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君是属于那种太太平平的性格,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故而一过四十岁,人便像吹了气的皮球似地发福起来,面孔愈来愈圆,眼睛愈来愈小,头顶愈来愈光,肚子愈来愈挺。对于自己的外貌的微妙变化I君压根不在意,儿子都快上初中了嘛。可是妻却常常危言耸听地对他说:“你再胖下去,真像猪八戒了!当心脑溢血”逢到I君早上贪睡,妻便毫不留情地将被子揭掉,逼他起床买小菜去;逢到他津津有味地吃了一碗饭还想添一碗饭,妻便会狠心夺下他的饭碗,叫他多吃两口青菜;逢到晚上他适适意意地埋进沙发里看电视,妻便死拉硬拽地将他拖起来,往他屁股下塞张硬板凳。晚报上时常有关于肥胖如何有害健康的短文,妻总是唾沫飞溅地大声读给他听。有一次,妻大惊小怪地将报纸擎到他眼皮下叫着:“看看看看,这篇文章中说过于舒适的生活会减少寿命! 1君不以为然地一笑,答道:“照此推论,我们现在改革开放,搞四个现代化,搞经济建设,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让大家日子过得富裕点,舒服点,倒是害了大家,让大家减寿罗?荒唐!”妻唠叨次数多了,I君就说:“你是不是嫌我胖了难看了?你看不中我,我们上民政局领离婚证书去好了。”妻终究拿I君无可奈何。

这一年单位里健康普查,I君体重超过90公斤,众同事皆哗然,纷纷向他进言:“千万不要再胖下去了,不要拿性命开玩笑呀!”有人还例举xxx因为太胖中风半身不遂,xxx因为太胖突发心脏病一命呜呼。更有热心者向他介绍种种稀奇古怪的减肥法。I君被大家“围攻”得心惊肉跳,下班回家便郑重宣布:以后戒食肉类与甜食,每餐只吃小半碗米饭。第二天凌晨,天蒙蒙亮,I君便一骨碌翻身下床。妻睡眼朦胧地问:“今朝有什么事? 1君正色道:“不是今朝,以后日日要早起锻炼了。”妻披衣坐起,狐疑地膘着他,冷冷地说:“你也晓得太胖不行啦?我以前天天跟你讲减肥,你当耳边风。不晓得在外面听了哪一位的金口玉言,竟当圣旨领了。哼,那个人多大年纪?是男是女?”

I君听出妻话外之音,哭笑不得,略略思忖,忽有了反驳的依据,说道:“你跟我是半斤对八两,五十步笑百步。你忘啦,上回你硬要买那件紫灰格子的外套,我对你讲,你脸色深,穿紫灰颜色不好看,你偏不听,偏要买。后来呢?穿到单位里,不晓得哪一个金口玉言,,讲了句难看,你回家就脱下,垫箱底垫到今天。我也要问问你,那个人多大年纪,是男是女?”

妻闷住了,半天不说话。

I君得意地拍拍妻的背脊:“其实呀,这种心理嘛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现在市场上不是蛮时兴外转内销吗?所以忠言也是外头人讲起来更中听些。”礼尚往来。

丁女士的哥哥的儿子和姐姐的女儿都要过生日了,要为侄子和外甥女各备一份生日礼物,这件事让丁女士伤透了脑筋。倒不是怕出钞票,怕只怕送礼不当出了钞票还要得罪人。

前几年侄子还没有回上海念中学,每逢他生日,丁女士总是寄上几百元钱,讲讲给侄子买礼物,实质是给哥嫂一点补贴。不借这点因由,哥哥是断然不肯收受小妹妹的钱的。当初,哥哥决意让丁女士顶替爹爹回上海进工厂,而他就此滞留江西没机会回来了。这两年丁女士日子愈来愈好过了,想起哥哥,总有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情。至于外甥女过生日就简单多了,随便买件花裙子花衬衣便可应付过去。许多年丁女士一直是这么做的,哥与姐遥距千里,互不知底细,都以为丁女士知情知义。可是现在情况变了,按照国家政策,侄子回上海读中学,就跟奶奶和大娘娘住在一起。偏偏侄子与外甥女两个生日挨得很近,奶奶发兴,执意要将两个小因的生日并作一日做,说是热闹热闹。这就给丁女士出了难题,当众给侄子外甥女送礼,如何将这碗水端平?

丈夫见丁女士为这点事愁得半夜三更翻倒落起地折腾,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女人就是喜欢自寻烦恼,这有什么多想头?老早怎么样送礼,现在仍照老规矩办,习惯成自然,人家不会有意见的。”

丁女士白了丈夫一眼说:“你懂个屁!姐姐从来不晓得我给侄子送这么多钱的,两相一比较,她还会领你的情呀?不仅这回不讨好,还把以前那么多年的功德一笔勾销了。你不想让姐夫帮你搞经济担保啦?”

丈夫沉吟片刻又说:“那么索性不偏不倚,一人给一百块钱,随便他们买什么嘛。”

丁女士用手指一戳丈夫的额角头:“讲讲你还是学计算机的硕士呢,脑袋里就是少根筋。为了侄子要回上海,姐姐不愿让出亭子间,哥嫂对姐姐已是满腹怨气了。你对他们一视同仁,哥嫂肯定不高兴的,哥嫂会想,我们为你做出那么大的牺牲,原来你并不是对我们特别关照呀?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山高方见月小嘛,你以为一碗水端平了,反而把哥嫂给得罪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蛮简单的事都让你搞得扑朔迷离!”丈夫说着,自顾翻身睡去。

丁女士一夜未眠,指晓时分终于想出妙计一条,兴奋地推醒丈夫道:“你看这样做好不好?我拿出三百块钱交给姆妈,就说是给侄子外甥女过生日的,谁多谁少,让姆妈分。姆妈肯定给侄子多的,侄子是她的宝贝孙子嘛。那样哥嫂不会有意见,姐姐也没什么话好讲了。”

丈夫揉着惺松睡眼笑着说:“真是绝妙的一招,想不到我老婆是个女诸葛,做起事来如此精细周到,点水不漏呀!”