”是不定代词,相当于现在的“有人”。
大意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很落后,怎么行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还会落后吗?”
导读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其实是一种感叹,就跟他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5·7)是一样的,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没有国君愿意采纳他的治国理念,因此就发牢骚说要移民了。
值得注意的是他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虽然情境是虚拟的,意思却是实在的。这里看出孔子“德治”的主张,他认为君子的道德可以移风易俗,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落后面貌。我们不妨批评孔子未免太理想、太浪漫,事情可能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但他的精神仍然是可贵的。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9·15
解释 “反”同“返”。“乐”读yuè(岳),音乐,我认为这里很可能指“六经”(或称“六艺”)之一的已经遗失的《乐》。“《雅》”“《颂》”指配合《诗经》中《雅》《颂》篇章的音乐。
大意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把《乐》作了一番整理,《雅》《颂》的乐章各自放到应该放到的地方。”
导读 《乐》经已佚,详情不可考,但三代之古乐经过了孔子的整理,是没有疑问的。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9·16
解释 “出”,出门,在外边。“入”,进门,回到家里,在家里。“勉”,尽力。“不为酒困”,不被酒乱性,“困”在这里是“乱”的意思。这句话的结构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2)完全相同,可以参看该段注释。
大意 孔子说:“在外面服侍公卿,在家里服侍父兄,办丧事不敢不尽力,不被酒乱性,这些事对我难道有什么困难吗?”
导读 说是“何有于我”,其实是激励学生。出事公卿,入事父兄,办好丧事,不为酒困,这些事是一个“士”起码应该做到的,难道我们还办不到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17
解释 “川上”,河边。古文中江边河边,通常不说“边”,而说“上”,如“汉上”就是汉水边,“汾上”就是汾水边,并不指河面上。
“逝者”,流逝的东西。“如斯夫”,像这样啊,“斯”是代词,这样;“夫”,读fú(扶),语气词。“不舍昼夜”,日夜都不停,“舍”,止,停息。
大意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切都在日夜不停地流逝着,就像这河里的水一样啊!”
导读 真是千古名句,美得像诗,深得像海。一切都在流逝,时间在流逝,生命在流逝,世界在变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成为历史,一去就不复返,正像河里的流水一样。能不感叹吗?能不珍惜吗?能不奋发努力吗?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
解释 此句还见于《卫灵公篇》,只是前面多了“已矣乎”三个字。
大意 孔子说:“我从未看到一个人喜好德行像喜好女色一样啊。”
导读 告子说“食、色,性也”[65],孔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66],食、色是人的天性,不食,人无法生存,不色,人类无法绵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无须培养的,德行不全是天性,德行要靠修养,所以好德不如好色,也很自然。孔子在这里感叹没有看到一个好德如好色的人,也并不是要否定好色,只是希望人们能够喜好德行跟喜好女色一样真诚就好。可惜这也很难做到。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9·19
解释 “为山”,造山,堆土成山。“篑”,装土的竹器。“未成一篑”,山未成,只差一篑。“虽覆一篑”,即使只倒下一筐土。
大意 孔子说:“譬如造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该停下来,我会停下来;譬如在平地上造山,只倒了一筐土,如果该继续下去,我会一往无前。”
导读 该止则止,该进则进,根据的不是覆土的多少,而是应该不应该,这就是孔子强调过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的精神的形象化。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9·20
解释 “语”,读yù(玉),告诉,讲给人听。“其回也与”,“其”和“与”都是语气词,“与”读yú(于),“其……与”的结构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大概……吧”。
大意 孔子说:“同他讲话而不怠惰的,大概只有颜回吧!”
导读 看来孔子的学生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话的,今天的学生就更不用讲了。如果老师不怎么样,学生倦怠还可以理解,现在老师是孔子,尚且不能每一个人都专心致志,可见学习也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律己是不行的。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9·21
解释 “子谓颜渊曰”句,《论语》中凡“谓……曰”的形式都是“对……讲”,这里也不例外,多本断作:“子谓颜渊,曰”,并解释为:“孔子谈到颜渊,说”,不妥。唐写本《论语》此条郑玄注说:“颜渊病,孔子往省之,故发此言,痛惜之甚。”可见这是孔子在颜渊生病时对他说的话。
“见其进”“未见其止”,注意这里的“其”字。我前面反复讲过,“其”是物主代词,相当于“他的(也可以是‘我的’和‘你的’,视语境而定)”或“名词+之”,而不是人称代词,现在许多人写文章,包括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文章,都把“其”当人称代词用,而且常常用来作主语,读起来非常别扭,完全是病句。这句里的“其”最容易被看作是人称代词,其实这个“其”,仍然应该看作是“汝之”,全句为:“吾见汝之进也,未见汝之止也。”这个“之”字没有意义,只起语法作用,就是把“汝进”“汝止”从一个独立句子变成一个词组,作“见”的宾语。
大意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啊!我只看到你前进,从没看到你停止。”
导读 颜回非常优秀,但过分用功,不懂张弛之道,忽视了身体健康;物质条件也太差,长期营养不良。结果短命而死,太可惜了。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9·22
解释 这句里的“苗”“秀”“实”都是用作动词,“苗”是长苗,“秀”是开花,“实”是结果。
大意 孔子说:“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开花而不结果的,是有的吧。”
导读 郑玄说,前一句是感叹项讬的,后一句是感叹颜渊的[67]。项讬就是《三字经》里面“昔仲尼,师项橐(读tuò,托)”的项橐,项橐小时非常聪明,但据说十一岁就死了,所以是典型的“苗而不秀”;颜渊人才出众,品德高尚,学已有成,但毕竟离成仁成圣还差一步,可谓“秀而不实”。
无论是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都太令人遗憾了。每一个怀抱远大的人都要以此自警,没有良好的体魄和一定的年寿,任何理想、志气都无所附丽,都有变成镜花水月之可能。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9·23
解释 “焉知”,怎么知道。“来者”,将来的人,将来的事。“斯”,这样。
大意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畏的,怎么知道将来不如现在呢?如果一个人四、五十岁都还没有一点名声,这样也就不值得畏惧了。”
导读 后生可畏,因为他们前途无限,可以做很多事,可以超越前人。但这只是可能,并不一定,如果你自以为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洒,而不珍惜,不努力,过了中年还一事无成,这辈子恐怕也就没有多少希望了。对年轻人,孔子的话既是鼓励,也是警告。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9·24
解释 首句,“法语”,正言,严肃地讲,“语”读yù(玉),告诉。“从”,听从。
次句,“巽与”,婉转地、和顺地,“与”,读yú(余),语气词。“说”同“悦”。“绎”,寻绎、思考、分析。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句,“末”,同“无”“毋”。“如之何”,把他怎么办。“也”“已”“矣”都是语气词,叠用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语气。
大意 孔子说:“严肃合理的话,怎么能不听从呢?但是要改了才可贵。和顺婉转的话,怎么能不高兴呢?但是要思考分析才可贵。盲目高兴而不思考,表面听从而不改正,这种人我也拿他没法子啊。”
导读 这是孔子对学生说的话,重点在强调行的重要。无论什么话,如果听的人只是当面表示听从或愉悦,却既不行动也不思考,那么讲者是白讲,听者也永远不会进步。所以孔子说这种人我拿他没办法。事实上这种人不少,或说不少人都有这种毛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9·25
解释 大意 导读 均见《学而篇》第八条(1·8)。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9·26
解释 “三军”,周代大的诸侯国可以拥有三个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后来“三军”就用来泛指军队。“匹夫”,普通人,一般指男人。“夺”,强取,引申为强行改变。
大意 孔子说:“三军的统帅是可以剥夺的,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是不可强行改变的。”
导读 一个人如果有意志,并且坚持自己的意志,外力是无法改变的。你可以砍了他的头,摧毁他的身体,完全消灭他,可是你仍然没有能够改变他的意志。孔子这话,是对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的最高礼赞,曾经激励了还将继续激励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强暴的外力面前英勇不屈,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意志独立。
“文革”中有人强迫梁漱溟批孔,梁即答以此语,大义凛然。有人批判儒家,说儒家主张顺从统治者,主张奴性,不主张独立精神,这是从何说起?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9·27
解释 “缊袍”,棉袍,“缊”读yùn(运)。“狐貉”,即狐狸,这里指用狐貉皮做成的袍子,“貉”读hé(何)。两个“衣”都是穿的意思,名词作动词用,读yì(易)。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诗经·邶风·雄雉》中的诗句,意为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会不好?“忮”读zhì(志),嫉妒,恨别人有自己没有,“求”,自己没有而贪图有。“臧”读zāng(赃),好。
大意 孔子说:“穿着破棉袍跟穿着狐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耻的人,恐怕只有仲由吧!‘不羡慕,不贪求,怎么会觉得不好呢?’”子路(很得意)老念着这话。孔子说:“仅仅这样,怎么能算好?”
导读 不忮不求是美德,只有内心自足的人,才做得到。一般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富裕,不是自卑,就是羡慕,由此产生嫉妒贪求之心,所以孔子夸奖子路。但是看到子路扬扬得意,又给他泼点儿冷水,让他不要满足,一个君子本来就应该不忮不求,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28
解释 “岁寒”,岁暮的寒冷。“后凋”,字面上是说凋残在后边,比其他树木凋残得晚,实质上这里的“后凋”就是不凋,别的树木已经凋残了,而松柏依旧。
这句话没有主语,主语是泛指,谓语是“知”,“松柏后凋”本来是个完整的句子,中间加一个“之”字就取消了它的独立性,使之变为一个词组,作“知”的宾语。
大意 孔子说:“到岁末最寒冷的时候,(别的树木都凋残了,)才知道松柏是不会凋谢的。”
导读 在平常的日子里,大家看来都差不多;到严肃考验到来的时候,高贵的人品才会显得特立杰出。孔子借松柏的形象,用诗一般的语言激励人们,在艰难的时刻也要坚守人格的尊严。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
解释 大意 导读 均见《宪问篇》第二十八条(14·28)。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9·30
解释 “适道”,“适”是动词,走的意思,“适道”直译就是向道走,沿着道走,有求道之意。“与立”,与之并立,有并肩共事之意。“与权”,与之权衡,与之通权达变。此句六个“与”字的下面都省略了宾语“之”,“与”下省“之”,在古文中常见。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可以跟他一起学习,但未必能同他一起向道;可以跟他一起向道,但未必能一起办事;能跟他一起办事,但未必能跟他一起通权达变。”
导读 同学未必同志,同志未必能共事,能共事未必能处处想法一致,这也是经验之谈。所以交友也要分层次;有可以一起学习的朋友,有可以一起向道的朋友,有可以一起建立事业的朋友,有可以一起商量任何事情的朋友。
李泽厚释“立”为原则性,“权”为灵活性,亦好[68]。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9·31
解释 “唐棣”也作“棠棣”,就是郁李。“华”同“花”。“偏”同“翩”。
“岂不尔思”句,“不尔思”就是“不思尔”,代词作动词否定式的宾语时,要放在否定词和动词之间,下面“未之思”结构同此。
“室是远而”句,“室”即是家,“是”和“而”都是语气词,“是”有加强语气的意思,“而”是语尾。
“夫何远之有”句,“夫”是语气词,读fú(扶),“何远之有”即“有何远”,“何远”是“有”的宾语,“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大意 “唐棣的花呀,翩翩翻舞,难道不想你吗?家住得太远了啊。”孔子说:“没有想她呀,(要是真想的话)怎么会觉得远呢?”
导读 前面四句应该是古佚诗,不见于今本《诗经》。孔子借这几句诗,来说明一个道理: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用情不深,用志不专。多少人因此误一生,能不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