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到这个人特别喜欢在礼仪问题上,搞各种各样的大文章、小文章。举一个小例子,一般一个皇帝都得有一个庙号,要不就叫什么祖,比如说宋太祖;要不就叫什么宗,比如唐太宗,什么是祖?就是开国奠基的,一般来说第一代君主叫祖,因为开疆拓土,其后的都叫宗,即使像李世民那么牛的,都只能叫唐太宗。可大家有没有想到,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有两个祖,一个是清朝,努尔哈赤清太祖,然后康熙叫清圣祖。康熙也算是实至名归,因为清代疆域的最后奠定,什么收复三藩、收复台湾,确实是康熙干的。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明代也有两个祖,一个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一个,那个造反的、篡位的朱棣,后来叫明成祖。这个明成祖就是嘉靖皇帝给改的,原来朱棣死了之后的那个庙号,叫明太宗。一直到他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到嘉靖的时候,才改成这么一个明成祖。

你觉得好奇怪吧,他为什么这么干?很简单,他觉得我跟朱棣是一样的,我这皇帝位子不是我老子传给我的,是我自个儿挣来的。其实还在计较大礼议那个事,但是你琢磨琢磨这个心思用得有多深。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一个皇帝你天天放着那么多事不管,天天跟这一字一句去较劲,你不是有病吗?他还真不是有病,他所有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巩固权术。要想理解这一点,你就必须重新理解儒家意识形态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演变。

儒家刚刚起来,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你说儒家在汉代有没有被尊过?确实很尊,但这个“尊”是在学界的尊,在政治地位上其实没有怎么尊。

汉代之后,就是一个很长的儒学没落时期,大概有800年。从三国一直到五代十国。你说那不是中间还有一个唐代吗?唐代不是盛唐吗?对,可是唐代是儒释道三教并存,首先皇家觉得我姓李,李耳也姓李,老子,我们遵奉道教。那些民间的士大夫又特别崇拜佛教,儒教在这当中显得非常不高冷,儒教在唐代的位置其实非常微妙。

儒教真正起来是宋代,宋代大儒辈出,像北宋的程颐、程颢,南宋的陆九渊、朱熹都开始出来了。但是宋代的民间儒化的程度其实没有那么高,主要是高层精英当中出现了大儒。

到了元朝的时候,蒙古人管你什么儒学不儒学,八娼九儒十丐,将近一个世纪里面,儒学的地位又下降了。直到明朝,儒家才成为一种主流而全面的意识形态,社会的上层和民间社会全部儒家化。

明朝这个朝代特别有意思,朱元璋是一直致力于皇权的一支独大,要把所有的权力收到皇帝自己手里,甚至把宰相都给废掉了。可与此同时,儒家意识形态又成为一种非常强大的对皇权的制约力量。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小万历皇帝在没长大、没亲政之前,简直就是儒家意识形态的一个囚徒。一个小皇帝天天被张居正那些人安排各种各样的功课,早上天不亮就要起来,一直熬到深更半夜,各种各样的典礼要繁复地去参加,天天在那儿换衣服,稍微得点儿空就得读书。

明代的皇帝为什么体现出那样的不靠谱的众生态,跟儒家意识形态的空前强大是有关系的。皇帝只能摆出几个姿势:一种是我狠,不听话宰你们,比如明成祖这样的;一种是说我不搭理你,我跟你们闹,比如说正德皇帝这样的;再一种就是我不搭理你们,我躲起来,我罢工,比如说万历皇帝这样的;还有一种就是认输,你们说什么是说什么,比如明孝宗这样的。只有最后这一种儒家给个好评,剩下全部差评,明代的皇帝在历史上留下的声誉就不好,这就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力量。

基于这个基础,再来理解嘉靖就方便得多了,他为什么天天跟这些儒家知识分子去辩论礼仪?就是争夺权力的最高峰。其实我们对比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就知道,就世俗政权来说,如果你在精神上不能占据制高点,是很可怜的。欧洲的国王只要得罪了教皇,动不动就被绝罚,一绝罚之后,世俗政权就像纸一样薄,一撕就破。不能占据意识形态的制高点,这是明代很多皇帝下场不好的原因。

嘉靖皇帝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看武侠片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两个武林高手打着、打着突然不打了,往上蹿,顺着树、竹子,或者顺着山崖往上蹿,为什么?他不是不打了,是要争夺制高点去了,嘉靖皇帝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手。

嘉靖皇帝在获得了这样的意识形态制高点之后,真的是把士大夫集团玩弄于股掌之上,把他们像面团一样揉来揉去。这四十多年是明代历史上士大夫风气最为败坏的四十多年,不是说没有能人,其实嘉靖用的那些首辅大臣都是非常能干的人,杨一清、张璁、夏言、徐阶,包括严嵩,都很能干。但是这些人一旦看到这位万岁爷,除了胁肩谄笑,就没有其他的表情了,因为这位爷只吃这一套,谁也玩不过他。

嘉靖一朝对皇帝的崇拜达到了一个非常畸形的程度。

为什么出现了一个海瑞骂皇帝,大家觉得太稀奇了,海瑞这个人名气太大了,因为此前和此后骂皇帝的士大夫有的是,像万历一朝骂皇帝,说你什么酒色财气四病俱全,这样的词都可以写在奏疏里的,也没事。

可是海瑞还没怎么骂,就已经变得名满天下。为什么?跟大熊猫一样稀缺,嘉靖皇帝看了奏疏之后气得手直抖,把奏疏扔在地上,说给我逮起来,我搞了一辈子就是防范出现这样的人。后来旁边的太监就说不用逮了,他自己棺材都准备好了。嘉靖皇帝最后为什么没有杀海瑞?保护大熊猫,这种物种,这么“二”的人,我也没见过。

嘉靖皇帝其实到最后已经达到了权术的什么境界?就是可以无视一切规矩,你们儒家给皇帝定的,要参加这个典礼、遵从那个规矩,我可以一概不认。为什么他到晚年可以二十多年不上朝,请注意,他的不上朝和他孙子万历皇帝不上朝,可完全是两码事。

万历皇帝不上朝,叫罢工,叫赌气。他是说臣子们天天对我太狠了,这样,我什么也不干。万历有六个“不”,叫“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什么意思?就是我既不到郊外去祭天,也不到太庙去祭祖;我既不参加朝会,我也不接见大臣;我既不批奏折,我也不听你们大臣给我讲的什么儒家经书。总而言之,我就当一个彻底的宅男,大门一闭,什么都跟我没关系。

到万历的晚期甚至出现朝署一空的现象,比如说礼部现在缺一个尚书,现在老大臣已经死了,要补一个大臣,万历不管。以至于当时六部堂官几乎都没人当了,整个朝廷处于一个真空状态,到万历的晚年,他就不管。

可是嘉靖皇帝这二十多年不上朝,不是这个情况,他对朝局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妙到毫巅的水平,首先大量的特务机关遍布朝中,窥刺每一个大臣的微小动作。而且他经常还会接见一些重臣,比如说首辅,然后面授机宜;而且白天炼丹,晚上批奏折,要搞到早上五点钟才睡觉。

再举一个例子,明代的内阁,其职能就是为皇帝起草圣旨的草稿,这叫票拟。这些草稿到了嘉靖皇帝这儿,没有不改的,往往是满篇逐字逐句地改,即使这个草稿已经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了,仍然要改,找几处不重要的地方,改上几个字,显得大权仍然在我的手里。他到晚年,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来执政,他只是无视一切礼法规则而已,这就是嘉靖皇帝的权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